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工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办樊恭烋学院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8.22KB
约6页
文档ID:14923227
北工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办樊恭烋学院_第1页
1/6

北工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试办樊恭烋学院为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北京工业大学决定从 2014 级开始,试办以原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樊恭烋命名的“北京工业大学樊恭烋学院”(简称“樊恭烋学院”,英文名称:Fan Gongxiu Honors College, BJUT)什么是樊恭烋学院?樊恭烋学院是北京工业大学为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改革,培养工程领域领军人才而设立的荣誉学院,是学校“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樊恭烋学院的使命是什么?樊恭烋学院为学生创建激发强烈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创新环境,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工程基础和个性化培养,为学生设置广泛的课程和灵活的课堂选择,为学生开展以研究性教学为基础的多样化的先进教学模式,同时为学生个人和职业的发展与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哪些同学可以进入樊恭烋学院?在 2014 级入学的理工科专业新生中,凡品学兼优、高考成绩优秀、英语水平好,具备科技专长的优秀学生,通过选拔考核后可进入樊恭烋学院2014 级樊恭烋学院接收人数为 30 人樊恭烋学院的培养模式是什么?樊恭烋学院学生培养方案的规划体现“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创新性”,兼顾“个性化、卓越化、国际化”,采用“2+2”的培养模式。

前两年采用集中教学组织和管理、集中住宿管理,主要完成公共基础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工程综合素养和创新教育内容,以及专业大类学科基础培养;第五至第八学期,学生确定最终学习专业,进入专业培养,专业培养阶段实施以导师制为基础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习进程樊恭烋学院的学生可选择哪些专业?进入樊恭烋学院学习的 2014 级学生在两年后可以选择我校任意工科专业(共 23 个)作为最终毕业专业学校将按照电子信息类、能源材料类、建工机械类、化学生物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科基础必修课选择樊恭烋学院的课程结构有什么不同?樊恭烋学院设置学校综合荣誉课程模块,包含综合设计类的 Cornerstone 和 Capstone 课程、工程写作课程、MOOC 课程、境外暑期学校课程等全新课程,贯穿培养的全过程前两学年的课程结构分为通识教育模块和基础教育模块;后两年进入专业学习,由各专业为樊恭烋学院学生制定单独的课程计划,包括学科基础课程群的课程选择、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的安排,并且在同一课程教学内容基础上增设额外的设计和讨论环节,以增强对知识综合性的掌握樊恭烋学院学生四年的总学分在 150 学分左右樊恭烋学院学生的支持政策有哪些?自主选择专业。

学生入学不分专业,在低年级学习强化理工基础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及增强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在第四学期末,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任意选择学校工科优势特色专业自主安排修业年限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 4 年,学生可以自主安排修业年限,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或提前选修研究生阶段课程一对一导师制学校从各院系选聘资深教授作为导师,对学生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科研活动等方向进行指导,低年级按照项目实施导师团队制,高年级实施一对一的导师制选课优先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科基础课程群、跨专业通识教育类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的课堂优先使用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学校为学生配备优质教学资源,包括设置专用教室,免费使用学校各类教学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享受包含图书资料费和校内上网流量费等在内的研究性学习支持费用,享受研究生使用图书馆的待遇等优先获得各类选拔资格学生在奖学金、助学金的申请和评定、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各种竞赛和各级校际交流项目等方面具有优先及更高比例的资格;满足毕业要求的学生具有 80%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并鼓励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江苏大学探索“塔式”创业教育模式,不求人人成为小老板,但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创业教育:积蓄生长的力量江苏大学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的篆刻工作室中交流。

记者 张学军 摄(资料图片)江苏大学致力于打造一座创业教育的金字塔:“塔基”培养,要让 100%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塔身”培养,要对 30%左右具有创业意愿诉求的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培训,使其具备创新创业技能;“塔尖”培养,要创造条件让 5%左右具有创业实战诉求的大学生能够自主创业专于流体输送,精于水泵节能”,马正军把这两句话印在了自己的名片上他知道,因为在母校江苏大学的学习和创业实践,才让自己有了这样的底气这位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获得者,如今作为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被引进到南京,获得了南京“321 创业人才计划”130 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的支持2011 年他在学校时注册成立的腾图节能科技研发中心,也变成了南京腾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马正军是江苏大学“135”塔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受惠者江苏大学副校长梅强说,学校正致力于打造一座创业教育的“金字塔”:“塔基”培养,要让 100%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普惠创业知识;“塔身”培养,要对 30%左右具有创业意愿诉求的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培训,使其具备创新创业技能;“塔尖”培养,要创造条件让 5%左右具有创业实战诉求的大学生能够自主创业。

我们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小老板,而是谋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不是纯粹的就业指导、职业规划,而是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创业课变成高素质人才必修课登录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爱课程”网,在 500 多门视频公开课中,梅强教授主讲的“创业人生”是唯一以创业为主题的课程在每周和每月的人气榜上,该课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四一名叫刘茜的学生留言:“老师讲得很吸引人,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能很好地调动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有志于创业者来说,可以少些盲目,多些准备教育部启动建设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而在江苏大学,“创业人生”是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网络课程梅强用深入浅出的八讲,告诉学生创意如何认知、团队如何组建、创业如何融资、网上如何创业不仅如此,江苏大学还在管理学院和财经学院开设“创业管理”必修课程,在其他学院开设“网络创业理论与实务”等公选课程其中“创业管理”课程 2010 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 年又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成为其中唯一的创业教育课程以“创业人生”、“创业管理”为龙头,学校开设了 12 门创业教育课程,编写出版了“创业基础”等 11 本创业教育教材和教辅教材,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学校管理学院设有“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基地”,约有 40 名教师从事中小企业及其创业管理的科研与教学,学校的创业教育开展得红红火火。

从创业机会、创业风险到创业资源、创业计划,从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江苏大学的创业教育已经远远超出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范畴撰写计划,调研市场,模拟决策,管理实训……系统、丰富的创业课程成为江苏大学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强化创业精神、锻炼创业技能的一个重要阵地营销 091 班学生李焕说:“创业管理已不再是创业者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或思维方式,是高素质人才的必修课不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而是课程、活动与实践的有效融合“独角戏”变成“大合唱”江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一学生夏丽婷刚进校就参加了新生研讨课——“漫谈创业”,不仅学习了创业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和七八个同学组成团队,制定一份简洁版的创业计划书,并需在课堂上做展示,她分工负责市场调研等任务夏丽婷说,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创业意识,了解了创业需要哪方面的知识,经历什么样的过程,而且学会了和队友的合作,培养了合作意识;通过比较找出与其他团队的差距,培养了竞争意识马正军告诉记者,创业实践的过程就是个人素质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2011 年,马正军把“腾图”的目标定为研发水泵节能新技术,为用泵企业提供节能方案。

当年他们就为徐州一家小型化工企业循环水系统提供了节能方案,改造后整体节电率在 33%以上,一年为企业节省电费 4.5 万元以水泵节能改造的创业计划参加“挑战杯”竞赛,马正军拿到了全国金奖除了技术研发之外,市场调研、资金预算、筹资融资、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所有的环节,他都必须亲力亲为正是这些实践,提升了马正军的科研能力、合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从新生入校开始,到研究生毕业,江苏大学的创业教育把课程、活动与实践有效融合,贯穿学生学习、实践的始终,把创业课教师的“独角戏”变成了全员参与的“大合唱”梅强把江苏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归因于天时、地利和人和天时是国家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地利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创业环境良好;而人和则有赖于学校教务、团委、学工等各个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教务处负责第一课堂,牵头管理创业教育课堂主阵地,把不同层次的创业课程,通过不同模块渗透到不同学院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把各类创业实践活动纳入创新学分的考核中,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创业教育团委统筹负责第二课堂,通过创新创业学校、校内“星光杯”、全国“挑战杯”等平台,把一部分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集中起来进一步培训,通过活动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

单是创新创业学校,2002 年至今就培养了 5000 余名学员学工处负责第三课堂,统筹建设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接校外大学生创业基地,直接创造条件,让有创业能力、发现创业机会的学生直接进行创业实践其中创业孵化基地滚动入驻项目达 60 余项,10 余家校内创业公司入驻校外创业园继续孵化由此,学校形成了以理论教学、创业活动、创业孵化基地、校外创业园为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不是脱离了专业教创业,而是学校整体育人体系的有机组成“两张皮”变成“一张皮”离春季学期开学还有四五天,江苏大学创业孵化基地里,一些学生已经回到公司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王迪君笑呵呵地告诉记者,2013 年他们团队的营业额突破了 16 万元王迪君大一时选修了创业课,大二时,他与几个同学一拍即合,结合所学专业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森威传媒,进入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承接视频制作业务如今的王迪君已经成为校园达人他策划的“女神计划”,拍摄了 20 名江大女生,一时在网络上传为美谈他拍摄的关爱孤独症儿童的公益微电影《七秒记忆》,让许多网友“泪奔”王迪君说,创办至今,团队成员已从 4 人扩大至 20 多人创业教育不单单为了教会学生创业,而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成为学校整体育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着这样的理念,江苏大学努力让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让“两张皮”合成“一张皮”走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里,学工处教师田锦程对每家工作室、每个团队都如数家珍这个基地是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工处每年遴选 60 支学生创业团队滚动入驻,从而带动 500 余名在校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据学工处副处长谭成介绍,入驻创业团队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与所学专业相吻合,从事的业务以产品开发型、技术服务型为主目前基地的创业团队中,除了一个团队从事教材回收业务外,其余所有的团队都是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创业实践比如汽车学院动力工程专业的张纯和能动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的左朝朝,合作成立了纯能光电 LED 灯具研发中心,艺术学院的吴大帅成立了金石可镂工作室从事篆刻业务,农工院的吴玉成立了自留地阳台农业体验中心,计算机专业的蒋艺成立了卓视动力工作室从事客户端外包服务……为了推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提出了“专专结合”:学生碰到了专业技术方面的难题,由所在院系的教师负责指导;而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管理难题,比如市场调查、创业融资等,则由管理学院从事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给予指导此外,学校还聘请了数十名经验丰富的校内创业教育专家、校外企业家,每一个创业团队,都配备了指导教师。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受益的自然是学生近年来,江苏大学学生斩获 4 项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