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评 审 报 告〔用于初审、复审或扩项评审〕检验检测机构名称:评 审 日 期 : 年 月 日至 月 日省质量技术监视局编制填表须知1.本"评审报告"可用签字笔填写或计算机打印,字迹应清晰、规2.本"评审报告"的表格填写页数缺乏时,可用A4纸增加续附页,但需连同正页编第 页,共 页3.本"评审报告"所选“□〞打“√〞4.本"评审报告"须经评审组签字有效5.本"评审报告"适用于初审、复审或扩项评审1.概况1.1 检验检测机构名称: 注册地址: : 办公地址: :检验地址〔一〕: :检验地址〔二〕: :检验地址〔三〕: :〔检验检测机构有三个以上的检验地点时,可继续按顺序填写。
〕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 职务: :检验检测机构联系人: 职务: : : E一mail:1.2非独立法人检验检测机构所属法人单位名称: 地址: : : E一mail: 负责人: 职务: :1.3法人类别1.3.1独立法人检验检测机构 事业法人□ 企业法人□ 社团法人□ 其他□1.3.2检验检测机构所属法人〔非独立法人检验检测机构填此项〕 事业法人□机关法人□ 社团法人□ 其他□1.4评审类型1.4.1计量认证 初审□ 扩项□ 复审□ 其他□1.4.2计量认证十审查验收 初审□ 扩项□ 复审□ 其他□计量认证+依法授权 初审□ 扩项□ 复审□ 其他□2.评审结论□符合 □根本符合 □根本符合,需现场复核 □不符合3.评审组意见:评审过程简述法律地位及承当第三方公正检验评价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人员素质、仪器设备、环境条件评价检测报告评价对现场实验操作考核的评价建议批准实验室资质认定工程的数量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撤销工程、标准变更、撤换人员〔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的情况不符合项及需要整改的问题实验室违规行为及事实描述评审结论评审组长签名: 日期: 注:评审组意见至少应包括:①依据的现场评审通知文号;③现场评审时间;④对检验检测机构体系运行有效性和承当第三方公正检验的评价;⑤对人员、仪器设备和检测报告等方面的评价;⑥建议批准的检验工程数量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4.评审组确认的资质认定工程表 共 页 第 页序号工程名称标准代号标准名称限制围或说明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签名: 评审组长签名:评审员/技术专家签名:现场评审检查表本检查表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制定,编号与准则一致,其中准则的条款1、2和3在本检查表中省略条 款评 审 容评审结论评 审 记 录符合根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4.1依法成立并能够承当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质量手册4.1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是能承当法律责任的实体,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当相应法律责任质量手册.1检验检测机构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质量手册.1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老实信用原则,遵守职业道德,承当社会责任4.1组织.2公正性声明质量承诺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构造、所在法人单位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效劳之间的关系。
4.1组织.3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别潜在的利益冲突公正性声明检验检测机构为其工作开展需要,可在其部设立专门的技术委员会4.1组织.44.2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4.2 人员.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确保人员的录用、培训、管理等规进展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人员理解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性,明确实现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的职责编 号:SDZZIP1701-2021版 本:第A版 第0次修改第 2 页 共 4 页人员培训管理程序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独立于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各方,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判断因素的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第二章 质量方针 目标 承诺及声明 3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义务,并制定实施相应的措施检验检测机构有措施确保其管理层和员工,不受对工作质量有不良影响的、来自外部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所有权与信息保护管理程序 SDZZIPOl01-2021保证诚信度的管理程序 SDZZIPOl02-2021第二章 质量方针 目标 承诺及声明44.2 人员.6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者应建立和保持相应程序,以确定其检验检测人员教育、培训和技能的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员培训。
培训方案应与检验检测机构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并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检验检测机构人员应经与其承当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历,按照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要求工作应由熟悉检验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展监视编 号:SDZZIP1701-2021版 本:第A版 第0次修改第 2 页 共 4 页人员培训管理程序4.2 人员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所有从事抽样、检验检测、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提出意见和解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历、技能进展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4.2 人员.1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实施、保持、改良管理体系的职责应规定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检验检测机构应保存所有技术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育、资格、培训、技能、经历和监视的记录,并包含授权、能力确认的日期4.2 人员 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其工作人员建立劳动关系、聘用关系、录用关系对与检验检测有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关键支持人员,应保存其当前工作的描述。
4.2 人员.2检验检测机构相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关键支持人员的工作描述可用多种方式规定但至少应包含以下容:见1及2a〕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经历;b〕资格和培训方案;c〕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的职责;d〕检验检测筹划和结果评价的职责;e〕提交意见和解释的职责;f〕方法改良、新方法制定和确认的职责;g〕管理职责检验检测机构最高管理者负责管理体系的整体运作;应授权发布质量方针声明;应提供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以及持续改良其有效性的承诺和证据;应在检验检测机构部建立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沟通机制;应将满足客户要求和法定要求的重要性传达给检验检测机构全体员工;应确保管理体系变更时,能有效运行第二章 质量方针 目标 承诺及声明检验检测机构应有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运作和提供检验检测所需的资源,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同等能力检验检测机构应有质量主管,应赋予其在任何时候使管理体系得到实施和遵循的责任和权力质量主管应有直接渠道接触决定政策或资源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4.2 人员.4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同等能力,并经考核合格以下情况可视为同等能力:a) 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1年及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3年及以上; b) 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5年及以上; c) 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8年及以上。
4.2 人员.5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4.2 人员.5从事国家规定的特定检验检测的人员应具有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资格不适用4.3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要求4.3 工作场所与环境条件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应覆盖检验检测机构的固定设施的场所、离开其固定设施的场所,以及在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展的检验检测工作4.3 工作场所与环境条件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使检验检测结果无效,或不会对所要求的检验检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在检验检测机构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展抽样、检验检测时,应予特别注意对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的技术要求应制定成文件4.3 工作场所与环境条件依据相关的规、方法和程序要求,当影响检验检测结果质量情况时,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对诸如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振级等应予重视,使其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要求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验检测的结果时,应停顿检验检测活动4.3 工作场所与环境条件4.3.4.l检验检测机构应对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区域的进入和使用加以控制,可根据其特定情况确定控制的围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展有效隔离,采取措施以防止穿插污染。
应采取措施确保实验室的良好务,必要时应建立和保持相关的程序4.3 工作场所与环境条件4.3.3.l及4.3.3.2及4.3.6.24.4具备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