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号施工技术标准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1KB
约8页
文档ID:437463337
信号施工技术标准_第1页
1/8

信号施工技术标准! Hastylove 发表于: 2009-8-10 20:18 来源: 中国铁路博客 车站信号设备施工技术标准1、地面固定信号机1.1一般规定1.1.1 信号机及标志牌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信号机的安装,一方面满足显示距离,另一方面要保证从列车、车列上不致于误认为邻线的信号机1.1.2 进路表示器机构的安装位置,应与其指示的线路开通方向一致;矮型双机构的进路表示器不得安装在禁止信号机构下部矮型信号机基础应埋设评稳,其倾斜量不应大于60:1.1.2 高柱色灯信号机1.2.1 安装限界、埋深(交流电力牵引区段):所有机构均安装在所属线路侧,考虑到接触网杆塔影响显示距离,故信号机限界一般不宜大于3100mm另外安装在弯道内侧时,要考虑一定的加宽数值曲线半径为2500㎜时,设备高度为1100㎜时,加宽49㎜;设备高度为3000㎜时,加宽106㎜1、进站信号机 机柱(8.5m)中心至所属线路中心≥2900mm;最下方灯位中心到轨面≥3500mm,杆坑底部距轨面为2180mm(已考虑200mm余量)。

2、出站四显示 机柱(10m,线间距5.3m)中心至所属线路中心为2630mm,距邻线中心为2340mm;最下方灯位中心到轨面≥4700mm,杆坑底部距轨面为2450mm(已考虑200mm余量)3、通过三显示 机柱(8.5 m)中心至所属线路中心≥2900mm;最下方灯位中心至轨面≥4500mm,杆坑底部距轨面为2700mm(已考虑300mm余量,高道床地段可按2900mm挖杆坑)1.2.2机柱安装垂直度:在距离钢轨顶面4500mm高处,用吊线坠往下测量,倾斜量不应大于36mm偏移量1.2.3机构安装:同一机柱同方向安装的各个机构,各灯位中心应在一直线上(引导信号机构.柱下附调车信号机构及表示器等除外),托架与线路成30°角进站1、3灯位中心距离为1200mm,4、5灯位中心距离为720mm; 进站信号机第一孔距机柱顶距离为1050mm,第一孔距第二孔为1200mm,第二孔距第三孔为520mm,打孔严禁打在钢筋上;各种信号机第1灯位中心距杆顶均为400mm;出站信号机表示器灯位距其上方灯位中心距离为750mm,1、3灯位中心距离为1200mm1.2.4信号机配线 采用7×0.52m㎡多股铜芯绝缘软线,绝缘软线在机柱、电线引入管进出口处应加防护;不同灯位用不同颜色线加以区分,绝缘软线在箱盒、机构内部应绑扎整齐,走线美观;变压器配线采用绕制线环。

箱、盒内各部螺丝紧固、端子号齐全,万克端子插接良好,禁止一孔多线,特殊情况需一孔多线时,焊接后插入;列车XB箱端子外引,外引端子采用镀锌螺杆,端子与XB箱绝缘良好,微机测试电阻上端子,端子和端子间连接用7×0.52铜塑软线;信号机设主副丝转换装置,单设灯丝转换按钮,并加装封线,封线采用30×0.25铜塑软线;高柱信号机引入线蛇管采用高强蛇管,引入线孔用橡胶封堵1.2.5机柱安装 信号机柱质量符合《验标》要求机柱顶端及电线引入管口应用水泥砂浆封严,且表面平整机柱卡盘配U型螺栓与机柱连接,卡盘理设应满足:a、垂直于钢轨;b、装在梯子一侧;c、埋于地下500±100mm处,机柱周围夯实1.2.6信号机梯子安装 梯子中心与机柱中心在一条线上,梯子平直,梯子支架安装水平,梯子基础露出硬化面100mm左右1.2.7灯位排列: 进站信号机自上而下为黄、绿、红、黄、白; 出站高四显自上而下为绿、红、黄、白; 矮四显:绿、空、黄、白、红(白、红靠本线侧);自动闭塞四显:自上而下为绿、红、黄、机构路侧1.2.8安全接地: 机构与梯子分别用25mm2铜缆连接后与地线相连,两端用压接线环,螺丝固定,连接线长短适当,接触部分漆皮打磨干净。

1.2.9安全距离: 信号机金属体边缘距接触网带电部分距离不得小于2000mm.距回流线不得小于700mm,小于1000mm大于700mm时,要求电力部门加长回流线支撑角钢1.2.10固定信号机机构、梯子及箱盒的各部螺丝紧固,安装基础无裂纹、无破损1.2.11机构门、箱盖密封良好,密封条采用熟橡胶,检查透镜组安装密封良好,玻璃清洁无破损1.2.12当线路道床过高,埋设不够标准时,应加设1000×1000毫米的混凝土围桩加固1.2.13设在路堤边坡的信号机用砌石或围桩加固,用料片石、水泥砂浆砌围1.3 矮型色灯信号机 1.3.1安装限界 总原则: 信号设备突出部分边缘高出轨面不得超过1100mm,另外要考虑不能侵限邻线1、矮型出发四显示带进路表示器 基础顶面至轨面为100-200mm,设备最突出边缘距线路中心大于1900mm2、矮型出发五显示带进路表示器 基础顶面至轨面为80-120mm,(安装时以80 mm为准)设备最突出边缘距线路中心大于1900mm3、调车二显示 基础顶面至轨面为200-300mm,机构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大于2029mm4、方板-显示复示信号机 基础顶面距轨面为200-300mm,机构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大于2095mm。

5、矮型反向进站信号机 基础顶面至轨面为200-300mm,设备最突出边缘距线路中心大于1900mm1.3.2基础 基础表面平整光洁,不得出现丢边掉角及裂缝,基础埋设平稳,与地面垂直6、电气特性、显示:6.1、引入线绝缘测试,应大于20兆欧6.2、信号机构透视孔完好,灯室间不窜光,光反射不造成错误显示6.3、进行主副丝转换试验,核对灯丝报警室内外一致6.4、在显示达标情况下调整变压器Ⅱ次电压,使灯端电压达下限列车信号灯端电压调整为10.2~11.4V,调车信号灯端电压调整为9~11.4V6.5、显示距离满足规范要求2、转辙装置安装前,应检查道岔尖轨方正(单开道岔两尖轨前后偏差不得大于20mm)、吊板、活动轨与基本轨密贴、枕木的方正等情况,符合安装标准的规定后才能进行安装2.1、安装装置a、固定长角钢的角形铁应与钢轨密贴(腰部除外)b、长基础角钢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垂直,其偏移不得大于20mmc、短角钢应与长角钢垂直d、密贴调整杆、表示杆、尖端杆、第一连接杆与长角钢应平行,其偏差前后各不大于20mme、密贴调整杆动作时,空动距离≥5mm,调整丝扣露出螺母部分,两边长度应大致相等f、固定角形铁的螺栓头部与基本轨不得相碰。

g、各部螺栓应紧固,涂油,开口销齐全,开口销的劈开角度为60°~ 90°;各部绝缘安装正确;各种连接杆调整丝扣的余量≥10mmf、E、J型双机牵引道岔两侧开口距离第一牵引点为176mm-180mm;E、J型双机牵引道岔两侧开口距离第二牵引点为76mm-80 mm;单机牵引道岔的两侧开口为142mm-152mm2.2电动转辙机2.2.1安装要求a、动作杆和密贴调整杆应安装在一直线上,并平行于道岔第一连接杆b、移位接触器在道岔正常转换时,其接点处于常闭状态;挤岔时,应切断道岔表示c、动接点与静接点接触深度不小于4mm,摆动量不大于3.5mmd、检查柱缺口间隙为1~2mm2.2.2 4mm不锁闭当尖轨与基本轨间距大于4mm及其以上时,道岔不得锁闭2.2.3 摩擦联接器的调整 a、道岔正常转换时,电机不空转b、道岔尖轨因故不能转换或转换中途遇阻时,应使电机克服摩擦联接力空转c、摩擦电流不得大于额定电流的1.3倍d、当尖轨密贴基本轨后,摩擦联接器能消耗电机多余的旋转惯性力,但不得出现电机骤停现象2.2.4电转机配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0.75mm2的多股铜芯绝缘软线,走线美观;插接器要焊接牢固,不得有假焊、脱股、断股现象。

2.2.5电机绝缘电阻大于5MΩ2.3分动外锁闭转辙装置2.3.1 S700K型提速道岔安装前,务必做到固定两基础托板水泥枕中心间距为650mm(心1为600mm),外锁闭中心距岔尖方向水泥枕中心距离为350mm,距岔尾方向水泥枕距离为300mm(心1为250mm)2.3.2 转辙机基础托板安装应与钢轨垂直、平顺,道岔各部杆件安装偏移量不大于10mm;转辙机外壳边缘与基本轨直股距离偏差不大于5mm2.3.3 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间在外锁闭牵引点处应密贴,其间隙不得大于0.5mm,尖1、心1牵引点外锁闭杆中心线处有4mm及其以上间隙时,道岔不得锁闭2.3.4 锁闭杆、锁闭铁及连接铁安装平直,可动部分在转动过程中动作平稳、灵活,无卡阻现象2.3.5引入线蛇管采用长度1.1m高强蛇管,标准件固定,自然浮于硬化面 2.3.6 ZYJ7道岔开程:第一牵引点两侧开口为157mm-163mm;第二牵引点两侧开口为72mm-78 mm;第一、第二牵引点两侧开口距离相差不大于3mm;S700K道岔开程:第一牵引点两侧开口为153mm;第二牵引点两侧开口为150mm;第三牵引点开口为26mm2.4道岔电缆盒配线:2.4.1、电缆盒内部配线整齐美观,图实相符。

2.4.2、二极管采用两串两并,固定良好;反向耐压不小于500伏,正向电流不小于1A的整流盒2.4.3、线需外引,外引端子采用镀锌螺杆;线外引端子与电缆盒绝缘良好2.4.4、电缆饶直径15mm三圈上端子2.4.5、万克端子一孔有两颗及以上的配线时,焊接到一起后插入端子2.4.6、端子标记齐全、清楚2.4.7、电缆盒密封良好,密封条采用熟橡胶2.4.8、电缆盒灌胶防潮性能良好2.4.9、电缆盒内有电缆走向图3、轨道电路3.1一般规定3.1.1 相邻轨道电路的极性(相位或频率)应交叉3.1.2 在轨道电路区段内,连接两轨条间具有导电性能的各种装置,应装设绝缘在有音频信号的轨道电路区段,桥梁上设两条钢轨铺设的两条护轮轨若相连接,应装设绝缘将其分割开移频轨道电路,护轮轨长度大于200m时,除护轮轨两端各安装绝缘外,每隔不超过200m的距离在护轮轨上安装一轨端绝缘3.1.3 S700K型提速道岔岔前、岔尾加长轨打眼时离轨缝距离为450mm-600mm,岔心有焊缝处离焊缝距离大于300mm钢轨打眼一定要从钢轨外侧向内侧3.2 轨道电路轨旁设备3.2.1 箱盒内设备固定牢固,排列整齐3.2.2 轨道电路的限流装置应调整适当,分路电流不得大于送电端限流装置的额定电流值。

3.2.3 设备配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的多股铜芯塑料软线;线把平直、整齐、美观3.3 钢轨绝缘 钢轨槽型绝缘应做到与钢轨、鱼尾板相吻合,轨端绝缘安装应与钢轨头保持平直,绝缘节处道钉和扣铁不得与鱼尾板相碰3.3.1在交流电力牵引区段,当交叉渡线上的两轨道电路区段均位于电气化范围并均装设有扼流变压器时,应按设计图位置加装钢轨绝缘,将相邻两轨道电路隔开3.3.2 进站.调车可装在信号机前、后1m范围内3.3.3 出站可装在信号机前方1m或后方6.5m范围内3.3.4 设于警冲标内方的钢轨绝缘,除渡线外,其安装位置距警冲标计算位置不小于3.5m,距警冲标实际位置不得大于4m3.3.5 异型钢轨接头处及平交道口路面不得安装钢轨绝缘3.3.6 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1500~3000HZ)的调谐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靠近信号机的调谐单元应设在信号机后方1m±0.2m范围3.3.7 胶接式钢轨绝缘的绝缘体与钢轨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3.4 钢轨引接线、道岔跳线3.4.1 引接线塞钉孔距鱼尾板端部应为100mm左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