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照调节空间下的蔬菜栽培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50KB
约7页
文档ID:280841541
光照调节空间下的蔬菜栽培_第1页
1/7

光照调节空间下的蔬菜栽培1优化设施结构,提高采光数量目前的设施种类主要是温室、大棚和连栋棚三种其中,温室的采光量主要由方位、采光面和屋面角决定,合理 配制能最大限度增加采光量方位北纬32°〜43°地区,是我国温室建造的适宜区域在适宜区内应选择背风向阳,周围150m内无树木、高 大建筑物和污染性工厂的地方正确选择方位,不但可以充 分利用自然光源,而且又能防止被动遮阴、尘污造成的光源 危机采光面指温室向光的面积温室内的光线是通过前屋 面进入室内的,室内采光量多少,与温室的釆光面大小呈正 比因此,适当增加跨度、高度和长度,就可增加采光面, 提高室内的采光量如驻马店市驿城区相林乡邓瓦房村80 座改良式日光温室,跨度10m,长度60m,脊高(半地式), 采光面积600m2,较标准温室采光面积扩大44%o升级后的 温室,光照充足,升温迅速,保温性好屋面角度据孙志强研究,屋面角a=90° -h (太阳高度 角),当太阳直射光与温室前屋面呈90角时,阳光入射率 最大,即“O”值效应但由于受直射光“日变”和“季变” 的制约,人为无法改变,因此,a就成为调节采光量的唯一 途径根据这一原理,郑州地区a正常值为18° (50°〜30°51’)时就可较好的完成采光。

但是,光线日变幅大,为了 有效地采集到上午10时至下午15时的阳光,必须将a的正 常值调高6°〜8° (25° ),才能保证一天中阳光的最大入射量构件构件是建造棚室不可缺少的材料入射光利用率 的高低,受拱杆、拉簧和立柱等构件的影响以复合材质拱 杆为例,遮光面积占总面积的25%~30%,对透射光的浪费 很大解决途径有两种,一是将构件的粗度变细、数量减少; 二是通过创新设计改变结构如2002年,驻马店市驿城区 五里河村的新型大棚,采用钢丝悬索无支柱钢架装置设计, 跨度12m,长度80〜120m,净面积960〜1400m2,钢管代替 了复合拱杆,悬丝取代了立柱承重,遮光面仅占10%,既节 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入射光的利用率2正确选用农膜,改善光照质量农膜是阳光的第一受体,膜的质量直接影响室内的光 强和光质所以,必须选用高质量的农膜,目前,市场上热 销的有PE、PVc和EVA三类20多个品种的农膜其中:大 九牌EVA高透光率高保温长寿无滴膜的透光率较PVc膜高 20%以上,可首选;红、黄、蓝、绿、白、紫等彩色膜具有 对不同光波选择吸收的功能,能满足分品种对不同光质的需 求舒英杰的研究表明,600〜700mm波段的红波光部分和 400〜500mm的蓝光波段对黄瓜光合作用效果最好,应选红色 或蓝色膜;番茄吸收400〜500mm的蓝光波段光合效率最佳, 选用蓝色膜;PmmA板能透过紫外线且能阻挡波长3000mm以 上的远红外线,在增强光照的同时,增温保温性最佳,优于 Pc板材,适合连栋棚和冬春季温室选用。

3安装补光设备,优化光照光质设施蔬菜栽培中,由于季节性原因,冬春季节光照弱、 强度低、时间短、光质差,且易遭遇阴雨、雪霾、大雾等灾 害性天气而造成光源短缺现象,尤其在非正常年份更为突 出在设施内安装灯光设备,在光照不足时开启光源,既能 满足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又能改善光照质量据蒲高斌的研 究,红、黄、蓝、绿、白光灯具的不同光质波段分别是:600〜 700mm、500〜700mm、380〜700nun、380〜510nun 和 360〜800mm0 目前,适合设施蔬菜栽培常用的灯具主要有纳灯、卤光化金 属灯、荧光灯和白炽灯其中上海复旦大学光电物理所开发 的红、黄、蓝、绿、白色钠灯,经济实用人工光源较自然 光源更具有可调控性、灵活性和实效性4调控光照,防止“午休”自然条件下植物有光合“午休“现象宋世威认为, 蔬菜单个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李家文认 为,“午休”现象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温度高所致,“午休” 常发生在夏季的12〜15时,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滞,光 反应迟钝,这种被动拒光现象对光照资源造成浪费生产实 践中通过光、温调控可防止“午休”现象,一是运用65%银 色遮阳网覆盖,可使透射光减少50%左右,温度降低4°C以 上;二是春季4月上旬在棚室外拱杆旁种植丝瓜或苦瓜等蔓 生蔬菜,夏季在坡面上形成遮阳层,其遮阳率可达40%,温 度降低3°C〜4°C。

5选用耐弱光品种,提高光能利用率秋冬和冬春温室栽培蔬菜,应选用耐低温、弱光品种 天津科润公司黄瓜所选育的津优30,在冬春季栽培中,室内 温度6°C可正常生长发育,短时3°C不会造成植株死亡,在 连续阴雨10d,平均光强不足80001X时仍能正常收获果实, 在春节前后也能获得较高产量我国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 明,秋冬季弱光,低温时间长,光强在400001x,低温耐力 在12°C以上的品种不能适应设施栽培因此,应根据种植作 物种类,正确选用对路品种,充分利用弱光资源6调整姿态布局,扩大受光面积布局植物是光照的第二受体,在室内布局上,根据不 同作物的光照习性、株高、株形等,把喜光的蔬菜安排在强 光区,耐阴的安排在弱光区;温室畦向以南北向为好,大棚 东西向最佳;矮秆蔬菜安排在棚室的边角部位,高秆的种在 中、后部;在釆用立体或间套种栽培方式时,将叶片上冲、 疏叶、高秆、喜光蔬菜作主栽品种,适当密植,而叶片平展、 分枝、矮秆、耐阴品种为辅助品种,宜稀植通过合理分布, 提高光能利用率姿态去除下部老叶不同部位、叶龄的叶片Pn存在差异,中 部叶〉下部叶>上部叶下部叶片叶龄较长,生理功能逐渐 衰退,Pn降低,生化过程中产生的抑制物质较多,对花芽分 化不利;宋世威认为,单叶高光合寿命期约为4周,35日龄 后迅速下降,故瓜类蔬菜应去除下部35日龄的叶片为好。

调整近果节位叶片的角度根据就近运输原理,着生果 实部位的叶片,85%的光合产物运送果实,是其他叶片的4〜 6倍原因是,叶腋有无果实,是影响植株光合的内在因素, 叶腋有果实时,叶片的Pn远大于无果实叶片,果实的存在 刺激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这种生化现象符合植物“库、源、 流”相互作用的机理因此,生产中要保护近果节叶片不受 损伤、损害;在果实坐稳后将该叶片人工置于阳光下呈水平 状态,使其充分受光,并除去附近的老叶和病残叶改垂直吊蔓为倾斜吊蔓植物的光合强度与植株的受光 面积成正比,在栽培中发现,平植<垂蔓<斜蔓,倾斜吊蔓 受光面积和光强最大但在生产中吊蔓栽培较普遍,应改垂 吊为斜吊方法是:蔓生蔬菜在定植30〜50d,主茎6〜10 片叶,蔓长50cm以上时,将植株茎蔓以45°角倾斜固定在 吊绳上,倾斜度与棚室坡面平行,透射光与植株(叶)的倾 斜度呈垂直分布,符合“O”效应7维护农膜,强化透光清洁膜面因受自身理化性质的作用,除易沾染尘土、 油渍外,风尘、沙尘暴、雾霾、尘雾性工厂和工程施工等, 均可在膜面形成污物反射层,将太阳直射光反射回空间,使 室内光照不足清洁方法:对风尘、雾霾等污染,在受害后 及时清擦和冲洗;对因施工或工业尘埃污染,要定期清洗, 一般每隔7〜10d清洗一次;对油渍污物可用毛刷蘸汽油或 松香水清除。

无滴剂处理农膜的无滴性受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的限 制,有效期仅6个月,农膜的寿命长达24个月延长无滴 期的方法是在膜内层喷无滴剂,可选用大九牌防水滴剂,每 对水80kg,喷洒200〜500m2,可使农膜无滴而寿命延长6 个月普通膜用此法处理,也可达到无滴效果,节省成本, 提高透光率8选用新型材料,改善光照环境植物在强光、弱光和散射光环境条件下,光合作用均 可进行,但Pn存在差异通过运用保温被、遮阳网、反光 幕和泡沫板等新型材料,创造反射光源,改善局部的弱光或 暗光环境保温被选银底色远红外保温被覆盖温室,可调控室内 光照环境一是当遭遇长期强降温天气,银色底面可反射室 内补光设备的光线,使环境光线增强,分布更均匀;二是采 取早揭晚盖的方法,实现一日内光照时间的最长化具体标 准是:早晨揭被后室温不变,lh后室温回升1°C以上;傍晚 盖被后室温速升3°C〜5°C, lh后室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反光幕、泡沫板、银色地膜在温室的后、左、右“三 墙”上悬挂反光幕或安装5〜10cm厚的白色泡沫板,定植前 后覆盖银色地膜,均可反射太阳直射光线,为室内中、后部 和作物的中下部位,提供投射光源改善弱光或暗光状况。

9讨论通过对设施蔬菜栽培中光照调节技术方法的研究,提 出并制定了八项技术标准,科学、实用、有效但在生产实 际中,多种因素不可能同时发生,可拆装并用,灵活掌握; 研究数据采集于黄淮地区,因此,适用于华北平原南部至淮 北平原地区;植物的光合作用研究,作为前沿学科在其机理 研究上空白很多,但在众多制约因素中,初步查明与光强、 光质、光照时间、co2浓度、水分、矿质营养等影响较大但对后3种因素探讨较少,为今后留下了研究空间和方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