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熟读精思原文译文 熟读精思 原文、译文 原文: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那么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那么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彼此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那么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那么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清白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清晰读之必须读得字字嘹亮,不成误一字,不成少一字,不成多一字,不成倒一字,不成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长久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那么不待阐明,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那么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只要读书务必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犹如出自于我的嘴巴。
进一步就留心的斟酌,使它的意思犹如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不解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留心斟酌,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更加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对比道理就已经自动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彼此诘问驳倒,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犹如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供认的说法所否决而不能成立一般处境下逐渐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查看动态的,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轻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只要读书,务必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明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留心冷静地看清书上的文字,留心领会地朗读文章务必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嘹亮,不成以读错一个字,不成以少读一个字,不成以多读一个字,不成以读颠倒一个字,不成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却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留心看,心和眼既然不潜心一意,却只是随随意便地读,那确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莫非会不到吗?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