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室每日工作流程胃镜室每日工作流程1. 护士早晨上班应提前 5 分钟到科室做好检查前的机器与器械准备2. 准备一次性用品(弯盘、牙垫、卫生纸、纱块) 3. 戴上一次性手套,把电子胃镜插入冷光源,打开防水帽,并连接好主机与冷光源接头,接上吸痰机和注水瓶4. 接通电源,开启机器总开关,按从上至下顺序打开显示屏→主机→冷光源→吸痰机5. 打开显示屏→打印机→电脑主机6. 打开水闸,检查消毒液浓度,若不达标则更换消毒液7. 接患者申请单时,首先询问患者检查前一晚 9 点至当日检查前是否空腹(如进食食物不予做检查),空腹者给予胃镜胶口服液一支,嘱患者摇匀后倒入口中含一分钟后吞入胃内8. 口服药后患者脱鞋,解开衣领或领带,宽松裤带,取左侧卧位躺于诊查床上,头部与肩成一水平线,头下垫一治疗巾,嘴对弯盘,下肢屈曲嘱患者张嘴咬住牙垫,做深呼吸的动作9. 术中协助医师插镜,配合取活检和刷取细胞、息肉摘除及各种内镜下治疗10. 术中随时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报告医师,协助医师处理病人11. 完成每一例检查治疗后按顺序关闭主机→冷光源,分离连接器与注水瓶、吸痰机管,取下胃镜进行按“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进行清洗、消毒。
12. 收集病理标本并及时送检13. 完成全天检查治疗后应按顺序关闭主机→电视显示屏→冷光源→吸痰机,分离连接器与注水瓶、吸痰机管,取下胃镜按“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进行终末清洗、消毒14. 把消毒好的胃镜放入柜内,整理用物,关水闸15. 关闭电脑、打印机、显示屏,切断电源16. 开紫外线消毒胃镜室 1 小时清洗间挂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图,医护办公室挂内镜室医生、护士工作规章制度,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在监控管理中持续改进的探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在监控管理中持续改进的探讨内镜, 消毒, 清洗, 改进, 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在监控管理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达到质量控制持续改进的目的方法查找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每个环节问题,分析影响清洗消毒效果的原因;制定落实持续改进在内镜清洗消毒的过程中具体措施;修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加强清洗消毒质量监督结果在监控管理中认真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使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内镜监测灭菌生长均达到合格的标准,保证了医疗安全结论持续改进内镜清洗消毒的监控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物理方法:物理方法:压压力蒸汽力蒸汽灭灭菌(下排气)、紫外菌(下排气)、紫外线线化学消毒化学消毒剂剂: :2%戊二戊二醛醛、含、含氯氯消毒消毒剂剂、 、过过氧乙酸、乙醇、碘伏(氧乙酸、乙醇、碘伏(详见详见《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医院感染管理手册》 》第第39、 、40、 、41 面)面)消毒消毒灭灭菌效果的菌效果的监测监测压压力蒸汽力蒸汽灭灭菌菌化学化学监测监测—每包每包进进行,包内指示卡,外指示胶行,包内指示卡,外指示胶带带生物生物监测监测:每月:每月 1 次。
次紫外紫外线线日常日常监测监测:灯管:灯管应应用用时间时间、累、累计计照射照射时间时间、使用人、使用人签签名名强强度度监测监测:半年:半年 1 次次生物生物监测监测:每月:每月 1 次次含含氯氯消毒消毒剂剂——每日每日监测监测过过氧乙酸氧乙酸——配制配制时监测时监测2%戊二戊二醛醛——每周每周监测监测,胃,胃镜镜室每日室每日监测监测空气、手、物表、医空气、手、物表、医疗疗器械器械——每月生物每月生物监测监测 1 次次消毒消毒剂剂——每季生物每季生物监测监测 1 次次灭灭菌菌剂剂——每月生物每月生物监测监测 1 次次二、医院感染的定义二、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亦称医院内感亦称医院内感染染 ( (HI) )、 、 医院内医院内获获得性感染(得性感染(HAI)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获得的得的一切感染一切感染, , 包包括括 (入院(入院时时不存在又不不存在又不处处于感染性疾病潜伏期中)在住院期于感染性疾病潜伏期中)在住院期间发间发生感染和在医院内生感染和在医院内获获得出院后得出院后发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时已存在的感染(可称外源性感染或称已存在的感染(可称外源性感染或称交叉性感染)。
医院工作人交叉性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员在医院内在医院内获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诊诊断断标标准准详见详见《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管理手册》 》第三章)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