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康熙个人资料

凯和****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73KB
约10页
文档ID:263980972
康熙个人资料_第1页
1/10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康熙个人资料 篇一:康熙皇帝简介 康熙皇帝简介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其次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平静;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恬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保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充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采纳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顺治十八年正月玄烨即位时只有6岁(虚岁八岁),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康熙8岁丧父(存疑),10岁丧母母亲重病时,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病故后,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

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康熙亲政不久后,便宣布中断圈地,放宽开垦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坑骗,康熙还亲自出京巡查,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出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巡、一次西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此举极大的促进了康熙对民情的了解,他还亲自巡查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晚年倦勤,导致官吏贪污,吏治败坏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参劾户部堂官希福纳等侵贪户部内仓银六十四万余两,牵连的官吏多达一百一十二人康熙说“朕反复思之,终夜不寐, 若将伊等审问,获罪之人甚多矣”结果只把希福纳革职,其余官吏那么勒限赔款 康熙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役告成,歼灭在台湾的汉族政权,显示了康熙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时就挫败了政治对手鳌拜,年老时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异议人士康熙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役,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操纵他开创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宏伟的政治家 篇二:康熙介绍和历史故事 爱新觉罗·玄烨 编辑 您检索的康熙,一般指爱新觉罗·玄烨,其他释义请点击此处。

? 中文名 爱新觉罗·玄烨 外文名 The Kangxi Emperor;Kayser King 别 名 康熙帝;恩赫阿木古朗汗 国 籍 中国(清朝) 民 族 满族 出世地 北京紫禁城景仁宫 出世日期 1654年5月4日(甲午年) 逝世日期 1722年12月20日 职 业 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主要成就 蠲免赋税、进展经济 主要成就 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收复台湾,开府设县 抗拒沙俄侵略,大败准噶尔汗国 编修文化典籍 代表作品 《四书讲疏义序》、《庭训格言》等 年 号 康熙 庙 号 清圣祖 陵 墓 清景陵 前 任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 后 任 智擒鳌拜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十四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赦天下但亲政仅十天后,鳌拜即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实际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时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扑击之戏,不过在五月十六日(6月14日),突然下令这些侍卫在鳌拜进见时将其逮捕。

大臣谈判鳌拜大罪三十条,苦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勋,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好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由于长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头真正亲政的阶段[2] 平定三藩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苦求归老辽东,但苦求留其子之信持续镇守广东为引线,引发了是否撤藩的强烈讨论结果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抉择下令“撤藩” 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提出反清复明,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声讨清朝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大量地方大员纷纷反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反 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损失,一时间清帝国危在旦夕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叛乱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 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击下,被迫投降广东的尚之信也于1677年投降闽、粤以及江西都先后陷落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死,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

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3] 统一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中风而死,台湾郑氏王朝发生政变,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大权实际上为冯锡范、刘国轩掌管,郑氏官员向心力开头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4]姚启圣认为是进击台湾的好时机,向康熙帝推举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收复了台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进展[5] 驱赶沙俄 从明末开头,沙俄远征军曾屡屡入侵黑龙江流域,烧杀抢劫,四处蚕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撤离清领土侵略军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窜至爱珲劫掠,清将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但侵略军负隅顽抗。

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释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数日攻克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片面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爱珲、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卷土重来,再次占领雅克萨城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攻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托尔布津不理八月,清军开头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持续顽抗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侵略军被围困,战死病死好多,826名俄军, 结果只剩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切向清苦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允许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萨之战终止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

[6] 大破准噶尔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又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清军入关之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大清,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各部,也与清政府关系紧密 篇三: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娶了多少老婆 先介绍一下清朝后妃的等级,由高到低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允许.自贵人以上5个等级是务必皇帝亲自册封才行我看了康熙帝一生册封过3位皇后,1位皇贵妃,2位贵妃,10位妃子,剩下的一共44位.而在康熙帝的帝陵景陵安葬的就有55位之多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康熙八年生皇二子;康熙十三年生皇六子(即废太子)后因难产去世,享年22岁谥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皇(?——1678),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谥号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亲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升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谥号为: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襄嫔(?——1746),高氏,高廷秀之女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谨嫔,色赫图氏(?——1739),员外郎多尔济之女乾隆四年三月十六日薨,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祜 静嫔,石氏(?——1758)一子,允祁 熙嫔,陈氏(?——1737)陈玉卿之女,乾隆二年正月处二日薨(刘心武认为她是《红楼梦》中去世的老太妃的原型),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禧 穆嫔,陈氏(?——1727前),陈歧山之女,享年在30岁以上一子,允祢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1694), 满洲镶黄旗人,孝昭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册为贵妃,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去世一子,允礻我,一女,夭折 惠妃,纳喇氏(?——1732),郎中索尔和之女,初为庶妃康熙十六年册为惠嫔;二十年为惠妃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薨。

享年在70岁以上二子,承庆、允褆 — 10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