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口政策建言八年之旅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9.39KB
约11页
文档ID:208589659
人口政策建言八年之旅_第1页
1/11

人口政策建言八年之旅多位人口学家在《关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再 建议》中提出:“中国应有计划地逐步放开二胎生育’;进入21世纪后,公众和学界对生育政策调整日渐关注这决非偶然随着社会经济发人们的权益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而现在和未来的育龄人群 基本上都是在1971年后出生的,在改革开放中长大, 思想很开放,自主性很强同时,中国人口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92年,中 国生育率就低于人类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平均 每对夫妇生育2.1个孩子),目前己经近20年之久其间,“还权于民”的行动贯穿于整个计划生育变 革的全过程从取消准生证(准孕证)、到取消“一上 二扎”,推行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直到取消“二孩生 育间隔”,这一过程实际上赋予公民自主决定生育、避 孕、生育时间的权利中国人口政策正在以“数量控 制”为中心迈向“以人为本”时代2004年建言2000年前后,一批人口学家感到,应尽快研究生 育政策调整问题,并提出了生育政策研宄的设想为 此,组织了题为“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课题2001年5月,课题组在上海郊区召开了第一次会 议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南京等全国各人 口研宄机构的16位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方面的专 家应邀参加了会议,就课题的背景、所要回答的主要 问题以及子课题的安排和分工进行了讨论,并基本上 达成了共识。

课题要回答的问题包括:目前的生育政 策所要达到的生育水平是什么,目前中国的实际生育 水平是什么,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为生育政策讨论的基础,课题组在收集全国 420个地区生育政策资料的基础上,计算了全国各地 实行不同的生育政策所要达到的生育水平在此基础 上,课题组撰写了 “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 多样性”,并在《人口研宄》上发表该文章的结论是,全国的政策生育率为1.47,即 完全按各地生育政策实施所达到的生育水平约为平均 每个家庭生育一个半孩子这既表明中国不是“一刀 切”的“一胎政策”,但也显示,在现行生育政策下, 三分之二的家庭(63%)只能生育一个孩子2004年4月,课题组经多次讨论并撰写了《关于调整我国生 育政策的建议》(下称2004年《建议》)2004年《建 议》认为,中国应逐步过渡到每对夫妇生育二个孩子,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不会造成人口失控”2004年《建议》提出:中国应实行“分类实施、 逐步放开、两步到位、平稳过渡”人口政策调整方案同时建议,应及时将生育政策调整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并选择少数区县先行启动生育政策调整的试点2004年《建议》引起了中国人口学会的高度重视。

经彭佩云会长提议,中国人口学会于2004年6月在河 北保定召开了关于生育政策的内部研讨会,彭佩云会 长、时任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亲自参加了会议,这 引起了对生育政策问题的广泛关注2004年《建议》受到了很多的质疑主要有三个 问题,一是生育水平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有的认为, 目前中国较低生育水平主要归因于比较严的生育政策 生育政策一旦放宽,就势必造成生育反弹,人口失控;但也有人认为,并非生育政策越宽松,生育水平就越 高,适度的、宽松的生育政策并不会造成生育水平的 反弹二是出生性别比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有的认为,中国长达20多年的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和比较严的生育政策没有关系即便是生育政策放宽,也解决不 了出生性别比失调的问题;但也有的认为,较严的生 育政策催化了出生性别比的偏高,相对宽松的生育政 策可以缓解出生性别比的失调三是计划生育工作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有的认为, 目前计划生育工作就是靠比较严的生育政策,如果生 育政策放宽了,计划生育工作就没法干了;但也有的 认为,目前计划生育之所以不好干,就是因为生育政 策不尽合理如果再不及时调整,计划生育将更难开 展800多万人的实践为了回答对“放开二孩”的忧虑,在2005年〜2006 年期间,课题组对若干已实行“二胎政策” 20多年的 地区做了调研。

这些地区包括甘肃省酒泉、山西省翼 城、河北省承德、广东省、湖北省的恩施等2007年 9月,课题组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调研结果研讨会,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彭佩云出席了此次会议除了广东省,这次调研涉及四个“二孩政策”地 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经批准实行“二胎政策” 这四个试点地区中,三个是地区(酒泉、承德、恩施),一个是县(翼城),覆盖的总人口达840万左右此次调研结果表明,这些地区在比较宽松的生育政策下,多年来人口保持低增长,总和生育率低于2, 并没有因政策较宽松而引发生育反弹,也没有发现多 孩生育增多问题这说明,“允许生育二孩,人们就会 生育三孩”的推断并不符合事实在上述“二胎试 点”地区,尽管允许生育二孩,但一孩比例不断上升, 二孩比例不断下降,“生了一孩想再生育的家庭越来 越少”,三孩生育“微乎其微”这说明,即使在普遍 可以生育二孩的较宽松政策下,人们也并非一定都要 生二孩而且,这四个地区的出生性别比都处于正常 或接近正常的水平显然,较宽松的生育政策有助于 促进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化二孩政策更易为群众所接 受,缓和了干群矛盾 这些地区实行“二胎政策”已经长达20多年,覆盖人口 800多万人。

他们的实践 足以表明二孩生育政策“既能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又为群众拥护、干部好做工作”这也证明,在一定的 条件下,相对宽松的允许生育二胎的政策,可以实现 低生育水平,而且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开展另一个实例是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下称五峰县)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下称长阳县),位于 湖北省宜昌市西南部的武陵山地,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经湖北省人大批准,分别于2003年和2004 年推出了允许普遍生育二孩的生育政策长阳、五峰两县调整生育政策几年来,生育水平 持续平稳,自然增长率接近于零,既没有出现出生堆 积,也没有出现生育反弹,出生性别比也保持正常 两县的实践表明,即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宽松的生 育政策可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在20年前起步的这些试点结果让人口学家对全 国范围内的生育政策调整更加自信学者们更加坚信, 在更广大地区的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必将有利于 中国人口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利国家的 长治久安为了进一步回答“放开二胎”对人口形势的影响, 课题组和江苏省人口计生委于2006年达成了为期五 年(2006年〜2010年)的合作协议,由中国社科院人口 与劳动经济研宄所与江苏人口计生委合作组成《江苏 省群众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课题组在 苏南(太仓、张家港)、苏中(如东、海安)、苏北(东台、 大丰)各两个县开展调研。

和全国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不同,从80年代以来, 江苏省实行全省包括农村在内的“ 一对夫妇只生一孩” 的政策同时规定,农村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 以生育二孩经过20多年,目前江苏农村的独生子女 已达70%以上,并陆续进入婚育年龄当越来越多的夫妇符合现行政策关于生育二孩的 条件时,他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会怎么样?如何影 响当地的人口形势和计生工作?这是江苏省有关部门 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也可借此探讨生育政策调 整对当地生育形势的影响课题组与当地计生部门密切合作,于2006年末在 六个县1.8万多名育龄妇女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又于 2007年6月一 7月在各县对约200名育龄妇女和当地 干部做了深入访谈调查表明,在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的4284名育龄妇 女中,目前生育了二个孩子的不到十分之一;在这些 符合生育二孩的妇女中,只有45%认为二个孩子最理 想,而其中真正打算生二孩的只有21%调查对象的 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45个孩子这说明,少生孩子己 蔚然成风江苏调查也表明,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 正在走向个性化和多样化,生育政策己不是决定生育 的首要因素而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影响着 人们的生育决策。

生育的功利性正在减弱,而精神需 求的考虑正在增强调查表明,和在韩国、泰国等一些亚洲国家的研 究结果类似,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并不一致, 实际的生育行为会低于生育意愿目前课题组正在进 行下一步的追踪调查,深入研究生育政策对生育意愿、 行为和生育水平的影响2009年建言对有人担心中国放开“二胎”会导致人口反弹和 出生高峰问题,课题组根据现有资料对1982年到2050 年期间中国20岁一 29岁育龄妇女和出生人数的变化 作出了分析在此期间,中国20岁〜29岁育龄妇女人数最高峰在20世纪90年代初,达1.25亿人(1993年)2000 年降为1 05亿人,2006年又降为9000多万2016年 该数字可能会上升到1.04亿尽管该数字大于目前的 人群,但仍低于2000年的水平,更低于上世纪90年 代初的水平中国的出生人数最高峰在1987年,当年新生人口 达2500多万2000年,新生人口降为不到1800万, 2006年又降为1500多万到了 2011年,估计新生人 口会上升到约1700多万,但仍不到2000年的水平, 更远低于80年代中期的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中国的育龄妇女人数和出生 人数都将出现急剧减少趋势、到本世纪中叶,20岁29 岁的育龄妇女人数预计会下降到5000万,出生人数会 下降到850万,即在短短几十年中减少一半。

从上述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未来几年中,并不 会出现所谓“人口反弹和出生高峰”问题;而对于新 生人口总量在正常范同的年度波动,应该以历史的眼 光,给予更为客观和恰当的评估,不能夸大其影响, 更不能作为“生育政策不能变”的根据2009年5 月,课题组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合作 举办了第二次生育政策座谈会,来自全国和海外的32 位学者出席了会议,21位学者在会上就自己近年来的 研宄成果作了专题发言,围绕人口形势和生育政策问 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次会议讨论表明,人口学界对生育政策调整的 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比2001年课题刚刚启动时, 比2004年形成政策调整建议书时,都大大地向前发展 了,更为丰富了而为了推动对低生育率到来的人口形势的认识,人口学界必须走出学术圈,面向大众, 推动人口政策的公共讨论八年来,课题的开展深化了对生育率和政策调整 的结果的认识中国面对的远不仅仅是生育政策是否 调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对当前的人口形势及其 未来走向做出判断同时,也期待决策层的前瞻性决 策,而且要面向大众普及人口研宄的最新成果据此,2009年初,课题组又再次提州了《关于我 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再建议》。

该建议明确提出:“在稳 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将现行生育政策调整为允许 一对夫妇生育二个孩子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坚持计划 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多胎的条件下,中国应有计 划地逐步放开二胎生育生育是人的基本权利,任何限制都要有其理据: 对人口问题的分析和应对,既要着眼于国家的整体利 益,更要关注该公共政策对千家万户和亿万公民的影 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中国人口政策正处于十字路口目前对中国生育 政策的研讨,实际上增进了各方对低生育率下的人口 变化规律性的认识这一过程难以一蹴而就,但事关 重大,时不我待对当下中国人口变化的规律应对越 恰当,就越能为中国未来创造良好的人口和制度环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