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架空集电线路铁塔架线工程施工方法1、放线施工(1)展放导引绳和牵引绳1)在施工区段内分相人力展放机械牵引导引绳,牵放顺序为上线,中线,下线 2)在张、牵引场两端,用钢绳卡线器将其临锚在地上3)牵引绳每隔二千米或不足二千米必须安装一个防扭连接器如果牵引绳有严重锈蚀或断股现象应断掉重接2、展放地线地线的展放方法采用人力展放机械牵引方式施工3、展放导线(1)牵引场操作和布置在牵引绳入口侧挂接地滑车;(2)张力场操作和布置1)就位导线轴架,应使各线轴架正对张力机上的引轮,使导线在放出过程中不与线轴侧板摩擦2)根据导线布线图所列线轴编号;将线盘吊装轴架上,注意线头从上方引出3)拆除线轴包装板和拔净钉子等杂物,检查外层导线质量是否良好,如有缺陷应及时处理或做好标记;如需切除应计算接头变动位置,是否会靠近滑车或窜至不允有接头的档内4)引出导线头套入连接网套,并检查距导线端部3米左右范围是否有钢芯接头(稍有鼓包;厂家标志)如有应断掉5)为防止导线通过导线轮时发生松股,导线在导线轮上的缠绕方向,应与其外层线股捻回方向相同国产钢芯铝绞线的外层采用右捻,因此,站轴架处面向张力机看,导线应由导线轮的左边最外一槽进线,由右边出线。
6)将从导线轮引出的线头,通过旋转连接器与牵引绳连接7)当牵引绳牵动导线,张力机出口侧的导线悬空时,在导线上分别挂接地滑车 8)在展放导线过程中,张力机根据导线对地、对被跨越物、跨越架距离的大小调整张力对于农田,荒地等一般地段导线距地面不小于3米;导线与越线架顶距离应在1米以上;只通行行人及少量车辆的道路如不搭设跨越架,设专人看守时导线距地面不小于5米各放线段导线放线张力可控制在10KN-15KN之间9)当导线线盘的线剩余半层左右时,通知牵引场放慢牵引速度,至余线6圈左右时停止牵引张力轮后的导线用卡线器卡住后再用白棕绳固定轴架上,卸下空盘,装上新盘线头用双头连接网套连接后绕入线盘上,拆除卡线器,通知牵引场慢速牵引;当线头展放至张力机前侧约15m时进行临锚,压接接续管,检查合格后安装保护钢甲张力机收紧导线,拆除临锚后.便可继续牵引,展放第二轴导线在紧线前能拆除的保护钢甲尽量拆除)10)临锚钢丝绳与导线间应加套胶管,防止磨伤导线11)地线挂路前进方向左侧;12)导地线不许接头档,驰度不允许有正误差3)放线的速度控制放线的速度,应根据张牵机的性能和放线区段的路径情况,如转角塔转角的大小,各滑车悬挂点高差情况,交叉跨越情况,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程度等而定。
1)牵引时先开张力机,待张力机刹车打开后再开牵引机;停止时先停牵引机,后停张力机2)初始牵引速度不要太快,待牵引绳全部悬空后再逐渐加速,牵引速度保持在80m/min左右3)属下列情况者宜用20~40m/min的低速运行a导线头联接点未过第一个放线滑车前;b旋转连接器碰跨越架时;c抗弯连接器到达牵引机前50米;d导线盘上剩余约半层线时;e导线换盘后继续牵引,至连接网套出张力机压接停机临锚止;4)一相导线放完后,在张力机前断线,剩余的导线端头连上单头网套,准备下一相导线的展放4.紧线施工(1)紧线前准备工作1)检查接续管及补修管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与耐张线夹之间距离不小于15m;与悬垂线夹间距离不小于5m;,如不符合标准应进行处理2)若发现导线有磨损,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a外层导线有轻微擦伤,其擦伤深度不超过单股直径的1/4,且截面积损伤不超过导电部分的2%时,可不修补,用不粗于0#细砂纸磨光表面棱刺b当导线损伤已超过轻微损伤,但在同一处损伤的强度损失尚不超过总拉断力的8.5%,且损伤截面积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时采用补修管进行补修3)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锯断重接:a 强度损失超过保证计算拉断力的8.5%;b 截面积损失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c 损伤的范围超过一个补修管允许补修的范围;d 钢芯有断股;e 金钩,破股已使钢芯及内层线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4)耐张塔设置临时拉线,拉线对地夹角不应大于4505)各塔号人员要认真检查导、地线有无焊点开裂,断股,磨伤及有无悬挂物等情况,有问题及时处理2)弧垂观测 1)弧垂的计算 依据导地线百米弧垂曲线计算观测档弧垂首先查出观测档所在耐张段的代表档距在不同温度下的百米档距弧垂100,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出观测档弧垂2)观测档的选择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个选三—四档或根据耐张段长度适当增加; 观测档宜选择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 重要交叉跨越应设观测档3)观测方法:本工程采用挡端观测驰度法进行驰度观测用经纬仪在挡端观测驰度的角度计算公式: 图4-13式中:为仪器观测角,正表示仰角,负表示俯角为架空线悬点高差,(m) 近方悬点较远方悬点低,取+号;近方悬点较远方悬点高,取-号; 为观测挡驰度,(m)为观测挡挡距,(m) 为仪器中心至近方悬点的垂直距离(m)4)紧线弧垂计算根据设计提供的《架线曲线》换算出各观测档在相应温度下的观测弧垂。
实际温度测量应以现场实测温度为准,并作好记录5.紧线;导线划印及挂线(1)紧线施工采用耐张塔塔外紧线即在紧线段的延长方向,耐张塔塔高约三倍的地方设置紧线绞磨,(采用1-1或1-2滑车组)进行紧线观测弧垂之后,在各塔画印,离耐张塔40米左右进行空中临锚回松绞磨使导线头落地,压耐张线夹后进行挂线三相导线尽可能在一天内紧线施工完毕,如不能在同一天施工,在第二天应及时紧线并注意调节相间弧垂紧线地锚规格7吨,埋深2.3米2)直线杆塔导线画印弛度观测好后逐基画印直线杆塔导线画印时,在悬垂绝缘子串悬挂点处挂一垂球线,垂球线与导线交点即为画印点3)耐张杆塔导线画印耐张杆塔导线画印时,用一直角尺使直角尺一边与横担中心线平行,直角尺一端挂垂线球,垂线球沿尺移动至与内角侧导线相交,此点即为画印点4)耐张塔挂线采用地面挂线方法,事先在导线下方地面铺好衬垫,将导线用尼龙绳绑住慢慢落到地面衬垫上,按画引尺寸割线,压接组装好绝缘子串后挂线,见图4-1 2 5 3 4 3 1 . 2 7 6 图4-1地面挂线示意图1-卡线器;2-卸扣;3-手扳葫芦;4-挂线滑车;5-横担;6-绝缘子串;7-至牵引动力(5)现场使用的温度计应进行统一测试,各点使用的温度计实测差值不应大于1度。
6)紧线弧垂允许偏差为2%,相间弧垂允许偏差最大值为240;6.附件安装:导线附件安装限定最短时间为5天,光缆为24小时1)一般规定A、绝缘子串,导地线上各种金具螺栓 穿钉及弹簧销子的穿向应遵守下列规定:B、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一律向受电侧穿入,螺栓及穿钉凡能顺线路方向穿入者一律向受电侧穿入,横线路方向穿入的两边线由外向内,中线由左向右穿入;C、耐张串上R型销子的绝缘子必须大口朝下;M型销子的绝缘子大口朝上螺栓及穿钉一律由上向下穿入,水平方向两边线由外向内,中导线由左向右;耐张塔的跳串与悬垂串相同(耐张塔双绝缘串碗头上的弹簧销子由内向外穿)D、跳线悬垂串与导线悬垂串相同E、全线所有金具采用0.5*50开口销针,开口60度-90度F、导线在与金具的夹紧时,当使用铝包带时应在钢芯铝绞线外缠绕应符合下列规定:铝包带应紧密缠绕,其缠绕方向应与外层铝股的绞制方向一致所缠绕铝包带必须露出夹口,但不应超过10mm,其端头应回夹于夹板内压住 (2)悬垂线夹安装A、当弛度调整结束后,导地线在耐张杆塔上挂好后,即可蹬上直线杆塔并在导线滑车中划出导线的中心记号.B、用双钩紧张器(或手扳葫芦)吊起导线(双钩紧线器悬挂位置应尽量靠近横担导线悬挂点处不可挂在水平材中间,导线上应缠麻袋等保护) 顺线路移开滑车,在导线上安装预绞式护线条。
然后把导线从滑车中取出放入线夹中,任何提升导线工具与导线连接部均应采取保护措施C、悬垂绝缘子串安装完毕后应垂直地面,在个别情况下,顺线路可有倾斜,但不可超过4度,且最大偏将值不应超过160mm.(3)跳线安装A、无跳线绝缘子串的跳线跳线两端与耐张线夹连接全线耐张塔边相全部为这种型式B、带双串跳线绝缘子串的跳线跳线两端与耐张线夹连接,当中与两串跳线绝缘子串下端相联全线耐张塔中相全部为这种型式(4)跳线安装工艺要求A、跳线长度的确定跳线弧垂由设计图纸提供,但为了准确起见,宜采用现场试比法确定跳线长度,采用与导,地线直径接近的旧棕绳实测所需的跳线长度,跳线弧垂允许误差0.1mB、用作跳线的导线,从线盘中取出至吊到塔上安装,自始至终都不应使其产生永久变形,出硬弯,跳线采用的导线必须是没有受过力的原盘导线C、先压一端的引流板,应注意引流板的方向正对耐张管上的连接刨光面如引流板方向不对,则跳线安装后产生歪扭D、安装前应检查连接面是否平整,耐张线夹引流连板的光洁面必须与引流线夹连板的光洁面接触E、应用汽油洗擦连接面及导线表面污垢,并应涂上一层电力复合脂用细钢丝刷清除有电力复合脂的表面氧化膜F、保留电力复合脂,并应逐个均匀地拧紧连接螺栓。
螺栓的扭矩应符合该产品说明书的要求5)防震锤安装a导线防震锤采用FR—4型,避雷线采用FG—80型b防震锤夹板与导线接触部分应缠绕两层铝包带c、导线防振锤安装原则:当档距≤450m时,安装一个防震锤,安装距离为b1;当450m<档距≤800m时,安装二个防震锤,具体数量见《线路塔位明细表》;防震锤应与地面垂直,夹板螺栓应有弹簧垫,并拧紧,b1=b2(b1=1.63m)安装距离的测量,对悬垂线夹自线夹出口起至防震锤夹板中心如图4-1所示;对于耐张线夹由线夹端部起至防振锤夹板中心如图4-2所示,偏差应不大于24毫米导线直线塔防震锤示意图(图4-1)导线耐张防震锤安装示意图(图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