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插图运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插图运用佛山市惠景中学欧阳诗插图是 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直 观教具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如何合理运用历史插图、发 挥其积极作用呢?以下是本人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一、历 史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 发求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追求知识的一个前提,是学 习的前导历史教材插图的使用,能把枯燥的历史铺叙变为 图文并茂的描述,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利于培养学生学 习历史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求知欲望例如:讲《秦的统 一》一课时,用《秦始皇像图》配以李白诗句“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导入课文插图中描绘的秦始皇雄姿英发,一 手指前方威严而傲慢,那么秦始皇是怎样完成统一、巩固统 一的,他的功过应当如何评价以此图文结合的形式吸引学 生注意力,激发他们认真听讲、寻找答案的欲望2.有助 于学生感知历史,增强历史感由于历史本身的局限,使已 经成为过去的经历,不可能以本来面目原封不动地直接呈现 在学生面前如果单靠语言、文字的表达,教学会显得乏味、 苍白如何让学生更接近历史、感知历史呢?历史图像真实 反映了过去人们的实践,简洁、鲜明地传达历史信息,富有 表现力。
因而借助历史教材插图,以配合语言文字更容易使学生感知历史,通过联想和想象形成对历史表象的认识例 如:关于远古人类的历史,内容比较遥远、抽象可指导学 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北京 人用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北京人的生活》系列图片, 配合以语言描述,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历 史信息,形象了解原始社会的历史,感知远古人类在文明进 化过程中的艰辛和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认同感3.有助 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能中学历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 了解历史表象、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 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插图生动、直观,可帮助学生对历史表 象进行形象思维;并且通过插图教学,引导学生从中寻找历 史现象的实质,进行相关的“历史思索”,提高思维能力例 如:在《古代希腊》一课中,《在陶器作坊做工的奴隶》图 是古代雅典陶器作坊的想象图,教师可让学生看图说史,以 图引思:看看雅典陶器是怎样一步步制成的?这一制陶过程 说明了在当时雅典的制陶作坊里有哪些生产特点?再仔细 观察,这幅图是否仅仅反映了一个生产过程?它还向我们展示了什么?从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分析、概括能力。
4.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感,熏陶思想俗话说:触景伤情教材中各种插图所表达的历史情景,为 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创造了条件例如:引导学生 学习表现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文物图,既可使学生获得美的 感受,又可激发其强烈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学习中外优秀 的历史人物图,使学生在领略杰出人物的丰采神韵的同时, 思考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习中外著名学者、科学家勤奋 成长的插图,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崇高信念 二、使用历史插图的方法要充分发挥历史插图的作用,教师 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历史插图 1.配合教材,突出重点使用历史插图进行直观教学,是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形成历史概念,因此插图内 容要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例如,讲述纸的 发明与改进的经过时,教师可展示《汉代造纸示意图》,使 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并通过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蔡伦 改进造纸术的优点又如,讲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可以 利用《在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八国联军杀害义 和团团员》插图及瓦德西的一段话,为学生了解八国联军的 侵华暴行提供形象资料,让学生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有较直观的认识。
2.图文并茂结合,突破难点对初中学 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历史课 本内,图文并茂的特点,为教学难点的突破起了辅助作用 例如,“五四精神”属于抽象概念,对于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 生而言,较难理解因此,讲述“五四精神”时,可从课文图 表等史料着手,利用《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 的热烈欢迎》图片和“还我青岛”、“五四”传单的影印材料, 进行设问,加深学生对五四爱国运动过程的印象;通过概括 图表史料的共同点,形成抽象概念——“五四精神”3.注意 联系,多图合用在教学中注意组图之间的联系,以及将前 后不同章节的相关插图贯串起来使用,能使学生对历史有完 整的认识,比较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讲欧洲殖民者 贩卖黑奴的情况,利用《被掳待运的黑人》、《“三角贸易”示 意图》、《运奴船中的黑人》组图,使学生对欧洲殖民者的奴 隶贸易罪行有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形象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 血腥性质又如讲到唐朝盛世经济时,可以将唐《筒车》与 三国时的《翻车》,唐《曲辕犁》与东汉的《二牛抬杠》进 行比较,使学生看到农具的改进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 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社 会也不断发展的道理。
4.多角度观察,发掘插图潜价值 历史插图能够反映事物,包含了极其丰富的信息可供研究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各种图像进行观察 欣赏,发掘其隐性功能和潜在价值例如在讲述西周奴隶制 经济发展时,教材提供了两幅青铜器的图片,统称为《西周 可烧炭火的青铜鼎》这两幅插图除了可以从青铜器制作技 术高超这个角度讲述以外,其实还给了我们别的更丰富的信 息:仔细观察便可发现两件青铜器的小门上都铸有“人”形把 手,而且两个小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左脚给砍掉了为什 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深意? ”引导学 生进一步思考、讨论通过这个受到刖刑的“奴隶”形象,生 动再现了西周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统治,再现了奴隶们的悲 惨遭遇所以这两幅插图既可说明西周青铜铸造技术的高 超,也可让学生了解到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使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得到培养5.历史插图与多媒体教学课件 相结合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让静态的历史插 图动起来,进一步呈现现象,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作出提示,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 例如,介绍红军长征的情况,课本上有《红军长征示意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设计动态的长征路 线,让学生自己去“重返长征路”,找到中央红军经过的省份, 越过的山脉、江河,真正体会红军经历万水千山,行程二万 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长征。
又如,讲述战国七 雄时,七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需要记忆,教师可把课文中的《战 国形势图》,以动画方式演示出来,引导学生总结出歌谣“齐 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然后教师可以隐去地图上 的七国,再把七国的国名置于地图下方,让学生上讲台,亲 手把各国的国名拖到地图上的对应位置,如果匹配正确,国 名将留在地图上,电脑发出掌声音乐作为鼓励;如匹配错误, 国名将会自动弹回地图下方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意识便 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以上只是我个人对历史插图教学研究 的一些体会,其实教材中的插图内涵丰富,还需要大家在教 学实践中不断钻研挖掘、合理运用,以不断提高历史教学的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