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现代科技革命与可持续发展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三、可持续发展问题【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一)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1、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化•2、科学技术发展的数字化•3、科学技术事业的社会化【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 (二) 现代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1、以基础自然科学新成果为先导的高新技术的发展2、围绕一个问题或大目标的解决与实现形成庞大的 综合性技术群3、综合应用多种门类技术的复杂系统的研制开发成为技术发展的趋势4、以软科学为理论基础的多种社会技术成为现代技术体系的新门类5、大多数技术创新出现于新产品的研制过程【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一)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1、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1、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① .经济体制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所以科技发展必然会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② .经济实力的影响 现代大科学、高技术的兴起,已使科学技术成为耗资巨大的社会工程。
社会对科技的投入水平制约着科技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而这种投入水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③ .生产水平的影响 经济对科技发展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生产的影响上• 【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2、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① 社会政治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不同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落后的社会制度往往束缚和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先进的社会制度则能促进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 科技政策和体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直接决定资金的投入和分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科研成果的评价和推广以及整个科研管理过程 ③ 政治形势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20世纪实现了从“小科学科学”向“大科学” 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得科学科学不再仅是学院式的“自由研究”,科学科学已经成为经济部门和政府部门全面参与的社会社会事业 民主制是学术自由的前提,政治上的民主和学术上的自由是科学科学繁荣的必要保证,科学也是推进政治民主的最重要的动力。
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科学需要三种自由(爱因斯坦语)科学需要三种自由(爱因斯坦语)•1、即言论自由,包括发表自由和教学自由•2、其次,每个人在必要的劳动之外还要有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自由这两种自由,他称之为外在的自由•3、对于科学科学和一般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还需要一种内心的自由,这就是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社会偏见的束缚,要有自由地独立思考的精神显然,就整个社会来说,最根本的是言论自由而言论自由只有在人民能够享受民主权利的民主制下才有可能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3、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① .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科技发展的状况•教育发展状况的好坏,不仅决定着科技队伍的质量、数量和结构,而且还决定着科技队伍知识更新的能力及其后备量的培养•②.教育的普及程度决定着科技知识的普及程度和全民科学意识的水平 教育的普及程度决定着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中传播、消化、吸收和应用的程度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水平越高,他接受、消化、吸收和应用这些成果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反思历程 从社会学角度对科学进行反思,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两位著名法国学者圣西门(1760-1825)和孔德(1798-1857)。
圣西门在1803年发表的处女作《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同代人的信》中极力主张由科学家取代牧师的社会地位,并参与政权的管理 孔德有一句名言:“预见来自科学,行动来自预见”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 M.韦伯(1864-1920),一位有世界影响的著名社会学家,他的代表性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1905)和《作为职业的科学》(1919)是较早系统论述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著作,分别阐述了下面两个问题:1、新教与近代理性实验科学的关系这一著作直接刺激了默顿写作了《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2、对学问、知识的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分析【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 20世纪30年代,对科学的社会研究成为一个学术热点,代表人物有: 赫森(1893-1938),苏联学者,在1931年的第二次国际科学史会议上提交的论文《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成为引起“科学社会史”研究的爆发点 英国学者贝尔纳,提出“象研究自然界那样地去研究人类,去发现社会运动和社会需要的意义和方向,这便是科学的功能”科学可以既通过说明某些人类目的的虚假和不可能,又通过满足其他人类的目的,而带来力量和人类的解放”。
19年出版了《科学的社会功能》 C.P.米库林斯基等人则通过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的密切关系来论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贝尔纳贝尔纳John D.John D. BernalBernal 1901-1971 《科学的社会功能》是一部专门讨论科学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专著贝尔纳认为政府支持和规划科学研究是改善人类生活的最好方法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2、科学的社会功能①、科学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T.沃尔科夫写道:“知识还不是科学…… ,它是科学的产物,再次被吸引到可活动的原材料…… 如果我们说科学是知识的总和,那我们有意无意地把科学看作某中静态的、现成的和给定的东西在完成了一个问题的某种研究,以及生动的研究过程消失于研究结果时,科学活动的产物便具有“知识”的形式……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生产知识方面的社会活动,即是科学生产②、科学方法的产生和发展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③、科学促进提高精神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科技推动着社会民主的发展。
科技推动着文化的繁劳,教育的普及,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及整个人类精神的现代化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④ 、科学的文化教育功能科学的文化功能科学的应用变革了文化、艺术的形式科学技术的内容日益和文学艺术形式相结合科学活动日益成为文学艺术创造的内容科学的教育功能【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 14世纪以前 文艺复兴时代(14-16世纪) 17-18世纪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 文法 文学 历史 修辞学 辩证法 算术 几何学 地理学 天文学 力学 音乐 文法 文学 历史 修辞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算术 代数学 三角学 几何学 地理学 植物学 动物学 天文学 力学 物理学 化学 音乐近代科学产生以前的学校教学内容近代科学产生以前的学校教学内容【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⑤、科学的实用功能⑴科学的生产力功能⑵科学的经济功能 科学促进经济结构的变革、科研活动成为独立的知识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改变、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劳动力结构的改变。
⑶科学的政治功能⑷科学的军事功能【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三、可持续发展问题必要性三、可持续发展问题必要性(一)工业文明以前就存在协调发展问题,但当时人类的认识水平还无法了解 工业文明带来了五大“全球性问题”⑴⑴人口问题人口问题⑵⑵粮食问题粮食问题⑶⑶不可再生资源问题不可再生资源问题⑷⑷污染问题污染问题⑸⑸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三、可持续发展问题必要性三、可持续发展问题必要性 (一)工业文明以前就存在协调发展问题,但当时人类的认识水平还无法了解 工业文明带来了五大“全球性问题” ⑴⑴人口问题人口问题⑵⑵粮食问题粮食问题⑶⑶不可再生资源问题不可再生资源问题⑷⑷污染问题:污染问题:⑸⑸工业化问题:工业化问题: 【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⑴⑴人口问题人口问题 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据估计,地球人口在原始公社时期,约3万年才翻一番,在1万年前只有10万人;埃及法老间金字塔时,全世界只有几百万人;公元5世纪凯撒大帝横扫欧洲时,约有1亿人,此时,大概每千年增长一倍;1687年牛顿的《力学原理》出版时,全世界约有2.5亿人;1786年约有5亿人;1840年约有10亿人,此时,约60年翻一番,此后就是人口爆炸,目前世界人口约33年翻一番,从1950年的25亿到1987年的50亿,用了37年。
人口质量、地区分布、年龄结构等问题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⑶⑶不可再生资源问题不可再生资源问题能源:能源:工业革命只有300多年的历史,仅占人类历史进程的0.2%,但在这一期间生活的人口却占人类人口总数的80%,耗能占人类历史耗能总数的99.9%据估计,剩余能源还可以供人类用30~40年水资源水资源:地球水圈总储量13.6亿立方公里,其中97.5%为海水;在2.5%的淡水资源中,有70%储存在两极与冰川,只有0.34%的淡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而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用水量激增,其中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0倍;与此同时,由于污染,可利用淡水资源却又正在减少目前全世界已经有63个国家面临缺水危机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⑸⑸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功能系统 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生物的消费者;生物的分解者 人的活动所引起的自然平衡的改变有时远远超过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引起生态环境退化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1、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
2、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962年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1972.6 瑞典斯德哥欠摩《只有一个地球》1987年 布伦特兰夫人《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 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申明》《生物多样性公约》【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1.内涵2.原则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如下原则: 公平性原则 代内平等 代际平等 公平分配有限资源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 ( 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1)人口增长过快,素质偏低 (2)人均资源不足 (3)生态失衡日渐突出2、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实践《 中国21世纪议程》【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五)、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途径(五)、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途径● 要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牢固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
● 努力发展自然科学,提高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 提高技术水平,合理拓展人工自然范围,增强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 发展社会科学,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发展人文科学,实现“人的革命【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 思考题•1、试论我国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2、浅谈学完本课后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认识 【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15讲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教科版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