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届广西桂林市物理八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东***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7MB
约11页
文档ID:376574486
2024届广西桂林市物理八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1

2024届广西桂林市物理八上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1.图中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 )A. B. C. D.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A与B B.A与C C.C与D D.B与C3.某人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出的温度为A.36.5℃ B.39.5℃ C.42℃ D.以上三种温度都有可能4.夏天的池塘旁,蜻蜓点水是常见现象,蜻蜓点水后在水面上击起波纹.王帅同学研究了蜻蜓点水过程,他获得一张俯视照片,该照片是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形状如图.王帅同学利用秒表测得蜻蜓每隔1秒钟点水一次.由图可分析出当时蜻蜓飞行的方向、速度以及水波传播速度分别是(  )A.向右、2.5m/s、1.5m/s B.向右、3m/s、1m/sC.向左、2.5m/s、1m/s D.向左、3m/s、2m/s5.如图,李白《夜宿山寺》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中“高声语”是指声音的(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纯 D.频率大6.如图所示,某市一学校把操场泼成滑冰场,同学们在冰面上进行滑冰运动,关于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是非晶体B.滑得越快的同学质量会变小很多C.现场学生们的欢笑声对于旁边教室上课的同学来说是噪声D.冰刀踏到冰面上发出声音,但是冰刀和冰面都没有振动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A.3:4 B.4:3 C.1:1 D.1:38.下列做法中,可以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 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C.工厂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D.在马路两旁栽上树木二、多选题9.为便于测量或观察现象,实验中我们经常会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时,为方便时间测量,将斜面倾角调大B.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时,用鼓面上纸屑的跳动高度反映鼓面的振动C.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时,为了显示清晰的光路,可以在空气中喷洒烟或水雾D.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跳棋子的像更清晰,我们用手电筒照亮棋子10.如下图是三种物质的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C.图中三种物质的密度最大的是a物质D.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三、填空题11.甲和乙同时从A地前往B地,若甲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2,则甲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若乙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则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到达终点(选填“甲先”、“乙先”、“一起”)。

12.1cm1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 g,体积是 cm1.(ρ冰=0.9×101kg/m1).13.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行进,他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开始计时时两位同学相距______m,分析图像可判断______同学运动较快,经过6s甲、乙两同学相距______m14.下表是15℃时声音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其中声音在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传播速度会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质空气水尼龙冰松木水泥铁速度(m/s)34015002600323032304800520015.小明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热,这是通过___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在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冲程.16.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三分之一后,其质量______,密度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8.根据图中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19.(10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图1)在甲图中,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拿一支没有点燃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______;(2)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乙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点光源),P为不透明的墙。

请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最大区域的光路图______五、计算题20.(6分)交通安全事关全社会,必须人人遵守交通规章1)行人过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江东中路双向车道(含中间绿化带)合计路宽为37.5m,一辆汽车在该段的行驶速度大约为54km/h小明在斑马线道口步行通过马路,步行速度是1.5m/s,要求横穿马路后预留5s安全时间,小明步行通过马路前至少要离行驶过来的汽车多少米才能保证安全?(2)小汽车的超速是最大安全隐患,小明家的汽车在中山北路上以70km/h的速度行驶,在前方50m处有超速拍照,小明父亲立即减速,3秒后车速降至50km/h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54km/h,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家的车这次是否会因为超速而被拍照21.(6分)某品牌自行车是由新型合金材料和橡胶制作的,其中橡胶的体积占总体积的,其余部分为新型合金材料,已知其中橡胶的质量为2.6kg,体积约为,=,求:(1)橡胶的密度是多少?(2)自行车的质量为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题目详解】A. 根据图示可知,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 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C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2、D【分析】本题考查通过图象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题目详解】如果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与t成正比,所以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如图C;如果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B.故选D.3、B【题目详解】体温计里有个特殊的设计,就是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具很细的细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不能退回玻璃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以前那人的体温所以每次使用前,都要把体温计甩几下,使水银柱被甩下去现在他体温度正常,故体温计的示数不变4、A【题目详解】如图所示,图中圆圈越小,则时间越短,所以飞行方向从大圆到小圆,因为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小圆在右边,所以蜻蜓向右飞行;从图中可得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通过的路程为5m,因此蜻蜓飞行的速度为因为3波次传播的速度相同,第一波与第二波次时间间隔1秒传播半径差为则水的传播速度为1.5m/s,故A符合题意5、B【题目详解】诗中不敢高声语,即不敢大声说话,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只有B项符合题意6、C【题目详解】A.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冰是晶体,故A错误;B.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滑得越快的同学质量也保持不变,故B错误;C.现场学生们的欢笑声影响了正在上课的同学,所以对于正在上课的同学来说属于噪声,故C正确;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冰刀踩到冰面上发出声音,是由于冰刀和冰面发生振动,故D错误。

故选C7、B【题目详解】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根据可得它们的速度之比为4:3,故选B8、B【题目详解】A.双层中空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禁止鸣笛是在噪声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路旁栽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多选题9、BCD【题目详解】A.在测量沿斜面滑下的小车速度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滑下的时间越短,为方便时间的测量,将斜面倾角调小些,故A不符合题意;B.敲击鼓面,鼓面上泡沫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符合题意;C.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传播路径不容易直接观察,在空气中喷洒烟或雾,有利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故C符合题意;D.物体成像要清晰,就必须让物体(棋子)有足够光线射向平面镜才能成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BCD10、BCD【题目详解】AD.同种物质,在状态不变时,密度不随质量、体积发生变化,故A错误,D正确;B.由题中的图线知,同一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函数关系,也就是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B正确;C.在横轴取相同的体积,可以看出a物质质量最大,c物质质量最小,由公式知,a物质密度最大,b物质次之,c物质密度最小,故C正确。

故选BCD三、填空题11、 甲先 【题目详解】[1]甲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经过的路程分别为s1=v1t,s2=v2t则甲全程的平均速度[2]乙通过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则乙全程的平均速度[3]因为即v甲>v乙而甲乙同时从A地前往B地,所以甲先到达终点12、0.9;0.9【题目详解】冰的密度是0.9g/cm1,1cm1的冰质量是0.9g,1cm1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是0.9g,水的密度是1g/cm1,水的体积是.13、10 甲 2 【题目详解】[1]由图像知,当时间为零时,乙在甲前面10m,故开始计时时两位同学相距10m[2]由图知,在5s内甲运动的距离为25m,乙运动的距离为由可知,甲同学运动较快[3]由图知,甲6s运动的距离为30m,乙的速度为6s内乙运动的距离为则经过6s甲、乙两同学相距14、空气 变大 【题目详解】[1]由15℃时声音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数据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慢[2]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传播速度会变大15、热传递 做功 【解题分析】小明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热,是内能的转移,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在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在做功冲程中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6、减小 不变 【题目详解】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三分之一后,长度变短、体积变小,剩余部分所含的物质减少,则质量减少;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密度不变。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解题分析】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所以该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下图所示:18、【题目详解】由实物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