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省棉花品种试验报告试验年份:试验组别:承担单位:试验地点:试验负责 联系:试验执行人: 联系:承试单位E-mail: 填报日期: 旷 日 XX 省种子总站印制一、基本情况试验地点: 试验执行人: 二、 田间设计参试品种—个,对照品种 , 排列,重复 次,行长—m,平均行距 cm, 行区,小区面积 m2,株距 cm,密度 株/亩,全试验净面积 m2;大区面积 m2三、 田间排列图(在下图中标识)四、试验地基本情况和栽培管理1、 前作: ,收获期:—月—日2、 土壤类型: ,耕地和整地: 3、 播种方式和方法: 播种期:—月—日,移苗期:—月—日,第一次间苗:—月—日,第二次间苗:—月—日, 定苗期: 月 日4、 中耕除草(次数和时间):第一次: 月 日,第二次: 月 日,第三次: 月 日,第四次: 月 日,第五次:—月—日,第六次:—月—日,第七次:—月—日,第八次: —月 日,第九次:—月 日5、 施肥:基肥(时间、种类、数量、方法): 追肥(时间、种类、数量、方法): 6、灌溉(排水)情况:灌水:第一次:—月—日,第二次:—月—日,第三次:—月—日,第四次:—月—日,第五 次:—月—日,第六次:—月—日。
排水:第一次:—月—日,第二次:—月—日,第三次:—月—日,第四次:—月—日, 第五次:—月—日,第六次:—月—日7、整枝(次数和时间):第一次: 月 日,第二次: 月 日,第三次: —月 日8、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时间、种类、用药量和方法):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第九次: ;第十次: 9、 主要物候期:打顶期:—月—日;10、 收花:第一次: 月 日,第二次: 月 日,第三次:—月—日,第四次: 月 日,第五次: 月 日,第六次: 月 日,第七次: 月 日,第八次:—月 日,第九次:—月 日,第十次:—月 日,第十一次:—月—日11、 拔秆期:—月 日,霜前花计产截止期:—月—日六、试验记载表表 1 生育时期及生长势、整齐度性状表品种播种期 月旧出苗期 月/日开花期 月/日吐絮期 月旧生育期苗期花期絮期纯 度生 长 势整齐度生 长 势整齐度生 长 势整齐度记载说明:1、播种期:实际播种的日期,以月 /日表示;2、出苗期: 50%幼苗出土、子叶平 展的日期,以月/日表示;3、移栽期:实际移栽的日期,以月/日表示;4、开花期:50%以上棉 株开花的日期,以月/日表示;5、吐絮期:50%棉株吐絮的日期,以月/日表示;6、全生育期: 自出苗次日至吐絮期的天数,以天表示;7、生长势和整齐度:分别以好、中、差表示;8、纯 度:三个小区杂株数/三个小区的植株总数,以%表示。
8、开花期、吐絮期及各期整齐度 与生长势的调查,须选择有代表性的两个重复,全小区调查表 2 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记载表端的高度,取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2、第一果枝节位:第一果枝节位在棉花现蕾后调查从子叶节往上数至第一果枝单株果枝数:棉株主茎的果枝数量取其平均值,以台表示4、单株结铃数:棉株个体成铃数横向看铃尖已出苞叶 吐絮铃和烂铃;比大铃小的棉铃及当日花为小铃,3个小铃折算为 1 个大铃;5、铃形分:圆形、卵圆型、留至小数点后一位6、株型:塔型、筒型、塔筒型三种注意!!2019 年开始为减少承试单位工作量提高试验准确性,记载项目铃重、籽指、衣不需要记载和提供但根据以下要求必须提供各品种三个重复的50 个标准铃,标准铃取样标准:在 地根据实际情况每小区每品种采收棉株中部(约第7-12 台果枝)正常吐絮铃50 个50 个标准铃晒干后,在10 月10日前寄往省种子站品管科,并棉袋上写明试验 我站统一委托测量例:海盐-M1-I、海盐M1-II、海盐M1-UI (这里的I II III)为 复!!特别注意: 1、每小区都需要取样!2、棉袋上必须写明试验地点、品种代码和小区号品种霜前籽棉产量(含僵瓣) 采收时间为10月30日前50个标准铃(属霜前籽棉产量)霜后籽棉产量(含僵瓣 米收时间为10月31日-11丿IIIIII小计1IIIIIIIIIIII//////////////////////////////小区产量(g)注:产量保留整数位,衣分保留1位小数。
表 3 籽棉产量表记载说明:1.霜前花率和僵瓣率不需计算填写;2.收获截止时间为11月 30日,超过30日后的籽棉不计入总产量!标:“/”的不需记载表 4 籽棉总产量表小区面积: m2 小区产量(g)重复霜前霜后籽棉产量(含僵瓣)小区籽棉平均小区面籽棉田产(公斤品种IIIIII产量(g)积(田)/田)注:2019年开始各试点只需填写籽棉产量,都不需要扎棉! 注意!下面的表 5,对品种的判定很重要!!每个点都需要评分,不要遗漏! 表 5 综合评价2、主要优缺点填写内容包括:生育期、苗期病害情况、生长势情况、抗倒性情况、结铃性情况、铃大小、抗倒性、采七、本年度试验评语:1、试验进行情况及准确程度:2、对下年试验工作的意见:XX省棉花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一、试验设计区域试验:每一个品种不少于5 个试验点,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 小区长方形,面积0.025 亩生产试验:每一个品种不少于 5 个试验点,采用大区对比,不设重复,大 区面积 1个试验点的种植面积不少于300 平方米,不大于3000 平方米,试验时 间为 1 个生产周期试验田周围设保护行二、试验的主要农艺措施1 、试验田的选择:选择前作一致,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均匀的田块。
土壤 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 差 5 级2 、播种期:按当地实际确定播种期,同组试验的品种除特殊情况外应同期 播种3、用种量:一般育苗移栽用种量为2公斤/亩,直播用种量5 公斤/亩4 、田间操作:施肥、除草、防病、治虫等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并要求做 到均匀一致,同时记载施肥日期、肥料名称与数量,除草、病虫害防治日期、 农药名称及防治对象5 、收获:同组试验的品种,应按吐絮先后及时采摘三、试验的观察记载(一)生育期1、播种期:实际播种的日期,以月/ 日表示2、出苗期: 50%幼苗出土、子叶平展的日期,以月/日表示3、移栽期:实际移栽的日期,以月/日表示第 10 页4、现蕾期:50%棉株花蕾的三角苞长达 3 毫米左右的日期,以月/日表示5、开花期:50%以上棉株开花的日期,以月/ 日表示6 、吐絮期:50% 棉株吐絮的日期, 以月 / 日表示6、全生育期:自出苗次日至吐絮期的天数,以天表示二)主要农艺性状 在二个重复内各取有代表性棉株10 株进行调查1 、株高:子叶节至顶部第一片展开叶片的叶柄基部的高度,取其平均值, 以厘米表示2、第一果枝位:从子叶节至第一果枝着生节位的高度,取其平均值,以厘 米表示。
3、果枝数:于第一次收花前调查每株有效果枝数,取其平均值,以个表示4、果节数:棉株上有蕾、花、铃和脱落的所有果节之总和,剪去的空档, 以上、下两果枝的果节平均数计入,以节表示以上数据均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三)主要经济性状1 、单株有效铃:在吐絮盛期选有代表性棉株 10 株,调查每株有效铃数, 取其平均值,以个表示2、铃重:吐絮期每区采收棉株中部正常吐絮铃25-50 个,晒干称重,取其 平均值,以克表示3、衣分:每品种霜前籽棉与霜后籽棉混合后轧出皮棉,称皮棉重,计算其 占籽棉的百分率,以%表示4 、籽指:在考查衣分的样品中取 100 粒棉籽,称其重量,重复二次,样品 间差异不超过 5%,取其平均值,以克表示第 11 页5 、僵瓣率:棉絮结团不松开的为僵瓣,称其重量,并计算其占总花量的百 分率,以%表示7 、籽棉产量:籽棉(包括霜前棉、霜后棉和僵黄花)晒干后称重,以公斤 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二位8 、霜前花率:10 月 30 日前收获的花量占总花量的百分率,以% 表示9 、皮棉产量:籽棉轧出后,皮棉称重,以公斤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二位(四)抗病性:1 、枯萎病:在枯萎病发生高峰期调查一次,每小区调查中间行 20 株,采 用 5 分级法进行病情调查。
0 级:外表无病状1 级:病株叶片 25%以下显病状,株型正常2 级:叶片 25%-50% 显病状,株型微显矮化3 级:叶片 50% 以上显病状,株型矮化4 级:病株凋萎死亡2 、黄萎病:在黄萎病发生高峰调查 1 次,每小区品种调查中间行 20 株, 采用 5 分级法进行病情调查0 级:外表无病状1 级:病株叶片 25% 以下显病状2 级:叶片 25%-50% 显病状3 级:叶片 50% 以上显病状,有少数叶片凋落4 级:叶片全枯或脱落3 、抗倒性:特别注意台风后全区倒伏情况的检查,倒伏程度可分为轻、中 重三级倒伏后主茎与地面所成角度在60 度以上者为轻;在30 度以下者为重; 第 12 页介于 30 度与60 度之间者为中四、特殊情况说明指试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灾害性气候、农艺措施的特殊处理异常试验数据产生的原因等第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