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对脑出血内科治疗的方案及疗效进行研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9例高血压脑出血经内科治疗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结果6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在3~50d,在接受治疗的69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有24例,病情显著好转的患者有21例,病情有所好转的有10例,无效的有9例,死亡的患者有5例69例在治疗期间有4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形,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患者有17例,急性肾衰的患者有7例,出院的时候患者存在完全性偏瘫后遗症的有2例,不完全性偏瘫的患者有2例结论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出血量相对而言比较少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以采取内科保守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9例高血压脑出血经内科治疗者,69例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者MR证实其中男39例,女41例,年龄48~72(平均53.5)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45例,脑叶14例,丘脑4例,脑干4例,小脑2例。
根据CT片按照多田公式计算脑实质出血量,<5ml者5例、5ml~10ml者25例、10ml~20ml者23例、20ml~30ml者10例,>30ml者6例均为单灶性颅内血肿患者均以头痛、呕吐、神志障碍,失语及肢体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入院,无凝血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因家庭经济因素、高龄等自动出院者不入选1.2内科治疗所有患者人院后均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其中包括氧疗、控制血压、适时镇静、止血、脑细胞营养药物,必要时给予护胃抑酸,抗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处置所有患者均应用甘露醇进行脱水对于出血量在10ml以内者,每8或12h应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1次;对于出血量10~30ml者,每6或8h应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1次,对于出血量>30ml者,每4或6h应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1次,连续应用7~10d后,直至患者头痛等症状消失或经CT等证实出血病灶吸收完全时减量或停用用药期间监测肾功,并对有肾功损害者应用甘油果糖,呋塞米或白蛋白以减少甘露醇使用量治疗期间对患者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1.3疗效评价起病后3个月随访,治疗效果按照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价。
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0~100%;显著好转: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好转: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死亡:治疗期间死亡2结果6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在3~50d,在接受治疗的69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有24例,病情显著好转的患者有21例,病情有所好转的有10例,无效的有9例,死亡的患者有5例69例在治疗期间有4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形,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患者有17例,急性肾衰的患者有7例,出院的时候患者存在完全性偏瘫后遗症的有2例,不完全性偏瘫的患者有2例3讨论临床上将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是毛细血管破裂所导致的一种自发性的、具有高血压特征的脑实质出血称为高血压脑出血本病具有起病迅速、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特点患者发病初期,其颅内的血肿会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便迅速增大,待血肿及其周围的水肿组织超过了颅内可以缓解的空间后,便会引起患者颅内的压力迅速的升高,从而对患者的造成严重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导致脑疝的形成,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高血压脑出血会导致患者出现脑缺血、血肿、脑水肿等脑组织的局部病变产生,其中血肿的发生会使其局部周围的脑组织受压,从而形成颅内压的升高,进而引起脑疝的形成,这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
因此降低颅内压、控制血肿、水肿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实施的保守治疗中,对患者采取了甘露醇的降压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甘露醇的实施应注意避免长期的使用,因为甘露醇本身具有一定的肾毒性,长期的使用会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一定的伤害,长期的使用会造成患者机体水、电解质的紊乱,甚至加重患者的水肿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为患者给药,但注意控制给药周期最长不超过1周此外,血压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降压过程中要避免过快或过慢的降压,这样会使患者脑组织局部的血流灌注减少,从而造成脑组织的局部缺血、缺氧性损伤,因此要做到平稳降压参考文献:[1]罗荣,钟伟,杨艳芳.脑出血的诊断和并发症[J].求医问药,2011,9(6):112.[2]田小文,徐世双.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68例临床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381-3382.[3]肖秋玉.50例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8(19):95-96.[4]汤维政.高血压脑出血80例内科疗效及并发症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5):132-133.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