文档详情

突厥历史发展演变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1KB
约3页
文档ID:204759811
突厥历史发展演变_第1页
1/3

突厥历史发展演变摘要:突厥的历史相对于其他民族而言比较短暂,但它的历史演变也是与其它民族一样, 也有其起源、形成、发展、兴盛、衰亡的过程它带有漫长的变迁过程木文将从它的族源、 建立政权、内部分裂、后起发展来讲述突厥族历史地理变迁过程关键词:突厥 族源 兴起、分裂 后突厥突厥是我国古代多民族中一个游牧部族公元6世纪兴起于新疆东北的部其后势力扩展 大漠南北及中亚一带,至8世纪叶衰落,在我国和中亚活跃了近200年,对中国和世界历史 发生巨大影响突厥是我国古代北方包括三大族系,突厥就是其中一支一、 丁零突厥最早来源于丁零,丁零在3世纪前后与匈奴同时兴起,游牧于北海,即今贝加尔湖 一带,在匈奴北边,是我国最北的一个游牧民族,在匈奴冒顿时,丁零常被南边的匈奴掳掠, 沦为匈奴的奴隶,公元3世纪至1世纪多次与匈奴抗争,至2世纪,丁零已在抗匈奴中不断 壮大,成为强大民族从西汉末年开始,漠北的丁零开始有少量的人南迁或投西汉王朝,至 三国时,除大部分丁零仍游牧与北海,有些丁零向西迁徙游牧于乌孙以西及康居以北,故有 “北丁零,,“西丁零二至汉末魏晋期间,一五胡内迁,丁零族也不例外,纷纷入塞二、 高车丁零在南北朝时叫高车,仍有一部分游牧于北海附近,而大部分则逐渐迁移到今土拉河 以西一带,随后不断向西发展,发展成一个庞大的部族,包括很多部落。

4世纪末,高车人 II益强大,成为柔然和北规的威胁,后由于北魏的不断攻击,最后不得不(除仍在贝加尔湖 东部的高车外)归顺北魏王朝随后由于柔然和呀哒对高车的军事打击以及高车统治集团内 部对王位的争夺,高车力量廿益衰弱,高车世系从此中绝,当时北魏已分东西,突厥代替高 车这个名词出现三、突厥族的兴起突厥之名最早于《周书》卷二七《宇文测传》记载西魏大统八年以前,突厥每岁于河水 结冰后即来侵掠西魏北边据此可见,突厥兴起于6世纪中叶,公元五世纪,突厥人成为柔 您的种族奴隶,被迫迁居于金鱼(今阿尔泰山)南麓,为柔然奴耋主锻铁,被称之为“锻奴气 4五世纪后半期,柔然汗国的被奴役部落不断发生武装起义公元年487年,高车十多万帐落 集体西迁,经阿尔泰山,迁到吐鲁番盆地,建立了独立的高车王国此后柔然和高车在阿尔泰 山附近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拉锯战争六世纪初,突厥趁机脱离柔然而独立,6世纪时突 厥首领阿史那土门遣使西魏献方物546年合并铁勒部5万馀落(户),势力逐渐强盛552 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大败柔然,以漠北为在鄂尔浑河流域中心,建立第一个奴 隶制政权——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整个蒙古高原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建立突厥汗国 后,国至其了科罗和燕都俊斤时,西破峡哒,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诸国。

史称燕都 侯斤为木杆可汗,当时突厥汗国的疆域“东自辽海(辽河下游濒海地带)以西,西至西海 里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五、六千里,皆属焉(《周书-突厥传》) 木杆可汗在位二十年,572年逝世,其弟它钵可汗继之578年到579年,突厥先后发兵攻北周的 幽州、酒泉,又扰并州,周不得己以千金公主嫁给它钵581年隋开皇元年,它钵可汗卒,内 部汗位的继承发生问题它钵遗志传位于木杆可汗之子大罗便,但为它钵另一兄长乙息记可 汗之了摄图所反对,于是立它钵之了庵罗为可汗,大罗便不服,出而反对,后经国人会议决 定由摄图继可汗位,号口沙钵略可汗,突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其叔侄兄弟,各统强兵, 俱号可汗,分居四面,内怀猜忌,外示和同最后达头联合阿波、贪汗及地勤察等各部势力, 在西部宣布独立,共同反对沙钵略,588年正是分裂为东西两部,即厥汗国和西突厥汗 国四、厥汗国突厥汗国分裂以后,厥大体上以金虫(今阿尔泰山脉)为界,与西突厥划分汗国原 来的疆域但是,随着两国势力的消长,所辖曲也时有伸缩从木杆可汗统治期间553- 572年,厥开始迅速强大起来560年前后,木杆打败了契川人,势力到达了辽河西岸 突厥的沙略可汗被隋军打败后,迫于分裂形势,不得己的隋求和。

沙略死后,其弟立,称叶 护可汗,叶护可汗勇而有谋,在隋的支持下出击西突厥,生擒阿波可汗不久叶护在西征中 中流矢死,厥发生内订,族人拥立雍虞闾,即都蓝可汗587年,厥都蓝可突即位, 隋文帝支持突利反独,599年突利奏隋朝言都蓝可年,欲攻大同城,文帝大怒派遣六名总管 分道出塞讨伐都蓝可汗发兵攻打都蓝可•汗,突利与西突厥联盟消灭都蓝也江,双方大战于长 城下但突利失败,兄弟子侄被杀,部落溃散突利可汗等五人骑马南逃,由长孙晟陪同, 朝见隋文帝,隋文帝立刻隆重迎接突利,承认他的可汗地位,并让他在河套地区做立的盟邦, 厥自此分裂一直沿传到颉利可汗,颉利可汗承袭父兄余荫,兵马强盛,在原隋义成公 主与其堂弟杨善经以及王世充使者王文素等人怂恿之下,颉利欲奉杨政道以伐唐,恢复隋朝, 为此经常入寇中原,使中原的百姓痛苦不堪,高祖时期,由于刚建国,大局不稳,实力弱, 对颉利一直妥协退让至李世民时期,唐朝出现繁荣,于是意图击退颉利,624年,厥 可汗颉利利用中国内战带来的混乱,骑着马率领着他的骑兵队伍对帝国都城长安进行威胁 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 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乃领兵而退。

渭水之盟”)贞观三年(629年)秋,唐太 宗命李靖率李世绩、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出击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 败突厥,颉利逃窜,李在白道截击,降其部众五万余人两将又督兵疾进,大破敌军,颉利 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时值当年三月,厥灭亡五、 西突厥汗国西突厥的始祖室点密又击败了柔然残部幽迩人,将其逐往伏尔加河一带,并派军迫击 因此功绩,室点密被封为西部可汗,名义上受东部总可汗的管辖,实际上取得了独立地位 最终取得完全独立的是室点密之了达头可汗,西突厥达头达头可汗是一位极端残暴的人,在 582年至584年间,他摆脱了中原的威胁,自己称汗,自从突厥分裂后,东、西突厥再也没 有重新统一,并且在大部分时间内,二者之间确实是处于敌对状态在厥首领都蓝死时, 西突厥达头可汗再次试图利用厥人的混乱使他们降服,以便建立起他对蒙古地区和突厥 斯坦的统治,实现突厥人的重新统一601年,他威胁隋朝都城长安;602年进攻受中国保 护的突利可汗但中国的政策是在暗中进行活动603年,一支西部的主要部落铁勒族突然 反叛达头达头的势力大大削弱,逃往青海避难,从此销声匿迹(603年)达头的王国瞬 时瓦解了在达头之孙射匮可汗的统治之下乂强大起来。

射匮可汗广开疆土,东起金山西到 西海诸国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汗庭建在龟兹北面的三弥山弟统叶护可汗进一步扩张势力 征服了东北方的铁勒部,在西南方又重申了对吐火罗地区和巳克特里亚的统治,并取得了对 塔里木盆地部分地区的福,权这是西突厥最强盛的时期,贞观初年,统叶护被伯父所杀,西 突厥内部变乱迭起,贵族争立唐太宗灭了厥汗国,接着又着手瓦解西突厥,把注意力 转向西突厥651年,阿史那贺鲁日立为沙钵罗可汗,建牙帐在双河(今新疆博乐、温泉一 带)和千泉,总领十姓部落,控制西域各国,进攻唐朝的庭州等地657年,唐朝派苏定方 等征讨西域,俘获贺鲁,西突厥灭亡后突厥灭亡,阿史那家族完全丧失了草原的统治六、 第二突厥帝国再起——后突厥东西突厥汗国都灭亡后,朔方处在唐的支配下达五十年之久,唐朝统治下的突厥各部 基本上稳定但由于朝廷常征调他们东征西讨,渐渐引起突厥群众不满,特别是一些民族上 层人物滋生了复国思想厥忽然又卷土重来,679年(调露元年)冬十月,虹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 德温傅、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二十四州突厥酋长响应他们,部众 共达数十万人第二年(永隆元年)春三月,唐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装行伶大破突厥军于黑山 (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北),擒酋长奉职。

泥熟匐可汗为其部下所杀突厥叛军余众退 守狼山(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西北)温傅部又从夏州(治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东北白 城了)迎颉利可汗族侄伏念,北渡黄河,立为可汗o 682年,阿史那骨咄禄招集亡散的突厥 人,发动反叛,连年侵犯边地骨咄禄得到突厥政治家墩欲谷的襄助他通过招集伏念亡 散残部的办法,使部众增至5000人,在攻破铁勒后,势力逐渐强盛,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 他任命其弟默啜为杀(即设,官名),咄悉匐为叶护从此开始了后突厥时期,随着武则天 摄政,唐朝开始了二十年内乱,松弛了对边境地区的控制厥乘机骚扰北方多年骨咄 禄之弟默嚷可汗继,默吸愈益骄横,不时劫掠中国边远地区,乂大举入侵河北,杀死虏得的 男女万余人而回默吸拥兵四十万,统一了内外蒙古,还向西发展,默吸在额尔齐斯河畔击 败了突骑施,把势力扩展到粟特中国西北部各族都依附于它,厥版图大为扩大,东、 西突厥故地皆为所有默吸晚年行施虐政,招致部众的怨恨,众叛亲离,默吸偕国俱衰他 自恃军力强大,终因轻敌,最后为铁勒部所杀接着,骨咄禄之了网特勤拥立其兄默棘连, 即毗伽可汗毗伽继位后,任用老臣嗷欲谷为谋臣,招纳离散的部众,并于720年打败中国 唐朝的征讨大军,重振突厥汗国。

734年,毗伽可汗被属下一大臣毒死他遇害后,发生了 激烈的内争,政治暗杀层出不穷,第二突厥帝国迅速瓦解744年,回绝和葛逻禄共同攻破 突厥,南下占领了漠北突厥旧地至此,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后突厥也消亡了,突厥在中国 北方退出历史舞台O综上所述,突厥是我国北方少民族的重要一支,虽然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只是比较短暂 的经过,但其起源、兴起、发展、衰亡也有其自己曲折的变迁历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