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8MB
约51页
文档ID:359753441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1/51

第八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解读【单元主题】“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前两句,大意是说经典要反复去读,熟读深思才能了解体会其中的道理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其中《古人谈读书》、冰心的《忆读书》是精读课文,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古人谈读书》这一课选取了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文言文片段,告诉了我们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忆读书》一文中,冰心先生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了读书经验,表达出“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的“长生果”》则是一篇回忆散文,主要是回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自己对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为“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根据这样的阅读要素,第一步先要追问:“根据要求”的“要求”指什么?如何理解“要点”?这就需要我们研读教材、课后题及引导语《古人谈读书》一篇,第三题可以理解为要从受启发的角度把握内容要点《忆读书》第一题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这个思考题与第二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提高阅读速度”相承接,同时在实际阅读时需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

那么,这个思考题提示的学习目标,可以表述为:快速默读,按要求抓住关键词句,梳理冰心的读书经历和对书进行评价的信息,把握冰心心目中好书的标准《我的“长生果”》是一篇略读课文,引导语中是这样写的: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这同样与“提高阅读速度”相承接,同时在实际阅读时需梳理作者读过书籍的类型及从读书、作文悟出的道理,来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这是《忆读书》一文学习的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迁移运用同时这三篇文章,都引导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思考阅读方法、意义及如何选择好书去读,这一点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也得以体现回顾统编版教材,对于把握文章内容这一阅读训练要素的学习是一脉相承的:册序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二上第一单元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二下第六单元联系生活经验,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三上第八单元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四上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上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下第六单元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五上第八单元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六上第六单元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六上第八单元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了解文章内容,是统编版一直贯彻落实的阅读训练要素,并结合不同的教学单元提出了相应的方式方法,如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带着问题默读、抓关键句、借助相关资料等就本单元而言,捕捉信息的主要方法有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梳理时可以用分条列出信息、借助图表等同时学生能够根据课后题和引导语中的具体要求,梳理文章相关信息来实现对内容要点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前面几册教材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运用到本单元学习中基于此,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可以细化为:1.运用快速默读的方法,按要求抓住关键词句,捕捉和梳理相关信息,把握相关内容的要点2.结合自身的读书经历,理解课文中谈到的读书、选书方法和作者悟出的道理等,思考并学习怎样选书、读书识字写字训练要素】1.认识32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18个字,会写15个词语2.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欣赏欧体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写作训练要素】本单元表达训练要素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简短的一句话,包含了三个目标要求一是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而表达,二是不同的意思要分段写,三是把重点要表达的意思写具体,其他的简单写。

单元习作的内容是“推荐一本书”,所以我们表达的需要和目的是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推荐文字了解一本书的内容、看点,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推荐一本书既包括对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和出版社等基本信息的介绍,也包括推荐的理由其中推荐理由是这本习作的重点而推荐理由可能不止一个,不同的理由要分段表述,条理会更加清晰多个理由当中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或最重要的理由,要写具体,要突出统编版教材中,与“分段表述”“突出重点”相关的表达训练要素梳理如下:册序单元表达训练要素三下第六单元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四上第二单元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四下第四单元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动物的特点五上第四单元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五上第八单元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五下第一单元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六上第一单元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六下第一单元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根据以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表达训练中对抓住重点或特点,是贯穿于整个习作表达之中的在分段表述方面,本册教材有两个单元的习作都明确提出了这一要求,由此可见,教材开始强调培养学生谋篇布局意识的能力综上,本次习作要素可以细化如下:1.结合单元的阅读内容,思考“什么书是值得推荐的好书”,鼓励多元理解。

2.结合自己的表达需要,能借助表格、思维导图等梳理推荐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等,重点列出推荐理由;习作时注意分段表述,重要的理由写清楚、写具体3.积极主动与同学互相欣赏习作,通过推荐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本单元教学重难点】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32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19个字,会写15个词语◎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欣赏欧阳询的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语言积累◎背诵《古人谈读书》《观书有感》◎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阅读理解◎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能梳理、总结找书读的方法书面表达◎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实践活动◎举办一次“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学生学情分析】随着语文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默读能力却不尽人意目前有的课堂上虽然经常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但是基本上看不到学生静悄悄地读书、思考,以至于有的学生到了高年级还不会默读文章。

学生升入五年级后,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默读训练,重视学生默读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25 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1.认识“耻、寝、矣、岂”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5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4.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2.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收集整理《论语》、朱熹的相关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理解第一则文言文的大意教学过程】任务一 诵读名言,引出课题1. 诵读经典,引出主题1)课件出示名言前半句,生接读名言的后半句课件出示:l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l 书读百遍,(而义自见)l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l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2)导入主题:同学们,这些名言都和读书有关。

我国古代的大文豪苏轼,对读书也有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单元导语)课件出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指名读,说意思师加以引导和评价3)导入课题:古人喜欢读书,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人参考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读书、学习的板书:古人谈读书)2.教师介绍:这一课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两则文言文片段,从中获取读书和学习的营养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用学生们熟知的名言引入课文,拉近了学生与课文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资料课件出示:《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十分重视学习,《论语》中不止一处讲到学习的态度与方法2.听课文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用“/”画出停顿3.学生自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出节奏。

注意“默而识之”中的“识”读zhì4.出示会认字,指导学生识记生字5.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1)耻:“耳”要窄,第二个竖要长;“止”右竖要长,注意中间有一短横2)诲:“母”竖折与横折钩起笔相接、收笔时交叉,一横居中6.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教师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引导思考: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预设:本文讲了古人对读书的看法设计意图】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并指导画出朗读的节奏,然后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对内容的熟悉和整体把握任务三 品读释疑,理解大意1.引导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在小组内互相交流2.学生交流1)示例一:出示课文课件出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引导交流:谁来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①理解词语是知也:同“智”,智慧 ②这句话里面的最后一个“知”和前面的“知”的意思一样吗?预设:不一样,最后一个“知”同“智”,是智慧的意思,前面几个“知”的意思都是知道。

③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智慧④教师指导《论语·为政》中的相关内容是:课件出示: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⑤引导:同学们,你们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说说你们的理解吗?预设:数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一道思考题,因为这道题比较复杂,而且有些步骤又比较难懂,所以老师讲了两遍,讲完以后老师问我们懂了没有,有很多同学都点头表示明白可我还是有几个步骤不明白,可我看见那么多的同学都懂,便想蒙混过去当时我忽然想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于是又问了老师,老师又认认真真地给我讲了一遍,这下我弄明白了解答这道题的全过程⑥读出自己的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