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渭蛟 再造圆通桐庐农民、杭州装修小工,自己揽活,建装潢公司;发达,欠债,失败告终,转而投身快递行业;没用 10 年,圆通速递崛起!在国内快递行,圆通绝对是数得上的喻渭蛟,这个拗口的名字读着费劲,却不影响人们知道他是快递大佬――上海圆通蛟龙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圆通速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他一手创建的圆通速递如今已是一家集速递、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大型知名品牌企业喻渭蛟创富,不仅包含了缔造圆通“准快递帝国”包含了和乡党们共同将家乡浙江桐庐钟山乡打造成了“中国快递之乡”如今,钟山乡的歌舞村、子胥村,山间屹立的密集别墅群,就是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桐庐快递人建造的装潢不济转而投身快递,还1966 年生人的喻渭蛟, 回忆起充满坎坷也饱含幸福的打拼岁月,这样总结到: “桐庐养育了我,井冈山塑造了我,大上海成就了我” 和很多上世纪 60 年代出生的许多农民一样, “ 走出大山,到大城市去” 是喻渭蛟的梦想 19 岁的时候, 他就到了杭州,靠做木工讨生活,做了装修队里一个不起眼的小工人不出一年时间,喻渭蛟就从小工人变成了小队长,后来发展至独立组建装修队并承接工程 “我的特点就是比别人勤劳,对人热情 ”正是凭借这股勤奋劲儿, 23 岁那年,喻渭蛟创办了小我装潢公司,开始异地接业务,奔波在宁波、井冈山等地之间。
装潢是个赚钱的行业,可是连环三角债套住了喻渭蛟,仅井冈山一个工程,就拖欠了他 200 多万元的工程款,让他几年积累的资本化为乌有不说,还背上了巨额债务2000 年 5 月 28 日,对喻渭蛟而言,是个一辈子忘不掉的日子,这一天,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在上海长宁区宣告成立,翻开了圆通事业的第一页 33 岁的他开始了人生第二次创业, 17 个人, 12 个经营网点,一辆桑塔纳,跑起了快递人家是两个轮子起步,他是四个轮子喻渭蛟说,桑塔纳是他做装修时买的, “每天早上 8 点出门,晚上 11 点收工,每天晚上大家摸口袋凑第二天的油费 ”这辆桑塔纳喻渭蛟舍不得淘汰,现在还放在公司当“吉祥物” ,旨在时刻提醒自己,走得再远也别忘了从哪里出发喻渭蛟的妻子张小娟,与申通现任掌门人陈德军是同乡同学,说起来,喻渭蛟原本应该更早入行的 “九六、九七年的时候,包括陈德军在内,好几家快递公司的老板来找过我,邀请我加盟,但我不想干 ”喻渭蛟说,那时候他在宁波承包装修工程,日子蛮好过改变都是逼出来的装修工程赔了多年的积蓄, “不变不行了, 我想了一年, 决定转行他开始做市场调查, 2000 年,他怀揣东拼西凑的 5 万元钱和还清债务的梦想,带领着一帮同乡青年来到大上海,一脚踏进了快递业。
民营快递刚起步时,快递还属于国家邮政的垄断行业圆通头几年生意很清淡,一天接单才 80 几票,最多一个月亏损 20 多万元那时候,每人每月工资才 600 余元,有时候买汽油的钱也要向人借,公司小食堂买米经常赊账 ”喻渭蛟感慨地说,当时,自己既当老板又当伙计,每天 6 点起床,经常忙到深夜才睡觉有好多次,因为心疼丈夫,妻子劝他改行,但他认定了“中国要信息化发展,快递的春天一定会到来”果然,没用 10 年时间,喻渭蛟由一个进城闯荡的桐庐农民,成长为大上海乃至全国快递行业中数得上的领头人之一2000 年 5 月,圆通速递是上海 “桐庐帮” 里的“小老弟”,现在,圆通在全国建立了 8 个管理区、 64 个转运中心、 6000多个网点,12 余万名员工,日均业务量超400 万件,服务范围覆盖国内1800余个城市,航空运输通达城市70 余个;并已在全世界 18 个国家或地区注册商标,还在香港建设服务网络,大力进军国际快递市场,成为“桐庐帮”里发展最快的我知道这条路是对的,无论别人怎么想,我自己从未想过放弃喻渭蛟说领头羊的使命感上海是国内快递业最发达、民营快递企业最多的城市,也是最让桐庐农民感到风光与荣耀的地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桐庐共有申通、圆通、韵达、中通、汇通 6 家企业登上了这座国际大都市快递业的 “龙虎榜”。
截至 2012 年底,“桐庐帮”的“四通一达”的年销售额就达 300 亿元,占据了中国快递市场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可当初,身为农民在大上海创业并非顺心惬意,喻渭蛟深有体会成长为民营快递行业的领头人之后,更是面临着巨大压力:一方面要应对国营快递这个“正室长子” ;另一方面要迎战兵临城下的国际快递巨头,而竞争对手都比自己强悍更大的压力还在于:民营快递业自身处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有的甚至纠缠在低价竞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就连“桐庐帮”之间,也是各占山头各自为战对此情形,喻渭蛟隐忧忡忡他明白,民营快递企业如果不加以规范和抱团升级,前景堪忧2004 年,由桐庐县工商联组织牵头, 桐庐县上海商会宣告成立 2006 年通过选举,喻渭蛟出任商会会长他回报同乡的信任,为此倾力尽心,出资 400 余万元,在上海青浦区徐泾镇购买了一处 338 平方米、上下两层的商务用房并装修一新,无偿给商会使用在上海的桐庐籍企业家,从此有了“家” ,摊开的五指握成了拳头,逐渐形成了“抱团而不封闭、学习并不断创新开拓”的精神目前商会共有会员企业 70 余家,经常组织开展论坛、出国考察、业务培训、为家乡服务等活动这与喻渭蛟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
喻渭蛟认为,把“桐庐帮”拧成一股绳,为中国民营快递业健康发展出力,是他的使命2005 年 8 月 1 日,经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工商委员会批准,圆通速递成为 PECC 中国工商委员会物流专题组会员喻渭蛟被任命为该专题组的常务委员,在中国邮政业第一部行业标准―― 《快递服务》 酝酿及出台的过程中,他多次参加评审会议,为《快递服务》标准的出台,积极出谋划策 2007 年喻渭蛟当选为上海市快递行业协会副会长,2009 年年初, 中国快递协会在北京成立, 喻渭蛟当选为副会长 喻渭蛟坚信民营快递将成为“春光四溢”的电子商务服务领域的“台柱子” 10 年做了 4 件事喻渭蛟非常看重坦诚对人这一点,他说这是做好事情的关键所在公司刚起步时,他的业务员去一家国际货代公司接业务,没成喻渭蛟便自己上门去谈,他承诺“我们能送到的件,我一定送到; 我们没有能力送到的件,我会请邮政来帮忙送,一定负责做好交接工作 ”正是这份坦诚,让他接到了来自大公司的业务,而且从此打开了局面很多人说圆通做大是从 2008 年开始的,我不认同 ”在喻渭蛟看来,圆通的发展是因为他在近10 年里做了 4 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提出双休日照常营业。
2001 年,快递公司普遍是周一至周五送件,六日休息,而圆通喊出了“ 24 小时不间断,一周 7 天不休息”那时邮政公司周末都暂停营业,这个时间差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带着许多质疑,喻渭蛟将这项新规实行了一年,一年间,圆通的业务量猛增,单日出件量翻了好几倍随后,包括中国邮政在内的所有快递公司都取消了双休第二件事是 2006 年 5 月,圆通与淘宝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淘宝选中的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 “阿里巴巴每天的成交量只有几千件,最多也就上万件,但我还是与他们合作了,因为我觉得未来一定会好 ”喻渭蛟说,由于合作价格相对较低,这笔合作还引起了合伙人的反对,但他选择了坚持果然,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圆通搭上电商快车,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3 年时间里,圆通为淘宝送出的快递件数从2000 件暴增到 28 万件随着圆通的发展,喻渭蛟的想法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感到不满足 2007 年我去 UPS 考察,对快递业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喻渭蛟说当时圆通业务扩张很快, “关起门来看自己觉得已经是有钱人了,但走出去,看到人家的规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我真的是目瞪口呆 ”回国后,喻渭蛟做了第三件事――改造公司管理流程。
不是小修小补,而是推倒重来 ”2009 年,圆通与 IBM 合作,投入 8 亿元,建立开发信息技术平台喻渭蛟将其称为金刚系统,这套系统不仅可以让消费者知道自己的寄件在哪里,而且可以智能推送岗位信息,让员工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考察 UPS 之后喻渭蛟还有了一个梦想:买飞机 “没有自己的货机,谈不上真正的快递 ”2011 年 10 月,喻渭蛟成立了上海圆通蛟龙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设上海圆通速递有限公司、上海圆通速递航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上海圆通新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梦想已经起航 2012 年 6 月 4 日,圆通首架全货机在杭州正式起航 同年 8 月,圆通与杭州空港经济区 (空港新城)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约,在空港新城打造航空总部及华东管理区总部基地 “单杭州空港新城的项目中,我们就计划投资55 亿元他有备而来圆通速递现在已有 5 架飞机在运行,未来 3 年内将实现 15 架自有飞机、 76 个机场互飞、 1000 余吨日运量喻渭蛟说,“北上广一线城市我们已经能做到今发明至,圆通的梦想就是在向上下游产业延伸的过程中,成立自己的航空公司,有一天成为世界影响力的快递企业 ”喻渭蛟的每一步都走在业界前列。
现在,他又在准备破解城市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我们准备构建城市配送体系,在小区里设定专门速递点,不仅方便市民的寄件取件,也能节约我们的劳动力支出 ”他表示,配送体系的构建还能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他可以让大学生做这些网点的负责人他甚至准备在杭州开办一个圆通学院、圆通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用于培养和打造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潜心筹划上市喻渭蛟曾于去年 6 月中国快递行业(国际)发展大会上透露,圆通正积极筹划上市 几天后, 美国快递巨头 UPS 公司原中国副总裁相峰出任圆通速递 CEO,公司高层重新分工相峰曾任商务部办公厅处长, 2003 年始在 UPS 公司工作,后负责该公司亚太区公共事务 2012 年 8 月被任命为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副总裁,负责通用汽车在华公共政策与政府关系相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