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知觉概述]知觉和感觉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人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客观现实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人的心理现象也是复杂多样的感觉和知觉是比较简单但很主要的心理现象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部分属性的反应 客观事物含有着各不相同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温度等多种属性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多种感受器能够区分出适宜的刺激,从而使大脑产生了对这些事物部分属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感觉经过感觉使我们取得了有关事物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冷热、粗糙、光滑等感觉信息感觉除反应外界事物的部分属性外,还反应机体内部情况,比如,经过感觉我们能够反应相关本身的位置、运动、姿势和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状态等种种感觉信息 人的多种感受器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而成的,多种感受器分别反应事物的不一样属性如视感受器专门反应客体的光刺激;听感受器专门反应客体的声刺激能够引发某种感受器反应的刺激,就是该种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不过客观事物必需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影响人脑,才能产生感觉,一旦客观事物停止作用于感受器,感觉便不再产生 总而言之,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对应的感受器时,人脑对其部分属性的反应。
依据引发感觉的适宜刺激物的性质和刺激物所作用的感受器,可把人类的感觉分成八种,见表7-1 表7-1 人的八种感觉 感觉 种类 适宜刺激 感受器 反应属性 视觉 760~400毫微米的光波 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黑、白、彩色 听觉 16~20 000次/秒音波 耳蜗的毛细胞 声音 味觉 溶于水的有味的化学物质 舌、咽上的味蕾的味细胞 甜、酸、苦、咸等味道 嗅觉 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鼻腔黏膜的嗅细胞 气味 肤觉 物体机械的、温度的作用或伤害性刺激 皮肤和黏膜上的冷点、温点、痛点、触点 冷、温、痛、压、触 运动觉 肌肉收缩,身体各部分位置改变 肌肉、筋腱、韧带、关节中的神经末梢 身体运动状态、位置改变 平衡觉 身体位置、方向的改变 内耳、前庭和半规管的毛细胞 身体位置改变 机体觉 内脏器官活动改变时的物理化学刺激 内脏器官壁上的神经末梢 身体疲惫、饥、渴和内脏器官活动不正常 我们以视觉和机体觉为例,说明感觉的适宜刺激、感受器形成过程等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物体发出的或反射出的光波波长760毫微米到400毫微米之间的光波称为可见光,在此范围以外的紫外线和红外线是感受不到的。
视觉的感受器是眼睛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关键功效是感受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明暗;而视锥细胞关键感受物体的色调 机体觉反应的是机体的内部状态适宜刺激是内脏器官活动改变时发出的物理或化学刺激等感受器是内脏壁上的神经末梢比如,胃内食物过多便感到胀饱,食物过少感到饥饿 总而言之,感觉离不开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体的部分属性,离不开接收刺激的感受器和最终形成感觉的神经系统和脑的活动感觉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心理过程 二、什么是知觉 知觉同感觉一样,也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反应,但不是对事物部分属性的反应,而是对事物整体的反应 在实际生活中,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时,大家头脑中反应的不但是事物的部分属性,同时反应了事物整体,即在以感觉的形式反应事物部分属性的同时也反应了事物的整体譬如,儿童面前有一朵花,她们并非孤立地反应它的红色、香味、多刺的枝干……而是经过脑的分析和综合活动,从整体上同时反应出它是一朵玫瑰花 因此,在现实中我们对事物进行反应时,往往感觉到事物的部分属性,也就知觉到这一事物的整体不可能离开事物整体去感觉它的部分属性,因此极少有纯粹的感觉我们经常把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觉。
不过,我们应该了解,在心理学的意义上,感觉和知觉毕竟是有严格区分的,它们是不一样的心理过程感觉是对事物部分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应,即对事物的多种不一样属性、各个不一样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应 感觉是组成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不可能有知觉可是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不能把知觉归结为感觉的机械总和,多种感觉一经组成知觉,便有机地发生联络知觉除反应事物部分属性外,还反应事物部分属性之间的联络和关系比如,音乐曲调实际上是由很多单音组成的,一个曲调决不是很多单音的简单拼凑,听起来是完整的旋律这是因为各个单音之间含有不一样的关系,于是有机地成了完整的整体由此可见,部分属性之间的关系和联络在知觉过程中含有主要意义 还有一点,知觉还包含其它部分心理成份比如,过去的经验和人的倾向性经常参加在知觉过程中,因此当我们知觉一个对象时,能够用词说出知觉对象的名称对一样一个对象能够作出不一样的反应比如,对一棵松树,画家知觉它为写生的对象,着重反应它的姿态、造型;而樵夫知觉为柴火,爱好在于砍取枝叶烧火 人的知觉也是多个多样的,可作不一样的分类 依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活动,能够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和触知觉等。
当然,在有些知觉过程中,几个感觉器官的活动一样起主导作用,比如看电影时,视觉和听觉一样起作用,形成为“视—听”知觉 依据知觉的对象性质,知觉又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1.物体知觉:这是对事物的知觉任何事物全部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着,全部含有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及其运动改变我们对多种事物能够从它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和运动特征去感知,所以,能够把物体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是反应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征的知觉经过空间知觉,我们能够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和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 时间知觉是反应客观现象的连续性、速度和次序性的知觉经过时间知觉,我们能够认识多种现象的时间距离、时间关系等 运动知觉是反应物体的空间位移和位移快慢的知觉经过运动知觉,我们能够分辨物体的静止或运动和运动的速度 2.社会知觉:这是对人的知觉社会知觉关键包含对她人的知觉、人际关系的知觉和自我知觉对她人的知觉是指经过社会性刺激,如外貌、语言、表情、姿态等,对他人心理面貌的知觉人际关系知觉是对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知觉自我知觉是指经过自己的言行、思想体验等对自己的知觉 三、感觉和知觉的功用 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从感知觉开始的,从理论上说是从客观事物的部分属性的认识开始的。
经过感知觉,大家取得了有关周围事物的特征和自己身体方面的最初的感性知识假如没有感知觉,人类不能取得任何知识,“任何知识的,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 感知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知觉是比较简单的心理过程,不过它却给高级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提供了必须基础记忆、想象、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无不建立在感知觉的基础之上 感知觉的信息维持着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平衡 人类为了适应环境,必需保持一个信息平衡信息过载和信息不足,甚至感觉隔绝全部会造成严重的机能障碍强光和噪音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是人所共知的;而假如剥夺了一个人的感觉,完全不能感受外界刺激,也会损害她的心理机能 有试验表明,把被试置于感觉隔绝的专门的房间里,采取几乎不透光的磨砂眼镜、剥夺手脚触觉感受性的圆筒套,并控制声音,只要几小时,被试就进入恐慌状态两三天后,被试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发生混乱,对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关系也出现错误的表象,譬如以为头和身体的部位改变了另外,还发生其它方面的幻觉四天以后对被试进行的测验发觉,她们的多种能力全部受到损害,需要一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状态 可见,人在清醒时,需要不停地经过感知觉和外界保持直接的、常常的联络,不停取得适量的信息,使有机体和环境之间保持平衡,确保有机体能在环境中正确定向。
四、感知觉的生理机制 感知觉的发生和脑的接收、加工和保持信息的机能和结构直接联络详细地说,感知觉的发生是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感觉的生理基础即是刺激物作用于对应的分析器时产生的神经过程分析器结构图7-1 图7-1 分析器结构模式图 分析器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外周部分:接收作用于它的刺激传导神经:它们是把外周部分和中枢部分联络起来的传导通路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对来自外周部分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综合 机体外部或内部的刺激作用于多种分析器的外周部分即感受器时,多种感受器分别接收各自的适宜刺激,如视细胞接收可见的光波刺激;皮肤上的感觉神经细胞接收触、压等刺激,然后,感受器把接收的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抵达大脑皮层下和皮层的对应区域,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等,经过中枢的分析和综合对这些冲动进行处理,从而产生感觉感受器和脑之间不但有感受器通往中枢的传入神经,而且有从中枢返回感受器的传出神经,传导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调整感受器和传导部分的活动,这就是神经系统的反馈调整 能够看出,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的三个部分协同活动的结果每种感觉依靠于一个对应的分析器的活动 知觉的产生是在多个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下,同一分析器的不一样部分或不一样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因为同一分析器的不一样部分或多个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就能够对事物的很多属性产生综合的、整体的反应比如,对彩色图片的知觉就是视分析器不一样部分协同活动的结果;对玫瑰花的知觉,则是在形、色、味、多刺等多个属性的刺激作用下,视、嗅、触等不一样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在多个分析器的活动中,经常是一个分析器的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比如,在对玫瑰花的知觉中,视分析器起着主导作用 各分析器协同活动时,在大脑皮层建立了复杂的临时神经联络,而且和以往形成的对应的临时联络结合起来这么,新的、旧的联络相互结合,产生了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从而对事物产生了完整的映象 第二信号系统在人的知觉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我们能够用语言,即词来标志我们的知觉对象,叫出知觉对象的名称,因此能更清楚、更概括地认识它们语言的指示又使人的知觉含有了随意性和目标性,使大家能更自觉地感知事物语言系统的参加,是人类反应活动区分于动物的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