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研究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26.81KB
约17页
文档ID:308747730
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研究_第1页
1/17

    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研究    张近乐 章柯摘 要:科技创新是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驱动力,协同创新是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梳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特征,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分解为科技创新主体子系统、要素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并基于秦巴山脉区域省市航空航天制造业2010-201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序变量中,政府支持度与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正相关关系最明显,各子系统有序度均体现出波动上升的特点,但复合系统仅实现了低度协同Key: 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协同;航空航天制造业:E0-054: A:1003-7217(2020)02-0115-06军民融合是指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之中,把地方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要素融入到国防和军队建设之中,形成“军中有民、民中有军”的格局[1],使经济发展为国防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协调发展科技创新是指具有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包括创造新知识、开发新技术、开创新工艺等形式,是多种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共同参与的创新活动,科技创新系统是一种多学科合作、多领域交流的复杂系统。

科技创新系统涉及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中介服务机构等诸多主体,需要资金、人才、基础科技、法律法规、创新环境等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动力,协同创新是多主体参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科技协同创新是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关于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的相关问题,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双海军[2]等阐释了各创新主体的构成要素,说明了不同参与主体在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活动中发挥的作用郭尚芬[3]等认为,借助大型科研项目能构建起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论述了该种模式对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实际意义刘飞[4]等运用三螺旋理论厘清了与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有关的主体,指出了各主体的职能定位李海海[5]等分析了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的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从制度、环境、平台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的建议张纪海[6]等梳理了我国军民融合中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脉络,总结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现有研究多是从定性角度讨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主体、要素及模式等问题,缺少定量分析及系统协同度方面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特征的基础上,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以秦巴山脉区域省市航空航天制造业2010—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出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和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复杂系统理论与协同创新理论(一)复杂系统理论复杂系统理论(System Complexity)是系统科学演进而来的新兴理论,属于复杂性科学的主要研究范畴,是当代科学的前沿领域与传统的还原论不同,复杂系统理论兼顾整体论与还原论,主张用整体论与还原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系统该理论认为复杂系统是由互相影响的子系统构成,但不是子系统的简单加总,而是各子系统互相作用产生的结果复杂系统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即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通过影响和作用使系统整体呈现出某些特性或具备某些功能,但各子系统却不具备这些特性或功能复杂系统理论常被用于研究工程学和管理学的相关问题,能够将庞大、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得到相互联系的子系统,通过研究各子系统并探寻子系统间的关系,实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二)协同创新理论伊戈尔·安索夫(Igor Ansoff)是战略管理学的创始者,也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协同效应”这一概念的学者安索夫认为协同效应是联合效应在复杂系统中的表现,通过合作实现总体收益大于各单元独立营运产生的收益之和1969年,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aken)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协同学哈肯认为协同就是子系统之间通过合作和联合,最终形成能够产生放大效应统一整体的过程。

目前,对协同创新理论比较统一的定义是政府、企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介服务机构等主体共同参与,旨在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的大跨度创新组织模式[7协同创新以追求知识增值和知识创造为核心,通过多主体参与实现技术升级,促使主体间深入合作并进行资源整合,放大整体创新能力[8]协同创新能够通过搭建平台打破学科间、主体间的壁垒[9],促使资金、人员、科技、信息等创新要素在多方流动,进而产生加速科技创新的效果二、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特征近年来,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活动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包括科技创新活动涉及多个主体、科技产业园区扮演重要角色、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保护同步进行等方面一)科技创新活动涉及多个主体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向多主体参与演变,形成了涉及多领域、多主体的科技创新系统,科技创新系统内主体间的合作意愿不断提高、创新活动逐渐增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活动涉及的主体既包括政府部门,也包括企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技创新类参与主体;既有银行、产业基金组织等金融类主体,也有为科技信息流動和科技成果共享提供中介服务的中介组织[10]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参与主体如下图1所示各主体分工明确又彼此相关,企业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通过院所自转、院企联转、校企联转[11]等方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推动军民融合发展;银行、产业基金组织等金融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共享科技创新成果;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活动提供包括但不限于科技信息共享、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加快了科技创新过程。

随着科技更新换代和金融、知识产权服务形式的演变,会有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中,创造出更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模式,探索出更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路径图1 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多主体参与示意图(二)科技产业园区扮演重要角色自2009年以来,工信部组织并开展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截至到去年7月份,在全国各地先后分7批次建立起了32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将科技产业园区作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军民融合发展的“试验田”,是近年来我国发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有效方式[12]科技产业园区在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能够有效地聚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能够通过资源共享产生正外部性,使园区内相关企业分享发展成果,带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推动加速形成产业集群[13]以产业园区促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模式不断被推广,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经验愈加丰富[14]例如,陕西省和四川省分别建成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国(绵阳)科技城等国家级产业园区,还涌现出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宜昌市军民融合产业园区等省市级产业园区这些产业园区吸纳了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孵化了大量军民融合科技创新项目,成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三)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保护同步进行国防科技成果既带有保密性质,又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性,但“重定密、轻解密”的特点长期伴随国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程,也阻碍了軍民融合科技创新曾指出要“唤醒睡美人”,要求加快国防领域专利技术的解密和转化工作[15]各地通过创新市场运作模式,成立了诸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在科技中介组织的推动下,大量国防科技成果植入到项目中,既促进了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又实现了科技项目有效孵化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单位等多主体分工合作,将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保护作为工作重点,不仅促进科技资源在军民两地充分流动,而且满足了国防科技成果的保密要求例如,西安科技大市场、绵阳科技城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等作为科技信息交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综合性平台,均成立了专门负责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的部门,为企业提供各类知识产权服务知识产权服务部门能够突出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作用,在行业内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风气,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提供良好氛围三、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分析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可将其分解为科技创新主体子系统、要素子系统及环境子系统。

科技创新主体子系统反映各参与主体间互相支持、配合的程度,创新要素子系统反映科技创新过程中资本、人才、政策等要素所达到的协同程度,科技创新环境子系统反映创新环境对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影响一)协同度模型构建1.子系统有序度模型设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为R={R1,R2,R3},其中,R1代指科技创新主体子系统,R2代指科技创新要素子系统,R3代指科技创新环境子系统序变量是子系统的构成要素,考虑子系统Ri,i∈[1,3],设序变量为Xij=(Xi1,Xi2,…,Xin),其中n≥1,βij≤Xij≤αij,k∈[1,n],令αij和βij分别为序变量Xij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考虑实际情况并兼顾方便计量分析,分别取2010—2016年各序变量的最大值上浮10%和最小值下调10%后的数值作为序变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并假定Xi1,Xi2,…,Xim等指标为正向指标,该种指标的取值与系统的有序程度体现为正相关关系;假定Xim+1,Xim+2,…,Xin等指标为负向指标,该种指标的取值与系统的有序程度体现为负相关关系根据上述假设,可将子系统Ri各序变量的有序度θi(Xij)表示为θi(Xij)=(Xij-βik)/(αik-βik),j∈[1,m]θi(Xij)=(αik-Xij)/(αik-βik),j∈[m+1,n](1)运用(1)式计算得到各序变量有序度之后,进一步通过几何平均法来测量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子系统Ri的有序度ui(Xi)可表示为ui(Xi)=n∏nj=1θi(Xij)(2)其中,ui(Xi)∈[0,1],ui(Xi)的数值越大,说明子系统的有序度越高,反之说明子系统有序度越低。

2.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假设初始时刻为T0,科技创新系统中子系统Ri的系统有序度为u0i(Xi),在T1时刻,子系统Ri的有序度为u1i(Xi),则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的协同度C可表示为C=εn∏ni=1u1i(Xi)-u0i(Xi)(3)ε=1,u1i(Xi)≥u0i(Xi)ε=-1,u1i(Xi)≤u0i(Xi)(4)协同度C的取值能够直观反映出复合系统的协同程度,由以上公式可知,协同度C的取值越大,说明系统的协同度越高参数ε可以判断子系统对复合系统的影响方向,当ε=1时,协同度C为正值,说明科技创新系统处于协调有序发展状态,其值越大,说明系统协同度越高;当C取值为1时,说明科技创新系统实现协同一致;当ε=1时,协同度C为负值,意味着科技创新系统没有实现协同发展;当C取值为0时,亦说明科技创新系统没有实现协同[16]协同度C的取值与系统协同程度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二)序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秦巴山脉区域是秦巴山脉地区这一概念的升级,包括四川、陕西、湖北、河南、甘肃和重庆等五省一市秦巴山脉区域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枢纽区,是联动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关键发展区,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

秦巴山脉区域还是中国军民融合发展优质资源聚集的核心区,包括308家中央及地方军工单位,拥有雄厚的国防科技资源,形成了良好的军工基础,如今已发展成我国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排头兵和军民融合中西部主战场航空航天制造业是军民融合产业中的典型代表,秦巴山脉区域在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较船舶、兵器、电子等产业实力更为雄厚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等多方面因素,本文选择秦巴山脉区域五省一市航空航天制造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借鉴现有研究,并兼顾科学性、系统性、全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