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咨询师考试资料-面试案例集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2KB
约41页
文档ID:409240419
心理咨询师考试资料-面试案例集_第1页
1/41

案例一:男生,休学在家两年前,学习优秀,经过高三的艰苦复习参加高考,走入考场时很有把握,结果榜上无名从此以后不出家门,茶饭不思,成天躺在床上,平时最爱看的足球也没兴趣看了,常常流露出或者没意思的神态常与父母发脾气,开始父母还劝他,后来也就不劝了一年后一天,提出见心理医生诊断:抑郁性神经症(恶劣心境)诊断依据:兴趣减退,行为出现问题,对生存有想法,情绪冲动,要见心理医生,区别于重型精神病中的抑郁症,抑郁症有自杀未遂情况诊断要点:情绪冲动,消极认识行为上:疲乏,兴趣减退,主动求医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生活事件、性格、潜在压力使来访了解问题及相应的内外原因提供建议与治疗:倾听、宣泄理性情绪疗法:鼓励参加运动,与人交往,完善支持体系(父母、同学),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案例二:马羚,在火灾中失去父母,成了孤儿,那年6岁,后来被叔叔接来上海生活经常梦见自己还是个孩子,在家乡家属院里幼儿园玩耍,远远看见爸爸妈妈推着自行车朝自己走来,喊着她的小名,当她走过去只见天空突然变色,像被鲜血染红了一样马羚一下呆住了,再回头看爸爸妈妈的时候他们已经不见了小马说她十分害怕回去那场过去了十几年的灾难想忘记当时被爸爸妈妈抛弃在路边的恐怖场景,经常在脑海里出现,一想起这些她就浑身发抖。

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依据:噩梦(有时有惊醒)、闪回(经常出现在脑海中)反复出现重大创伤性事件;回避:不想提、不敢提,无法全部回忆创伤性事件睡眠障碍、易激怒、易惊跳劝告:鼓励倾诉,彻底了解创伤性事件,帮助建立社会、心理、生理的支持系统,鼓励参加集体活动、体育活动,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药物案例三:语文教师,班主任,工作认真,细小的地方谨慎,做事要求高,墨守成规,有时让人觉得性格沉闷,敏感,过于刻板,没有亲密朋友,也不会向同事表达好感整天只知道工作,以至于常常放弃娱乐和友谊诊断:强迫型人格障碍无明显生活事件,一贯作风特点:刻板,过于认真依据:事无巨细,要求高度精细,极端准确,又必须严格遵循的规则,否则难以容忍不安全感,总担心做错事,反复检查,反复想,常沉浸在对问题的回忆中性格僵硬,对任何变化都不能适应劝告:了解诱发因素,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来改变人格障碍的种种表现,参加活动、与人交往,药物使用案例四:陈鹰,学习吃力,虽用工但成绩不好,到初三实在跟不上,退学怕别人说,成天躲在家里,父母告诉别人说他转学到上海读书三个月后,出现奇怪现象,家里来客人说是来侦察他,街上有人说话,就说是在揭发他根本没去读书,骂他是白痴,半年后在家大妈父母联手迫害他。

诊断:精神分裂症依据:妄想幻听劝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案例五:大名,男,16岁偷看女生洗澡,抓到后又发生,别勒令退学,现被拘留平时性格内向家人代替咨询咨询对象:大名诊断:窥阴癖(类型:性方式变异)依据: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偷看异性裸体,尤其是外生殖器,不管是熟悉还是陌生的异性咨询过程:1、了解原因2、耐心认真听取整个事件过程,询问是否对异性和同性感兴趣方法:系统脱敏,厌恶疗法,交互抑制疗法药物治疗案例六:刘丽,女,26岁,考大学时认为头会挡住日光灯的光而影响视力,为了让出日光灯的位置,头就一会摆向左边一会摆向右边,浪费很多时间,没考上好学校经了解,在高一时就出现做作业调台灯的事,知道不必要,但就是不行如果有一次没有调台灯就做作业,一定会感到不舒服,严重的时候会心慌气急诊断:强迫症(强迫行为)依据:1、强迫出于内心2、明知不合理但仍反复出现3、力图抗拒和排斥但不能控制4、症状出现会导致强烈焦虑和内心冲突咨询要点:倾听和支持,不会发展成精神病行为治疗:松弛疗法、呼吸放松案例七:范明,男,36岁,常无故紧张、手脚冰冷、面部潮红2年前,参加一次技术比武,本来技术在厂里是佼佼者,比武肯定没问题没想到,结果在比赛时晕过去了。

醒来后也不知道为何会晕过去,只觉得当时心慌、气急、胸闷、头晕等一系列躯体表现诊断:焦虑症依据:精神和躯体的焦虑同时存在焦虑程度与刺激程度不相称建议:自我监测:检测每天出现焦虑的次数、原因与持续时间;告诉自己焦虑可以减弱,耐心倾听、解释,教会放松训练,参加集体活动、体育活动,药物治疗案例八:张妈妈,76岁,失眠来咨询2年前,隔壁王妈妈得了脑瘤,一个月不到就去世张妈妈是王妈妈的好朋友,两人常在一起聊天,有事互相帮助,王妈妈走了以后,张妈妈非常伤心,感到孤独,经常睡不着觉有一天,她头疼得利害,伴有鼻塞、咳嗽,家里人带她去看,医生说是感冒了,吃点药就好果然,服了药后鼻塞咳嗽都消失了,但头疼得利害她就想起来王妈妈当时也是这样,就想我不会也是脑瘤吧,心里咯噔一下于是开始到处看医生,检查结果都是阴性,医生诊断也排除脑瘤但张妈妈就是不相信,总是放心不下,还时不时为此感到害怕,心慌、手脚冰凉诊断:疑病症表现:疑病症状(身体上某一部分确实有不舒服),并没有相应的疾病,反复检查的否定结果和医生的解释保证,仍不能消除其患病的信念,仍无休止地要求检查和健康不相称的强烈痛苦咨询:揭示其疑病后的认知,是来访知道疑病症的特点和发病原因询问还有什么没有检查过的项目,进行必要的检查,尽量打消其顾虑,鼓励其参加喜欢的活动,适当控制,使用药物案例九:有一25岁的女性当事人因为情绪困扰前来心理咨询。

在咨询中她谈到她以前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经历给她治疗的心理医生对她有性引诱、性骚扰的行为,并列举了不少细节她说这些经历使得她的情绪困扰更为严重,精神严重抑郁……咨询要点:1·诊断和鉴别经验不足的咨询员往往忽视对当事人主诉真实性的判断,简单地信以为真,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咨询事实上,咨询员应当审慎地留意、检查当事人主诉的真实性通过仔细的追问、询谈,考察其是否是妄想等精神症状当排除这一可能后,再作进一步的咨询2·处理抑郁情绪的方法:诉说宣泄、消除认知上的羞耻感和心理创伤、若症状严重时可配合药物治疗、建立心理支持系统等最好要能说出4-5项可能的对策3·保密问题(若此项考生未能主动提起,主考可以追问)若当事人所说的情况属实,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咨询员不能擅自为了惩罚那位骚扰当事人的心理医生而将当事人的情况向有关方面公开,除非是司法介入调查时案例十:小B,男,现为高二学生他小学时成绩不错,初中前两个年级时学习成绩也还可以,但从上初三开始对学习漫不经心,成绩渐渐下滑,先是考高中发挥不理想,进高中后更是慢慢沦为班上成绩倒数的学生而且他开始热衷于黑社会有关的信息,面对班主任和学校心理老师,他直言不讳:“我将来想当黑社会老大!”原因是他父母离异,他跟了母亲,但更崇拜父亲,为此他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他原本努力学习是想让父亲满意)……咨询要点:1·应通过倾听询问,了解到当事人成绩下降的真实原因。

考生应关注到两个主要现象:一是成绩由好转差;二是想当黑社会老大这两个可能是有因果关系,也可能是某一原因的不同结果考生应有全面的思路,而不是狭窄地只考虑到一个方面2·对策是对症下药找到原因才能有相应的对策考生可以对有些对策作简单的说明3·可追问考生其它可能导致当事人成绩下降的原因:比如受不良媒介的影响、受不良交友的影响、家庭关系恶化(父母矛盾、亲子矛盾)造成情绪困扰、学业适应不良寻求替代性满足、青春期逆反心理、“早恋”等案例十一:小F,女,高三学生原本成绩相当好,但高二下半学期成绩开始下降班主任找她谈话,问她成绩退步的原因,她说她高二看了许多哲学书,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这类问题渐渐地,她觉得读书考试荒废了大好青春,而事实上有许多知识到最后都是用不上的她决定休学甚至退学,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旅游探险、先工作了解社会民情、培养自己的能力对于她的想法,家长很是着急,所以催促她来咨询,希望咨询师能让她放弃自己的想法……咨询要点:1·有弹性的价值观咨询师不应该有过于强烈的价值导向,并用强硬的手法去逼迫影响当事人,令当事人屈服或放弃自己的想法若当事人是深思熟虑的,她的想法也未尝不可2·由于当事人是由父母领来的,也许缺乏咨询意愿,所以,在咨询的最初阶段可能需要应该放在启发当事人的咨询意愿,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从这一个案我们可以考察咨询师本身的心理思想成熟度、知识面(比如对哲学的了解)4·如果要引导当事人放弃退学的想法,可以考虑以下的对策:和当事人讨论自己和父母的需要,引导她平衡自己和周围人的需要;先“肯定”她的想法,然后引导她设定具体的能实现其想法的行动计划,并一起收集所缺的信息,评估计划的可行性,当当事人发现自己的计划缺乏或暂时缺乏可行性的话,她慢慢就会放弃自己的想法……案例十二:当事人为36岁的母亲,知识分子,说她最近十分担心儿子的学习,现在儿子在一教学质量很好的中学读初一,快临近期末考试,儿子不用功学习,一直无所谓,根本不担心考试,放学回家还要看电视,听音乐当事人为儿子的学习几乎包办了一切家务,甚至儿子连倒茶盛饭之类的事都不做与她的担心不同,丈夫和老师都觉得孩子的情况可以,但她不认同,认为丈夫不帮她管儿子,万一成绩下降,将来考大学怎么办?她同时还担心儿子没良心,对自己不亲,不愿意和自己多说一句话咨询要点:1·提供当事人足够的情绪情感宣泄,注意同感和聆听2·通过恰当的提问技巧让当事人意识到客观的情况究竟如何3·诊断:当事人有没有焦虑症4·提供家庭教育方法的咨询和指导案例十三:25岁的女青年,说自己最近很苦闷,在情感问题方面很困惑。

她原有个男朋友,是她的中学同学她们已谈了2年,但他已跟随父母到深圳居住,在深圳的一家公司工作当事人觉得原先的男友相貌和能力都一般,但为人似乎比较实在现在仍一直与她保持联系要她到深圳去但她后来又有了男友,她现在的男友是她同单位的,他主动追她他们也已相处了半年他对她也不错,但新男友为人好像很精明,她对他有些莫名其妙的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他催她赶快和他办婚事,但她觉得这事还不成熟她现在很为难跟谁好,拿不定主意:中学同学男友在深圳,要她放弃现在的工作,她有些犹豫要和那位同事结婚她也犹豫她现在心很烦,注意力集中不了,心情很焦躁,老是在想这些问题,又想不出结果担心做出错误决定会后悔一辈子她每天都睡不好,入睡时常常还在想很多问题,经常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入睡当事人想在咨询得到帮助,如何对待和处理这种情感的选择问题当事人不时会问咨询师:“我该选择谁呢?”咨询要点:这是一位受情感问题困扰的当事人咨询师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当事人,简单地代替当事人作决定咨询师要帮助当事人客观地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通过认真倾听掌握更多的信息案例十四:男性,大学教师2年前他出差乘飞机,没想到飞机在起飞后半小时出现了2次高速坠落的危险情况,我们小桌上的饭菜和饮料都晃落在地板上。

全机的乘客都吓坏了他吓的几乎已经绝望好在最终还是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但这次的惊吓后当事人非常受不了,让他觉得乘飞机真的太危险了,随时都有失控的危险他不想再冒这种险从此他再也不敢乘坐飞机了现已有1年多不坐飞机了,因为怕乘飞机,怕会出事情此外,他现在变得怕高,怕乘缆车,怕登山,一到高处就会全身发抖,不敢往下看,心慌胸闷,呼吸局促,大汗淋漓,手脚发软但他担心自己这是严重的精神问题,想自己是什么心理疾病?又该如何做?咨询要点:当事人的问题是恐怖症,或者恐惧、焦虑症状2.应该给当事人充分的诉说的机会,宣泄其恐惧焦虑症状当事人对当初事件的细节描述,对他面对恐惧、缓解恐惧有好处3.这种不适应的行为背后有“以偏概全”和“任意推断”的认知歪曲,所以可以通过认知和行为干预来改善来访者对乘飞机和登高的恐惧也可以教授放松技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