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支护施工工艺本标段隧道超前支护主要类型: 洞口段为$ 108超前长管 棚;洞内采用$ 52mm、$ 42mm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采用 $ 25mm 中空注浆锚杆1.4.1 超前长管棚长管棚采用①108mm热轧无缝钢管、接头钢管采用①114mm 热轧无缝钢管,端部长 15cm 丝扣以便连接;每节长 度为 6m、 4m 交替使用,保证隧道纵向同一横断面内的接头 数不大于 50%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砼导向墙、管棚;采用管棚钻机钻孔、 顶进钢管施作管棚1.4.1 钻孔的工艺流程钻孔工艺流程见图 2-5-57 1.4.2 钻孔的操作要点洞口段管棚施作前,按设计要求施工砼导向墙并确保施 工精度沿隧道开挖轮廓线纵向钻设管棚孔,其外插角符合设计要求孔径比管棚钢管直径大 15〜20mm钻孔顺序由高孔位向低孔位进行测斜仪控制钻孔角度施钻前搭设钻孔平台,制作导向架,并检查其安全稳定 性,施钻时固定牢固,以防止钻杆在推力和振动力的双重作 用下上下颤动,导致钻孔不直钻机开孔时要低压力,待成孔 1.0m后,压力逐渐增大,转速升至正常转速,第一节钻杆钻入围岩后, 尾部剩余20〜30cm时,停止钻进,钻机退回原位,人工装入第二根钻杆; 换钻杆时,注意检查钻孔质量,偏离时及时调整。
在施钻进 程中及时记录和收集岩性及钻孔参数钻孔达到要求深度 后,拆卸钻杆,钻机退回原位图2-5-57 长管棚钻孔工艺流程图顶进钢管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见图2-5-58顶管工艺:本工程采用大孔引导和管棚钻进相结合的工艺,将棚管沿引导孔钻进,接长棚管,直至孔底管件制作:棚管现场制作,钢管节长为 6m、4m,管棚接长时先将第一根钢管顶入钻好的孔内,再逐根联接接管:当第一根钢管推进孔内,孑L外剩余 30〜40cm时,停止推进,人工持链钳进行钢管联接,使两节钢管在联接套 处联成一体凿岩机再以冲击压力和推进压力低速顶进钢管根据管棚设计长度,按同样方法继续接长钢管图2-5-58 长管棚顶进工艺流程图144注浆管棚顶进完毕,撤出钻机,采用专用高压注浆泵灌注浆 液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2-5-59采用现场加工小导管,喷射砼圭寸闭岩面,凿岩机钻孔并 将小导管打入岩层,注浆泵压注水泥浆小导管采用外径$ 52mm或$ 42mm钢管,按设计要求钻 设压浆孔,钻孔角度、深度、密度及浆液配比符合设计要求, 注浆压力符合规范要求超前小导管以紧靠开挖面的钢架为支点,打入钢管后注 浆,形成管栅支护环按设计要求液浆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即先注稀浆,然后 逐级变浓。
注浆异常的处理:发生串浆时,在有多台注浆机的条件 下,同时注浆,当注浆机较少时将串浆孔及时堵塞,轮到该 管注浆时,再拔下堵塞物,用铁丝或细钢筋将管内杂物清除 并用高压风或水冲洗,然后再注浆水泥浆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 浓度及配合比,缩短凝胶时间,进行小泵量低压力注浆或间 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胶,但 停留时间不能超过混合浆的凝胶时间开挖图2-5-59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146超前锚杆超前锚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2-5-60 o施工时,锚杆按设计的环向间距、外插角插入拱部围岩 纵向搭接长度不少于1.0m超前锚杆以紧靠开挖面的钢架为 支点,通过注浆将锚杆与围岩固结,并与钢架连接形成柔性 支护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