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林肯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50KB
约8页
文档ID:41541446
林肯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_第1页
1/8

林肯与林肯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正是亚伯拉罕·林肯,将商业需要、共和党人的政治抱负和人道主义的花言巧语完美地结合起来他不是将废除奴隶制度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而是尽量使其接近这种地位,这样,他就能时不时被废奴主义者的压力和实际的政治利益所推动当最富有者的利益和黑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林肯能在关键时刻巧妙地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他能将这二者与美国正在兴起的阶层——前途远大、经济上雄心勃勃、热衷参与政治活动的白人中产阶级连接起来 ”50 年前的 8 月 28 日,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向参加和平示威的 20 万民众发表扣人心弦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时说:“一百年以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我们就站在他象征性的庇荫下——签署了解放宣言这一重要的法令犹如灯塔把辉煌的希望之光带给千百万饱受屈辱、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黑人 ”这位伟大的美国人就是林肯总统1863 年 1 月 1 日起,林肯在内战中签署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下简称《宣言》 )正式生效,如今已时隔150 年 《宣言》称: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全部获得解放,并可参加联邦军队作为一个战时决策, 《宣言》并非由美国立法机构起草通过,但仍然意义重大,被马克思称为“联邦成立以来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 。

解放黑人奴隶是历史潮流美国独立后,在版图不断由东向西扩展过程中,北方与南方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北方是工业资本主义制度,19 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南方黑人奴隶种植园制度则随罪恶的奴隶贸易而建立早在哥伦布航海到了美洲后,欧洲殖民者为解决殖民地劳动力不足问题,以“奴隶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就在欧洲、非洲、美洲之间大规模展开,一共持续了300 多年1619 年一艘荷兰船运黑人奴隶到达北美殖民地弗吉尼亚成了美国南方黑奴制的起点,据美国著名黑人学者杜波依斯研究,先后从非洲运到美洲的奴隶大约有 1500 万人,现居南北美洲的3400 多万黑人和 1800 万黑白混血种人,都是非洲黑人奴隶的后裔因为黑人远离乡土孤立无援,且因肤色特点最易被识辨,较之白人契约奴与土著印第安人,他们更易被“管理”而适应密集型劳动尤其重要的是,从非洲可以大量掠夺黑奴,以致北美“黑人奴隶”数量日增,北美英属 13 个殖民地独立前夕,黑人奴隶已达 50万人,南北战争前夕则高达 400 万人以黑人劳动为基础的种植场经济制度在美国南方迅速扩展,在种植园里,奴隶一般分成若干组或队进行密集型生产,大约 100 个黑奴种植 1000 英亩土地。

有的种植园以生产烟草为主,有以棉花和水稻为主,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提供原料,具有某些资本主义特征,但不等同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它以黑奴劳动为基础,种植场主对黑奴实行超经济的强迫劳动,视奴隶为财产,可以任意处置与买卖,但又不完全是古代奴隶制的翻版黑人奴隶种植场经济还具有扩张性的根本特点——对土地、对黑奴需求的扩张,一旦这种扩张被限制,黑奴制就会窒息死亡19 世纪上半叶,由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对棉花需求的剧增,加上棉花加工机器的发明与改进,美国南方很快成为“棉花王国” ,黑奴制获得极度扩张然而物极必反,至 19 世纪上半期,废除南方黑奴制与解放黑人成了美国的时代潮流首先,黑奴制严重阻碍了美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两种社会经济制度在经济层面矛盾尖锐:北方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和保护本国市场抵制国外工业品的倾销,要求执行关税保护政策,南方奴隶主为了通过棉花出口换回廉价的工业品,坚持自由贸易政策;北部的劳动力只能依靠自欧洲前往的移民而满足,如果 400 万黑奴能获得自由,就能充实劳动力市场,而南方种植园主只是依靠非洲移民来满足种植园的生产;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南方奴隶制的扩张性还导致南北双方争夺西部土地1860 年代,美国正是成长为世界列强的关键时刻,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甚至已经想到要向太平洋扩张,如当时作为林肯政府国务卿的西沃德已经提出“太平洋战略”的设想。

美国要发展资本主义,必须扫除南方奴隶制这个障碍其次,黑奴制在扩张中“培育”了掘墓人,反对和废除黑奴制逐渐在美国形成共识美国黑人始终站在斗争最前列,但奴隶起义一次次被血腥镇压南方奴隶主则利用国家权力制定一部又一部法律限制黑奴自由,1640 年代在弗吉尼亚等殖民地就实施约束与限制黑人的《黑人法典》 ,早在 1672 年弗吉尼亚议会就颁布过杀死拘捕逃奴的法律,独立后美国国会分别在 1793 年与 1850 年通过《逃奴追缉法》 美国废奴运动的蓬勃开展为黑奴制敲响了丧钟废奴主义者以高度的热情批判黑奴制的残暴,宣传人性与人权,并发动武装斗争1730 年代开始,以立即废奴为指导的战斗性废奴运动在美国北部蓬勃兴起内战前的废奴运动“实质上是一个中小资产阶级激进分子领导的以立即废除奴隶制为宗旨的群众性改革运动”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 2 卷,349 页)早在 1775 年独立战争第一枪打响前,富兰克林在宾夕法尼亚成立了“废除黑奴制促进会” ,此后在北部州成立了相似组织,并在 1794 年举行了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831 年,加里森发行第一份战斗性刊物《解放者》 ,宣称“必须消灭奴隶制” 1852 年,斯托夫人“把废奴主义者的信念形象化地写成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小说” 。

废奴派组织了“地下铁道” ,冒险将南方黑奴转移到北方获得自由,涌现了如塔布曼那样的女英雄约翰·布朗为废除黑奴制度发动武装斗争献出生命在废奴运动的推动下,反对黑奴制不可阻挡地成为美国的时代潮流,1854 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的建立,标志着美国黑奴制的存废斗争演变为两党政治争斗然而,维奴派人数虽少但能量很大,他们是黑奴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不断制造“维奴”舆论,奴隶主代言人卡尔霍恩鼓吹,奴隶被运到美洲以来,经过几个世代,已经提高到“比较文明的地位” ;也有人把奴隶制说成是“仅是州的主权范围内的地方制度” ,还有人吹嘘它是“崇高的制度” 、 “上帝的制度” 在政治上,奴隶主们更是疯狂展开维奴斗争,挑战美国联邦体制,先后通过几次“妥协案”以实现黑奴制的扩张,甚至不惜挑起“堪萨斯内战” ,最后走上挑起全国内战的叛乱之路 林肯反对黑奴制但不是废奴主义者1860 年代,美国处在黑奴制存废的历史关头,当时美国人的立场大致可分为废奴派、反奴派与维奴派三种废奴主义者最激进,他们主张立即无条件在美国废除奴隶制度;反对黑奴制度者占美国人口的大多数,包括北方各主要阶级的居民,他们主张有条件有步骤废除奴隶制;维奴派主要是南方奴隶主及其鼓吹者,人数少,负面能量大。

三大派内部也派别林立,如:废奴派内有温和派与激进派之分,反奴派中有全面反奴与部分反奴之别,维奴派也分化成赞成脱离联邦与留在联邦两大部分在 1860 年美国大选中,林肯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当选第 16 任总统为什么林肯在关系国家进退的关头当选总统?这与他的竞选纲领有关,他的立场、态度与共和党的主张相一致他从道德层面淋漓尽致地批判黑奴制,而在行动上谨慎小心;他主张在美国宪法范围内有条件、有步骤地解决奴隶制问题,而不主张无条件立即废除黑奴制他曾设想多种方案,包括将黑人奴隶迁移回拉美或非洲等方案,试图解决奴隶制问题林肯的可贵在于他看清奴隶制违背人权的本质和这种制度必亡的趋势林肯于 1856 年加入共和党,1858年 6 月 16 日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代表会议提名他为国会参议员候选人,在提名会上他发表了著名演说,提出“分裂之家无可持存”:“我认为这个政府不能在半奴隶制半自由制的状态下长存我不希望这个国家解体,也不希望分裂的家庭崩溃,但我确实希望它结束分裂的状态 ”林肯反对黑奴制的立场使他名声大振尽管废奴派的定义与诠释见仁见智,且废奴运动本身也经历了不同演变阶段,但有学者认为废奴主义者“首要战略目标”就是反对 1816 年成立的美国殖民地协会,反对这个协会提出将黑奴迁移到美国之外或重返非洲的主张。

他们认为黑奴制就是一种罪恶,因为它否认黑奴是人,这种制度侵犯了美国《独立宣言》中规定的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9 世纪 30 年代起,美国废奴运动高涨,激进废奴主义者加里森为突出代表,他主张“立即无条件地解放奴隶” 关于废奴派是否可能在大选中获胜的问题,美国历史学家比尔德认为,废奴主义者中的激进派“他们谴责奴隶制是一种罪恶,准备不惜抛弃宪法和解散联邦来消灭这种制度” ,但是没有成功的可能,他们企图通过选举制度获得大多数美国选民的拥护,取得最高国家领导权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这种可能,废奴派的宣传效果是“烟大于火” 美国史学家霍华德·津恩在《美国人民的历史》中也指出:“这样的一个联邦政府从来不赞成奴隶用起义的方式来结束奴隶制度……只能由白人来负责结束奴隶制度 ”由此可见,黑奴的斗争与废奴运动的高涨虽然形成了美国历史上废除黑奴制的强大推动力,但仅靠他们自下而上的斗争,是难以最终实现废除黑奴制的伟大理想的随着反对奴隶制与废奴运动的高涨,美国国内的政治力量发生新的分化与重组1854 年,原先的辉格党、民主党党内的反奴隶制的成员与前自由土壤党等组成新的政党——共和党共和党在成立大会上要求废除《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 ,废除《逃亡奴隶法》 ,要求把自由土地开放给农民开垦,要求实行保护关税等。

共和党代表了北方资产阶级工商业者和西部自由民的利益,在一定意义上成了美国反对黑奴制的一个统一战线,因此废奴主义者们在 1860 年大选中支持林肯当选总统,他们要利用林肯的总统地位来实现废奴的目标废奴派领袖温德尔·菲利普在选举第二天就发表演讲说:“尽管林肯先生既不是废奴主义者,也不完全反对奴隶制度,但他还是同意代表反对奴隶制度的观点他就像政治棋盘上的一个卒子,其价值在于他的位置,只要使用得当,我们就能用他吃掉马、相乃至主帅,赢得全局 ”所以,1860 年大选中,美国人民选择了反对黑奴制的林肯,结束了南方种植园主长期对国家最高权力的掌控美国历史将林肯推到了正面指导国家航船前行的“船长”位置上林肯“行动路线图”的首要目标是统一而不是废奴如果说林肯成为美国总统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飞跃,那么他从一个奴隶制的反对者转变为伟大的黑奴“解放者”就是第二次飞跃林肯任总统期间以“维护联邦统一”为最高目标行事,从反对奴隶制度发展到最终为挽救联邦而废奴废奴派是根据“无条件废除黑奴制”为最高目标的路线图进行斗争,利用林肯的地位来实现废奴目标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林肯的最终目标是维护联邦统一和美国宪法的权威性,废奴目标从属于联邦统一;而废奴派的最高目标是废除奴隶制,甚至不惜冲破美国宪法的底线实现废奴理想。

为实现联邦统一,1861 年 3 月 4 日,林肯在华盛顿发表第一次就职演说,绝口不谈奴隶制问题,阐明了维护联邦统一与主权完整是他的执政理念与目标林肯驳斥“州权论” ,强调联邦不容分裂,坚决否认南方同盟作为独立国家的合法性美国 1787 年宪法在政治理念上主要是州权派与中央集权派的妥协与斗争的结果,其目的是要在没有中央政府传统、各“州”为政的联合殖民地建立永久性的联邦,创建联邦政府,设计出一种既有中央权力又要保证各州主权的政府体系,因而在联邦权力与州权的确定、划分上面,在两者的关系和界限问题上不可避免地留下某些模糊之处,成为南方奴隶主分裂分子利用的缝隙林肯坚持美国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理念,以维护联邦统一与主权完整为己任,尽力消除“宪法危机” ”他还苦口婆心地劝导南方分裂派人士:“政府决不会攻击你们只要你们自己不当侵略者,就不会发生冲突 ” “我们决不能成为敌人 ”霍华德·津恩评价林肯在解放黑奴中的作用时说, “正是亚伯拉罕·林肯,将商业需要、共和党人的政治抱负和人道主义的花言巧语完美地结合起来他不是将废除奴隶制度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而是尽量使其接近这种地位,这样,他就能时不时被废奴主义者的压力和实际的政治利益所推动。

当最富有者的利益和黑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林肯能在关键时刻巧妙地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他能将这二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