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测绘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48MB
约34页
文档ID:55565984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测绘_第1页
1/34

第五章 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与应用 5.1地形图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作用 工程建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选址阶段(规划)(2)初步设计 (3)施工设计 一、选址阶段(规划) 作用:(1)了解拟建设区域内地形、地貌、水文等 (2)了解建设区域内的各种工农业设施、建筑情况 (3)选择建设场地 (4)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该阶段为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由规划和设计部门完成 二、初步设计阶段——可行性研究 作用:(1)方案布设和比较 (2)工程量计算 (3)环境影响评价(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评价),三、施工阶段 作用:(1)方案的详细设计 (2)各种工程量的计算 (3)各种施工方案设计等 5.2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 一、设计用地形图的特点 (1)具有可量性和可定向性(平面位置、高程、计算体积和面积、坡度等) (2)综合性和易读性 1)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等 2)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壤、植被等 3)数学要素:控制点、坐标格网、比例尺等 (3)主要性和舍弃性 (4)局限性 (图幅大小一定、表示的区域一定) 比例尺越小,涉及的地面越大,信息概括程度越高,可获得宏观信息,比例尺越大,涉及的地面越小,细部信息越多,可获得详细信息,(一)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特点 一般将1:500~1:2000地形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1:10000~1:50000地形图称为中小比例尺地形图 特点:(1)占地面积大 (2)多用途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特点 特点:(1)经济用图——主要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在测绘时按经济价值取舍 (2)专用性强——各施工设计部门自行制定标准,无统一性 二、地形图比例尺的选取 原则:(1)满足规划设计各阶段的要求 (2)易于使用 (3)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一般选取方法: (1)总体规划、方案比较阶段,1:5000或更小 (2)初步设计:1:2000 (3)施工阶段:1:1000,1:500,1:200,(一)按平面位置的精度决定用图比例尺 (二)按高程精度要求决定用图比例尺 (三)从点位和高程结合决定用图比例尺 (四)工程建设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比例尺图 (五)按场地现状条件与面积大小决定用图比例尺 (1)平坦地区新建的工业场地 根据设计内容和建筑物密度确定。

(2)山地或丘陵地区的工业场地及改扩建工业场地 根据设计内容、建筑物密度及要求的精度确定 对于改扩建的工业场地,一般选用1:1000或1:500 一般的选图原则: (1)显示要素的清晰度 (2)成本高低(比例尺越大,成本越高) (3)地形图数据及有关地形图的相互关系 (4)图幅大小 (5)其它客观因素,如显示要素的数量和特征、地形特征及等高距等,,5.3 各种工程对地形图的要求 一、水利工程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 (1)对全流域的比例尺为1:50000或1:100000的地形图,以及水面与河底的纵断面图 目的:研究河谷地貌的特点,探讨各个梯级中水利枢纽水头的高低、发电量的大小、回水的分布情况以及流域与水库的面积等并确定各主要水利枢纽的型式和建造的先后次序 (2)对水库的设计,要采用比例尺为1:10000至1:50000的地形图, 目的:确定回水的淹没范围;量测淹没面积;计算总库容与有效库容;设计库岸的防护工程;确定沿库落入临时淹没或永久浸没地区的城镇、工矿企业以及重要耕地,并拟定相应的防护工程措施;设计航道及码头的位置;制定库底清理、居民迁移以及交通线改建等的规划3)初步设计阶段,比例尺1:10000或者1:25000的地形图,以便正确地选择坝轴线的位置。

坝轴线选定以后,即应在这个划定的枢纽布设地区,提供1:20000或1:50000比例尺地形图,以研究下列各类建筑物的布置方案 (4)施工设计阶段, 1:1000或1:500地形图 (5)对于港口码头的设计, 1)初步设计阶段, 1:1000或1:2000的陆上地形图与水下地形图 目的:布置铁路枢纽、仓库、码头、船坞、防波堤以及其他的一些附属建筑物,并且进行方案比较 2)施工设计阶段:1:500或1:1000 二、交通工程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 (1)规划设计阶段: 1:25000或1:50000 (2)初步设计阶段: 1:500~1:5000 (3)对于交通建设中的山岭隧道,1)初步设计阶段:1:2000或1:5000,2)施工设计1:500 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 一般选用1:200~1:2000的图,根据工程大小选择5.4 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应用 一、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 不同的测图方法有不同的精度 (一)模拟法测图的地形图精度 (1)模拟法地形图上平面位置的精度 模拟地形图的误差来源主要有: 解析图根点的展绘误差m展; 图解图根点的测定误差m图; 测定地物点的视距误差m视; 测定地物点的方向误差m向 地形图上地物点的刺点误差m刺 则地物点平面位置的中误差为:,,较平坦(0°~6°)地区地形图上地点平面位置中的误差,地形点高程的测定误差m形随着视线倾斜角的增大而急剧地增加,同时,在影响等高线高程精度的各种因素中,地形概括误差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因此,欲提高等高线高程的精度,除了要提高地形点高程的测定精度外,必须注意地形点要有一定的密度(即地形点的间距不能太大)例如《工程测量规范》中地形点的最大间距d 规定为: 1∶1000 测图 d=30m 1∶2000 测图 d=50m 1∶5000 测图 d=100m,等高线高程中误差,(二)数字法测图的地形图精度 (1)数字法测图的平面位置的精度 数字法测图主要误差来源: 定向误差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m定; 对中误差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m中; 观测误差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m测; 棱镜中心与待测地物点不重合对地物点平面位置的影响 —m重 地物点相对于邻近的图根点的点位(在实地的)中误差为 由公式可看出数字法测图误差项与模拟法测图误差项有很大不同,因此精度有明显的提高从表中可见,即使用最低精度的仪器,在观测平距不超过400m时,所测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可保证在5cm以内(实地),这大大高于模拟法测图的精度,充分体现了数字法测图在精度方面的优势 (2)数字法测图的高程精度 地物点高程的误差来源主要有:测距误差、测角误差、量测仪器高和目标高误差以及球气差影响。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主要应用: (1)绘制地形断面图,,(2)按规定坡度选定最短路线 在道路、渠道等工程设计的,常需要按某一限定坡度选一条最短路线或等坡线,以减少建筑费用如图所示,欲从河边A点开始向上B点选一条公路已知等高距h=2米,规定坡度i=5%,则路线通过相邻等高线的最短路线应该是:,,,,,,,这时,即以A为圆心,按地形图比例尺,以40米为半径作圆弧,与48米等高线相交于1或1′点,又以1或1′为圆心,以40米为半径作弧,与等高线交于2或2′,以此类推然后把这些相邻的点连接起来,可在图上选出两条路线的大致方向然后到实地踏勘和比较,选出一条较为理想的路线 (3)地形图在平整土地中的应用——确定最少的开挖方量,5.5 工程竣工图(现状图)测量与编绘 内容: (1)表示出新建(构)筑物的相关位置关系 (2)地下和地上(包括架空)的各种建(构)筑物的相关位置 (3)为改建、扩建以及维修保养提供重要依据 有时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建(构)筑物,形成分色综合大版图(简称“大版图”) 一、工程竣工图测量 (一)工程竣工图(现状图)测量目的 按我国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竣工测量的任务主要有: (1)在新建或扩建的工程时,为了检验设计的正确性,阐明工程竣工的最终成果,作为竣工后的技术资料,就必须提交出竣工图。

(2)为旧工程改扩建设计提供依据 (3)为满足新建工程建成投产后进行生产管理和变形观测的需要,也必须提出工程竣工图1)表示出新建(构)筑物的相关位置关系 (2)地下和地上(包括架空)的各种建(构)筑物的相关位置 (3)为改建、扩建以及维修保养提供重要依据2)工程竣工图测量特点与原则 1)特点: 不但与勘察和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有关,而且与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竣工图的精度应以细部坐标点的测量中误差来确定(竣工图上所有建(构)筑物均以解析法测其细部坐标来表示它的平面位置),而不取决于测图比例尺测图比例尺的大小仅解决图纸负荷和设计使用方便问题,不作为测图精度的依据 竣工图还具有测图内容繁杂,以及根据不同用途而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等特点 2)原则: 控制测量系统应与原有系统保持一致 测量控制网必须有一定的精度标准 充分利用已有的测量和设计的资料 (二)工程竣工图测量内容和基本要求 ⑴ 竣工图的内容: 1)厂区现状标准图 2)辅助图 3)剖面图 4)专业图 : ① 上、下水管道图;② 工业管网图; ③ 输电线路图(包括地下电缆);④ 运输线路图5)技术总结报告和成果表 在施测竣工图过程中,同时还要分类编绘各种厂区细部点施测一览表,以及控制点、细部点坐标和高程成果表;表示出各种所需要数据及元素,并绘制草图。

有些测图软件带有这方面的内容,可直接打印输出厂区现状图施测完毕后,还要提出总结报告,说明施测方法,技术要求和达到的精度,以及详细程度和分类情况等 ⑵ 施测竣工图的基本要求 1)图幅——主要取决于实际需要 一般采用50×50cm2的图幅面积 2)比例尺——根据图面负荷、用图视读方便及图解精度确定一般与设计总平面的比例尺一致,由设计人员在任务书中提出的 3)坐标和高程系统——竣工图的坐标和高程系统,应保持原有控制系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重建控制网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三)工程竣工图测量精度要求 ⑴ 竣工图测量的精度要求 以细部坐标点和细部高程点的精度来衡量的,是确定竣工图及高程精度的标准,应满足工程建设和生产管理的需要它不取决于地形图比例尺的测绘精度 竣工图测量的细部点坐标与高程位置中误差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所规定的标准,⑵ 控制网的建立及精度要求 1)恢复和扩展同等级控制点 检核原有的控制点是否稳定、完好 若控制网点被破坏或不足使用时,需要在原有控制网的基础上恢复和扩展同等级控制点,以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要 恢复测量时的误差为:,,可得,扩展同等级控制点的测量误差: 求出测定误差后,就可算出各项有关施测限差,以及选择相应的仪器,确定测角、量距和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2)重建控制网 当原有控制网点无法利用,可重建控制网,其点的密度与施测要求可按《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和实际需要而定 3)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施测竣工图的控制网必须满足施测细部坐标点和细部高程点的精度要求;同时兼顾改、扩建和施工放样精度的需要 对于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综合设计和施工定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得出,测定细部坐标点的图根点精度为±9厘米 对于高程测量的精度,厂区内互为最远点的细部高程中误差为±5cm而厂区首级水准网的精度,应采用互为最远点的控制点高程中误差±3cm,细部高程点的测定中误差应为±1.5cm二、总图编绘 (一)总图编绘的基本要求与规定 ⑴工程测量规范对竣工总图编绘的基本要求是: ① 竣工总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500其坐标系统、图幅大小、注记、图例符号及线条,应与原设计图一致 ② 竣工总图应根据现有资料,及时编绘重新编绘时,应详细实地检核对不符之处,应实测其位置、标高及尺寸,按实测资料绘制 ⑵ 总图编绘的基本规定 1)总平面及交通运输竣工图 ① 应绘出地面的建筑物、构筑物、公路、铁路、地面排水沟渠、树木绿化等设施 ② 矩形建筑物、构筑物在对角线两端外墙轴线交点,应注记两点以上坐标; ③ 圆形建筑物、构筑物,应注记中心坐标及接地外半径; ④ 所有建筑物都应注记室内地坪标高;,⑤ 公路中心的起终点、交叉点,应注记坐标及标高,弯道应注记交角、半径及交点坐标,路面应注记材料及宽度。

⑥ 铁路中心线的起终点、曲线交点,应注记坐标,在曲线上应注明曲线的半径、切线长、曲线长、外矢矩、偏角诸元素;铁路的起终点,变坡点及曲线的内轨轨面应注记标高 2)给、排水管道竣工图 ① 给水管道 应绘出地面给水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水处理设施在管道的结点处,当图上按比例绘制有困难时,可用放大详图表示管道的起终点、交叉点、分支点,应注明坐标;变坡处应注记标高;变径处应注明管径及材料;不同型号的检查井,应绘详图 ② 排水管道 应绘出污水处理构筑物、水泵站、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各种排水管道、雨水口、排出水口、化粪池以及明渠、暗渠等检查井应注明中心坐标、出入口管底标高井底标高、井台标高管道应注意管径、材料、坡度对不同类型检查井应绘出详图此外,还应绘出有关建筑物及铁路、公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