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导则(试行)1范围本导则给出了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的评估方法、评估流程、评估标准指南,并给出了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示例本导则适用于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的评估精细化工生产的主要安全风险来自工艺反应的热风险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就是对反应的热风险进行评估2术语和定义2.1失控反应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 TMRd失控反应体系的最坏情形为绝热条件在绝热条件下,失控反应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失控反应最 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致爆时间 TMRd是温度的函数,是一个时间衡量尺度,用于评估失控反应最坏 情形发生的可能性,是人为控制最坏情形发生所拥有的时间 长短2.2绝热温升厶Tad在冷却失效等失控条件下,体系不能进行能量交换,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是反应 失控可能达到的最坏情形对于失控体系,反应物完全转化时所放出的热量导致 物料温度的升高, 称为绝热温升绝热温升与反应的放热量 成正比,对于放热反应来说,反应的放热量越大,绝热温升 越高,导致的后果越严重绝热温升是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 重要参数,是评估体系失控的极限情况,可以评估失控体系 可能导致的严重程度。
2.3工艺温度Tp目标工艺操作温度,也是反应过程中冷却失效时的初始 温度冷却失效时,如果反应体系同时存在物料最大量累积和 物料具有最差稳定性的情况,在考虑控制措施和解决方案时, 必须充分考虑反应过程中冷却失效时的初始温度,安全地确 定工艺操作温度2.4技术最高温度MTT技术最高温度可以按照常压体系和密闭体系两种方式 考虑对于常压反应体系来说,技术最高温度为反应体系溶剂 或混合物料的沸点;对于密封体系而言,技术最高温度为反 应容器最大允许压力时所对应的温度2.5失控体系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MTSR当放热化学反应处于冷却失效、热交换失控的情况下, 由于反应体系存在热量累积,整个体系在一个近似绝热的情 况下发生温度升高在物料累积最大时,体系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称为失控体系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MTSF与反应物料的 累积程度相关,反应物料的累积程度越大, 反应发生失控后, 体系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MTSR越高2.6精细化工产品原化学工业部对精细化工产品分为:农药、染料、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颜料、试剂和高纯物、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 、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粘合剂、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化工系统生 产的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高分子聚合物中的 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功能膜、偏光材料等)等11个大类。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1),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企业中反应安全风险较大的有:化学农药、化 学制药、有机合成染料、化学品试剂、催化剂以及其他专业 化学品制造企业3反应安全风险评估3.1工艺信息工艺信息包括特定工艺路线的工艺技术信息,例如:物 料特性、物料配比、反应温度控制范围、压力控制范围、反 应时间、加料方式与加料速度等工艺操作条件,并包含必要 的定性和定量控制分析方法3.2实验测试仪器反应安全风险评估需要的设备种类较多,除了闪点测试仪、爆炸极限测试仪等常规测试仪以外,必要的设备还包括 差热扫描量热仪、热稳定性筛选量热仪、绝热加速度量热仪、 高性能绝热加速度量热仪、微量热仪、常压反应量热仪、高 压反应量热仪、最小点火能测试仪等;配备水分测试仪、液 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设备;具备动力学研究手 段和技术能力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设备3.3实验能力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单位需要具备必要的工艺技术、工程 技术、热安全和热动力学技术团队和实验能力,具备中国合 格评定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认可实验室)资质,保证相关 设备和测试方法及时得到校验和比对,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 性。
4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方法4.1单因素反应安全风险评估依据反应热、失控体系绝热温升、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 间进行单因素反应安全风险评估4.2混合叠加因素反应安全风险评估以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作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失控 体系绝热温升作为风险导致的严重程度,进行混合叠加因素 反应安全风险评估4.3反应工艺危险度评估依据四个温度参数(即工艺温度、技术最高温度、最大 反应速率到达时间为 24小时对应的温度,以及失控体系能 达到的最高温度)进行反应工艺危险度评估对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进行定性或半定量的评估,针 对存在的风险,要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具有多目标、多属性的特点,单一的评估方法不能全面反映 化学工艺的特征和危险程度, 因此,应根据不同的评估对象,进行多样化的评估5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流程5.1物料热稳定性风险评估对所需评估的物料进行热稳定性测试,获取热稳定性评 估所需要的技术数据主要数据包括物料热分解起始分解温 度、分解热、绝热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为 24小时对应的温度对比工艺温度和物料稳定性温度, 如果工艺温度大于绝热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为 24小时对应的温度,物料在工艺条件下不稳定,需要优化已有工艺条件, 或者采取一定的技术控制措施, 保证物料在工艺过程中的安 全和稳定。
根据物质分解放出的热量大小, 对物料潜在的燃爆危险性进行评估,分析分解导致的危险性情况, 对物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免受热或超温, 引发危险事故的发生提出要求5.2目标反应安全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导致的严重程度评估 实验测试获取反应过程绝热温升、体系热失控情况下工艺反应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以及失控体系达到最高温度对 应的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等数据考虑工艺过程的热累积 度为100%利用失控体系绝热温升,按照分级标准,对失控 反应可能导致的严重程度进行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利用最大 反应速率到达时间,对失控反应触发二次分解反应的可能性 进行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综合失控体系绝热温升和最大反应 速率到达时间,对失控反应进行复合叠加因素的矩阵评估, 判定失控过程风险可接受程度如果为可接受风险,说明工 艺潜在的热危险性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为有条件接受风险, 则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控制措施,降低反应安全风险等级; 如果为不可接受风险,说明常规的技术控制措施不能奏效, 已有工艺不具备工程放大条件,需要重新进行工艺研究、工 艺优化或工艺设计,保障化工过程的安全5.3目标反应工艺危险度评估实验测试获取包括目标工艺温度、失控后体系能够达到 的最高温度、失控体系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为 24小时对应的温度、技术最高温度等数据。
在反应冷却失效后,四个 温度数值大小排序不同,根据分级原则,对失控反应进行反 应工艺危险度评估,形成不同的危险度等级;根据危险度等 级,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应急冷却、减压等安全措施 均可以作为系统安全的有效保护措施对于反应工艺危险度 较高的反应,需要对工艺进行优化或者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降低危险度等级常规控制措施不能奏效时,需要重新进行 工艺研究或工艺优化,改变工艺路线或优化反应条件,减少 反应失控后物料的累积程度,实现化工过程安全6评估标准6.1物质分解热评估对物质进行测试,获得物质的分解放热情况,开展风险 评估,评估准则参见表 1表1分解热评估等级分解热(J/g)说明1分解热v 400潜在爆炸危险性2400w分解热w 1200分解放热量较大,潜在爆炸危险性较咼31200v 分解热 v 3000分解放热量大,潜在爆炸危险性咼4分解热》3000分解放热量很大,潜在爆炸危险性很高分解放热量是物质分解释放的能量,分解放热量大的物 质,绝热温升高,潜在较高的燃爆危险性实际应用过程中 ,要通过风险研究和风险评估,界定物料的安全操作温度, 避免超过规定温度,引发爆炸事故的发生6.2严重度评估严重度是指失控反应在不受控的情况下能量释放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
由于精细化工行业的大多数反应是放热反 应,反应失控的后果与释放的能量有关反应释放出的热量 越大,失控后反应体系温度的升高情况越显著,容易导致反 应体系中温度超过某些组分的热分解温度,发生分解反应以 及二次分解反应,产生气体或者造成某些物料本身的气化, 而导致体系压力的增加在体系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可能致 使反应容器的破裂以及爆炸事故的发生,造成企业财产人员 损失、伤害失控反应体系温度的升高情况越显著,造成后 果的严重程度越高反应的绝热温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绝热温升不仅仅是影响温度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还是失控 反应动力学的重要影响因素绝热温升与反应热成正比,可以利用绝热温升来评估放 热反应失控后的严重度当绝热温升达到 200 K或200 K以上时,反应物料的多少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是主要因素,温 升导致反应速率的升高占据主导地位,一旦反应失控,体系 温度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的变化,并导致严重的后果而 当绝热温升为50 K或50 K以下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比较平缓,体现的是一种体系自加热现象,反应物料的增加 或减少对反应速率产生主要影响,在没有溶解气体导致压力 增长带来的危险时,这种情况的严重度低。
利用严重度评估失控反应的危险性,可以将危险性分为表2失控反应严重度评估等级△ Tad ( K)后果1< 50且无压力影响单批次的物料损失250vA TadV 200工厂短期破坏3200讥 TadV 400工厂严重损失4> 400工厂毁灭性的损失绝热温升为200 K或200 K以上时,将会导致剧烈的反 应和严重的后果;绝热温升为 50 K或50 K以下时,如果没有压力增长带来的危险,将会造成单批次的物料损失,危险 等级较低6.3可能性评估可能性是指由于工艺反应本身导致危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概率大小利用时间尺度可以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反 应安全风险评估,可以设定最危险情况的报警时间,便于在 失控情况发生时,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及时采取相应的补 救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强制疏散,最大限度地避免爆炸等恶 性事故发生,保证化工生产安全对于工业生产规模的化学反应来说,如果在绝热条件下失控反应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大于等于 24小时,人为处置失控反应有足够的时间,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如果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小于等于 8小时,人为处置失控反应的时间不足,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升高采用上述的时间尺 度进行评估,还取决于其他许多因素,例如化工生产自动化 程度的高低、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培训情况、生产保障系 统的故障频率等,工艺安全管理也非常重要。
利用失控反应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 TMRd为时间尺度,对反应失控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评估准则参见表 3表3失控反应发生可能性评估等级TMRd(h)后果1TMRA 24很少发生28v TMRv 24偶尔发生31vTMRW 8很可能发生4TMRW 1频繁发生6.4矩阵评估风险矩阵是以失控反应发生后果严重度和相应的发生 概率进行组合,得到不同的风险类型,从而对失控反应的反 应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按照可接受风险、有条件接受风险 和不可接受风险,分别用不同的区域表示,具有良好的辨识性以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作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失控 体系绝热温升作为风险导致的严重程度,通过组合不同的严 重度和可能性等级,对化工反应失控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矩阵参见图1L丄 MIJE31 ti28 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