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弹性力学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09MB
约171页
文档ID:53310314
弹性力学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_第1页
1/171

弹性力学,朱明礼 njzhu2004@,第一节 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第二节 平衡微分方程,第三节 平面问题中一点的应力状态,第四节 几何方程 刚体位移,第五节 物理方程,第六节 边界条件,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第七节 圣维南原理及其应用,第八节 按位移求解平面问题,第九节 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 相容方程,第十节 常应力情况下的简化 应力函数,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共有应力、应变和位移8个未知函数,且均为 §2-1 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弹性力学空间问题共有应力、应变和位移15个未知函数,且均为 ;,平面应力,两类特殊问题1、平面应力问题,(4)约束作用于板边,平行于板的中面, 沿板厚不变3)面力作用于板边,平行于板的中面, 沿板厚不变;,(2)体力作用于体内,平行于板的中面, 沿板厚不变;,条件是:,第一种:平面应力问题,平面应力,(1)等厚度的薄板;,坐标系如图选择平面应力,简化为平面应力问题:,故只有平面应力 存在由于薄板很薄,应力是连续变化的,又无z向外力,可认为:,平面应力,(1)两板面上无面力和约束作用,故,,所以归纳为平面应力问题: a.应力中只有平面应力 存在; b.且仅为 。

平面应力,(2)由于板为等厚度,外力、约束沿z向 不变,故应力 仅为 如:弧形闸门闸墩,计算简图:,平面应力,深梁,计算简图:,F,,因表面无任何面力,,平面应力,A,B,例题1:试分析AB薄层中的应力状态故接近平面应力问题故表面上,有:,在近表面很薄一层内:,第二种:平面应变问题,,,(2)体力作用于体内,平行于横截面,沿柱体长度方向不变;,平面应变,第二种:平面应变问题,条件是:,(1)很长的常截面柱体;,(3)面力作用于柱面,平行于横截面,沿柱体长度方向不变;,(4)约束作用于柱面,平行于横截面,沿柱体长度方向不变坐标系选择如图:,平面应变,,对称面,故任何z 面(截面)均为对称面平面应变,(1)截面、外力、约束沿z 向不变,外力、约束平行xy面,柱体非常长;,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2)由于截面形状、体力、面力及约束沿 向均不变,故应力、应变和位移均为 平面应变,所以归纳为平面应变问题:a.应变中只有平面应变分量 存在; b.且仅为 平面应变,,例如:,平面应变,隧道,挡土墙,o,y,x,y,o,x,且仅为 。

故只有 ,,本题中:,平面应变,ox,y,z,例题2:试分析薄板中的应变状态故为平面应变问题§2-2 平衡微分方程,定义,平衡微分方程--表示物体内任一点的微分体的平衡条件在任一点(x,y)取出一微小的平行六面体 ,作用于微分体上的力:,体力: 定义,应力:作用于各边上,并表示出正面上由坐标增量引起的应力增量应用的基本假定:,连续性假定─应力用连续函数来表示小变形假定─用变形前的尺寸代替变形后的尺寸列出平衡条件:,合力 = 应力×面积,体力×体积;以正向物理量来表示 平面问题中可列出3个平衡条件平衡条件,其中一阶微量抵消,并除以 得:,,同理可得:,平衡条件,当 时,得切应力互等定理,,得,平衡条件,⑵ 适用的条件--连续性,小变形;,说明,对平衡微分方程的说明:,⑴ 代表A中所有点的平衡条件,因位( ,)∈A;,⑶ 应力不能直接求出;,⑷ 对两类平面问题的方程相同理论力学考虑整体 的平衡(只决定整 体的运动状态)说明,⑸比较:,材料力学考虑有限体 的平衡(近似)弹性力学考虑微分体 的平衡(精确)。

当 均平衡时,保证 , 平衡; 反之则不然说明,所以弹力的平衡条件是严格的,并且是精确的理力( V ),材力( ),弹力( ),h,V,dx,dy,dx,思考题,1.试检查,同一方程中的各项,其量纲 必然相同(可用来检验方程的正确性) 2.将条件 ,改为对某一角点的 ,将得出什么结果? 3.微分体边上的应力若考虑为不均匀分布,将得出什么结果?,已知坐标面上应力 ,求斜面上的应力问题的提出:,§2-3 平面问题中一点的应力状态,问题,求解:取出一个三角形微分体(包含 面, 面, 面),边长,问题,斜面应力表示:,2、平面问题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几何参数:,设AB面面积=ds, PB面积=lds,PA面积=mds斜面上应力分解为:,由∑Y=0得:,(2-3),,由平衡条件,并略去高阶分量体力项,得,(1)求( , ),(a),斜面应力,其中:l=cos(n,x), m=cos(n,y)2、平面问题中一点的应力状态,,P,,斜面上应力分解为:,已知P点应力σxσyτxy 可求出过P点任意斜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σNτN)利用(2-4)(2-5),应力在x,y轴上的投影(px,py)利用(2-3),(2)求( ),将 向法向,切向投影,得,斜面应力,主平面主应力:剪应力等于零的平面叫主平主平面上的应力叫主应力。

σ2-(σx+σy)σ+(σxσy-τ2xy)=0,设某一斜面为主面,则只有 由此建立方程,求出:,(3)求主应力,斜面应力,(c),主平面主应力:剪应力等于零的平面叫主平面,主平面上的应力叫主应力注意:①平面应力状态下,任一点一般都存在两个主应力二者方向互相垂直② σ1+σ2=σx+σy,③任一点主应力值是过该点各截面上正应力中的极值 ④最大剪应力所在平面与主 平面相交45°,其值为,⑤主平面上剪应力等于零,但τmax作用面上正应力一般不为零而是:,将x,y放在 方向,列出任一斜面上 应力公式,可以得出(设 ),(4)求最大,最小应力,最大,最小应力,说明:以上均应用弹力符号规定导出d),几何方程─表示任一点的微分线段 上形变与位移之间的关系§2-4 几何方程 刚体位移,定义,变形前位置: 变形后位置: --各点的位置如图通过点P(x,y)作两正坐标向的微分线段,定义,应用基本假定:⑴连续性;⑵小变形当 很小时,,假定,几何方程 刚体位移,PA=dx, PB=dy,PA正应变:,PB正应变:,,………(2-8),几何方程:,对两种平面问题都适用。

假定,由位移求形变:,PA 线应变,PA 转角,PB 线应变,PB 转角,同理,,⑴ 适用于区域内任何点,因为(x,y) A;,对几何方程的说明:,所以平面问题的几何方程为:,说明,,⑶ 适用条件:a.连续性;b.小变形⑵ 应用小变形假定,略去了高阶小量 线性的几何方程;,,,,,⑷ 几何方程是变形后物体连续性条件的反映和必然结果⑸ 形变和位移之间的关系:位移确定 形变完全确定:,,从物理概念看,各点的位置确定,则微分线段上的形变确定 说明,从数学推导看,位移函数确定,则其导数(形变)确定 从物理概念看, , 确定,物体还可作刚体位移从数学推导看, , 确定,求位移是积分运算,出现待定函数形变确定,位移不完全确定:,形变与位移的关系,由 ,两边对y积分,,由 ,两边对x积分,,例:若 ,求位移:,形变与位移的关系,代入第三式,分开变量,,因为几何方程第三式对任意的(x,y)均应满足当x(y)变化时,式(b)的左,右均应=常数 ,由此解出 可得,形变与位移的关系,物理意义:,形变与位移的关系,--表示物体绕原点的刚体转动。

--表示x,y向的刚体平移,,结论,形变确定,则与形变有关的位移可以确定,而与形变无关的刚体位移 则未定--须通过边界上的约束条件来确定 思考题,1.试证明微分体绕z轴的平均转动分量是,2.当应变为常量时, 试求出对应的位移分量物理方程--表示(微分体上)应力和形变之间的物理关系定义,即为广义胡克定律:,§2-5 物理方程,物理方程的说明:,说明,⑷ 正应力只与线应变有关;切应力只与切应变有关⑶ 是线性的代数方程;,⑵ 是总结实验规律得出的;,⑴ 适用条件─理想弹性体;,物理方程的两种形式: --应变用应力表示,用于按应力求解;--应力用应变(再用位移表示)表示,用于按位移求解说明,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代入 ,得:,在z方向,平面应力,代入 得,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平面应变,在z方向,,平面应力物理方程→平面应变物理方程:,变换关系:,平面应变物理方程→平面应力物理方程:,思考题,1.试证:由主应力可以求出主应变, 且两者方向一致2.试证:3个主应力均为压应力,有 时可以产生拉裂现象。

3.试证:在自重作用下,圆环(平面 应力问题)比圆筒(平面应变问题)的 变形大位移边界条件 --设在 部分边界上给定位移分量 和 ,则有,(在 上)a),定义,边界条件 --表示在边界上位移与约束,或应力与面力之间的关系位移边界条件,§2-6 边界条件,⑵ 若为简单的固定边, 则有,位移边界条件的说明:,(在 上)b),⑶ 它是在边界上物体保持连续性的条 件,或位移保持连续性的条件⑴ 它是函数方程,要求在 上每一点 ,位移与对应的约束位移相等在§2-3 中,通过三角形微分体的平衡条件,导出坐标面应力与斜面应力的关系式,,应力边界条件--设在 上给定了面力分量,(在A中)c),应力边界条件,将此三角形移到边界上,并使斜面与边界面重合,则得应力边界条件:,⑴ 它是边界上微分体的静力平衡条件;,说明,应力边界条件的说明:,⑶ 式(c)在A中每一点均成立,而式(d)只能在边界 s上成立;,⑵ 它是函数方程,要求在边界上每一点s上均满足,这是精确的条件;,⑹ 所有边界均应满足,无面力的边界 (自由边) 也必须满足⑷ 式(d)中, --按应力符号规定, , --按面力符号规定;,⑸ 位移,应力边界条件均为每个边界两个,分别表示 , 向的条件;,说明,若x=a为正x 面,l = 1, m = 0, 则式(d)成为,当边界面为坐标面时,,坐标面,若x=-b为负x 面,l = -1, m = 0 , 则式(d)成为,应力边界条件的两种表达式:,两种表达式,⑵ 在同一边界面上,应力分量应等于对应的面力分量(数值相等,方向一致)。

即在同一边界面上,应力数值应等于面力数值(给定),应力方向应同面力方向(给定)⑴ 在边界点取出微分体,考虑其平衡条 件,得式(d)或(e),(f );,在斜面上,在±坐标面上,由于应力与面力的符号规定不同,故式(e),(f )有区别例如:,两种表达式,例1 列出边界条件:,例2 列出边界条件:,显然,边界条件要求在 上, 也成抛物线分布⑴ 部分边界上为位移边界条件,另一部分边界上为应力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⑵ 同一边界上,一个为位移边界条件,另一个为应力边界条件例3 列出 的边界条件:,弹性力学问题是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应力,形变,位移等未知函数必须满足A内的方程和S上的边界条件主要的困难在于难以满足边界条件§2-7 圣维南原理及其应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