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笋壳鱼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笋壳鱼养殖方法 1、池塘条件 养殖笋壳鱼首先就是需要做好池塘的准备工作,根据自己的资金及条件等实际情况控制好养殖面积池塘内的淤泥不宜过多,厚度保持在10-15厘米左右要对池塘开展全面的消毒工作,使用生石灰粉开展全池泼洒,然后晾晒大约一周左右再注水池塘的水位保持在大约150厘米左右,要保证池塘有着良好的换水条件,水质干净且周围水质充足然后可在水面上放一些漂浮物,底部放置一些筒状物 2、种苗投放 笋壳鱼的鳞片与其它鱼类不同,呈梳齿状,如果种苗规格过大的话,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导致皮肤受到伤害,感染疾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所有种苗死亡所以我们在选择笋壳鱼种苗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规格,保持在两厘米左右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将种苗暂养两天左右用高锰酸钾等溶液清洗大约一小时左右,然后用聚维酮碘等药剂清洗暂养45小时,开展消毒,防止携带病菌再适时放苗,每亩的数量控制在2500尾左右 3、饵料投喂 笋壳鱼是一种肉食鱼,不同年龄在对饵料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在种苗期的时候,以轮虫等各种浮游生物为主然后长到3厘米左右的时候,便可开始投喂一些小鱼小虾,要注意饵料的规格,不宜过大。
池塘中也要适当培育一些浮游生物在转移到大塘养殖之后,饵料同样以各种鱼苗虾苗为主每天投喂两次左右,早晚开展,根据鱼的体重控制好投喂量,保持在3%左右 4、日常管理 笋壳鱼的耐低氧能力了是比较强的,如果每亩养殖数量不超过一千千克的话,那么可以不用准备增氧机不过要保证水质,水质要保证有较好的肥力,能够培育浮游生物在养殖时,要定期换水,然后每个月每亩泼洒大约6-8kg左右的生石灰开展消毒在度过鱼苗期之后,在池塘中投入一些鲢鱼与鲫鱼开展混养能够有效的提高水质,促进笋壳鱼的生长,降低养殖成本或者是添加一些光和细菌等调节水质,提高水体的肥力,保证水质,为笋壳鱼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然后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再做好防逃工作与敌害防治工作 二、笋壳鱼养殖注意事项 1、分池养殖 笋壳鱼看上去很懒,但是会因为食物经常相互间残杀,所以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可按照鱼体的大小开展分池 2、控制温度 笋壳鱼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水温在22℃以下吃饲料的量就会明显下降,18℃左右时就会停食,温度在13℃左右时就会冻伤,10℃以下时就会冻死如果水温降至22℃时要及时开展盖棚保温。
3、定时巡塘、消毒 每天早、中、晚各开展巡塘一次,检查笋壳鱼生活情况及水质情况放养鱼苗以后要每隔半个月开展注入新水,每隔45天左右开展消毒,保证水质的澈度在28cm以上 4、防治病害 防治赤皮病,每月在池塘泼洒溴氯海因0.3毫克一升,开展预防赤皮病,已得病的鱼可以在饵料里拌适量土霉素开展治疗,防治指环虫,可以泼洒敌百虫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