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笛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5KB
约15页
文档ID:41236358
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_第1页
1/15

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一、 名词术语 1、城市配电网 为城市送电和配电的各级电压电力网总称城市电力网,简称城网城网包括输电网及 高压、中压和低压配电网220kV 及以上电压电网为输电网,110kV 及以下电压电网为城 市配电网,其中 35、66、110kV 电压电网为高压配电网,6、10、20kV 电压电网为中压配 电网,0.38kV 电压电网为低压配电网 2、用电负荷密度 指单位面积的用电负荷单位:MW/km2用电负荷密度反映了某一供电区域用电的 水平计算用电负荷密度时,用电负荷一般采用某区域一年当中的最高负荷,供电区域的 面积为与用电负荷相对应的有效面积,统计中应核减高山、戈壁、海域、湖泊、原始森林 等无用电负荷的区域 3、供电可靠性 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及可靠程度 4、供电可靠率 指在统计期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记作 RS-1,见式(3-4) 3-4) 此外,用户供电可靠率按“不计”因素,还包括指标 RS-2(不计外部影响)和 RS— 3(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的影响) ,本导则所要求的供电可靠率采用 RS-1 标准 5、容载比 指城网变电容量(kVA)在满足供电可靠性基础上与对应的负荷(kW)之比,它是反 映电网供电能力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是宏观控制变电总容量和规划安排变电容量的 依据。

容载比可按式(3-5)估算:(3-5) 式中 RS —— 容载比(kVA/kW) ;K1 —— 负荷分散系数; K2 —— 平均功率因数; K3 —— 变压器运行率; K4 —— 储备系数6、中性点接地装置 用来连接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的电气装置,由电阻、电感、电容元件或复合型式构成7、配电网自动化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采集并处理配电网数据、用户数据、 电网结构和地理信息,实现配电系统正常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以及配电管理 功能 8、配电站 中低压配电网中,用于变换电压、集中电力和分配电力的供电设施配电站一般是将 6~20kV 电压变换为 0.38kV 电压 9、开闭所 用于接受并分配电力的供配电设施,高压电网中也称为开关站中压配电网中的开闭所一般用于 10(20)kV 电力的接受与分配 10、关口计量 发电企业、电网经营企业以及用电企业之间进行的电能量结算,称为关口计量实施关口 计量的计量点,称为关口计量点 11、电缆分接箱 完成配电系统中电缆线路的汇集和分接功能的专用电气连接设备常用于城市环网、辐射 供电系统中分配电能及终端供电 二、主要技术原则 1、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 a) 电网规划应坚持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 划编制年限一般近期为 5 年,中期 10 年,远期为 15 年及以上。

b) 电网建设应符合“安全可靠、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环保节能和规范统一”的原则c) 应注重高效节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依靠科技进步,确保用 户安全稳定供电 d) 应根据城市的地位、经济发展水平、负荷性质和负荷密度等条件划分城市级别和供 电区不同级别的城市和不同类别的供电区应采用不同的建设标准城市级别划分见表 4.1-1;城市供电区划分见表 4.1-2 表 1-1 城市级别划分表 城市级别一 级二 级三 级划分标准省(区)会城市、特别重要城市或 GDP>1000 亿元人民币的城市 GDP 在 500~1000 亿 元人民币的城市GDP 为提高变电站 10kV 馈线的利用率,应限制设置用户专用供电线路,申请专用供电线 路的用户装见容量不宜小于 6000kVA 2、中压配电网接线 2.1 架空配电网接线 a) A、B 类供电区宜采用“三分段三联络”的接线方式,分段点的设置可根据网络接 线及负荷变化相应变动 b) C 类供电区宜采用开环运行的环网接线方式初期负荷较小时,可采用单电源树干 式接线方式,并应随着负荷增长逐步向环网接线方式过渡 中压架空配电线路接线方式见附图 C。

2.2 电缆配电网接线 2.2.1 中压电缆配电线路应遵循以下组网原则: a) 10kV 主干电缆网络宜按单环网或双环网组网 b) 组成环网的电源应分别来自不同的变电站或同一变电站的不同段母线 c) 对于环网接线,每一环网的节点数量不宜过多,由环网节点引出的放射支线不宜超 过 2 级 d) 为简化网络结构,不宜采用从电缆单环网的节点上再派生出小环网的结构形式 2.2.2 中压电缆配电网可采用以下接线方式: a) 互为备用的“2-1”单环网接线方式:当单回路馈线负荷电流小于或等于其安全载 流量的 50%时,则两馈线宜组成互为备用的“2-1”单环网接线 b) 互为备用的“3-1”单环网方式:当单回馈线负荷电流大于其安全载流量的 50%时, 三回馈线可组成互为备用的“3-1”单环网接线,每回馈线电缆的负荷电流根据实际情况确 定,但最高负荷电流不应超过电缆安全载流量的 66.7% c) 有专用备用线的“N 供一备”接线方式:在高负荷密集地区,馈线电缆也可组成“N 供一备”的接线,包括“二供一备” 、 “三供一备”及“四供一备” ,这种接线方式主供 电缆线路的最高负荷电流可达到该电缆安全载流量的 100% ,备用电缆线路正常运行方式 下不带负荷。

d) 在 A 类供电区,当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时,可由四回电缆馈线组成双环网的接线 方式 中压电缆配电线路接线方式见附图 C 3、中压架空配电线路 3.1 中压架空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符合本导则第 5.3.1 的规定 3.2 架空配电线路的分段点和分支点宜装设故障指示器3.3 架空线路宜采用双回或多回同杆架设,中压和低压线路可同杆架设 3.4 下列地区不具备条件采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架空绝缘线路: a) 线路走廊狭窄,裸导线架空线路与建筑物净距不能满足安全要求时 b) 高层建筑群地区 c) 人口密集,繁华街道区 d) 风景旅游区及林带区 e) 重污秽区 3.5 中压架空导线宜选择以下型式: LGJ 系列钢芯铝绞线、 JKLYJ 系列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线或 JKYJ 系列铜芯交联 聚乙烯绝缘线 3.6 中压架空导线截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线路导线截面按线路计算负荷、允许电压损失和机械强度选择,并留有适当的裕度 考虑维护施工方便,同一地区内,相同应用条件的导线截面应尽量统一主干线的截面不 宜小于 185mm2,次干线的截面不宜小于 95mm2,分支线的截面不宜小于 50mm2 3.7 中压架空线路杆塔按以下原则选择: a) 中压架空配电线路宜采用 12m 或 15m 水泥杆,必要时也可采用 18m 水泥杆。

水 泥杆的强度应按最大受力条件进行校验 b) 城区架空配电线路的承力杆(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宜采用窄基塔或钢管杆3.8 中压架空线路金具、绝缘子按以下要求选择: a) 宜采用节能金具,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5 b) 宜采用针式绝缘子或瓷横担绝缘子, 城区宜选用防污绝缘子 c) 重污秽及沿海地区,10kV 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当采用绝缘导线时应取 15kV,采 用裸导线时应取 20kV 4 、中压电缆配电线路 a)中压电缆的应用条件、路径选择和敷设方式应参照本导则 5.4.1、5.4.2、5.4.4 的规 定 b)电缆型式及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中压电缆截面按线路计算负荷、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并考虑敷设条件的校正系数, 电缆截面应留有适当裕度宜选用交联聚乙烯铜芯电缆配电线路主干线的截面不应小于 240mm2,次干线截面不应小于 120mm2次干线、分支线需进行热稳定校验 5、开闭所 a) 当变电站的 10kV 出线走廊受到限制、10kV 配电装置间隔不足且无扩建余地时, 宜建设开闭所开闭所应配合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同时进行,可单独建设,也可与配电站 配套建设 b) 开闭所宜根据负荷分布均匀布置,其位置应交通运输方便,具有充足的进出线通道, 满足消防、通风、防潮、防尘等技术要求。

c) 开闭所电气接线应简单可靠,宜采用单母线分段,两路进线、6~10 路出线;开闭 所按无人值班及综合自动化要求设计 d) 开闭所设计容量不宜超过 10000kVA e) 开闭所的进出线应采用交联聚乙烯电缆;进线截面宜采用 300mm2、400mm2、2×240mm2;出线截面宜采用 150mm2、185mm2 6、配电站 6.1 配电站设置原则a) 新建配电站位置应接近负荷中心 b) 配电站宜按“小容量、密布点”的原则设置,并按小区居民户数布点: 居民户数在 50 户以下时,视临近区域配电网情况设置 居民户数在 50~250 户时,宜设置一座配电站 居民户数在 250 户以上时,宜设置两座或以上配电站 6.2 变压器容量选择 单台配变容量不宜大于:油浸式,630kVA;干式,800kVA 6.3 室内站 a) 室内站可独立设置,也可设在建筑物内,站址选择应符合 GB 50053 的规定 b) 室内站宜按两台变压器设计,两路进线,根据负荷确定变压器容量 c) 每台变压器低压出线宜 4~6 回;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装设分段断路 器;低压进线柜宜装设配电综合测试仪 6.4 箱式变 a) 城市繁华地段、柱上变不满足要求、受场地限制无法建设室内站的场所,可安装箱 式变;施工用电、临时用电可采用箱式变。

b) 箱式变应采用电缆进出线,低压侧 4~6 回出线 c) 宜采用欧式箱变或美式箱变;箱式变的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33D 6.5 柱上变压器 a) 柱上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500kVA;变压器台架宜按最终容量一次建成 b) 变压器台架对地距离不应低于 2.5m,高压熔断器对地距离不应低于 4.5m c) 高压引线宜采用多股绝缘线,其截面按变压器额定电流选择,但不应小于 25mm2 d) 柱上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应避开易受车辆碰撞及严重污染的场所,台架下面不应设置 可攀爬物体 7 中压配电网设备的选择 7.1 配电变压器 a) 配电变压器应选用 S9 系列及以上的低损耗、低噪音、接线组别为 Dyn11 的环保节 能型变压器,优先选用 S11 系列变压器,高损耗变压器应限期更换为低损耗变压器 b) 为提高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水平,其最大负荷电流宜不低于额定电流的 60% 7.2 10kV 开关柜 a) 10kV 开关柜应具有五防功能,防护等级应达到 IP3X 及以上要求 b) 断路器柜应选用技术先进的长寿命少维护的真空或六氟化硫断路器柜系列;负荷开 关环网柜宜选用真空或六氟化硫环网柜系列 c) 断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不宜小于 20kA;热稳定电流不宜小于 20 kA(4S) ;负荷开 关的热稳定电流不宜小于 20kA(2S) ;断路器和负荷开关的动稳定电流均不小于 50kA。

7.3 电缆分接箱 a) 电缆分接箱宜采用屏蔽型全固体绝缘,外壳应满足使用场所的要求,应具有防水、 耐雨淋及耐腐蚀性能,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3X 级 b) 分接箱内宜预留备用电缆接头 7.4 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及熔断器 a) 中压架空线路分段、联络开关应采用体积小、容量大、维护方便的柱上六氟化硫 断路器或真空负荷开关,当开关设备需频繁操作时宜采用断路器 b) 为实施馈线自动化,主干环网线路宜采用真空自动负荷开关真空自动负荷开关 应具有以下功能:能带负荷频繁操作、工作寿命期限内免维护;具有良好的通信接口;配 有就地处理功能的一体型远方监控终端和带零序 PT 的电源变压器;通过设备本身可完成自动隔离故障并恢复非故障线路供电 c) 户外跌落式熔断器应选用开断短路容量为 200MVA、可靠性高、体积小和少维护 的新型熔断器 四、 低压配电网 1、主要技术原则 a) 低压配电网由与配电变压器相连接的低压配电装置、低压干线、分支线、低压联络 装置、低压接户线等构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