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脊竹蝗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别名】竹蝗、蝗虫、蚌标、飞蝗、跑枯子、花蚌标、花鸡子、 蚌鸡子危害】是我国产竹区的主要害虫,分布于安徽、江苏以南各 地,喜爱取食毛竹叶,还取食玉米、水稻等科20种植物成虫取 食叶片,将叶片食成缺刻,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如同火烧一般, 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秆内 彳主彳主积水,不能利用形态特征】成虫:体以绿、黄为主,额顶突出使额面成三角 形,由额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黄色纵纹,愈向后愈宽触角丝状, 复眼卵圆形,深黑色后足腿节黄绿色,中部有排列整齐“人”字 形的褐色沟纹;胫节蓝黑色,有刺两排卵:长椭圆形,上端稍尖,中间稍弯曲长径6-8mm,棕黄色, 有巢状网纹卵囊圆筒形,长18-30mm,土褐色若虫:蝗的若虫叫蝻,共5龄5龄蝻体翠绿色,前胸背板后 缘覆盖后胸大部分发生规律】1年1代以卵在土中卵囊内越冬5月初开始孵 化,孵化期长达50d若虫期50-55d7月上旬开始羽化,7月中、 下旬开始交尾,8月上旬产卵产卵延至到10月底、11月初初孵 若虫当天不吃食,集中栖息于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次日取食竹叶、 杂草,使叶边缘呈现许多缺刻。
取食多在6-9时、16-20时进行1 龄末、2龄初开始上大竹为害,3龄全部上大竹跳蝻有较强的喜阳性,上竹跳蝻多集中在竹梢上部取食,竹梢 被吃成一片枯黄3龄后跳蝻逐渐分散跳蝻有群聚迁移习性,以4、 5龄较为明显当中午气温高于30°C以上时,跳蝻有下竹息凉、喝 水习性,气温下降复上竹取食跳蝻蜕皮前1天停止取食,亦不活 动,蜕皮集中在9时左右,需经半小时,蜕皮后第2天方可取食 跳蝻每增加1龄,平均食叶量均增加1倍,以第5龄食叶量最大, 约占若虫期食叶量的50%迁飞多发生在晴天或炎热天气除气象 因子外,迁飞还寻找食料和适宜的产卵地点,迁飞距离长达10多 km羽化后20d左右成虫性成熟,此阶段成虫食量最大成虫交尾 多在白天,以5-7时、17-21时最多雌雄成虫均可多次交尾雌 成虫再经半个月补充营养开始产卵成虫在产卵前飞向背北向阳的 竹林,选择柴草稀少、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壤深厚、土质较松 的竹山山腰或林中空地、或山沟斜坡空地上产卵若虫发育起点温 度为10.65C,若虫期积温786.58C跳蝻喜吃有尿味和咸味的物 质成虫羽化多在白天,以8-10时最多初羽化成虫,性器官未 完全成熟,需要补充营养在性器官成熟前,成虫有群聚性颇爱飞 翔,亦有迁飞现象。
每雌一生可产卵囊1-10个,每个卵囊有卵15-30 粒在产卵地点由于雨水冲刷,卵囊上的卵盖完全暴露,是调查产 卵地的标志黄脊竹蝗天敌颇多,捕食蝗蝻及成虫的鸟类有小噪鸟、画眉、 燕子、竹鸡、红嘴蓝雀、喜鹊等;另外,红头芫菁幼虫捕食蝗卵, 步甲、食虫蝽、食虫虻、蚂蚁捕食跳蝻,螳螂、胡蜂捕食成虫及跳 蝻;还有,黑卵蜂寄生蝗卵,小寄蝇寄生跳蝻,追寄蝇寄生成虫 还有一种抱草瘟的寄生菌,寄生竹蝗抱竹而死防治方法】(1) 农业防治科学肥水,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合理砍伐,保持适当密 度,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中耕翻卵,挖出卵块置于纱笼中,以便 卵寄生蜂飞出;还可在大多数跳蝻出土但又未上大竹前,于清晨露 水未干时,手持竹扫把,在小竹、杂草或灌木上捕打跳蝻2) 保护与利用天敌黄脊竹蝗天地种类众多,要合理加以利用,并注意保护3) 药剂防治①人工挖卵.竹蝗产卵集中,可于11月份发动群众至产卵 多的地点挖卵块②防治若虫,可用2.5%漠氰菊酯乳剂1000-1500 倍液,50%敌敌畏乳油3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马 拉硫磷800〜1000倍液喷雾,效果均好;③如果成虫多已上大竹, 可用烟雾剂熏杀④诱杀。
用100kg尿中加入2〜3kg 5%敌百虫粉 拌匀,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放数堆诱杀,效果较好注意在药剂防治过程中采取围歼的办法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