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备考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全国统招专升本语文真题(含答案)

专***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10KB
约9页
文档ID:350348269
(备考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全国统招专升本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1页
1/9

备考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全国统招专升本语文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经西汉刘向整理定名,属国别体史书的是()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战国策》 2.国务院的文件先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然后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下达贯彻执行,这种行文的方式称之为()A.多级下行文 B.下行文 C.逐级下行文 D.直达基层的下行文 3.下列诗人中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是()A.王维 B.欧阳修 C.陆游 D.陶渊明 4.《[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的体裁属于()A.诗 B.词 C.杂剧 D.散曲 5.下列诗歌整体描绘可望难即情境的是()A.《蒹葭》 B.《长恨歌》 C.《湘夫人》 D.《早雁》 6.《长恨歌》是一首长篇()A.叙事诗 B.抒情诗 C.山水诗 D.田园诗 7.下列诗人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王勃 B.李白 C.王维 D.张若虚 8.《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A.唐传奇 B.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 C.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 D.元杂剧 9.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A.射 B.御 C.礼 D.武 10.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是()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王维 二、填空题(10题)11.蒹葭萋萋,____。

《诗经·蒹葭》12.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13.____,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4.白居易《长恨歌》:____,在地愿为连理枝15.____,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16.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7.旌蔽日兮敌若云,____18.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____19.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____20.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惜春长怕花开早,____三、阅读理解(10题)21.本诗在体裁上属于()A.七律 B.排律 C.古风 D.乐府 22.阅读下面文段: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郁达夫《故都的秋》)请回答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2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静 者 居 记高启浔阳张君来仪,以静者居名其所寓之室,尝属予记之,久辞而未获也一日,与客往候之入其室,竹树翳深,庭户虚寂,落然无嚣声客顾而叹曰:美哉居乎!使张君不勤动于外,有以自乐而成夫静者,非是居乎?予谓客曰:子何言之戾邪?今有人焉,处空谷之中,栖长林之下,干戈之声不闻,车马之迹不至其居静矣,而利禄之念不忘于心,穷约之忧每拂乎虑,虽夷然而行,块然而坐,颠倒攫攘,无异奔骛于埃堨者,子谓其果静乎?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邻有歌呼之喧,门有造请之杂,心倦乎应答,身劳于将迎其居非静矣,而抱廉退之节,慎出处之谊,虽逐逐焉群于众人,而进不躁忽,视世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若云烟之过目,漠然不足以动之,子谓其果非静者乎?盖静也系于人,不系于居人能静则无适而不静,是居之静无与于人,人之静亦无待于居也虽然,亦有待其居而静者矣,然非此之谓也《传》曰:‘居天下之广’广居,仁也自克己以复之,主敬以守之,至于安重而不迁,渊靓而莫测,则其体静矣,故曰‘仁者静’张君之志,盖在于是,而假以名其室,子岂未之思乎?客未有以应。

张君起而谢曰:居静而非静者,吾知其所警居不静而静者,吾知其所勉若居仁而静者,虽非愚所及,则愿学之焉子之言备矣,岂不足记吾居哉?请书之顾予欲静而未能者,姑书以识之,俟他日从君而从事焉有删改)试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24.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25.本段诗中的我和你各有什么特殊含义?26.女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是怎样造成的?27.阅读鲁迅《风波》节选,回答下列问题看客中间,八一嫂是心肠最好的人,抱着伊的两周岁的遗腹子,正在七斤嫂身边看热闹;这时过意不去,连忙解劝说,七斤嫂,算了罢人不是神仙,谁知道未来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时不也说,没有辫子倒也没有什么丑么?况且衙门里的大老爷也还没有告示,……七斤嫂没有听完,两个耳朵早通红了;便将筷子转过向来,指着八一嫂的鼻子,说,阿呀,这是什么话呵!八一嫂,我自己看来倒还是一个人,会说出这样昏诞胡涂话么?那时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谁都看见;连六斤这小鬼也都哭,……六斤刚吃完一大碗饭,拿了空碗,伸手去嚷着要添七斤嫂正没好气,便用筷子在伊的双丫角中间,直扎下去,大喝道,谁要你来多嘴!你这偷汉的小寡妇!……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但非常忧愁,忘却了吸烟,象牙嘴六尺多长湘妃竹烟管的白铜斗里的火光,渐渐发黑了。

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划,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辫子呢辫子?丈八蛇矛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龙庭破的碗须得上城去钉好谁能抵挡他?书上一条一条写着以上文字使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什么?28.本段文字采用何种论证方法?29.结合全诗分析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效果?30.江天一色无纤尘是在写()A.江水 B.天空 C.月色 D.草地 四、现代文阅读(1题)31.请细细品味文章的韵味,说明其语言风格五、单选题(0题)32.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不包括()A.《哈姆雷特》 B.《罗密欧与朱丽叶》 C.《李尔王》 D.《奥赛罗》 六、单选题(0题)33.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的宋代词人是()A.李清照 B.朱淑真 C.柳永 D.秦观 参考答案1.DD《战国策》一书,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史书由汉代文献学者刘向在各国史籍的基础上整理编订而成,并由刘向定名为《战国策》2.C3.D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4.DD《[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的体裁是散曲,这是一篇诙谐而又辛辣的讽刺喜剧作品5.A《蒹葭》一诗中营造的在水一方的意象是一种可望难及的情境6.A《长恨歌》是长篇叙事诗,叙述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7.AA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8.BB《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汰侈》。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9.DD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不包含武10.AA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他是我国诗歌由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过渡11.白露未晞12.百年多病独登台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14.在天愿作比翼鸟15.渔阳鼙鼓动地来16.伤心秦汉经行处17.矢交坠兮士争先18.一番洗清秋19.天子非常赐颜色20.何况落红无数21.AA《秋兴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时所作的八首七律组诗,《秋兴八首》(其一)是其中的第一首22.中外文人对于秋天都有特殊的感触,对秋天的描写有其共同主题23.对居室静的特点进行具体描绘,引出后文客的感叹24.①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②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③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视;④政府和专家不够重视25.我是鲜明的物象,表现祖国贫困、落后、停滞的历史;你指祖国26.女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是由她丈夫朝三暮四、道德败坏造成的,而根源则在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27.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28.类比论证29.构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增强节奏感,回环往复,形成音乐美,增强抒情色彩,感情层层递进,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30.C31.语言诙谐不失庄重,自然灵动,节奏感强,富有美感;第二人称的加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易引起读者共鸣;意蕴丰富,耐人寻味32.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33.AA李清照在她的《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