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且末公路管理分局赴基层调研报告1700字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1.14KB
约7页
文档ID:299345435
且末公路管理分局赴基层调研报告1700字_第1页
1/7

    且末公路管理分局赴基层调研报告1700字    且末公路管理分局“赴基层、转作风、服务群众”调研报告且末公路分局在开展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以来,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要求,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为民办好事、实事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有力举措,坚持总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原则,在抓落实、求创新、促发展上下工夫,认真落实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各项政策工作队员进村入户,面对面、零距离、心贴心地倾听群众诉求,全面了解社情民情,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干部作风的转变一、赴基层包联村基本情况且末县阿勒热乡阿勒热村为我分局包联对象,其中共有村民90户227人,其中特困户有6户流动人口16人,党员7人,重点登记人员6人二、走访群众调研村民生活生产情况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地和畜牧全村共有耕地约2100亩地,主要种植红枣、棉花、小麦等农业经济作物畜牧业主要牲畜为牛、羊以及常见家禽村民人均年收入约6300元 近年随着国家的三农优惠政策及补贴,村民大部分已经搬迁入新建的小区入住,极大的改善了过去土块平房的居住环境三、调研村民制约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突出问题1、关于阿勒热村制约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高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村民个人文化水平较低,对许多事情与政策无法做到很好的理解,每次关于政策解释我分局赴基层人员虽然花很多时间做这项工作,但他们未必能完全理解。

2)部分村民主观能动性太低,对于务农积极性不高,3月份且末县政府开展惠民活动,为各乡村提供化肥,但村民接到通知并经过多次催促仍有部分人员迟迟不去领取有时赴基层人员前往村民家帮助灌溉农田和修剪果树,待到约定时间赴基层人员已经到村民家时却找不到人,最后一打听才知道,其跑到街上打台球去了3)部分村民年龄偏大,已经没有劳动能力,子女也因为婚姻关系或工作关系去到了外地2、关于此类事情,主要是由于村民本身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以及收入低下,对此,我分局经调研讨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1)通过赴基层工作人员和乡、村紧密联系,甄选通俗易懂的教材,经常性给村民进行激励性教育,鼓励他们要发扬自立、自强的精神,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积极配合且末县各项工作,尽早脱离生活困境2)进行农业知识进乡村活动,结合县农业局、畜牧局等等有关部门,给村民手把手教农业常识,以及指导他们的农业技术3)由慰问变扶持,可以考虑以往进行生活物资和资金的慰问,改变为提供生产物资的扶持,比如:购买家禽和牲畜幼崽、经济或农业作物的种子树苗等送给村民,给他们提供专门的地方进行养殖,一方面可以让他们自己进行养殖提高他们动手能力增加农业经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种0成本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

虽然不像以前慰问形式使村民可以立竿见影的获得收获,但对长期发展是有深远的好处四、其他工作的调研1、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也有侧重点的向群众进行了了解关于村务公开工作,调研结果显示:被访的群众都赞成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农户对村务公开的普遍看法是:通过公开村务,增强了村务管理的透明度,有效地防范了部分村干部假公济私等腐败行为的产生,同时使村民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得到增强但群众也反映,他们关心的一些内容,如: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土地承包、使用情况以及村干部目标责任制及报酬等等内容在村务公开拦中还没能真正体现从调研可以发现,村务公开中农民关心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财务公开的相关内容因此,做好财务公开工作,保证公开内容的全面与真实,才能真正给村民一个明白2、在调研的同时,我们还对村里的特困户进行了慰问走访,他们有的是由于丧失劳动能力、缺少子女照顾、土地面积少、长期治疗疾病等情况造成没有经济收入或经济收入过低造成为此我分局领导还对他们进行了专门慰问,并送去生活物资以解燃眉之急五、群众反映的其他问题1、村民搬迁新建的小区,自来水一般只有早、中、晚各给1个小时,村民希望能24小时给水,或者增加给水时间以确保村民的正常生活。

2、村民搬迁新建的小区,周围还存在当时建房的建筑垃圾没有清理,还有地方有大坑村民希望能将建筑垃圾等清理干净,大坑填平,并进行绿化这样可以给小区带来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3、村民搬迁新建的小区,村民入住不久,有些房屋已经出现天花板墙皮掉落,还有部分配套设施已经坏了希望有关部门能派专人进行监理,监督房屋质量问题以确保村民可以住上放心房且末公路管理分局二〇20xx年x月x日第二篇:公路建设调研报告 1400字丹巴县扶贫、两资、以工代赈办 关于交通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政协丹巴县委员会:20xx年x月x日,丹巴县“三办”收悉《政协丹巴县委员会关于开展加快交通设施建设调研的安排》丹政协办[20xx]8号文件,我办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并组织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政协甘孜州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加快甘孜藏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的通知”》甘政协办发[20xx]10号,成立调研领导小组,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法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 我办已建、在建、拟建等级公路的基本情况(一)我办已建成等级公路情况20xx至20xx年五年间,我办按照山重四级公路标准新建成通村公路30条,共174.06公里;改扩建公路26条,共79.1公里;维修公路条5条,共21公里;硬化通村路34.92公里。

二)我办拟建等级公路情况20xx年我办拟在新村扶贫项目中新建通村公路1条,8公里;硬化通村路800米二、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配套资金上不来,启动难据测算,通村公路的平均造价是每公里15-30万元,除上级每公里补助10万元外,其余均需自筹,因此,各地虽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迫切愿望,但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启动十分困难二) 农村公路资金严重匮乏,影响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一些地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没有形成,主要是养护管理经费没有来源,导致养护管理工作跟不上建设发展速度如果说要政府从财政安排农村公路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管养,困难非常大而现实的问题是,农村公路如果不能搞好养护管理,则可能会出现“一年修、二年丢、三年后变成大水沟”的情况,发挥不了其应有作用老百姓得不到实惠,修路的积极性也会被挫伤这是各级政府、交通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最担忧、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三)农村人口素质低,影响工程进度我县部分农村人口素质普片较低,对通村公路的修建觉悟不高,积极性不强,很多村民抱有路是为政府修的,搞不清楚受益主体,看不到长远利益,导致部分村民阻扰施工现象出现,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四)村民对修建公路积极性不高我县在通村公路修建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招投标制度,施工主体为承包方,村民没有能够参与到修建过程中,影响村民修建公路的积极性,对公路建成后的后期管理也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三、 加快交通建设超常规的思路和重大举措(一)寻找侧重点,形成以点带面我县旅游、矿产等资源比较丰富,但很多村的发展受到公路的制约,因此在修建通村公路的时候,建议寻找一些资源丰富,发展能力强,发展后劲大的村,首先解决这部分村的公路建设问题,让这部分村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其他村的公路建设,形成以点带面,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二)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我县通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基本靠国家补助资金,通路公路建设资金匮乏,严重影响公路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建议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社会资金,争取企业公益性投资;在项目村实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方式,加快通村公路的建设三)加强宣传教育通村公路的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通村公路的建设中会出现“路是给政府修的”类似荒唐事情,主要还是因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不够,因此建议加强宣传教育,让村民对本村公路建设、养护事宜树立主人翁意识四)让村民成为通村公路修建的实施主体对通村公路的修建,县交通等部门对公路进行技术性指导,不再采取招投标制,将实施主体下放到村,让老百姓在修建通村公路的过程中及时受益,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丹巴县 扶贫办20xx.6.30+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