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班化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范文目录/提纲: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二、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三、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五、小班化教学课题阶段安排 六、小班化教学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加大投入,优化小班化教学硬环境 、以骨干教师为主体,培养带动课题组教师 、开展观摩展示课,推进小班化教学研究的进程 、以课题研究为导航,确保小班化教学的顺利推行 、以赏识鼓励学生为手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优化家庭教育,形成小班化教育的家校合力 、加强课外实践,张扬学生的个性 构建“百分百”教学模式,实施精细化教学 七、取得的成绩 九、存在困难,问题思索 农村小班化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22年以来,我县已步入了人口出生率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一面家长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而另一方面部分乡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小学学龄儿童相继减少,尤其是在我县教育布局调整后,农村小学班额在20人左右如何在小班化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将是农村小学面临的挑战。
我校顺应教育改革发展之潮流,申报立项了“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实效性研究”的教研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结合我校实际,确定本次实验的目标为: 1 、构建“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2、形成关于“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形成立体多元的“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 4、提高学生整体素养,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 5、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业务水平 本课题是一项从农村小学教育实际出发的一项研究,我们本着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的宗旨,将学校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课题化基本内容包括: 1、创设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探究; 3、小班化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探究; 4、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5、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 6、小班个性化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 三、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小班化教学是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小班化”的出现一方面增加了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使学生更好地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学生数量的变化,而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变化。
它的显著特点是: 1.教育主体精小班化”教室中,学生人数少,课堂空间扩大,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增多,使教师能对每一位学生了如指掌在“小 测试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与信心真正做到了“乐学”与“会学”,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归还于学生 6.教学方法精小班化促使了更多的教学方法的出现,可以是:分组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个别指导教学法等这些方法,能使小班化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和丰富,它所带来的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更切合每个学生的心灵,也使原来单一简单的班级授课制变得复杂起来,这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小班化教学课题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22年8月—2022年9月主要任务是确定研究方案及人员分工,拟定子课题及研究方案等任务 第二阶段:2022年9月--2022年9月主要任务是全面实施课题研究,并积累相关资料等任务 第三阶段:2022年9月--2022年9月主要完成资料收集、阶段研究总结等任务 第四阶段:2022年9月--2022年5月;主要完成资料整理,总结课题研究情况,统计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申请验收等任务 六、小班化教学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加大投入,优化小班化教学硬环境。
为了加快教学现代化进程,我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教室内配置了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每个班级都实现了宽带上网小班教室的环境布置也在不断完善,在教室中建立图书角、风采栏、特色活动栏,学生从图书角的几百本书中不断地增加着文化底蕴,丰富着语言积累每个教室的环境布置实用且富有个性,每一处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栏目都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外延现代化教育设施和优美的教育环境,为小班化教育实践提供了优质的物质基础课堂教学在完善的硬件设施中得到不断优化 、以骨干教师为主体,培养带动课题组教师 骨干教师是我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抓好这两支队伍的管理和培养工作,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对于县镇两级骨干教师,学校制定了骨干教师工作职责,并建立相应的成长纪录册,每年年终对骨干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对新上岗的教师举行拜师结对仪式,为每位新教师确定了班主任和学科两位带教教师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 、开展观摩展示课,推进小班化教学研究的进程 我们相继按照揣摩、探索、评价、试讲的方法,探索小班化有效课堂的授课路子。
教研组相继组织实验教师上示范公开课,全体教师参与备课、上课、评课,具体活动如下 1、开展 “同研、同上、同议”一节课活动 为了进一步开展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实验活动,我们于2022年4月开展 “同研、同上、同议”一节课活动以同学科同课对比上课的形式,引导教师对小班化课堂教学进行揣摩、探索与评价例如袁丽琴和姜雪琴分别以《小班化课堂怎样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班化课堂怎样面批作业学困生》为开课内容,组织听、说、评课活动,为实验教师提供了交流展示的舞台 2、组织“阶段成果汇报课”活动 为共享实验教师研究成果,我校分别在2022年秋学期和2022年春学期,组织了两次课题组教师阶段成果汇报交流课每位教师以自己承担的子课题为依据,精心备课上课,认真撰写交流材料,课后集中研讨评议,研究成果大家共享,出现的问题大家研究解决将活动资料、教师的研究体会和感悟材料,及时归档整理,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和资料的保障 、以课题研究为导航,确保小班化教学的顺利推行 实行实验班与非实验班比较教学,引导教师分析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管理与教法的不同,共同研究教法在教学中实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系列教学等形式,使教学内容、思维方式、学习能力、操作技能及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教育因素等方面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渗透。
进一步凸显出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与个性化的教育,通过小班化教学有利的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了教学成绩 、以赏识鼓励学生为手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以情感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与学生交流中,我们通过语言、动作和微笑等来唤起学生的自信由于小班化拉近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在赏识孩子们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自我赏识和赏识他人我们告诉学生当你喜欢老师的时候,也可以用微笑、用掌声、用牵手来示意你们对老师的赞扬懂得自己成功了,要为自己高兴,别人成功了,也要为他人欢笑教师积极营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提问、假设和陈述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与密度增大,在合作学习时,学生走出了自己的座位,大胆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在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优化家庭教育,形成小班化教育的家校合力 实施小班化教育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显得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互为帮助,互为补充努力打造良好的教育大环境首先成立家长委员会,聘请他们做我们小班化实验的社会评估员其次是每学期开展一次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意义、方法。
再者是邀请家长走进实验班的常态课堂,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这一系列的家校互动措施,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的开发利用,是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效率的又一个增长点 、加强课外实践,张扬学生的个性 小班化教学由于人数较少,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容易组织,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组织好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把学生在实践中的所做所想通过日记、手抄报、故事会、诵读竞赛等等形式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是开展读经典诗文诵演活动我校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典诵读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精心编辑校本课程,科学安排诵读内容,开发了校本教材《三字经》《弟子规》一套六本,每个年级一本方便学生诵读同时我们还将古典诗文制作成大小不等的喷绘,布置在学校中间马路两旁和教室门前的抢墙上,营造了良好诵读氛围每年春学期组织师生手抄报、书法、诗文诵读大赛秋学期组织庆“六一”展特色艺术节活动师生自编自演的节目《三字经》、《咏鹅》获张掖市中小学文艺调演二等奖。
《守株待兔》、《春晓》获临泽县中小学文艺调演二等奖二是用丰富多彩的展示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闪亮因为相信“恰当的评价如同催化剂,可以让心灵发光”,所以我们坚持“活动之星”和“爱好之星”定期评选,给学生树立榜样提出“一班一特色,一生双爱好”的体育锻炼要求,利用每学期一次的大规模活动竞赛将大课间活动推向高潮,在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利用“星愿台”表达对小组成员的肯定和希望,学生则通过填写调查表对老师倾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