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资料来源: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一、基本情况 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人, 其中毕业研究生16万人,本科毕业生124万 人,高职高专毕业生140万人,和2003年相 比,毕业生总数增加68万人,增长32%(研 究生增加4万人,增长33%;本科生增加32万 人,增长35%;专科生增加32万人,增长 30%)(见下表) 尽管高校毕业生规模大、增幅高,总体就业形势比 较严峻,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 导、推动下,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毕业生就业状况 好于去年同期,特别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比去 年同期有较大提高截至2004年9月1日统计,全国 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73 %,比去年同期增加 3个百分点;实现就业人数204万人,比去年同期增 加56万人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3%,与去年持平 ;本科生就业率为84%,比去年高1个百分点;高 职(专科)生就业率为 61%,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 百分点,就业的绝对人数增加了26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有6个主要特点: 一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提高 这一方面得益于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另一方面归 功于高职院校的艰苦工作。
同时,以就业为导向的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重点加强了职业资 格培训工程,全国有4万多名高职毕业生参加了培 训,约2.5万人取得了证书;启动了职业教育实训基 地建设项目,目前已确定了150多个建设单位,涉 及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电工技术等专业领域;全 国有50%以上的高职院校实施了“订单式”培养,在 37所高校中实施了“创业培训”计划这些措施都有 力地促进了今年高职毕业生就业 二是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人数增多 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毕业 生有0.87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31% 灵活就业的有33.6万人,占毕业生总 数的12 %这充分说明,毕业生的就业 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三是到民营三资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增多 2004年毕业生中,到机关工作的占2.02%, 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占15.73%,到国有企业工 作的占8.65%,升学的占11.01%,而到民营 、三资企业工作的上升到23.14%其中教育 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三资企业就业的比 例由去年的19.04%上升到25.52% 四是到西部地区、到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就业 的毕业生数量增多 从地区流向看,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 55.6%到东部地区就业;24.6%到中部地区 就业;19.8%到西部地区就业。
到东北等老 工业基地就业的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10% 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的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一些位于西部地区和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省份反映,他们所接收 的毕业生就业人数比去年有所增加、学历有 所提高、结构日趋合理 五是行业特点明显的专业和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 就业率高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十个专业是:石油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 程、刑事科学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油气储 运工程、小学教育(英语)、航海技术、光信息科 学与技术 高职(高专)生就业率最高的十个专业是:海洋船 舶驾驶、纺织工程、印刷技术、汽车工艺与维修、 船舶技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机械工程及 自动化、道路与桥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机床数 控技术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 六是登记待就业人数略有增加 2004年第一次在全国实行了待就业毕业生登 记制度到9月初,全国登记待就业毕业生 66.6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3.8%(2003年 同期,全国尚未正式就业毕业生63.4万人) 毕业生暂不就业人数为8.9万人(包括暂无 就业愿望和拟考研、拟出国及因身体等原因 暂不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2% 。
二、毕业生流向分析 由于地方院校毕业生绝大部分在本地区就业,因此我们用教 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它部门所属院校毕业生的数据作对比 分析 ①东部发达地区是毕业生就业的热点,其中,北京、上海、 广东、江苏等地和沿海地区在吸纳毕业生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200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它部门所属院校到东部 11个沿海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115636人(2003年有109145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4%(2003年为45%)其中,到京 、沪、粤、苏等4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77004人,比2003年 多6279人,占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它部门所属院校毕业 生总数的29.1%而2003年到4省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 70725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29.3%这说明不论是吸纳 能力还是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东部沿海特别是京沪穗等中心 城市是毕业生就业最活跃的地方 ②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相关政 策和措施初见成效 200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它部门所属院校到 重庆、陕西、贵州、内蒙古等西部12省区就业的毕 业生共有29978人,比2003年的29587人增长了391 人,占200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它部门所属 院校毕业生总数的11.3%。
清华大学开展了以“胸怀 民族复兴、投身伟大实践”为主题的以就业引导为内 容的“启航计划”,2004年有43%的毕业研究生自愿 走上了国家重点单位和西部地区工作岗位,其中, 签约部队和军工企业的有129人,到西部地区工作 的有73人,再创近年来新高这说明经过各方面的 共同努力,国家制定的政策和采取的有关措施已初 见成效 ③毕业生就业“三高三低”,待就业和考研人数增幅 较大 200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它部门所属院校毕 业生就业呈现出三高三低的趋势,那就是录取研究 生的比例逐年增高、到民营企业就业的逐年增高、 到三资企业就业的逐年增高;同时,到机关就业、 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就业和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毕 业生比例降低,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待就业 毕业生、录取研究生和拟考研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这说明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趋于饱和,国 有企业的吸纳能力有限,更多的毕业生将流向基层 以及民营、三资企业(具体比例和数据见后面的附 表或附图) 三、就业率最高的十大本科专业和十大高职专业 根据我们对200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 央其它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 统计,2004年十一个一级学科的毕业生 就业率除医学外均比2003年有所上升, 而且有5个学科毕业生就业率上升比例 超过5个百分点(见下表)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最 高的学科是工学类专业,而2003年是医学, 这与“非典”疫情的影响有关,但2003年工学 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仍居第二,说明工学类专 业一直是广泛被社会所接受和欢迎的专业。
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学科是法学类专 业,而稳定性最好的科类是教育学,波动率 不足1%而增幅最大的科类是文学类专业, 历史类专业也异军突起(见下图),这说明 社会对文科类专业的需求在增大 从71个二级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状况看, 2004年就业率下降的二级学科有:政治学类、公安 学类、体育学类、航空航天类、公安技术类、森林 资源类、基础医学类、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与医 学技术类、中医学类、法医学类、药学类、农业经 济管理类专业;而就业率上升幅度较大的二级科类 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 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艺术类、电子信息 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地矿类、环境与安全类、海 洋工程类、环境生态类、水产类、图书答案类等专 业(具体数据见后面的图表) 四、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①就业率比较低的本科专业: 法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汉语言、广告学、音乐表 演、艺术设计学、舞蹈学、地球化学、包装 工程、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中医学、法医 学等 国家机关接受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专业 ②国家机关接受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专业是: 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 行政管理、治安学、侦察学、工商管理、国 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等,而2003年接 收数量最多的10大专业中国际政治、通信工 程、土木工程专业被行政管理、治安学、国 际经济与贸易所取代。
金融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专业 ③金融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专业 是: 金融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经济学、工商 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 市场营销等,除了排序略有不同外,与 2003年基本相同 三资企业接收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专业 ④三资企业接收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专业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 易、英语、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科学与 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而2003年接 收数量最多的10大专业中通信工程、热能动 力工程却被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所取代 录取研究生数量最多的本科专业 ⑤录取研究生数量最多的本科专业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 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法学、自动化、土木工程、通信工程、临床 医学、英语等,除排序略有不同外,基本与 2003年录取研究生数量最多的10大专业相同 出国最多的本科专业 ⑥出国最多的本科专业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法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金融学、生物科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机械设 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而2003年出国最多的 专业还包括通信工程、自动化,2004年被生 物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甩在后头。
自主创业数量最多的本科毕业生专业 ⑦自主创业数量最多的本科毕业生专业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电子信 息工程、艺术设计、金融学、市场营销、法学、机 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而2003 年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通信工程、机械设 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会计学、英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艺术设计 两年的差别在于:一是排序不同,二是2003年创业 专业较多的生物医学工程、会计学、英语、电气工 程及其自动化被工商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国 际经济与贸易挤在了后头 祝愿大家在选择好专业的基础 上,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争取每一个就业机会! 珍惜每一个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