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实验名称:薄层色谱和柱色谱薄层色谱和柱色谱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学习薄层色谱和柱色谱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掌握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技术和操作要点3、掌握如何正确的配置展开剂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平衡常数的差异简单地说就是,当流动相流经固定相时,由于固定相对各组分的吸附或溶解性能的不同,使吸附力较弱或溶解度较小的组分在固定相中移动的速度较快,在多次反复平衡过程中导致各组分在固定相中形成了分离的“色带” ,从而得到分离三、主要试剂规格及用量三、主要试剂规格及用量1%偶氮苯的氯仿溶液,1%苏丹Ⅲ溶液,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硅胶 G,体积比为 9:1 的正庚烷-乙酸乙酯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一)薄层色谱实验步骤:(一)薄层色谱实验步骤:1、薄层板的制备.2、取两块薄层板,分别在距一端 1cm 处用铅笔轻轻地画一条线,作为起始线用分别两根毛细管,分别取少量 1%苏丹Ⅲ溶液、1%偶氮苯的氯仿溶液和其混合液放在起始线上,取两个样点,且两样点相距 1 到 1.5 厘米,且样点的直径不超过 2 毫米如果样点颜色太浅,可以等其变干后在重复几次。
3、用上述的正庚烷-乙酸乙酯作为展开剂,待样点干燥后,小心放入已加入展开剂的广口瓶中,点样一端应进入展开剂 0.5cm,盖好瓶盖,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展开剂前沿上升至离板的上端 1cm处取出,尽快用铅笔在展开剂上升的前沿处划一记号,比较两者的Rf 值的大小二)柱色谱实验步骤(二)柱色谱实验步骤1、 在色谱柱上端放一个干燥的漏斗,将吸附剂倒入其中,并轻轻的敲打色柱柱身使其填充均匀,然后加入洗脱剂湿润2、当溶剂下降到吸附剂表面时立即开始使用色谱柱,用滴管把样品溶液转移到上色谱柱中,并用少量溶剂分几次洗涤柱壁上所沾试液,直至无色样品加完后,打开下旋塞,使样品进入石英砂层后,再加入洗脱剂进行洗脱3、在分有色物质是,直接观察到分离后的“色带” ,然后用洗脱剂将分离后的“色带”依次自柱中洗脱出来,再用适宜的溶剂将溶质萃取出来五、注意事项五、注意事项(一)薄层色谱1、制板时,硅胶用水调成刚好能流动的糊状物为佳,勿太浓或太稀,并即刻铺在层析板上做好的层析板应均匀一致,否则会影响分离效果2、点样量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拖尾至使重点分离不完全3、展开剂不要加得太多(1~2ml 即可) ,展开时不要把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4、待溶剂前沿离层析板顶端仅 1~2mm 时方能取出,否则色点分离不完全但溶剂不能冲顶,否则色点会扩散而影响分离效果5、展开结束后,应立即记下溶剂前沿的位置,并把色谱图照原样及时记录在报告本上,注明各点的颜色,并计算各点的 Rf 值6、本实验的色谱图上可出现 3~6 个色点,在此范围内色点越多,分离效果越好7、薄层层析不仅可用来分离有色物质,也可分离无色物质8、操作要小心,特别是点样时,不要损坏层析板9、实验完毕倒掉展开剂,层析缸不用洗二)柱色谱1、吸附剂必须均匀地填在柱内,没有气泡、没有裂缝,否则将影响洗脱和分离2、加入沙子的目的是使加料时不致把吸附剂冲起,影响分高效果若无沙子,也可用滤纸覆盖在吸附剂表面3、为了保持柱子的均一性,使整个吸附剂浸泡在溶剂或溶液中是必要的否则当柱中溶剂或溶液流干时,就会使柱身干裂,影响渗滤和显色的效果4、最好用移液管将欲分离溶液转移至柱中姓名: 徐静 班级:制药 111 班 5801311021日期: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