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释义qī ①时限;期限;限定或约定的时间《陈涉世家》:“会天大 雨,道不通,度已失~《病梅馆记》:“以五年为~,必复之 全之 ②约会;约定《大铁椎传》:“今夜半,方~我决斗某所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行,~日中 ③期望;要求《五蠹》:“是以圣人不~修古,不法常可 《察今》:“良剑~乎断,不~乎镆铘 ④预料;料想《水浒传》:“曾有东京来的人传说兄长的豪 杰,不~今日得会 ⑤时日;日期《促织》 :“业根,死~至矣! ”《梅花岭记》 : “谁为我临~成此大节者?” ⑥及;至《归去来兮辞》:“宝贵非吾愿,帝乡不可~ 《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于尽 ⑦必定;必然 《西门豹治邺》: “然百岁后~令子孙思我言 ” j ī ①同“朞”、“稘”《尚书?尧典》:“~三百有六旬有六 日张衡《东京赋》:“多历年所,二百馀~ ②期服;为去世的亲属服一年的丧 《墨子 ?公孟》:“伯父、叔父、 兄弟,~ 【期数】气数;运数 【期颐】称百岁老人百年为生人年数之极,故曰期;此时起居生 活待人养护,曰颐 【期服】为去世的亲属服一年的丧 【期年】一整年汉字数释义shù ①数目;数量《赤壁之战》:“众~虽多,甚未足量。
②几;几个《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③算术 《周礼 ?大司徒》: “三曰六艺:礼、 乐、 射、 御、 书、 ~ ” ④方法;技艺;方术《后汉书 ?王昌传》:“时赵谬王子林好 奇~ ⑤命运;定数《六国论》:“则胜负之~,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 ⑥规律;法则 《荀子 ?天论》:“天有常道矣, 地有常~矣 ” shǔ ①计算;计数《信陵君窃符救赵》:“请~公子行日 ②数说;列举《 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 诟虏帅失信,~吕师孟叔侄为逆 shu?屡次;多次《鸿门宴》:“范增~目项王 cù 密,与“疏”相对《寡人之于国也》:“~罟不入洿池,鱼 鳖不可胜食也汉字蹙释义cù ①紧迫;窘迫《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 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日~ ”《诗经 ?小雅?小明》:“曷云其还? 政事愈~ ②紧缩;紧皱《庄暴见孟子》:“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 之音,举疾首~頞而相告 ③局促不安《荀子 ?富国》:“墨子大有天下, 小有一国,将~ 然衣粗食恶,忧戚而非乐 ④通“蹴”苏轼《申王画马图》:“扬鞭一~破霜 蹄王定保《唐摭言》 卷三:“新进士集于月灯阁为~鞠之会。
【蹙蹙】局促不得舒展之意《诗经 ?小雅?节南山》: “我瞻四方,~ 靡所骋 【蹙頞】愁苦貌;即皱眉头《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 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而相告 【蹙金】用拈紧的金线刺绣,使刺绣品的纹路皱缩起来杜甫《丽 人行》:“绣罗衣裳照暮春,~孔雀银麒麟汉字卒释义zú ①步兵;士兵《过秦论》:“率疲弊之~,将数百之众,转 而攻秦《郑伯克段于鄢》:“缮甲兵,具~乘 ②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一卒《叔向贺贫》:“昔栾武子 无一~之田《谋攻》:“全~为上,破~次之 ③差役;隶卒 《左忠毅公逸事》 :“持五十金, 涕泣谋于禁~, 卒感焉《董宣执法》:“年七十四,~于官《赤壁之战》: “初,鲁肃闻刘表~ ⑤完成;完结 《孔雀东南飞》 :“谓言无罪过, 供养~大恩 《陈情表》:“庶刘侥幸保~余年 ⑥终于;最终《廉颇蔺相如列传》:“~相与欢,为刎颈之 交 ” 《垓下之战》: “然今~困于此,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辨】兵,卒,士上古时这三个字意义各不相同兵”一般指 武器,也可泛指军队;“士”是战斗时在战车上的战士 cǜ 通“猝”突然;仓猝 《荆轲刺秦王》:“~惶不知所为 《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合。
汉字延释义yán ①延长;延续《过秦论》:“~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 日浅,国家无事 ②蔓延;扩展《赤壁之战》:“烧尽北船,~及岸上营落 ③引进;迎接《过秦论》:“秦人开关~敌 ④邀请《桃花源记》:“余人各复~至其家,皆出酒食 【延纳】接收;采纳 【延誉】传扬名声汉字举释义j ǔ ①举起;擎起《齐桓晋文之事》:“吾力足以~百钧 ②拿,用《赤壁之战》:“吾不能~全吴之地,十万之众, 受制于人 ③举出;提出《屈原列传》:“~类迩而见义远 ④起身;腾起《吕氏春秋?论威》:“兔起凫~ ⑤挂起;升起《赤壁之战》:“中江~帆 ⑥推举;推荐《陈情表》:“后刺史臣荣~臣秀才 ⑦举用;任用《屈原列传》:“莫不求忠以自为,~贤以自 佐 ⑧发动;兴起《论积贮疏》:“远方之能疑者,并~而争起 矣 ⑨举行;实行《陈涉世家》:“今亡亦死,~大计亦死,等 死,死国可乎?” ⑩举动;行为动作《谭嗣同》:“全在天津阅兵之~ ⑾攻克;攻占《过秦论》:“南取汉中,西~巴蜀 ⑿完成;成功 《孔雀东南飞》: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 ” ⒀生育;养育《史记 ?孟尝君列传》:“其母窃~生之陈 琳《饮马长城窟行》:“生男慎莫~,生女哺用脯。
⒁检举;揭发柳宗元《时令论上》:“恤孤寡,~阿党 ⒂科举;科举考试《柳毅传》:“有儒生柳毅者, 应~下第 【又】 应举;参加科举考试韩愈《讳辨》:“愈与李贺书, 劝贺~进士 ⒃中举;考中《芋老人传》:“乙先得~,登仕路汉字丧释义sàng ①丧失;失去 《鱼我所欲也》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耳 ” ②丧亡;灭亡《六国论》:“五国既~,齐亦不免矣 ③葬;安葬《寡人之于国也》 :“是使民养生~死无憾也 ” sāng 丧事《殽之战》:“秦不哀吾~而伐吾同姓汉字枉释义w ǎng ①弯曲,与“直”相对 《荀子 ?王霸》:“犹立直木而求其影 之~也 ②不正直的;邪恶的 《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 ~ 道速祸 ③歪曲;曲解《书博鸡者事》:“臧使者~用三尺,以仇一 言之憾 ④冤枉;冤屈《狱中杂记》:“其~民也,亦甚矣哉 ⑤委屈;降低身份《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⑥徒然;白白地李白《清平调》:“云雨巫山~断肠 【枉法】执法者出于私利或某种企图而歪曲、破坏法律 【枉驾】敬辞屈驾;屈尊相访汉字过释义gu? ①走过;经过《殽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周北门 ②时间过去。
《采草药》:“花~而采,则根色黯恶 ③经历;过程《苏武》:“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 具自陈~ ④超过;胜过《齐桓晋文之事》:“古之人所以大~人者无 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⑤过分;过于《陈情表》:“~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 桓,有所希冀 ⑥过失《殽之战》:“孤之~也,大夫何罪 ⑦责备《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之 ⑧访问;探望《信陵君窃符救赵》:“臣有客在市屠中,愿 枉车骑~之 【过从】⒈互相往来⒉应付;周旋 【过存】问候汉字突释义t ū ①急速地向前冲;冲击《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 骑~出刀枪鸣 ②突然《诗经 ?甫田》:“未几见兮,~而弁兮 ③高起;凸起《过小孤山大孤山》:“自舟中望山,~兀而 已 ④烟囱《曲突徙薪》:“更为曲~,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 患 【突骑】冲锋陷阵的骑兵 【突将】冲锋陷阵的将士 【突兀】⒈高耸⒉突然;意外汉字更释义gēng ①改正;改变;更换 《十则》:“~也,人皆仰之 《庖丁解牛》:“良庖岁~刀,割也;族庖月~刀折也《赤壁 赋》:“客喜而笑,洗盏~酌 ②经历;经过《与吴质书》:“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 非一《史记 ?大宛列传》:“因欲通使,道必~匈奴中。
③交替;交互《活板》:“~互用之,瞬息可就《左忠 毅公逸事》:“使将~休 ④古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约二小时《孔雀东南 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 gang ①另;另外《荆轲刺秦王》:“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 之意,愿足下~虑之《西门豹治邺》:“得~求好女,生日送 之 ②再;又《石壕吏》:“室中~无人,惟有乳下孙王维 《送元二使西安》:“劝君~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重新《琵琶行》 :“莫辞~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 ” ④更加;愈加《赤壁之战》 :“今日拒之, 事~不顺 《促 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无休止《孔雀东南飞》:“仍~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⑥岂,怎么刘长卿《登润州万岁楼》 :“~能谈笑解重围 ” ⑦与;和杨万里《春兴》:“不关春雨~春风 《后序》: “予~欲一觇北, 归而求救国之策 ” 【更事】⒈阅历世事⒉交替发生的事情;常事汉字应释义yīng ①应该《口技》:“凡所~有,无所不有 ②许给《孔雀东南飞》:“以我~他人,君还何所望 yìng ①应答《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 ②承诺《孔雀东南飞》:“汝可去~之 ③适合《孔雀东南飞》:“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
④应和《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节而舞 ⑤应召;应征《石壕吏》:“急~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⑥对付;应付《陈情表》:“内无~门五尺之僮汉字录释义l ù ①记录;记载 《公羊传 ?隐公十年》: “ 《春秋》~内而略外②抄写;抄录《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 自笔~ ③记;惦记《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不久望君来 ④总领《三国志 ?诸葛亮传》:“亮以丞相~尚书事 ⑤记载的言行和事物的册籍《后序》:“庐陵文天 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 ⑥采纳《曲突徙薪》:“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 而不~言曲突者汉字使释义shǐ ①命令;派遣 《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 上~外将兵 ②让;叫《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我不得开心颜 ③使唤;驱使; 使用《五人墓碑记》:“人皆得以隶~之 ④主;指使《五人墓碑记》:“是进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 私人,周公之被逮所由~也 ⑤出使 《屈原列传》: “是时屈原既疏, 不复在位,~于齐 ⑥出使的人;使者《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驱 将惜不得 ⑦使命《赤壁之战》:“时周瑜受~至番阳 ⑧假使;如果 《阿房宫赋》:“~六国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
汉字比释义bǐ ①并列;挨着《核舟记》:“其两膝相~者,各隐卷底衣褶 中 ②接连《史记 ?吕太后本纪》:“又~杀三赵王 ③勾结《韩非子 ?孤愤》:“朋党~周以弊主 ④比较《涉江》:“与天地兮~寿 ⑤比喻,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 ⑥都,皆《战国策 ?齐策》:“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 之国二,再战~胜 ⑦近来《祭十二郎文》:“~得软脚病,往往岙剧 ⑧等到,及《项脊轩志》:“~去,以手阖门 ⑨为,替《孟子 ?梁惠王上》:“愿~死者一洒之 ⑩比起,, 来《捕蛇者说》:“今吾虽死乎此,~吾乡邻之 死则已后矣 【又】 比拟,认为和 ,, 一样《隆中对》: “每自~于管仲、乐毅 【比周】1. 结党营私《管子 ?法法》:“群臣~,则蔽美扬恶 ”2. 集结,聚合《韩非子 ?初见秦》:“天下又~而军华下,大王以诏 破之,兵至梁郭下汉字实释义shí ①果实;种子《采草药》:“用~者成~时采 ②结果实《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 ③充满;充实《论积贮疏》:“仓廪~而知礼节 ④放进;装满《卖柑者言》:“将以~笾豆,奉祭祀,供宾 客 ⑤事实;实际 《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自以为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