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其二)》《梁甫行》同步测试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戒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27KB
约8页
文档ID:341214857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其二)》《梁甫行》同步测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呜噪自纷纷 【注】这首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衰伤之情 (1)杜诗的颔联中是如何描写“孤雁”之“孤”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2)在刻画写作对象的过程中,两诗用了同一种写作手法,但具体运用有所区别,请分别进行品读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竟”、“永年”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结合诗句分析,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曹操? 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请描述诗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中的“妻子”的形象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于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诗歌鉴赏 【甲】 庭中有奇树 作者:佚名(汉)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乙】 涉江采芙蓉 两汉:佚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④ 还顾⑤望旧乡⑥,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④远道:犹言“远方”⑤还顾:回顾,回头看⑥旧乡:故乡 (1)“馨香盈怀袖”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2)请比较【甲】【乙】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 参考答案 1.答案: (1)“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2)都运用象征的手法,《赠从弟》貌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孤雁》全诗以孤雁象征自己诗写的是孤雁,无一字涉及诗人自己但通过这只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的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 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 【分析】《赠从弟(其二)》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 《孤雁》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孤雁那样孤单、困苦,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呼号、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虽然命薄但是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意暮雨寒塘,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就艺术技巧而论,全篇咏物传神,是大匠运斤,自然浑成,全无斧凿之痕中间两联有情有景,一气呵成,而且景中有声有色,甚至还有光和影,能给读者以“立体感”全诗以孤雁象征自己诗写的是孤雁,无一字涉及诗人自己但通过这只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的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 【解答】(1)本题是对诗中所描绘形象的分析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析概括不饮啄”体现出孤雁的执着,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决心寄寓人当时渴望与亲人朋友团聚的心情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这是只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的孤雁即:悲伤而执着的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

(2)本题考查写作方法的对比阅读通读两诗,明确象征手法在诗中的具体运用《赠从弟》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突出松柏的不怕困难,刚劲顽强的个性;“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借青松之刚劲,明自己志向之坚贞,并鼓励从弟也成为具有松柏精神的人《孤雁》中“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明确这只孤雁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失群的伙伴结合背景明确作者写孤雁,实际是在写自己在战乱中的孤独寂寞以及怀念亲朋的情怀 【点评】回答本题,注意结合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感情,注意字词的准确运用 2.答案: (1)竟:结束;永年:长寿 (2)示例1: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的是年老的良马虽然伏在马槽里,但它有驰骋千里的雄心壮志,诗人把自己比作老骥,我从中看到了一个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曹操示例2:诗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说的是有远大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也不消失我从中看到了一个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曹操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这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含义,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意义分析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竟:结束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永年:长寿 (2)本题考查学生人物形象的把握,结合重点句子分析结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理解语义的基础上明确曹操是一个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 参考译文: 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点评】回答本题,注意结合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感情,注意字词的准确运用 3.答案: (1)这两句诗描写了妻子和孩子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难情景 (2)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妻子和孩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 【分析】《梁甫行》亦称《泰山梁甫行》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诗人曹植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本诗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生存空间,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因生活所迫那些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蓬头垢面的边海人民,用“禽兽”来比喻,十分生动贴切,既有对苦难者的深切同情,又含对社会动乱的悲观失望之情 (2)本题是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全诗虽只有四十个字,却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中“草野”“禽兽”“柴门”“狐兔”等景物,均来自现实生活,描写生动、特色鲜明,诗人想表达边海贫民生活之苦,却不言其怎样艰苦,初看好似有些夸张失真,细想又觉确实可信因生活所迫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蓬头垢面的边海人民,用“禽兽”来比喻,十分生动贴切,既有对苦难者的深切同情,又含对社会动乱的悲观失望之情 【点评】古诗词鉴赏考查内容主要有: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描绘诗歌画面、概括情感等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4.答案: (1)“盈”字用得好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 (2)相同的:两文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描写手法不同点:【甲】文运用了比兴的描写手法,【乙】文运用了白描的描写手法 【分析】《庭中有奇树》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

诗中每两句提示一个完整的意象,四个意象正是起、承、转、合的安排,层次井然,一气呵成,风格明快,情感深挚 《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此诗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了妇思游子相思离别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诗句做此题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熟悉古诗内容,再进行赏析解答此题,分析诗句中用的最好的字眼,最好在动词或形容词上下功夫于是,此句中的动词“盈”就会跳入答案之列然后对这个字的意思进行解释,最后分析其作用 (2)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手法的运用,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写作手法,比较异同 《庭中有奇树》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