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2014年 7月 26日什么是城市公园• 广义的城市公园泛指除自然公园以外的一切公园,包括 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 (如动物园、植物园、城市广场、主题公园等)而狭义城市公园指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实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作为城市的主要的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 城市公园的设计 一定要处理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绿地空间,只是最求生态和自然,而是为周边工作生活的人活动休息和欣赏景观所提供的一个开放空间公园分类• ①综合公园: 指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综合公园包括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如紫竹院、玉渊潭、陶然亭等• ②社区公园: 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 • “社区 ”的基本要素为 “:有一定的 地域 ;有一定的 人群 ;有一定的组 织形式 、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相应的管理机构;有满足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 ”(摘自《辞海》)• 社区公园下设 “居住区公园 ”和 “小区游园 ”两个小类。
如北小河公园、东四社区公园等• ③专类公园: 指具有 特定内容或形式 ,有一定的休憩设施的绿地,包括 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历史名园、儿童公园 等如颐和园、天坛、北海等世界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植物园 (见 P207)分类 :①综合性植物园②专类性植物园(一 ) 科普展览区----对外开放(二 ) 苗圃试验区----科研、生产,供专业人员参观学习(三 ) 生活区功能:科学研究、观光游览、科学普及、科学生产展览区试验区果树实验区动物园—— 收集多种野生动物及优良品种的家畜、家禽集中饲养,供展览、科研之用功能:科学普及教育、异地保护、科学研究、观光游览分类:①城市动物园:位于城市近郊区,展出动物种类丰富②专类动物园:展出具有地方特色或类型特点的动物③人工自然动物园:模拟动物在自然界的生存环境群养或放养④自然动物园:位于自然环境优美,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森林、风景区及自然保护区,动物以自然状态生存• ④带状公园: 指沿 城市道路、城墙、水滨 等,有一定休憩设施的狭长绿地 “带状公园 ”常常结合城市道路、水系、城墙而建设,是绿地系统中颇具特色的构成要素,承担着城市生态廊道的职能 “带状公园 ”的宽度受用地条件的影响,一般呈狭长形,以绿化为主,辅以简单的设施。
如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⑤街旁绿地: 指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 65%)街旁绿地又名街头绿地街旁绿地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属于公园性质的沿街绿地;二是指该绿地必须不属于城市道路广场用地 “街旁绿地 ”是散布于城市中的 中小型开放式绿地 ,虽然有的街旁绿地面积较小,但 具备游憩和美化城市景观的 功能,是城市中量大面广的一种公园绿地类型• 综合性的公园一般有 观赏游览、安静休息、儿童游戏、文娱活动、文化科学普及、服务设施、园务管理 等内容• 常常利用 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 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功能分区景观分区公园的组成元素• 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 入口广场、铺装场地(不同尺度,各种功能)、停车场• 各种设施:茶室、小卖部、厕所• 大草坪• 水景(大水面、小水池,溪流)• 密林、疏林交通设计园路 ——脉络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 组织交通 ; 构成园景一级路: 大型园路主干道,可通车,不超过 6m,解决机动车的交通需求二级路 :主干道:可通卡车,消防,养护,一般为 3.5m,联系各个景点三级路: 1~ 2.5m,也可小于 1m,丰富游人游览路线道路与地形的关系:道路与等高线平行或者垂直,超过 8%要设梯步,园路不宜超过 4%道路与种植的关系:有疏有密,密林可以覆盖道路道路与比例的关系: 路宽,道路分级一定要清晰!一级道路的弯曲程度!地形设计• 根据原有地形,挖湖堆山• 注意排水方向和朝向• 地形与种植、硬质景观、水景结合,设计“立面”• 处理好地形与视线的关系:透景线、利用地形隔离不良的外界环境。
• 地形的处理方法很丰富,不仅限于传统的堆山方式,还可以使用几何体的形式(大地艺术),但是要注意等高线的画法,切忌不可出现类似于“坟包”的设计种植设计• 绿地率 要大于 70%• 乔灌草 三层都要表现,尺度大的可以弱化灌木层,滨水可以适当考虑湿生植物• 种植形式要丰富,自然式,规则式,单植,群树• 种植与场地的关系:场地一定要与种植设计结合 种植围合空间,限定空间• 种植与地形的关系,增加或者弱化场地高差变化所产生的对比• 种植与空间的关系,种植是构成空间的重要手段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原则 ( 1) 聚散 原则 “大分小聚”,这是理水的基本原则若水面辽阔,就用堤、闸、桥、廊、亭榭、岛等“隔”的手段“分”成形状 景区,丰富了水面,又增强了水域宽广之感若是小园水体,则聚胜于分,集中用水易于形成内敛、向心的空间格局,使有限的空间呈现疏朗、开阔的景象 2) 掩映 原则 理水还要讲究掩映,掩映是遮蔽与显露的合理使用掩和映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掩和映都要适度,才能相应成辉,使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增强视觉的空间感受掩映,使水域时隐时现,引人探求其源,平添藏的意趣,是造成景观层次与深度效果的重要手段 3) 曲折 原则 理水要求曲折,是要水体的走向盘旋蜿蜒、纵横交错,曲折多变。
河流、溪涧等带状水体,不仅水面要求曲折,还要有适度的宽窄变化,才能在视觉上产生收放开合的韵律与节奏 4) 动静 结合的原则 中国古典园林的水景以静赏为主,园林中的静态水体有湖、海、池、潭等,平静安详微风吹拂之时激起波光点点,营造出宁静幽远的意境理水要求园中静水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在造园是借助静态水体激活过于平静的水域,如将园外活水引入园子,或利用池形高差造瀑、泉等,使水体不断流动更新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