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脏腑 第一节 概 述 1.脏腑学说的概念 l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是内脏的总称l脏腑学说————是中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是中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畜体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分,它是研究畜体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相互关系及其与全身组织器官之间各种联系的学相互关系及其与全身组织器官之间各种联系的学说l脏腑学说古代称脏腑学说古代称““藏象藏象””藏————指内脏;象指内脏;象————即形象、表现即形象、表现藏象藏象”——”——即指内脏的生理即指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2021/3/1112.脏腑学说的内容 l脏脏————指五脏,即肝、心、脾、肺、肾指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心包心包) ),脏为,脏为““贮藏贮藏””的意思,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的意思,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l腑腑————指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指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腑腑””为暂寄的意思,共同功能是传化物,对水谷进行为暂寄的意思,共同功能是传化物,对水谷进行受纳、消化、吸收,并能排泄糟泊受纳、消化、吸收,并能排泄糟泊。
l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胞宫即脑、髓、骨、脉、胆、胞宫奇奇””是是异,异,““恒恒””是常的意思,因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不是常的意思,因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不同于一般的脏腑,故称为奇恒之腑,其中胆为六腑之一,同于一般的脏腑,故称为奇恒之腑,其中胆为六腑之一,但唯其收藏清洁之液,也归入奇恒之腑但唯其收藏清洁之液,也归入奇恒之腑 l脏腑学说除研究上述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联系脏腑学说除研究上述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联系外,还研究它们与肢体组织五体外,还研究它们与肢体组织五体( (筋、脉、肉、皮毛、筋、脉、肉、皮毛、骨骨) )、五官九窍、五官九窍( (目、舌、口、鼻、耳、前后阴目、舌、口、鼻、耳、前后阴) )的相互的相互联系,同时还研究脏腑机能活动的基本物质联系,同时还研究脏腑机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气、血、津液等 2021/3/112脏腑与脏器的区别脏腑与脏器的区别l中兽医学的脏腑,不同于西医的脏器,前者是中兽医学的脏腑,不同于西医的脏器,前者是指一个解剖生理、病理的概念,除了包括解剖指一个解剖生理、病理的概念,除了包括解剖上脏器之外,还与现代医学其他系统有联系。
上脏器之外,还与现代医学其他系统有联系 心心肝肝脾脾膀胱膀胱肺肺肾肾胆胆小肠小肠胃胃大肠大肠神经神经生殖生殖内分泌内分泌运动运动泌尿泌尿水盐代谢水盐代谢呼吸呼吸血循血循消化消化2021/3/113第二节 脏腑的生理与病理 一、心与小肠一、心与小肠 (一一)心心 1.心主血脉,外应于色心主血脉,外应于色 指心主管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输送养料以营养全身与现指心主管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输送养料以营养全身与现代医学观点一致代医学观点一致 2.心藏神心藏神 心是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心是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日常用日常用语很多,如很多,如““心心计””、、““心思心思””,,““心慌心慌””,,““用心用心””,,““小心小心””,,““心甘情愿心甘情愿””,,““心不在焉心不在焉””等等实际上指大上指大脑的功能活的功能活动–心藏神功能正常,心藏神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楚,精神状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良好;;功能障碍,功能障碍,则表表现兴奋或抑制l藏神与主血功能是相关的,藏神与主血功能是相关的, “ “心藏脉,脉舍神心藏脉,脉舍神””,因为精血是精神,因为精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心血充盈,活动的物质基础。
心血充盈,““家畜皮毛光彩精神倍家畜皮毛光彩精神倍” ” ;心血不足,;心血不足,则出现活动异常或惊恐不安;心神异常也可引起心血不足或运行不畅则出现活动异常或惊恐不安;心神异常也可引起心血不足或运行不畅2021/3/1143.3.心主汗心主汗 汗为津液化生,津液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血为汗为津液化生,津液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血为心所主,血汗同源,故称心主汗,心所主,血汗同源,故称心主汗,““汗为心之液汗为心之液””–心阳不足,则腠里不固而自汗;心阴不足则阴虚盗汗;心阳不足,则腠里不固而自汗;心阴不足则阴虚盗汗;反之反之, ,出汗过多可损及心血及心气,引起精神或脉色异出汗过多可损及心血及心气,引起精神或脉色异常4.4.心开窍于舌心开窍于舌 心经的别络上行于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故有心经的别络上行于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故有““舌为心之苗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心开窍于舌””的说法的说法–临床上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易从舌上反映出来临床上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易从舌上反映出来心血充足,舌运动自如,舌色红润;心血郁阻,则舌色心血充足,舌运动自如,舌色红润;心血郁阻,则舌色青紫,心经有热,舌质红绛,口舌生疮。
青紫,心经有热,舌质红绛,口舌生疮 2021/3/115(二)小肠 l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别清浊即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别清浊即接受胃腐熟后传来的水谷,进一步消化接受胃腐熟后传来的水谷,进一步消化分成清和浊两部分,清者为水谷精液,分成清和浊两部分,清者为水谷精液,吸收后通过脾传输身体各部;浊者为糟吸收后通过脾传输身体各部;浊者为糟泊及多余水液,下注大肠和肾,经二便泊及多余水液,下注大肠和肾,经二便排出体外排出体外–小肠有病时,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外,还出小肠有病时,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外,还出现排粪、排尿的异常现排粪、排尿的异常 2021/3/116(三)心合小肠 1.经脉络属 :构成阴阳、表里关系构成阴阳、表里关系2. 生理联系 心心 前肢少阴心经前肢少阴心经 小肠小肠 前肢太阳小肠经前肢太阳小肠经 心心 心气血温养小心气血温养小肠,促,促进分分别清清浊 小肠小肠 小小肠传化物充心血、助心气化物充心血、助心气 2021/3/1173.病理影响 心心 心心经热移于小移于小肠,引起小,引起小肠实热,尿短赤,尿,尿短赤,尿涩痛痛 小肠小肠 小小肠热上熏于心,引起口舌糜上熏于心,引起口舌糜烂 无神无神心气血心气血 不足不足小小肠受盛化受盛化物功能不良物功能不良 纳少、腹少、腹胀、腹泻、腹泻 2021/3/118二、肺与大肠 (一)肺 1.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司呼吸l一指主呼吸之气,进行气体交换;一指主呼吸之气,进行气体交换;l二是指主宗气,将来源于脾的水谷之精气与吸二是指主宗气,将来源于脾的水谷之精气与吸入自然之清气在肺中化生为宗气,通过心、肺、入自然之清气在肺中化生为宗气,通过心、肺、血液循环输布至五脏六腑,以至全身,维持各血液循环输布至五脏六腑,以至全身,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
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肺肺主主气气功功能能正正常常,,则则呼呼吸吸均均匀匀,,各各脏脏腑腑功功能能正正常常,,精精力力充充沛沛;;肺肺气气不不足足,,则则呼呼吸吸功功能能失失调调,,出出现现体体倦倦乏力、气短、自汗乏力、气短、自汗2021/3/1192.2.肺主宣降,通调水道肺主宣降,通调水道l宣宣::宣宣发肺主宣发::指气血津液通指气血津液通过肺的宣肺的宣发而而输布全身,以温布全身,以温润肌腠皮肤肌腠皮肤l降降::即清即清肃下降肺主下降肺主肃降降::一是指肺居上焦,其一是指肺居上焦,其气以清气以清肃下降下降为顺,若肺失,若肺失肃降、气不得降,降、气不得降,则出出现喘咳等肺气上逆的病喘咳等肺气上逆的病变;二是指通;二是指通过肺气肺气肃降来降来通通调水道,使上焦的水液下水道,使上焦的水液下输膀胱,若肺失膀胱,若肺失肃降、降、不能通不能通调水道,水道,则会会发生痰生痰饮、小便不利、尿少、、小便不利、尿少、水水肿等水液等水液输布障碍的病布障碍的病变所以中医治所以中医治疗尿不利尿不利除用利水除用利水药(车前草、茯苓等前草、茯苓等) 外,外,还用宣肺用宣肺药桔梗,桔梗,称称为“提提壶揭盖揭盖”。
l宣宣发和和肃降都参加水液的代降都参加水液的代谢,二者相,二者相辅相成,只相成,只有二者功能正常,才可使气道通有二者功能正常,才可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呼吸均匀;;促促进水液代水液代谢及气体交及气体交换否否则,引起病,引起病变 2021/3/11103.3.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一一身身之之表表,,包包括括皮皮肤肤、、汗汗孔孔、、被被毛毛等等组组织织,,简简称称皮皮毛毛肺肺主主一一身身之之表表,,外外合合皮皮毛毛,,指指肺肺有有调调节节气气门门( (汗汗孔孔) )开开合和营养皮毛的作用合和营养皮毛的作用–这这种种功功能能主主要要通通过过宣宣降降作作用用肺肺气气充充足足,,气气血血津津液液布布散散正正常常,,皮皮毛毛温温暖暖润润泽泽;;反反之之,,肺肺气气虚虚弱弱,,营营养养布布散散失失常常,,皮皮毛毛枯枯焦焦;;外外邪邪入入侵侵,,常常由由皮皮毛毛犯犯肺肺、、出出现现恶恶寒寒、、发发热热、、咳咳嗽嗽等等肺肺气气不不宣的证候宣的证候4.4.肺开窍于鼻肺开窍于鼻鼻鼻是是呼呼吸吸气气出出入入的的通通道道,,所所以以称称““鼻鼻为为肺肺窍窍””外外邪邪犯犯肺也常由口鼻而入。
肺也常由口鼻而入–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有赖于肺气的作用肺气平和,鼻窍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有赖于肺气的作用肺气平和,鼻窍通利,呼吸正常,嗅觉灵敏;若外邪袭肺,肺气不宣,则鼻通利,呼吸正常,嗅觉灵敏;若外邪袭肺,肺气不宣,则鼻塞流涕,呼吸不畅,嗅觉不灵塞流涕,呼吸不畅,嗅觉不灵2021/3/1111(二)大肠 l生理功能是传送糟泊,燥化和排泄粪便生理功能是传送糟泊,燥化和排泄粪便l有病则引起燥化和传导失常燥化不及,有病则引起燥化和传导失常燥化不及,出现腹泻,燥化太过,引起便秘出现腹泻,燥化太过,引起便秘 2021/3/1112(三) 肺合大肠 1.经脉络属 :构成阴阳、表里关系构成阴阳、表里关系2. 生理联系 肺肺 前肢太阴肺前肢太阴肺经 大大肠 前肢阳明大前肢阳明大肠经 肺肺 肺主宣降利于腑气下行和大肺主宣降利于腑气下行和大肠传导 大大肠 大大肠传导畅通促肺气和利通促肺气和利 2021/3/1113 肺肺 肺通肺通调水道水道 大大肠 大大肠主燥化主燥化 肺肺 肺肺经有有热或肺阴不足,引起大或肺阴不足,引起大肠津少,便秘津少,便秘 大大肠 大大肠传到失常,引起肺失宣降到失常,引起肺失宣降, ,咳嗽气喘咳嗽气喘 肺肺 肺呼出浊气肺呼出浊气 大大肠 大肠排出浊气大肠排出浊气(矢气矢气) 3.病理影响 肺失宣降肺失宣降, ,咳嗽气咳嗽气喘喘 大肠传导不大肠传导不利利, ,便秘便秘 2021/3/1114三、脾与胃 (一)脾 1.脾主运化 运,指运输;化,即消化吸收。
运,指运输;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包括两个方面:脾主运化包括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精微: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水谷,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水谷,进一步消化吸收,并将营养物质转输到心、进一步消化吸收,并将营养物质转输到心、肺、通过经脉输布全身肺、通过经脉输布全身 (2)运化水湿:将代谢后的水液在肺的协同将代谢后的水液在肺的协同下,转输到肾,由膀胱排出体外下,转输到肾,由膀胱排出体外2021/3/1115l脾的运化功能正常,称为脾的运化功能正常,称为““脾气健运脾气健运””病理情况病理情况下称为下称为脾失健运脾失健运脾失健运脾失健运脾运化水谷,以满足畜体的营养需要和气血的化生,所以脾运化水谷,以满足畜体的营养需要和气血的化生,所以称称““脾为后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和和““气血生化之源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的作用,其功能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主要依赖脾气的作用,其功能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脾气主升脾气主升””;如脾气不升,甚至反作,称为;如脾气不升,甚至反作,称为““脾气下陷脾气下陷””或或““中气下陷中气下陷””,则引起久泄、脱肛或内脏垂脱诸证则引起久泄、脱肛或内脏垂脱诸证。
食物运化失司食物运化失司→→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生化无源→→神疲乏力、消瘦神疲乏力、消瘦水饮运化失司水饮运化失司→→痰饮、水肿、积水、泄痰饮、水肿、积水、泄泻、肢体困重泻、肢体困重2021/3/11162.脾主统血 l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血液运行于经脉之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不致溢于经脉之外,全有赖于脾气的统摄中,不致溢于经脉之外,全有赖于脾气的统摄–脾气充盛脾气充盛→→血行脉内血行脉内; ;–脾气虚衰脾气虚衰→→血溢脉外血溢脉外→→各种出血证,以慢性出血为各种出血证,以慢性出血为主主( (稀血性出血稀血性出血) )3.脾主肌肉四肢 l全全身身肌肌肉肉的的生生长发育育和和四四肢肢的的功功能能活活动,,有有赖于脾运化水谷精液的于脾运化水谷精液的营养–脾气健运脾气健运→→肌肉营养良好肌肉营养良好→→肌肉丰满,收缩力强;肌肉丰满,收缩力强;–脾失健运脾失健运→→肌肉营养不良肌肉营养不良→→肌肉消瘦,收缩无力肌肉消瘦,收缩无力 2021/3/1117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l开开窍窍于于口口: :指指在在水水谷谷受受纳纳与与运运化化方方面面,,口口与脾的功能是统一协调的。
与脾的功能是统一协调的–脾气健旺脾气健旺→→食欲旺盛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口味正常;–脾失健运脾失健运→→食欲减损食欲减损→→口淡乏味口淡乏味l其其华华在在唇唇: :指指脾脾运运化化功功能能的的盛盛衰衰可可从从口口唇唇反映出来反映出来–脾气健运脾气健运→→营养充足营养充足→→口唇红润光泽;口唇红润光泽;–脾气不健脾气不健→→营养不佳营养不佳→→口唇淡白无光;口唇淡白无光;–脾经有热脾经有热→→口唇红肿甚破溃生疮口唇红肿甚破溃生疮 2021/3/1118(二)胃 l主要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主要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饮饮食食入入口口,,经经过过食食道道,,容容纳纳于于胃胃,,故故称称胃胃为为““水水谷谷之之海海””胃胃内内水水谷谷,,经经胃胃的的腐腐熟熟消消磨磨,,下下传传于于小小肠肠,,其其精精微微通通过过脾脾的的运运化化,,以以供供养养周周身身,,所所以以又又合合称称““脾脾胃胃为为后后天天之之本本””脾脾胃胃的的消消化化功功能能,,又又常常概概括括称称为为““胃胃气气””临临床床上上,,不不论论何何种种疾疾病病,,均均注注意意““保保胃胃气气””,,也也把把胃胃气气作作为为判判断断疾疾病病预预后后的的重重要要方方面面,,““有胃气则昌,无胃气则亡有胃气则昌,无胃气则亡””。
l胃气的功能特点是以降为顺,若胃失和降,则胃气的功能特点是以降为顺,若胃失和降,则食欲减退,腹胀呕吐、呃逆食欲减退,腹胀呕吐、呃逆 2021/3/1119(三)脾合胃 1.经脉络属经脉络属 :脾脾后肢太阴脾经后肢太阴脾经 后肢阳明胃经后肢阳明胃经 胃胃 2.生理联系:生理联系:脾脾→→阴脏阴脏→→主运化主运化→→主升主升→→喜燥恶湿喜燥恶湿胃胃→→阳腑阳腑→→主受纳主受纳→→主降主降→→喜润恶燥喜润恶燥二者阴阳相合,升降相应,燥湿相济,共同维持对水谷二者阴阳相合,升降相应,燥湿相济,共同维持对水谷的消化吸收及精气输布的消化吸收及精气输布 3.病理影响:病理影响:脾为湿困,运化不健,脾气不升脾为湿困,运化不健,脾气不升→→胃乏受纳和降失常胃乏受纳和降失常→→纳呆,呕吐纳呆,呕吐, ,肚腹饱胀;肚腹饱胀;饮食不节,食积胃脘,浊气不降饮食不节,食积胃脘,浊气不降→→脾升清运化失职脾升清运化失职→→嗳嗳腐吐酸,腹胀泄泻腐吐酸,腹胀泄泻 2021/3/1120四、肝与胆 (一一)肝肝 1.肝藏血;指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安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安静时,一部分血液贮藏于肝脏;活动时,肝脏排出贮藏静时,一部分血液贮藏于肝脏;活动时,肝脏排出贮藏的血液,以供机体需要,故有的血液,以供机体需要,故有““动则血运诸经,静则血动则血运诸经,静则血归于肝脏归于肝脏””之说。
之说–肝藏血正常肝藏血正常→→活动时肝供血充足活动时肝供血充足→→各器官功能正常各器官功能正常→→家畜不易家畜不易疲劳疲劳 肝藏肝藏血血失职失职 肝血肝血不足不足 肝不肝不藏血藏血 血不养目,则目眩血不养目,则目眩 血不养筋,筋肉拘挛或屈伸不利血不养筋,筋肉拘挛或屈伸不利 各器官功能受影响,动物不安各器官功能受影响,动物不安 血溢脉外血溢脉外 2021/3/11212.肝主疏泄 l指肝具有疏通、开泄的功能肝主疏泄主要关系指肝具有疏通、开泄的功能肝主疏泄主要关系到畜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到畜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气机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是对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泛指气的运动变化,是对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气机调畅,升降正常,表现为某些内脏正常的生理活动;气机不气机调畅,升降正常,表现为某些内脏正常的生理活动;气机不调,升降失常,则表现为某些内脏的病理活动调,升降失常,则表现为某些内脏的病理活动l疏泄功能具体表现三个方面:疏泄功能具体表现三个方面: (1)(1)精神活动精神活动:肝主疏泄,对气机的调畅有重要作:肝主疏泄,对气机的调畅有重要作用,与精神活动的关系密切相关用,与精神活动的关系密切相关。
–肝气疏泄正常肝气疏泄正常→→气机调畅气机调畅→→气血平和,精神正常;气血平和,精神正常;–肝气疏泄失常肝气疏泄失常→→气机不调气机不调→→气滞血瘀,精神异常气滞血瘀,精神异常→→抑抑郁、胸胁疼痛郁、胸胁疼痛( (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兴奋、易怒兴奋、易怒( (肝气亢奋肝气亢奋) ) 2021/3/1122(2)消化方面 –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影响胆汁分泌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影响胆汁分泌 3)水液代谢:通利三焦,疏通水道通利三焦,疏通水道 l肝失疏泄肝失疏泄→→瘀血阻滞,经脉不利瘀血阻滞,经脉不利→→水液水液不行不行→→水肿、腹水水肿、腹水 肝失疏泄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机不畅 脾气不升脾气不升→→腹胀,腹泻腹胀,腹泻( (肝脾不合肝脾不合) );; 胃气不降胃气不降→→嗳气、呕吐、呃逆嗳气、呕吐、呃逆( (肝气犯胃肝气犯胃) ) 胆汁输注失常胆汁输注失常→→消化紊乱,黄疸消化紊乱,黄疸 2021/3/11233.肝主筋,其华在爪 筋膜是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肝主筋,筋膜是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肝主筋,指全身筋膜依赖于肝血的滋养指全身筋膜依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肝血/ /阴充足阴充足→→筋得滋养筋得滋养→→筋膜筋膜强强健柔和健柔和→→运运动有力,灵有力,灵活自如活自如; l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能影响到爪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能影响到爪( (甲、蹄甲、蹄) )的的荣枯变化。
荣枯变化–肝血、阴充足肝血、阴充足→→爪甲得养爪甲得养→→爪甲爪甲坚韧光光泽;; –肝血、阴不足肝血、阴不足→→爪甲失养爪甲失养→→爪甲薄、爪甲薄、软、、变形、硬脆,形、硬脆,易裂断 肝血肝血/ /阴阴不足不足 筋失筋失滋养滋养 筋膜强筋膜强急或急或弛缓弛缓 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 (肝风内动肝风内动) ) 肢体麻木,四肢震颤,屈伸不利肢体麻木,四肢震颤,屈伸不利( (血不养筋血不养筋) ) 2021/3/11244.肝开窍于目 l五五脏脏六六腑腑的的精精气气皆皆上上注注于于目目,,其其中中主主要要是是肝肝脏脏,,因因为为肝肝主主藏藏血血,,肝肝的的经经络络又又上上联联于于目目系系肝肝的的功功能能正正常常与与否否,,往往往往可可反反映映于于目目,,目目的的功功能能的的发挥有赖于肝之阴血滋养发挥有赖于肝之阴血滋养–肝血不足肝血不足→→视觉模糊不清,夜盲;视觉模糊不清,夜盲;–肝阴不足肝阴不足→→两目干涩;两目干涩;–肝经风热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目赤肿痛;–肝风内动肝风内动—→—→目斜上吊目斜上吊二)胆 l主要功能为贮藏和排泄胆汁,助脾胃消化主要功能为贮藏和排泄胆汁,助脾胃消化。
2021/3/1125(三)肝合胆 l1.经脉络属:l2.生理联系生理联系 –①①胆汁:来源于肝,贮于胆;胆汁:来源于肝,贮于胆;–②②消化:肝主排泄,胆排胆汁共助消化;消化:肝主排泄,胆排胆汁共助消化;–③③精神活动精神活动: : 肝主谋略肝主谋略, ,胆主决断胆主决断,“,“肝胆相济肝胆相济, ,勇敢乃勇敢乃成成”” l3.病理影响病理影响–肝失疏泄肝失疏泄—→—→胆汁泌、排失常胆汁泌、排失常—→—→消化紊乱、黄疸、皮消化紊乱、黄疸、皮肤骚痒肝肝 后肢厥阴肝经后肢厥阴肝经 胆胆后肢少阳胆经后肢少阳胆经 2021/3/1126五、肾与膀胱 (一)肾 1.肾藏精,主发育、生殖:肾藏精,主发育、生殖:肾藏之精是构成畜体的肾藏之精是构成畜体的基本物质,也是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基本物质,也是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l肾精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肾精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也称生殖之精,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有关;也称生殖之精,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有关;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两者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联系,先天之精有质。
两者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联系,先天之精有赖后天之精滋养才能不断补充,后天之精需要先赖后天之精滋养才能不断补充,后天之精需要先天之精的气化才能不断产生天之精的气化才能不断产生l肾精又称精又称肾阴阴,,对各各脏腑起着濡腑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滋养的作用,为畜体阴液的根本,所以又称元阴、真阴畜体阴液的根本,所以又称元阴、真阴 2021/3/1127•肾精能转化为肾气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肾精能转化为肾气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肾精能转化为肾气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肾精能转化为肾气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生殖和生长发育能力到生殖和生长发育能力到生殖和生长发育能力到生殖和生长发育能力l《素问《素问. .上古天真论》说:上古天真论》说:““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七八,天,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l女子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突出反这突出反映了肾气在主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方面的作用映了肾气在主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方面的作用l肾精与生殖有关,故精与生殖有关,故临床上出床上出现的阳萎、滑精、早泄、不的阳萎、滑精、早泄、不孕等都与孕等都与肾有直接关系若有直接关系若肾藏精功能失常,藏精功能失常,则生生长发育、育、生殖能力受到影响如某些不孕生殖能力受到影响如某些不孕证,,发脱脱齿松以及小儿松以及小儿发育育迟缓,筋骨瘘,筋骨瘘软等症,都是等症,都是肾精气不足的表精气不足的表现壮阳药大多入大多入肾经,如淫羊藿,如淫羊藿 2021/3/11282.肾主命门之火肾主命门之火 l命门之火,即肾阳,对全身各脏腑起着温煦的作用,为机命门之火,即肾阳,对全身各脏腑起着温煦的作用,为机体阳气的根本,所以又称元阳、真阳,生命的本元之火体阳气的根本,所以又称元阳、真阳,生命的本元之火肾主命门之火,指肾主管全身的阳气若命门火衰,则会肾主命门之火,指肾主管全身的阳气若命门火衰,则会导致全身阳气衰弱导致全身阳气衰弱————肾阳虚l肾阴肾阳犹如水、火一样由寄于肾,故有肾阴肾阳犹如水、火一样由寄于肾,故有““肾为水火之宅肾为水火之宅””之说。
又有说,元阴元阳合为元气,藏于肾所以,肾之说又有说,元阴元阳合为元气,藏于肾所以,肾为畜体根本之所在因元气的盛衰,可影响五脏六腑之盛为畜体根本之所在因元气的盛衰,可影响五脏六腑之盛衰l肾阴与肾阳在体内也是相互制约、依存的,以维持畜体生肾阴与肾阳在体内也是相互制约、依存的,以维持畜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即引起肾的阴阳失理上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即引起肾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然而,肾的病变以虚证为多,不是肾阴调的病理变化然而,肾的病变以虚证为多,不是肾阴( (精精) )虚虚( (表现有内热表现有内热) ),就是肾阳,就是肾阳( (火火) )衰衰( (表现形寒肢冷表现形寒肢冷) )严重者出现阴阳两虚严重者出现阴阳两虚( (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 ) 2021/3/11293.肾主水肾主水 l肾在调节机体水液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素问肾在调节机体水液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素问··逆调论》说:逆调论》说:““肾者肾者, ,水脏,主津液也水脏,主津液也””l水液自胃的受纳、脾的转输、肺的通调而下归于水液自胃的受纳、脾的转输、肺的通调而下归于肾通过肾阳的气化而分清泌浊,清者再吸收上肾。
通过肾阳的气化而分清泌浊,清者再吸收上输复归于肺而为津,浊者下注膀胱而为尿排出体输复归于肺而为津,浊者下注膀胱而为尿排出体外–若肾阳不足,则气化失常若肾阳不足,则气化失常→→水肿、小便不利水肿、小便不利( (泌浊失常泌浊失常) )、多尿、尿频、多尿、尿频( (分清失常分清失常) )4.肾主纳气:肾主纳气:指指肾有助于肺吸气下有助于肺吸气下归于于肾的作用–肾气充沛,气充沛,摄纳正常正常→→肺气道通肺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呼吸均匀;–肾气虚弱,气虚弱,纳气失常气失常→→肺气上逆、呼多吸少、肺气上逆、呼多吸少、动则气气急2021/3/11305.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l肾肾藏藏之之精精能能生生髓髓,,髓髓藏藏骨骨中中能能养养骨骨,,髓髓中中脊脊髓髓上上通于脑,聚合成脑,故骨、髓、脑均为肾所主通于脑,聚合成脑,故骨、髓、脑均为肾所主–肾肾精精充充足足→髓髓足足、、骨骨坚坚、、脑脑健健→四四肢肢轻轻健健有有力力,,精精力力充充沛,反应灵敏;沛,反应灵敏;–肾肾精精亏亏损损→髓髓损损、、骨骨、、脑脑失失常常→腰腰肢肢无无力力,,脑脑转转耳耳鸣鸣,,倦怠嗜卧倦怠嗜卧l齿齿为为骨骨之之余余,,肾肾精精充充足足,,牙牙齿齿坚坚固固;;肾肾精精亏亏损损,,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素素问问.五五脏脏生生成成篇篇》》说说: “肾肾之之合合骨骨,,其其荣荣发发也也”发发为为血血之之余余”,,生生机机根根于于肾肾气气,,发发为为肾肾的的外外候候肾肾精精充充足足,,毛发光泽;肾气虚衰,毛发枯槁无光、变色、脱落毛发光泽;肾气虚衰,毛发枯槁无光、变色、脱落2021/3/11316.肾开窍于耳,司二阴 l肾肾的的上上窍窍是是耳耳,,下下窍窍是是二二阴阴,,耳耳与与二二阴阴的的功功能能,,赖赖于于肾肾精精的的充充养养,,肾肾气气盛盛衰衰也也可可通通过过耳耳和和二二阴阴反映出来反映出来–肾精充足肾精充足→→听觉灵敏,二便、生殖功能正常听觉灵敏,二便、生殖功能正常; ;–肾肾气气虚虚弱弱→→耳耳聋聋、、听听力力减减退退、、二二便便异异常常,,阳阳萎萎、、滑滑精、早泄、不孕精、早泄、不孕二二)膀胱膀胱l主主要要功功能能是是贮留留和和排排泄泄尿尿液液,,称称为气气化化《《素素问··灵灵半半秘秘典典论》》::““膀膀胱胱者者…………津津液液藏藏焉焉,,气化气化则能出焉能出焉" "发病病则出出现排尿异常排尿异常 2021/3/1132(三)肾合膀胱 1.经脉络属: 2.生理联系:主要在水液代谢方面。
后肢少阴肾经后肢少阴肾经 肾肾 膀胱膀胱后肢太阳膀胱经后肢太阳膀胱经 肾气肾气不足不足 膀胱气化不利膀胱气化不利→→尿少、尿闭尿少、尿闭 ;;膀胱开合失常膀胱开合失常→→尿多、尿频、尿失禁尿多、尿频、尿失禁 膀胱膀胱肾主水,肾气助膀胱气化津液,司膀胱开阖肾主水,肾气助膀胱气化津液,司膀胱开阖 膀胱贮留、排泄尿液膀胱贮留、排泄尿液 3.病理影响:肾2021/3/1133六、心包与三焦 (一一)心包心包 l是心的外围组织,其功能是保护心脏,病邪侵犯是心的外围组织,其功能是保护心脏,病邪侵犯时,先及心包,其病证与心的一致,治疗上与心时,先及心包,其病证与心的一致,治疗上与心的用药基本相同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的用药基本相同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 (二二)三焦三焦 l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总称,三焦不是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总称,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是指体内上、中、下三部分一个独立的器官,是指体内上、中、下三部分( (人人体体) )及其所包括的脏腑而言及其所包括的脏腑而言–上焦上焦:包括心、肺,功能称:包括心、肺,功能称““上焦如雾上焦如雾””,指心主血脉、,指心主血脉、肺主呼吸和宣发,使水谷精气,如雾露布散全身,以温肺主呼吸和宣发,使水谷精气,如雾露布散全身,以温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
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2021/3/1134l三焦的病变,一般说来,表现在心、肺的叫上三焦的病变,一般说来,表现在心、肺的叫上焦病;表现在脾、胃的叫中焦病;表现在肝、焦病;表现在脾、胃的叫中焦病;表现在肝、肾的称下焦病肾的称下焦病l同时,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畜体气化的作用,同时,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畜体气化的作用,为元气、水谷,特别是水液运行的通道,关系为元气、水谷,特别是水液运行的通道,关系到水谷精微特别是水液的消化、吸收、输布与到水谷精微特别是水液的消化、吸收、输布与排泄的全过程若三焦水道不利,则使水液潴排泄的全过程若三焦水道不利,则使水液潴留,发生小便不利、水肿等证留,发生小便不利、水肿等证 •中焦:包括脾、胃中焦:包括脾、胃,功能称功能称“中焦如沤中焦如沤”,指胃的腐熟、,指胃的腐熟、小肠的分别清浊、脾的输布精华的作用小肠的分别清浊、脾的输布精华的作用•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等,功能称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等,功能称“下焦如下焦如渎渎”(渎是沟渠、水道的意思渎是沟渠、水道的意思),指肾、大肠、膀胱的排,指肾、大肠、膀胱的排泄作用2021/3/1135七、脏与脏的关系 1.1.心与肺:心与肺:血与气的关系。
血与气的关系l心心主主血血,,肺肺主主气气,,心心血血与与肺肺气气相相互互依依存存血血的的运运行行有有赖赖的的气气的的推推动动,,而而气气的的输输布布也也需需要要血血的的运运载载,,故故有有““气气为为血血帅帅,,血血为为气气母母””之之说说,,病病理理上上亦亦互互相相影影响响,,气气滞滞血血瘀瘀,“,“气气行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则血行,气滞则血滞”” 2.2.心与脾:心与脾:主血、藏神与生血、统血的关系主血、藏神与生血、统血的关系l心心主主血血、、藏藏神神,,脾脾运运化化生生血血、、统统血血,,共共同同维维持持血血液液运运行行和和精精神神活活动动的的正正常常心心血血需需脾脾传传输输水水谷谷精精微微而而化化生生, ,脾脾运运化化需心血滋养需心血滋养l病病理理上上也也互互相相影影响响脾脾气气虚虚弱弱,,运运化化不不足足→→血血液液化化生生无无源源→→心心血血亏亏耗耗,,精精神神异异常常;;心心血血不不足足或或心心神神失失常常→→脾脾失失健健运运→→食欲减退,肢体倦怠食欲减退,肢体倦怠 2021/3/11363.心与肝心与肝 (1)(1)主主血血与与藏藏血血的的关关系系心心主主血血,,肝肝藏藏血血,,共同维持血循及循环血量;共同维持血循及循环血量;(2)(2)藏藏神神与与疏疏泄泄的的关关系系。
心心藏藏神神,,肝肝主主疏疏泄泄,,都与精神活动有关都与精神活动有关4.4.心与肾心与肾(1)(1)水水火火相相济济的的关关系系 心心火火下下降降于于肾肾,,使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阳不亢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阳不亢2)(2)主主血血与与藏藏精精的的关关系系心心主主血血、、肾肾藏藏精精,,精精血血之之间间互互相相资资生生肾肾精精亏亏损损则则心心血血不不足,互为因果足,互为因果 2021/3/11375.脾与肺脾与肺 (1)(1)主主气气与与生生气气的的关关系系肺肺主主气气,,脾脾运运化化转转输输水水谷谷精精气气,,以以供供肺肺形形成成宗宗气气,,故故有有““脾脾为为生生气气之之源源,,肺肺为主气之枢为主气之枢””之说2)(2)共共同同参参与与水水液液代代谢谢脾脾运运化化水水湿湿,,肺肺肃肃降降通通调调水水道病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相互影响–脾脾失失健健运运→→水水湿湿不不行行→→聚聚为为痰痰饮饮→→影影响响肺肺气气宣宣降降→→咳咳喘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肺肺气气虚虚衰衰,,宣宣降降失失职职→→湿湿停停中中焦焦→→脾脾阳阳受受困困→→腹腹胀胀便便溏。
溏6.肝与肺肝与肺::气机升降的关系气机升降的关系l肝肝气气升升发发,,肺肺气气肃肃降降,,二二者者协协调调以以维维持持气气机机功功能能正常病理上互相影响肝气上逆肺失肃降病理上互相影响肝气上逆肺失肃降 2021/3/11387.肾与肺肾与肺 (1)(1)参参与与水水液液代代谢肺肺主主宣宣降降,,通通调水水道道;;肾主水,司膀胱开合主水,司膀胱开合2)(2)参与呼吸参与呼吸 肺主气,肺主气,肾纳气3)(3)肺肺阴阴与与肾阴阴互互相相滋滋养养,,病病理理上上互互相相影影响响,,肾阴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一身阴液之根本8.肝与脾肝与脾(1)(1)藏藏血血与与生生血血、、统血血的的关关系系肝肝藏藏血血,,脾脾运运化生血、化生血、统血2)(2)气气机机升升降降的的关关系系肝肝主主疏疏泄泄,,脾脾主主运运化化,,其气主升,二者互相影响其气主升,二者互相影响 2021/3/11399.肝与肾肝与肾 l精精与与血血的的关关系系肝肝藏藏血血,,肾藏藏精精,,二二者者互互相相滋滋生生,,故故有有““精精血血同同源源””、、““肝肝肾同同源源””之之说l病病理理上上也也互互相相影影响响肝肝的的阴阴阳阳与与肾的的阴阴阳阳之之间互相影响。
互相影响10.脾与肾脾与肾l先先天天与与后后天天的的关关系系脾脾为后后天天之之本本,,肾为先先天天之之本本;;脾脾运运化化水水谷谷精精微微需需肾阳阳温温煦煦,,肾藏之精需脾运化水谷精微不断化生藏之精需脾运化水谷精微不断化生补充l病理上互相影响病理上互相影响 2021/3/1140八、六腑之间的关系 l六腑的共同功能是传导化物,在水谷的受六腑的共同功能是传导化物,在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与排泄功能活动中,互相纳、消化、吸收与排泄功能活动中,互相配合,紧密合作配合,紧密合作 水水谷谷 口口胃胃小肠小肠脾心肺脾心肺 全身全身消化消化, ,分分别清浊别清浊食道清者上升清者上升受纳受纳腐熟腐熟浊者下输浊者下输 膀胱膀胱浊中之浊浊中之浊 浊中之清浊中之清 尿尿大肠大肠粪粪六腑的传化过程要不断虚实更替,以通畅为顺,故曰“六腑以通为用” 病理上多为传化失职,故治疗“以通为补” 第三章2021/3/1141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