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评价亚历山大东征关于亚历山大东征,初中教材介绍的不是特别详细,因此,我在讲授这个知识点时,先对亚历山大本人、亚历山大东征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逐一介绍和分析,这样对东征的评价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下面四个步骤来实施教学步骤一:介绍亚历山大本人屏幕投影展示亚历山大像,并做介绍)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Alexander III of Macedon,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 356 年 7 月 20 日-前 323 年 6 月 10 日),生于马其顿王国首都派拉城,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十八岁随父出征,二十岁继承王位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帝国最富盛名的征服者他雄才伟略,勇于善战,领军驰聘欧亚非大陆,使得古希腊文明广泛传播,是世界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步骤二: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史实展示《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地图)公元前5世纪,希腊各城邦曾一致对外共御波斯,其后正当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诸城邦大伤元气的时候,北方近邻马其顿国家却逐渐强大起来其国王腓力二世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趁希腊各城邦混乱不堪、无力外御的时候,先后夺取了一个个衰落的希腊城邦。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军队大败希腊联军于喀罗尼亚城下,确立了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腓力二世的下一个侵略目标,便是东方的波斯及其他文明世界然而,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没有完成自己的宏图大业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自幼受过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读《荷马史诗》,崇拜《伊利亚特》中的的英雄阿溪里,在事业中努力加以模仿16 岁时,他就随父作战,会师南下18 岁时,他指挥马其顿军队右翼,击败希腊联军20岁时父亲遇刺身亡,他在军队的拥戴下登上王位,他决心继承父业,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他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征指图讲述东征路线和帝国的疆域,并作如下讲解:公元前 334~前 324 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远征军连续作战 10 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作战中,亚历山大正确选择战略方向,合理运用马其顿方阵战术,善于组织步兵与骑兵、陆军与海军协同作战,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并用等,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留下光辉一页借助地图和讲解,学生对亚历山大东征的史实一目了然。
步骤三:提出问题,亚历山大东征的主观动机(课件展示)1、亚历山大为什么要东征?学生读课文回答:为了夺取东方的土地和财富老师补充:亚历山大自幼受过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读《荷马史诗》,崇拜《伊利亚特》中的的英雄阿溪里,在事业中努力加以模仿16 岁时,他就随父作战,会师南下18 岁时,他指挥马其顿军队右翼,击败希腊联军20 岁时他决心继承父业,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组织东征2、东征的结果呢?学生回答:灭波斯,建立了世界上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老师在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发言补充,教师归纳:亚历山大东征所到之处烧杀掳掠,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古代东方文明所以说,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灾难,是一次非正义的侵略性的战争通过上述问题,归纳出亚历山大东征的主观动机:夺取东方的土地和财富,实现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承上启下,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那么:亚历山大东征仅仅是一次掠夺性的战争?步骤四: 问题探究 ——如何正确评价亚力山大东征?(打出投影)学生小组思考交流后,教师分析归纳: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文化在庞大的帝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人们的眼界。
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路他在东方建立的几十座城市,都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著名的大海港亚历山大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征服者之一,为后代那些雄心勃勃的统治者所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