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2016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883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883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3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883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2013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883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883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883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09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883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及详解2007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5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05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及详解 2004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0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1998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1997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1996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1995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6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883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顺序可能与原题不一致)1.社会团结2.(好像是边际文化)3.二元社会结构4.强关系与弱关系5.集体意见6.祛魅7.垂直流动8.价值中立二、简答题(顺序可能与原题不一致)1.社会事实的特征。
2.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3.越轨的生理学解释及其局限性4.默顿的自我实现预言理论5.康豪瑟的群众社会理论 6.同辈群体对社会化影响的特殊性三、论述题1.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的变化对家庭结构、子女教育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2.米尔斯认为,社会学需要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即社会学的想象力请举例说明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2014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883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复旦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概论一、名词解释(选做10题,共30分)1.目的和理性与价值合理性2.显功能与潜功能3.社会资本4.寡头政治5.文化自觉6.自致地位与先赋地位7.角色紧张8.炫耀性消费9.虚假意识10.社会运动11.霍桑效应 二、简答题1.冲突论对社会分层理论的批评2.功能论关于社会不平等的论述3.默顿对社会偏差的社会学解释4.韦伯的合法型统治类型5.科尔伯格的道德社会化过程6.简述依附理论的主要观点三、论述题1.韦伯非人性化观点在现在大学中的具体表现、后果,对未来大学发展的影响2.联系实际,评述涂尔干“社会事实”思想3.简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完整)。
2013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883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复旦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83社会学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初级群体2.生活的医学化3.形式性合理与实质性合理4.萨皮尔沃尔夫假说5.社会性别6.法理型统治7.中层理论8.内婚制和外婚制9.城市化10.镜中之我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60分)1.马克思与韦伯对阶级概念分析的异同 2.韦伯对于科层制特点的分析3.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4.举例说明角色紧张5.简述关于失范问题的标签理论6.简述第三部门对现代社会的贡献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涂尔干在其《社会分工论》中提到“职业群体是解决社会失范的药方”,请问涂尔干这一观点的来源?并对涂尔干这一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2.举例说明戈夫曼的“自我呈现”(presentation of self),并对戈夫曼拟剧论的核心观点作出评价 2013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883社会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复旦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83社会学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初级群体答: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包括:①成员有限;②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③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④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⑤成员难以替代;⑥群体整合程度高;⑦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2.生活的医学化答:生活医学化的内容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医学诠释范围持续扩展:医学从健康与基本能够角度诠释人类某些行为与心理状态,进而以医学的标准来衡量个人身心状态;②大众自我决定权日益受到破坏:医学逐渐介入各种社会生活领域,致使一般民众也丧失自我决定的权利;③大众决定权直接让渡给医学技术专家:医学语言与大众语言的 隔阂,一般民众并无能力讨论医学问题,只能将决定交给医学专家;④医学取向逐渐成为社会控制的工具:为了维持社会规范或减轻违反社会规范的困扰,医学化逐渐脱颖而出,并成为监控或遏制问题恶化的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3.形式性合理与实质性合理答: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如果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用量来表示,即能被计算并尽可能以货币单位这一形式来表示,那么这些行动在形式上是合理的,即属于形式合理的经济行动其合理性的程度由计算的可运用程度决定实质合理性是指通过一种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方式,根据某些价值的基本要求,向现存的人的群体供应产品。
其合理性的程度与产品的实际分配方式以及被提供产品的人群的范围有关实质合理性并不满足于目的合乎理性的计算,而是要提出伦理的、政治的、功利主义的、享乐主义的、等级的、平均主义的或者某些其他的要求,并以此用价值合乎理性或者在实质上目的合乎理性的观点来衡量经济行为的结果4.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答:萨皮尔沃尔夫假说是语言相对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一种文化中的内容,只有用该文化中的语言才能得到充分表达;另一层意思是,发源于某一文化中的概念,如果用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去讲,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至少在人们心目中唤起的意象不同,这也是可想而知的5.社会性别 答: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其含义包括:社会性别不是从染色体性别开始,依次决定后面的各个层次;各个层次之间并不必然应该统一;社会性别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而是容易变化的,尤其是可以通过互动和冲突而变化6.法理型统治答:韦伯将建立在遵守正式制定的法律基础上的统治称为法理型统治韦伯将法理型统治视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形式他分析了法理型统治类型所具有的一般特征:①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要持续地受到规则的约束;②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是在一定的权限内进行的;③法理型统治具有固定的职务等级;④法理型统治有明确的议事规则;⑤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资源和生产资源完全分开;⑥在理想的法理型统治下,不存在任职人员对职务的任何意义上的私人占有⑦法理型统治拥有行政管理档案制度。
7.中层理论答:中层理论又称为中观理论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最早对中层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认为中层理论既不是具体研究中的操作性假设,也不是包罗一切的宏观巨型理论,而是针对某一方面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的分析框架,它由有限的几组假设或命题组成,并可通过逻辑推导产生可证实或证伪的具体的操作性假设比如,教育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理论、市场分配与再分配权力的理论等,就是中观理论8.内婚制和外婚制 答:内婚制又称“血缘婚”“族内婚”是在一定社会关系范围内选择配偶的一种婚姻制度在母系公社中,每个部落都有统一的姓,其下又分为多个血缘氏族内婚制要求成员必须在部落内氏族外选择配偶,即禁止与外部落人通婚,也禁止氏族内部近亲通婚它是比群婚制更进步的婚姻制度外婚制又称“族外婚”是指同一氏族内男女禁止通婚,只能在外氏族男女间选择配偶的婚姻制度始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正式形成于父系社会之后被“对偶婚”所代替外婚制的出现,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有利于人类的优生和繁衍,加强了各通婚氏族间的联系我国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同姓不婚”,是氏族外婚制的体现9.城市化答: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10.镜中之我答:库利的“镜中我”概念认为,自我源自以群体为背景的同他人的符号性互动,在社会互动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来认识自己,就如同从镜子里发现自己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将自我意识分为三个阶段:①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②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评价;③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行 为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60分)1.马克思与韦伯对阶级概念分析的异同答:(1)马克思与韦伯对阶级概念的思想①马克思的阶级思想在马克思看来,“阶级”是从特定生产关系当中形成起来的那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的集合,是“各个人所结成的、受他们的与另一阶级相对立的那种共同利益所制约的共同关系”;阶级关系首先就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即对抗性的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都并非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它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是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种特定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起来的特殊社会关系。
②韦伯的阶级思想韦伯对社会阶级作了更加细致、具体的分析他的社会阶级分析包括阶级、地位团体和党派三个方面韦伯的“阶级”指具有相同经济地位的人群;党派,指能够保障领导者权力、维护其成员的理想与物质利益的联合体;地位团体,指靠继承而享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2)两者之间的异同①两者的相似性他们都认为“阶级”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和社会的经济生产有关,二相似的阶级在社会中有着种种的相似性,例如社会经济地位或者共同的利益②两者的差异性 在马克思看来“阶级”和“阶级关系”都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那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人类社会将会进入无产阶级时代,那时候“阶级”和“阶级关系”也就不复存在韦伯不承认未来的人类社会可以进化到一种完美、无冲突、和谐的境地,他认为那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2.韦伯对于科层制特点的分析答:(1)科层制的特点包括:①明确的分工;②明确的职权等级;③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④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⑤量才用人;⑥管理权力依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