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1900PS拖轮性能计算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9KB
约11页
文档ID:204726888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1900PS拖轮性能计算_第1页
1/11

•并咨•孑号院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课题名称: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学 号: 起迄日期:1900PS拖轮性能计算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0601032062009.10.15-2009.11.082009年11月8日1900PS拖轮文献综述"广一—前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成长、海运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船舶大型化的 发展,对港口和航道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在现有港口中,几乎所有的港口均 为疏浚而成,虽能满足大型船舶进出港的要求,但在航速限制较低的情况下,必 然影响大型船舶的操纵性因此,大型船舶在进出港时必须依靠拖轮进行操作 这使得国家越来越重视拖轮项目相关行业的发展,拖轮在大型船舶进出港操纵中 的作用也越显突出拖轮按其用途分有运输拖轮、港作拖轮和救助拖轮;按航区分有海洋拖轮和 内河拖轮其中,全回转拖轮是港作船舶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保障港口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装备全回转拖轮是指在原地可以360度自由 旋转的拖轮,一般都采用双Z型导流管式螺旋桨和中高速柴油机,与单车 船相比,其操作更方便、更灵活,适宜在有限水域操纵在靠离码头,协 助大船靠离泊和接送引水员作业中,能通过调整两桨的角度和转速使拖轮 作任意方向的运动。

根据其操纵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单柄船和双柄船两 种形式[4]近年来港口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港口海岸线不断拓展,到港船舶的日 益增多,码头深水泊位的增加以及船舶大型化合超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港口业务 对全回转拖轮的依赖程度正逐步加强从20世纪末开始,拖轮开始向大型化、 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人们对•全回转拖轮的船型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耐波性、阻力性、操纵性、会转性等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要求和市场 前景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发展,研制新型、同转性强、操纵灵活、经济适用的全回 转拖轮成为了从事船舶设计人员刻不容缓的任务现状与发展全回转拖轮是无舵双桨船舶,螺旋桨可在360度范围内自由转动,转 向灵活,旋回圈小,并可以在原地打转进车改为倒车,调节螺旋桨方向 180度即完成,只需12秒,控制性能好,可在较短时间内把船停住在缓 流无船速的情况下可横移,对船靠离泊十分有用全回转拖轮上无舵,倒 车时只要调节螺旋桨方向,比前进更灵活[4]全同转拖轮船体上层建筑较小,驾驶台较低,除空载的集箱船及汽车滚装 船外靠在海轮首尾尖部桅杆及驾驶台碰不到海轮一般前吃水偏小,中后部吃水 偏大,而螺旋桨在舵机房的下部,其沉深较小。

在船坞里整个船前倾,非常有利 于泥沙底的海轮脱浅因为拖轮在浅区即使搭浅其螺旋桨不受影响觥部左右各 一片减摇辩,以减少横摇在船中减摇辩的下方有海底门,内有大小冷却水阀门 在浅区应防止海底阀吸入泥沙及杂物而影响机器的冷却在拖轮横摇及协助海轮 靠离时.,如海轮进速较快而要求拖轮丁起来时,拖轮向海轮前进方向横倾,如倾 角太大海底门会露出水面而吸空,使机器排温升高所以靠离泊时海轮进速太快 对拖轮不利,且拖轮顶起来时消耗主机功率增大,而拉顶时功率也就相应减少[3]早期的拖轮是用蒸汽机骊.动舷侧明轮推进1801年英国人W.赛明顿建造了 第一艘蒸汽机拖轮“夏洛特•邓达斯”号,船长17米,发动机功率为10马力 1837年,拖轮“奥格登”号首次采用螺旋桨,航行于泰晤士河此后德国人L. 柯特发明了圆筒形机翼断面的导管(又称导流管),称为柯氏导管拖轮采用柯 氏导管,可提高拖力25%[2]随着拖曳对象的增加以及对拖曳性能要求的提高,拖轮的功能不断增多,设 备更加先进研究至2007年,世界拖轮建造可谓如火如荼,呈现出异常火爆的 景象,世界上建造拖轮的船厂主要在荷兰、挪威、英国、德国、新加坡和西班牙 等国家特别是荷兰,可谓是世界上拖轮建造最为繁忙的国家之一。

大门船厂在 建的拖轮约170艘,正在设计中的有12艘我国拖轮建造船厂主要有镇江船厂、 浙江扬帆船舶集团、烟台莱佛士船厂、东海船厂、武昌造船厂等[5]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回转拖轮被广泛地应用于港口作业,特别是港口 内部的大型船舶调头,大船靠离泊等其操纵灵活、安全可靠的优越性已显露无 疑,并得到了广泛地认同,己经完全取代了原来的普通型拖轮但由于其船型呈 长方形而非传统船舶的流线型等原因,在许多作业中还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随 着码头深水泊位的增加以及船舶大型化合超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全问转拖轮开始 加速更新改造,开始向大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市场对其的 需求美国西雅图Margo Shipyard公司建造的Mi 1 lennium Star全回转尾驱动拖 轮,是一艘马力强劲的钢制多用途船该拖轮长32. 9米、型长32.0米、船宽 11.2米、型深5.0米、最大吃水5. 2米、船员7人;由2台功率1641千瓦 Caterpillar 3516B柴油机带动Ulstein Z型推进系统来驱动;辅机动力来自于 2台Cat 3304BT柴油机,每台柴油机带动1个105千瓦的发电机组和1个液压 动力输出装置;2个直径2400亳米的4叶导管螺旋桨。

该拖轮备有GPS、雷达、 自动驾驶仪、图表显示器、磁罗盘、双通道无线电等设备主要用于船只助推、 内河及海洋拖拽、护航等服务[1]镇江船厂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开发多用途全回转拖轮2006年镇江船厂 历时3个月建造的国内第一艘抗风浪型全回转拖轮“甬港众联6号”正式交付宁 波港使用,该船主要用于顶推、牵引万吨巨轮泊位、离港,并具备消防等辅助功 能,具有耐波性能好、拖带能力强了、不受风浪和恶劣天气影响全天候作业的显 著特点,在全回转拖轮系列中各项技术指标都处于领先地位,是当时世界上同类 船中最先进的一种该船型的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市特种船舶制造乂上了一个新 的台阶,为进一步开辟了国际抗风浪拖轮市场奠定了基础从1986年开始,我国一直致力于研发各种多用于全回转拖轮,这类拖轮除 了能用于港口作业外,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可兼做消防、破冰、环保、巡逻、 引航等作用多功能全回转港作拖轮,至今已自主研发形成了不同机桨配置的 50多种船型,其中胴舵桨布置、中舵桨布置和抗风浪船型备受用户广泛青睐 产品分布我国各大沿海港口及亚、非、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建造总量 及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目前,根据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以及由于油价上涨,企业自身降低成 本,提高效益的要求,各用船厂开始积极研发节能型全回转拖轮。

这种新型拖轮 长度在30米左右,型宽10米左右,总吨位小于500吨、主机功率在1000马力 以下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拖轮大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 我们要坚持在现有的船舶设计基础上,通过设计改进、新型设备改进与运用,在 设备维修与管理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船舶运行成本的最低尽最大的可能设 计出符合客户实际需求、为船东量身打造性能优良、结构合理、经济适用的拖轮总结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对港口和航道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在现有港口中,几 乎所有的港曰均为疏浚而成,虽能满足大型船舶进出港的要求,但在航速限制较 低的情况下,必然影响大型船舶的操纵性因此,大型船舶在进出港时•必须依靠 拖轮进行操作这使得国家越来越重视拖轮项目相关行业的发展,拖轮在大型船 舶进出港操纵中的作用也越显突出其中,全回转拖轮是港作船舶中最为核心、 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障港口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装备随着港口海岸线不 断拓展,到港船舶的日益增多,码头深水泊位的增加以及船舶大型化合超大型化 的发展趋势,港口业务对全回转拖轮的依赖程度正逐步加强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拖轮大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 人们对全回转拖轮的船型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耐波性、阻力性、操 纵性、会转性等。

在进行拖轮船型设计时,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要求和市场前 景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发展,对船舶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工作效能的要求更加注重 船型设计时•还要同时•考虑到季风等引起的风浪对船体性能的影响,对船型进行优 化总的来说,我国拖轮建造己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且在某 些拖轮建造方面己达到了国际水平未来随着我国大型港口的不断扩建,大型、 超大型船舶的不断停靠,加之我国新建的LNG接收终端的不断落成,我国对于 多用途、高性能、节能型的全回转拖轮的需求将不断增大,全回转拖轮的市场将 更加繁荣参考文献[1] 马西・Millermiuni Star全Pl转尾驱动拖船.《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4年第8期 ⑵ 陈振翼.拖船.《百科知识》.2008年8月[3] 冒亚军.全回转拖轮的使用技巧.《中国水运》.2009年第7期[4] 王洪凯.全回转拖轮在助泊作业中的操纵.《中国水运》.2006年第9期[5] 编辑部.世界拖船建造如火如荼.《船艇》.2008年06期[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7] 杨尚荣,陈雪深,盛振邦,等.船舶静力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8] 顾敏童.船舶设计原理.第二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9] 杨永祥,茹文玉,翁士纲.船体制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2[10] 王国东.2*1176. 5KW拖轮设计总结.江苏船舶.第20卷第1期[11] K N Kramer. The Induced Efficiency of Optimum Propellers Having aFinite Number of Blades. NACA, 1939, T. M. 884.[12] W Lerbs. Moderate!y Loaded Propel 1ers with a Finite Number of Bladesand an Arbitrary Distribution of Circulation, SNAME, 1952.2000m3运沙船文献综述"广一—前百近一、二十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神州大地到处呈现繁忙的 建设景象,对建筑材料的需求极其旺盛,其中建筑用沙子更是供不应求。

由于大 部分地区的黄沙一般都来原于江河中下游,所以专门的采沙运输船(下称沙船) 就应运而生,并且从江河向河口沿海遮蔽水域发展目前沙船的数量不断增多, 其吨位不断提高[1]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沙石的需求和投入运营的运输船舶越来越多 然而,由于船舶自身的不足以及追求利益,船舶超载现象普遍存在,船舶配员严 重不足,夫妻船大量存在,船员素质低,许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安全 意识淡薄,因此涉及运砂船的事故不断上升惨痛的事实,血的教训,使我们不 得不面对运砂船的营运风险o [2]从过往儿年情况来看,投资沙船的大部分是小型的私营经济体或个体户,经 济实力还十分有限,这些船东为了节约投资,其所设计建造的沙船一般较简陋; 同时为了多装货,船主们还常常超载因此这类船舶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由 于小型运沙船和采砂船投资小收益大,如今小型运沙船在江河中可以说是无处不 在,随意的开采和超载运输对河道堤、桥梁安全和水上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基于这些原因,很多省份已经对运沙船和采砂行为进行了整治所以运沙船势必 走向大型化、正规化现状与发展沙船早先出现肘最小的只有30多米船长,后来逐步增大到40多米,现在常 见的是50多米的船型。

目前常见的沙船船型主要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