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肌张力的评定讲义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83.50KB
约36页
文档ID:592281575
肌张力的评定讲义_第1页
1/36

肌张力的评定海口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吴师庆 肌张力(muscle tone)的概述Ø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 Ø正常人无论是在睡眠中还是进行各种活动时,肌肉都会处于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按压有弹力或抵抗),肌肉的这种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肌张力Ø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坐、站);Ø肌张力异常是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特征 分类Ø静止性肌张力 肌肉处于不活动状态下所具 有的紧张度 (弹性、抵抗) Ø姿势性肌张力 人体在维持一种姿势时 肌肉所产生的张力(翻身)Ø运动性肌张力 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 正常肌张力的特征①主动肌和拮抗肌可进行有效的同时收缩使关节固定②可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间的平衡③具有完全抗重力及外界阻力的运动能力④将肢体被动地放在空间某一位置上,突然松手时,肢体有保持不变的能力⑤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中变为固有姿势的能力⑥可以完成某肌群的协同动作,也可以完成某块肌肉独立的运动功能的能力 ⑦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 异常肌张力Ø 肌张力增高Ø 肌张力低下Ø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增高(hypertonia)Ø 指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Ø 有痉挛和僵硬两种状态 痉挛(spasticity)Ø无准确的定义Ø是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Ø折刀现象(clasp-knife phenomennon):最常见Ø常由锥体系病变所致Ø上肢主要是屈肌,下肢主要是伸肌 二、痉挛的临床意义n(一)痉挛的益处 1.借助伸肌痉挛等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

 2.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离心自主收缩的肌力,但向心收缩力弱 3.可相对保持肌容积 4.在无承重和废用的情况下,可因此而预防骨质疏松 5.降低麻痹性肢体的依赖性水肿 6.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二)痉挛的弊端1.由于阵挛、髋内收呈剪刀样或屈肌痉挛而损害站立平衡2.由于伸肌痉挛和阵挛损害步态的摆动期3.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4.由于屈肌痉挛导致皮肤应力增加,这一现象也可发生在床位和轮椅体5.由于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或屈肌痉挛造成的挛缩危险6.自发性痉挛导致睡眠障碍7.由于髋屈肌、内收肌痉挛影响会阴清洁、损害性功能8.由于痉挛或阵挛干扰驾驶轮椅、助动车等9.虽然大部分痉挛可无疼痛,但持续的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10.可增加骨折、异位骨化的危险性 僵硬(rigidity)(强直)Ø无论做哪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对同一肌肉,运动的起始和终末的抵抗感不变,即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Ø齿轮样强直(lead-pipe rigidity)帕金森病(咔咔)Ø铅管样强直(cogwheel rigidity)(很较劲) 肌张力低下(flaccidity)定义: 指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对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时感觉到阻力消失原因: 小脑病变或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 脊髓休克 末梢神经损伤等 轻度肌张力低下的特征Ø关节固定时表现出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较弱 Ø具有短时间抗肢体重力的作用 Ø能完成功能性动作 中度到重度肌张力降低的特征Ø不能完成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 Ø将肢体放在抗重力位 ,患肢迅速落下,不能维持规定肢位 Ø不能完成功能性动作 肌张力障碍Ø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的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亢进性障碍;Ø肌肉收缩可快可慢,表现为重复、模式化(扭曲);张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高变动(忽高忽低)。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Ø不良的姿势和肢体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 Ø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 Ø紧张和焦虑等心理因素,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使肌张力增高 Ø患者对运动的主观作用 Ø合并问题的存在,如尿路结石,感染、膀胱充盈、便秘、压疮、静脉血栓、疼痛、局部肢体受压及挛缩等可使肌张力增高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Ø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发热、感染、代谢和/或电解质紊乱也可影响肌张力 Ø药物 Ø环境温度等 评定的目的和意义Ø依据评定结果确定病变部位、预测康复疗效 Ø根据肌张力的表现特点制定治疗计划 Ø及时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Ø病史采集Ø视诊Ø反射检查Ø被动运动检查 最常用Ø摆动检查Ø肌肉僵硬的检查Ø伸展性检查Ø姿势性肌张力的检查 摆动检查Ø以一个关节为中心,主动肌和拮抗肌交互快速收缩,快速摆动,观察摆动幅度的大小 Ø肌张力低下时,摆动幅度增大 Ø肌张力增高时,摆动幅度减小 手的摆动运动检查体位:立位,肘屈曲,上肢置于体侧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上臂,一手把持前 臂,急速地摆动前臂,在摆动前臂 同时腕和手相应地屈伸Ø肌张力低下时,腕和手屈伸过度 Ø肌张力亢进时,腕和手屈伸幅度减小 肌肉僵硬的检查体位:仰卧,取出枕头,检查者一手支撑 头部,另一手放置在下方方法:支撑头部的手突然撤走,头部落下 Ø正常人落下速度快,检查者下方的手有冲击的感觉Ø僵硬时,头落下缓慢,手的冲击感轻,重度僵硬时,头不能落下 腕关节掌背屈体位: 仰卧位,肘屈曲,前臂立起 方法: 腕和手指同时屈、伸 肘的屈伸体位: 仰卧位,上肢置于体侧 方法: 做肘的屈伸 姿势性肌张力的检查Ø正常姿势张力:反应迅速,姿势调整立即完成 Ø痉挛或肌僵硬:过度抵抗,姿势调整迟缓 Ø手足徐动: 过度抵抗或抵抗消失交替出现 Ø迟缓型: 无肌张力变化,关节过伸展 钟摆实验Ø是一种肢体自抬高位沿重力方向下落过程中,观察肢体摆动然后停止的过程 Ø通过分析痉挛妨碍自由摆动的状态进行评定的方法 Ø常用于下肢痉挛的评定(股四头肌)Ø痉挛越重,摆动越受限 注意事项 Ø时间(高变异)Ø体位(注明测试体位)Ø患者自身(情感)Ø药物等等 被动ROM检查法评定标准级别 评定标准Ⅰ 轻度 在PROM的后1/4时出现阻力Ⅱ 中度 在PROM的1/2即出现阻力Ⅲ 重度 在PROM的前1/4时出现阻力 肌张力的神经科分级 分级 表现 0级 肌张力降低 1级 肌张力正常 2级 肌张力稍高,但肢体活动未受限 3级 肌张力高,肢体活动受限 4级 肌肉僵硬,肢体被动活动困难或不能 改良的Ashworth法级别 评定标准0级 无肌张力增加1级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 出现最小的阻力或突然卡住和释放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1/2出现突然卡住,在 ROM后1/2均有最小阻力2级 肌张力较明显增加:在ROM前1/2出现阻力,但受累 部分能较容易被移动3级 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运动困难4级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Penn分级法级别 评定标准0级 无痉挛 1级 刺激肢体时,诱发轻、中度痉挛2级 痉挛偶有发作,﹤1次/h3级 痉挛经常发作,﹥1次/h4级 痉挛频繁发作,﹥10次/h Clonus分级法级别 评定标准0级 无踝阵挛 1级 踝阵挛持续1-4s2级 踝阵挛持续5-9s3级 踝阵挛持续10-14s4级 踝阵挛持续≧15s 迟缓性肌张力的分级级别 评定标准轻度 肌力下降,肢体放在可下垂的位置并放 下,仅有短暂抗重力的能力,随即落下 能完成功能性动作中到 肌力明显下降或消失(MMT 0或1级)重度 将肢体放在抗重力肢位,肢体迅速落下 不能维持规定肢位,不能完成功能性动作 小结Ø肌张力的意义Ø正常肌张力的特征,肌张力降低的特征Ø肌张力的评定方法Ø改良的Ashworth法 谢谢 谢!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