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石法PVC生产原理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9.51KB
约30页
文档ID:2107371
电石法PVC生产原理_第1页
1/30

生产原理电石水解反应原理CaC2+2H2O→Ca(OH)2+C2H2+130KJ/mol(31kcal/mol)由于工业电石含有大量杂质,CaC2 在水解反应的同时 ,还进行一些副反应,生成相应的杂质气体,其反应式如下:CaO+2H2O→Ca(OH)2+63.6kJ/molCaS+2H2O→Ca(OH)2+H2S↑Ca3P2+6H2O→3Ca(OH)2+2PH3↑Ca3N2+6H2O→3Ca(OH)2+2NH3↑Ca2Si+4H2O→2Ca(OH)2+SiH4↑Ca3As2+6H2O→3Ca(OH)2+2AsH3↑清净原理:上述水解反应中,生成的粗乙炔气中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气体,在清净时主要进行如下化反应.H2S+4NaClO→H2SO4+4NaClPH3+4NaClO→H3PO4+4NaClSiH4+4NaClO→SiO2+2H2O+4NaClAsH3+4NaClO→H3AsO4+4NaCl上述反应生成的 H2SO4 、H3PO4 等酸类物质,部份夹带于气体中,进入中和塔,在塔内与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主要的反应式如下:H3PO4+3NaOH→Na3PO4+3H2OH2SO4+2NaOH→Na2SO4+2H2O生成的盐类物质溶解于液相中,通过排碱时排放。

工序任务将破碎好的电石加入发生器内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按生产需要,调节电磁振荡器电流,维持气柜高度,生成的粗乙炔气进行冷却、压缩、清净(除去粗乙炔气中的 H2S、PH3 等杂质) ,使其纯度达到 98%以上,满足合成工序流量要求 工序岗位职责熟悉本工序工艺流程,设备结构,物料性能,掌握操作法及基本生产原理,以及安全、消防环境保护要求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严格控制各项工艺控制指标,准确及时填写原始记录,做到无漏项,无涂改,无污迹,字体工整(要求用仿宋体) 八小时工作负责处理和排除各种生产故障,保证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同时保证设备卫生清洁和环境卫生遵守劳动纪律、不串岗、不睡岗、不擅自离岗,有事离岗必须向班长请假服从班组长、工段长的领导和分厂、生产调度的指挥,接受安全巡岗检查工序原料质量要求电石 电石质量应符合(表 1)要求表 1 电石质量标准 GB/T10655-89指 标 名 称 指 标优级品 一级品 二级品 三级品发气量,L/Kg≥ 粒度,mm 81~15051~802~50 305305300 295295290 280280275 255255250乙炔中磷化氢,%(V)≤ 0.06 0.08 0.08 0.08乙炔中硫化氢,%(V)≤ 0.10 0.10 0.15 0.15电石粒度应符合(表 2)要求。

表 2 电石粒度标准粒度,mm 限度内粒度,% 2mm 筛下物,%81~150 85 以上 ≤351~81 85 以上 ≤32~50 76(16mm 以上) ≤4氮气纯度: ≥97%含氧: ≤3%不含水压力≥0.2MPa碱液Na(OH) >15%NaCl< 5%Na2CO3<1%氯气纯度: ≥90%含氢: >0.4% 含水: >0.03% 浓次氯酸钠有效氯:≥10%工序动力参数要求(表 3)表 3 工序动力参数 序号 名称 动力参数 备注1 电磁振荡器、 仓壁振荡器 220V 2 电动葫芦、压缩机、清净泵、洗涤泵、碱泵、搅拌电机、新鲜次钠泵等 380V 3 工业水 ≥0.3MPa 4 循环水 ≥0.3MPa 5 上清液 ≥0.3MPa 6 凉水塔上清液温度 ≤40℃ 洗涤泵进口(上清液)温度7 空气 ≥0.2MPa 8 氮气 ≥0.2MPa 9 +5℃水 ≤10℃ 工序工艺流程概述(工艺流程图附后)用电动葫芦将装有电石的吊斗提升到加料平台,地磅称量后加入第一、第二贮斗第二贮斗内的电石通过电磁振动给料器连续加入发生器内,电石在发生器内遇水反应生成的粗乙炔气体从顶部逸出,经洗泥桶正水封后进入发生器出口总管。

再经过四台并联的洗涤塔,塔内用废次钠液和补充的上清液作喷淋液,将上升的粗乙炔气洗涤、降温、塔顶出来的气体汇集在总管内,总管一端联接 1000m3 乙炔气柜,另一端为压缩机进口管发生器内水解反应放出的热量和产生的渣浆,借废次钠泵注入的废次钠液维持发生器温度,稀渣浆由溢流管不断排出以维持发生器液位,电石渣由耙齿耙至发生器锥形底部,经排渣考克间歇排放残渣与渣浆一起流至排渣场处理当发生器压力高时,乙炔气由安全水封自动排空;当压力过低时,气体由气柜经逆水封进入发生器,以保持发生器内正压由总管来的乙炔气体,经 SK-30、SKA-303 压缩机或纳氏泵加压后进入机后冷却器,用工业水冷却后的乙炔气体,进入三组并联的清净系统(每组由两台清净塔,一台中和塔串联构成)在塔内粗乙炔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或 NaClO溶液逆向接触反应,以除去粗乙炔气中的硫、磷等杂质气体从中和塔塔顶出来的乙炔气体汇集在总管内,通过乙炔预冷器用+5℃水冷却后又进入三台并联的固碱干燥器,脱水后的精乙炔气纯度达 98%以上,送到合成工序使用由纯水工段送来的 15%的碱液进入浓碱贮槽,定期用碱泵抽至中和塔内循环使用由氯碱分厂送来的 10%的浓次钠溶液进入浓次钠池澄清后,借用浓次钠泵送到浓次钠高位槽贮存供配制使用。

自浓次钠高位槽来的浓次钠,与氯水(或氯气) 、水一起分别经流量计计量后进入混合器内配制,配制好的新鲜次钠液流入配制槽,分析合格后,用新鲜次钠泵连续送到次钠高位槽供清净岗位使用,当高位槽内液位低时,报警器启动,此时应加大高位槽次钠补充量;当液位过高时,则自动溢流回配制槽内,以保持配制槽和高位槽内的次钠量自次钠高位槽来的新鲜次钠液,经清净泵加压后送入 2#清净塔塔顶,经2#清净塔底流出的次钠液再用清净泵加压后后送入 1#清净塔塔顶,经 1#清净塔底流出的浓度很低的次钠液,可部份回到 2#塔泵前进口,用泵继续送到 2#塔顶,循环使用,也可全部直接进入洗涤泵,与补充的上清液混合后送到洗涤塔顶,供洗涤塔喷淋使用工序工艺指标及控制点序号 控制点 控制项目 控制指标 控制人 备注1 电石破碎机 电石粒度 20~30mm 破碎工 2 氮气 氮气总管 氧气含量 <3% 分析工 氮气总管 纯 度 >97% 分析工 氮气总管 压 力 ≥0.2MPa 加料工 3 一贮斗 加料排氮压力 40~60mmHg 加料工 4 一贮斗 加料前氮气置换时间 ≥2min 加料工 5 发生器中部 发生器温度 85~90℃ 发生工 6 发生器顶部 发生器压力 600~1000mmH2O 发生工 7 发生器 发生器液位 1/2~2/3 发生工 8 气柜 气柜高度 400~600m3 发生工 9 正水封 正水封液位 500mmH2O 发生工 10 逆水封 逆水封液位 600mmH2O 发生工 11 安全水封 安全水封液位 2000mmH2O 发生工 12 压缩机进口管 压缩机进口温度 <40℃ 清净工 13 机后冷却器出口管 机后冷却器出口温度 <40℃ 清净工 14 次钠贮槽 次钠含有效氯 0.06~0.12% 清净工 次钠贮槽 pH 值 7~8 清净工 15 中和塔 中和塔碱含量 10~15% 清净工 中和塔 Na2CO3 <10% (冬天<8%) 清净工 16 洗涤塔 洗涤塔液位 1/2~2/3 清净工 17 清净塔 清净塔 1/2~ 2/3 清净工 18 中和塔 中和塔液位 1/2~2/3 清净工 19 乙炔总管 乙炔含硫、磷 无(AgNO3 试纸不变色) 清净工 20 乙炔总管 乙炔预冷器出口温度 <15℃ 清净工 21 乙炔总管 乙炔纯度 ≥98% 分析工 22 废次钠贮槽 废次钠贮槽液位 30%~78% 发生工 23 回收罐 压缩机工作水回收罐液位 1/3~3/4 清净工 岗位操作法开车前准备:加料岗位:1.1.1.1 检查本岗位设备、阀门、电气、仪表是否灵活好用,排空管是否畅通。

1.1.1.2 蝶阀是否严密,不得有泄漏1.1.1.3 检查氮气压力是否合格1.1.1.4 通知分析工分析氮气纯度发生岗位:1.1.1.5 检查各设备、阀门、仪表是否灵活好用1.1.1.6 系统无泄漏、传动设备正常,加足润滑油1.1.1.7 气柜、发生器、安全水封、正、逆水封加水到规定位置1.1.1.8 氮气置换:1.1.1.8.1 发生器系统局部置换则打开发生器和二贮斗排空阀,打开发生器及二贮斗氮气进口阀,控制发生器压力及液面,用合格的氮气置换至分析系统含氧气<3%为合格,关闭相关阀门1.1.1.8.2 系统置换则打开中和塔出口总管放空阀,关闭发生器排空阀、总管蝶阀、气柜大阀、自动排水阀,待清净系统各设备加好液位后,开通乙炔管径,从发生器加氮气置换系统,待分析合格后关闭相关阀口1.1.1.8.3 气柜置换:关闭气柜总管自动排水水封出口阀,打开氮气阀,待气柜升至适当高度,打开气柜放空阀将气柜放平后关闭排空阀,再将气柜升起,再放空直至取样分析合格1.1.1.8.4 全系统置换:与合成联系,由合成工段决定具体放空位置,待合成打开排空阀后,开通乙炔管径,从发生器加氮气开始置换,至分析合格后关闭相关阀门。

清净岗位:1.1.1.9 检查各设备、管道、电气、仪表是否正确完好系统无泄漏,传动设备检查无误,转向正确,加足润滑油1.1.1.10 将准备好的浓次钠液用泵送到浓次钠高位槽,并配制合格的新鲜次钠液,启动新鲜次钠泵将配制槽内的新鲜次钠送到次钠高位槽备用1.1.1.11 将贮存在碱贮槽内的合格的碱液打到中和塔,待中和塔液位正常时关闭碱贮槽出口,中和塔打循环1.1.1.12 冼涤塔、清净塔加液面到规定位置1.1.1.13 将压缩机气水分离器及+5℃水热交换器加水到规定位置(+5℃水热交换器内注满)1.1.1.14 各自动排水水封加水到规定位置1.1.1.15 开启机后冷却器、乙炔预冷器及压缩机+5℃水热交换器的冷却上水、回水阀,冷却水系统启动1.1.1.16 系统置换:系统置换由合成工段决定放空位置,待联系妥当后,关闭气柜大阀,各自动排水口阀门,根据具体情况从发生器或清净塔进口开氮气阀,并开通乙炔管线开始置换,至分析合格关闭氮气进口阀,通知合成关闭放空阀,乙炔总阀待全系统置换完华,与合成工序联系决定通乙炔时间,发生、加料岗位提前加料,将气柜升到适当高度(~500m3 )待用正常开车:加料岗位:1.1.1.17 电动葫芦提运电石1.1.1.17.1 移动电动葫芦将挂钩垂直放至提升井下,与破碎工密切配合挂好电石吊斗。

1.1.1.17.2 当破碎工把吊斗挂牢于葫芦挂钩上,通知加料工提运后,向上点动葫芦,重斗试葫芦运行情况,确认葫芦正常后方可向上提料,至吊斗安全离开斗车后停顿,待破碎工把斗车移开后再继续向上提料1.1.1.17.3 用地磅准确称量电石重量,确保一贮斗碟阀能关严1.1.1.18 向一贮斗加料:1.1.1.18.1 检查第一贮斗内的电石是否全部放完(第一次可略)1.1.1.18.2 打开一贮斗排空阀、氮气进口阀,稳定排氮压力,置换贮斗,时间不少于 2 分钟1.1.1.18.3 待一贮斗置换合格,关闭其氮气进口阀, 开启碟阀,加料口冲氮气1.1.1.18.4 将计量好的电石吊斗慢慢放到加料口上1.1.1.18.5 向贮斗加料,完毕后,关闭一贮斗蝶阀、氮气阀、排空阀,将吊斗放回提升井下1.1.1.18.6 准确记录好每次加料的电石重量发生岗位:1.1.1.19 开车:1.1.1.19.1 将发生器正、逆、安全水封液面控制在正常范围1.1.1.19.2 打开气柜大阀.1.1.1.19.3 启动发生器搅拌1.1.1.19.4 向第二贮斗放料a)检查发生器液位是否正常b)当一贮斗料加好后,确定二贮斗电石用完(第一次可略)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