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电所、配电房、开关站、开闭所的概念区别输入电压等级在 35KV 及以上,供出电压为 10KV (或者 6kv )的,有主变压器,有电压改变的叫变电所;1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输入的,叫配电房电压不变,没有变压器,只有同一电压等级输入输出的, 10kv 电压等级的,就是开闭所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叫开关站变电所含有变压器,开闭所只有开关柜,包括高压负荷开关、高压断路器配电房是高、低压成套装置集中控制,接受和分配电能的场所 配电房内设备主要有低压配电柜, 配电柜分成进线柜、 计量柜、 联络柜、 出线柜、电容柜等主要由空气开关、计量、指导仪表、保护装置、电力电容器、接触器等组成2.负荷开关、隔离开关、断路器的区别隔离开关是高压开关电器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电器, 顾名思义, 是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用的 它本身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使用量大,工作可靠性要求高,对变电所、电厂的设计、建立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均较大刀闸的主要特点是无灭弧能力,只能在没有负荷电流的情况下分、合电路负荷开关是具有简单的灭弧装置, 可以带负荷分, 合电路的控制电器 能通断一定的负荷电流和过负荷电流,但不能断开短路电流,必须与高压熔断器串联使用,借助熔断器来切除短路电流。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 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 并能关合、 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包括短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 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在价格和功能上 隔离开关 <负荷开关 <断路器3.预装箱式变电站指由高压开关设备、电力变压器、低压开关设备、电能计量设备、无功补偿设备、辅助设备和联结件组成的成套配电设备, 这些元件中工厂内预先组装在一个或几个箱壳内, 用来从高压系统向低压系统输送电能 俗称欧式箱变4. 组合式变压器将变压器器身﹑开关设备﹑熔断器﹑分接开关及相应辅助设备进行组合的变压器俗称美式箱变5 .高供高计和高供低计" 高供低计 " 即由高压供电到用户 ,它的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用户电力变压器的低压侧,实行的低压计量 ,这种计量方式的特点是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在计量装置的前面,未包含在计量数据内 .而 "高供高计 " 即由高压供电到用户 ,它的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用户电力变压器的高压侧 ,实行的高压计量 ,这种计量方式的特点是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在计量装置的后面 ,已包含在计量数据内 .6 .互感器问题,...1、电力部门计量用 CT 必须独立,不带任何其他元件(电流表也不准接);2、高压电流互感器除计量用外,最少也有二组二次,测量绕组接电流表,单位内部自己计时共用测量绕组;3、高压继电保护常规电流保护以外有差动时,需要另加一组(差动保护用 CT 二次单独),这样,就有一组测量二组保护了。
4、35KV 及以上系统会在条线路上出现 “常规电流保护 ”、线路差动、母线差动(还在大差和小差),这样就会出现二次绕组四组, 一组测量、 一组常规电流保护、 二组差动保护 (但多数母线差动单独装电流互感器) 5、发电机上用的电流互感器可能还会多一组7.补偿电容的共补和分补,...如上图所示:1、接线方式,三相共补电容器有三个接线端,分别接( A 、B 、 C)分补电容器有四个接线端,分别接( A、B、C、N)2、投入补偿方式:三相共补电容器投入时,三组电容器同时投入分补电容器可以单相分别投入运行低压补偿电容柜内装有共补(三相)电容器与分补(单相)电容器,在电容投切时,是共补的先投入运行,分补的后投入运行,因为负荷分配时做到三相负荷尽量平衡,对一个变压器来说,不会只用某一相的负荷,所以三相都有的负荷是大头, 各相之间的差异是小头, 所以,大部分应该是共补, 小部分是分补, 这样更合理, 更经济(分补比共补贵),共补是三相同时补偿相同的容量,分补是每一相的补偿容量分别计算,分别补偿8.浪涌保护器和避雷器的区别浪涌保护器与避雷器都是用于防止过电压,特别是在防止雷电过电压的功能上,但是浪涌保护器与避雷器却在应用上有着诸多的区别。
1、浪涌保护器一般都只是低压浪涌产品, 但是避雷器却有着多个电压等级, 从我们一般的低压 0.38KV 到 500KV 的特高压都是有的;2、浪涌保护器一般都是安装在二次系统上,是为了防护遭受过电压或者是浪涌伤害,是在避雷器消除了雷电的破坏后, 或者是避雷器没有将雷电波清除干净是的一个后补行为; 而避雷器是直接安装在一次系统上, 直接防止雷电的侵袭;3、浪涌保护器着重保护的是电源电子上的电子仪器或者是电子仪表的, 而避雷器是为了保护电气等大件设备的;4、在尺寸上,避雷器是因为接在了电气的一次系统上,有足够的外绝缘性能,所以尺寸相对较大,而浪涌保护器则是因为低压要接入,尺寸相对很会很小;5、在标称放电电流这个内容上来讲: 避雷器的标放电是指电流 In 从 1.5 kV 、2.5 kV 、5 kV 、10 kV 、20 kV 8/20us的标称雷电流,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则是从 5 kA 、 10 kA 、 0.5 kA 、20 kA 、 30、20、 120 kV 6、在相关的试验标准和要求上讲,浪涌保护器与避雷器有很大的区别7、在外观体积上,避雷器的材料主要以硅橡胶、陶瓷、铁罐为主,体积要大,浪涌保护器的材料则是以硅胶少量、环氧包、塑料外壳、金属与陶瓷、金属与塑料。
体积相对要小8、在使用的场所上,电站、线路、配电站、发电,电容器,电机、变压电器、中性点、炼钢铁、铁路是避雷器,...主要用所所在而浪涌保护器却主要用在低压配电、柜、低压电器、通信、信号、机站、机房等场所上浪涌保护器接线方式:在只保护三根火线,如 L1\L2\L3 时,用“ 3”,标准叫法为“ 3+0”浪涌保护器,这种供电系统叫做“ TN-C/IT 系统”当零线需要保护时又分为两种情况,当供电线路是“ TN-S 系统”时可以用“ 4+0 ”浪涌保护器,也就是 4 模块;当供电线路是“ TT 系统“ 3+1 ”电路”时,用“ 3+1 ”浪涌保护器 +1”即是指气体放电管模块8.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案电流互感器在三相电路中的几种常见接线方案如图 4—32 所示1 .一相式接线该接线方式电流线圈通过的电流, 反应—次电路相应相的电流 通常用于负荷平衡的三相电路如低压动力线路中,供测量电流、电能或接过负荷保护装置之用2.两相 V 形接线该接线方式也称为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 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称为两相两继电器接线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制电路中,广泛用于测量三相电流、电能及作过电流继电保护之用。
两 V 形接线的公共线上的电流反映的是未接电流互感器那一相的相电流3.两相电流差接线在继电保护装置中, 此接线也称为两相一继电器接线 该接线方式适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制电路中作过电流继电保护之用该接线方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公共线上的电流量值为相电流的 (根号三, 注:可能前面显示不出 )倍4.三相星形接线这种接线方式中的三个电流线圈,正好反映各相的电流.广泛用在负荷一般不平衡的 i 相四线制系统中,也用在负荷可能不平衡的三相三线制系统中,作三相电流、电能测量及过电流继电保护之用9.中性点接地方式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不接地、经电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直接接地等多种我国电力系统目前所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三种: 即不接地、 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直接接地 小电阻接地系统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我国开始部分应用1 、中性点不接地(绝缘)的三相系统,...各相对地电容电流的数值相等而相位相差 120 °,其向量和等于零,地中没有电容电流通过,中性点对地电位为零,即中性点与地电位一致这时中性点接地与否对各相对地电压没有任何影响可是,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各相对地电容不相等时,及时在正常运行状态下, 中性点的对地电位便不再是零,通常此情况称为中性点位移即中性点不再是地电位了。
这种现象的产生,多是由于架空线路排列不对称而又换位不完全的缘故造成的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当一相发生接地时:一是未接地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到√3倍,即等于线电压,所以,这种系统中,相对地的绝缘水平应根据线电压来设计二是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仍然不变,三相系统的平衡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这是这种系统的最大优点但不许长期接地运行,尤其是发电机直接供电的电力系统, 因为未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线电压, 一相接地运行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两相短路所以在这种系统中, 一般应装设绝缘监视或接地保护装置 当发生单相接地时能发出信号, 使值班人员迅速采取措施,尽快消除故障一相接地系统允许继续运行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2h三是接地点通过的电流为电容性的,其大小为原来相对地电容电流的 3 倍,这种电容电流不容易熄灭,可能会在接地点引起弧光解析,周期性的熄灭和重新发生电弧 弧光接地的持续间歇性电弧较危险, 可能会引起线路的谐振现场而产生过电压, 损坏电气设备或发展成相间短路故在这种系统中,若接地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