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NA的分子结构

g****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15MB
约36页
文档ID:48904056
DNA的分子结构_第1页
1/36

1DNA的分子结构种 类分 布功 能DNA原核生物:核质区 真核生物:95%在细胞核,5%在 线粒体和叶绿体 遗传信息的 载体RNAt RNA原核生物:细胞质 真核生物:75%在细胞质、15%在 线粒体和叶绿体、 10%在细胞核 携带、转移 aam RNA蛋白质合成 的模板r RNA核糖体的主 要成分核苷酸的结构核苷酸 磷酸核苷戊糖碱基核糖脱氧核糖嘌呤嘧啶核苷酸的结构1、 戊 糖RNA 中 D-核糖DNA 中 D-2-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2、碱 基RNA中的4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DNA中的4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核苷酸的结构6-氨基嘌呤2-氨基-6-氧嘌呤腺嘌呤鸟嘌呤核苷酸的结构2-氧-4-氨基嘧啶2,4-二氧嘧啶5-甲基-2,4-二氧嘧啶胞嘧啶胸腺嘧啶尿嘧啶核苷酸的结构3、磷 酸HOHOPOOHOHOHOHO核苷酸的结构核 苷 戊糖第1位碳原子上的羟基与嘌呤的第9位氮原子或与嘧啶的第1位氮原子形成的b型N-C糖苷键腺苷1’9胞苷11’核苷酸的结构1’22稀有核苷 形成的原因举例名称代号 稀有碱基7-甲基鸟苷m7G5-甲基脱氧胞苷m5dC次黄嘌呤核苷 (肌苷)I二氢尿苷D修饰的戊糖2'-O-甲基胞苷Cm碱基和戊糖 不正常连结假尿苷(P82)j稀有核苷酸核苷酸的衍生物核苷酸除了作为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外,它们在机体中还行使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能量分子:ATP、GTP第二信使:cAMP辅酶:FAD、NADH、CoADNA分子上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四种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的多核苷酸链一. DNA的一级结构1. 核苷酸之间的连结方式一. DNA的一级结构v 无分枝的长链2. 多聚脱氧核苷酸链的结构v 由糖-磷酸相互间隔连接,构成主链;碱基连接在主链的核糖上,形成侧链v 具有方向性两个末端分别为5'端和3'端在天然DNA中,5'端常为磷酸,3'端为游离羟基一. DNA的一级结构DNA的二级结构是指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模型是由Watson和Crick两位科学家于1953年提出的一)二级结构的概念二. DNA的二级结构1916-2004 Cambridge 1928- Harvard University1916-2004 London1962196219626(三)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特征1. 反向平行 的双链沿中心轴盘绕成右手螺旋二. DNA的二级结构10(三)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特征1. 反向平行 的双链沿中心轴盘绕成右手螺旋二. DNA的二级结构2. 双螺旋表面形成两种凹槽:较浅的叫小沟,另一条叫大沟。

3. 由糖-磷酸相互间隔连接构成的主链处于螺旋外侧;碱基则伸 向螺旋内部,与中轴垂直4. 双螺旋内部的碱基按规则配对:A与T配对,形成2 个氢键;G与C配对,形成3个氢键 (见下图),称为碱基互补配对,双螺旋的两条链则呈互补关系二. DNA的二级结构(三)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特征二. DNA的二级结构AAAAAAT TT TT TGGGGGGGGCCCCCCAAT TCC5. 双螺旋直径为2nm,每对脱氧核苷酸残基沿 纵轴旋转36°,上升0.34nm所以每10个碱 基对形成一个螺旋,螺距3.4nm二. DNA的二级结构(三)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特征13(四)维持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力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碱基堆集力:碱基堆集成非极性的区域,相互间产 生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 离子键二、DNA的二级结构(五) DNA双螺旋构象的多态性二. DNA的二级结构  在生理状态及在溶液中,在生理状态及在溶液中,DNADNA一般为一般为B B型型,,即即Watson & Crick Watson & Crick 提出的模型提出的模型  当水合的当水合的DNADNA脱水时,转变为脱水时,转变为A A型型。

  还有还有Z Z型型的的DNA DNA 首先在富含首先在富含GCGC的的DNADNA短片短片段中发现,后来证明天然段中发现,后来证明天然DNADNA中也有中也有类型类型A-DNAA-DNA B-DNAB-DNA Z-DNAZ-DNA旋转方向旋转方向右右右右左左螺旋直径螺旋直径2.32.32.02.01.81.8螺距螺距2.82.83.43.44.54.5bp/bp/转转111110101212碱基对间距碱基对间距0.2550.2550.340.340.370.37碱基倾角碱基倾角20200 07 71. DNA超螺旋的概述 三. DNA的三级结构双螺旋双螺旋进进进进一步扭曲形成的更高一步扭曲形成的更高层层层层次的空次的空间结间结间结间结 构构主要指超螺旋结构主要指超螺旋结构1. DNA超螺旋的概述 三. DNA的三级结构正常的螺旋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正常的螺旋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螺旋中没有张力而处于松弛状态螺旋中没有张力而处于松弛状态 如果如果额外额外增加或减少增加或减少螺旋圈数,螺旋圈数, 就会使螺旋内部就会使螺旋内部产生张力产生张力,导致,导致 其扭曲而形成超螺旋其扭曲而形成超螺旋。

1. DNA超螺旋的概述 与DNA双螺旋内部缠绕方向的相反向扭转, 松解扭曲压力,二级结构处于松缠状态 与DNA双螺旋内部缠绕相同的方向扭转,二级结构处于紧缠状态 三. DNA的三级结构正超螺旋负超螺旋2. DNA超螺旋的特点 1)环状DNA分子双螺旋扭曲而形成麻花状的超螺旋结构2)线状DNA分子双螺旋与蛋白质结合后扭曲盘绕而形成螺旋 的超螺旋结构三. DNA的三级结构3. DNA超螺旋的生物学意义 Ø DNA被压缩和包装,使其体积大大减小Ø 增加了DNA的稳定性Ø 可能与复制和转录的调控有关三. DNA的三级结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