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观后感1500字 《建国大业》观后感 毛概课上,我有幸观看了献礼祖国母亲六十岁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年这五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影片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从延安飞往重庆,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进行和平谈判拉开序幕依次讲述了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XX县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内战,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像李公朴闻一多这样的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
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在共产党邀约其参加政协会议后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蒋介石的一意孤行的独裁统治与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为建设新中国团结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形成的鲜明的对比,更是尖锐地讽刺了蒋介石影片中李济深,宋庆龄等一批国名党元老级的任务公开反对蒋介石,张澜领导民盟作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宣言这些民主人士反蒋,更充分的说明了共产党的小车推出来的战役之所以能打败蒋介石的飞机大炮,是因为顺应了民心 跟那些高干子弟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他忧国忧民,与孔令侃不顾国家濒临危难中饱私囊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气魄颇令人顿生敬佩可惜经国这等经世之才在国民党中只能空留无奈,特别是他的那句“父亲,党和国都到了危难的时刻”更是让人领会到他的一腔爱国心 我认识到,国民党蒋介石败在了共产党的脚下,其实是败在了自己手里不仅仅是国民党党的腐败、势力贪污,更是不团结,连老国民党李济深,也被蒋介石排挤,蒋介石总想一人贪污权利,最后成为了“光杆司令”,不得不下台而共产党毛主席团结人民,连对李济深也不计前嫌比起来,国民党的军队要比共产党的军队先进的多,有飞机有大炮,而共产党却好比是“小米加步枪”;国民党穿的是挺拔精干的军装,而共产党穿的却是烂棉服,不过凭着团结与智慧,共产党统领了中国。
记得毛主席回答李济深的那句话:“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是啊,在某些时候,要放弃一些利益,忘记一些仇恨,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影片以天安门上的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为结束,看完电影,想着历史,心就随着那冲锋号起伏,不由得感慨万千: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古语有云: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但是我们建设中国的步伐仍在前进这就让我们不要忘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奋斗和牺牲,要继续尽自己的努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第二篇:建国大业观后感_1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突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以下的观后感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故事 随着片尾曲的响起,我看完了神往已久的电影《建国大业》,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影片讲述了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反映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
剧中那一幕幕感人场景又浮现在了眼前:茫茫大雪山,漫漫泥草地,大渡桥边,金沙江畔,他们不畏艰险,滴血奋战,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是什么让他们这样英勇无畏是心中坚定的信念,是坚强的革命意志想到这里眼泪也情不自禁流了下来,不禁感慨万千 天空响起机鸣,影片从广阔无边的高空布景中开始了看似和谐的欢庆宴会中其实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摆好了这场政治博弈的棋局从对中山装的回答中我们其实就可以看出端倪,这是一场高层政治家的斗智斗勇,于无声色之中进行着谁主沉浮的较量 在那样一个激烈角逐的年代,似乎蒋介石的胜利无可争议,中国共产党实力的悬殊是无须质疑的,然而历史的最终结局却不得不让我们重返那早已消逝的烟云往事,去寻找胜败逆转的答案因此,影片在这一点上刻意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双边的不同对照通过不同场景的切换,不仅视觉效果突出,而且对“答案”的解释也是层层深入国民党的气派、屋宇的豪华、政治场所的排场,与中国共产党的清贫、窑洞的破旧、开会也要节省半截蜡烛的简朴,两者形成了显着的对比和谈中,国民党进行的是暗地里的频繁出击,而中国共产党则是与各个民主党派的和平交流请记住1945年的《双十协定》,那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对国民的一次诚恳交待,也是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建国迈出的坚实一步。
然而,无论做出怎样的努力,和平民主的协议最终还是变成了一纸空文当国民党撕碎协议、独自召开“国民党一大”时,便是国民党在政治棋局上的一步错棋,民盟领袖张澜的那句“蒋介石是在玩独角戏”便开始昭示了国民党的孤立处境和玩火自焚的悲剧结局 1946年7月云南昆明的混乱,爱国人士李公朴、闻一多的被害,对各地民主进步联盟的取缔以及各地金融混乱,人民苦不堪言的处境最终使国民党的威信扫地,孤立无援在“要民主、反内战”的强烈呼声中,国民党内的有识之士也并不是没有预料到这点冯玉祥在临行苏联前对蒋介石的告诫:“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他要再一意孤行,国民党败亡之日当在不远还有年轻的青年将领蒋经国力图扶大厦将倾的魄力之举,都可以看出那时国民党的觉醒然而,蒋介石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了不禁让人扼腕而叹 影片在结构上环环相扣,遵照历史的顺排滴水不漏;在重要的场景布置中,突出了典型战役的宏大场景,展示了人民战争的势不可挡和人心向背在各演员的配备上,亦可谓是群星璀璨,令人目不暇接里面的明星各个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真演员他们的投入和本色的表演风格很好的诠释了那场峥嵘岁月的波澜壮阔。
然而在这部看似严肃的影片中,并不缺乏饶人兴味的笑点,如王宝强和葛优那个场景,郭德纲和冯巩的诙谐无不让人回味有余还有各大主演的实力演绎让这部影片无不充满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唐国强的领袖风度,张国立的形神兼备,陈坤的英气逼人,许晴的雍容端庄,邬君梅的高贵气质等等无不成为荧幕中的典范,人们心中的经典 中国共产党,走过泥潭,流过鲜血,长征路上写下过坚定的誓言,多少个无眠之夜,党在寒夜中思索中国,多少烈士的牺牲才换来新中国辉煌的今天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追溯历史的风云足迹,我们需要深思那是一段不平凡的岁月,那是一场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在那场双雄角逐,谁主沉浮的较量中,都免不了精英先烈的殚精竭虑和人民的浴血纷争尸骨堆积的大地上是祖国母亲的沉痛哀鸣,是中华民族今日和平的沉重哀思让我们珍惜今日,爱我中华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xx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在中国成立60周年的前一天,和同学一起收看了电影《建国大业》,使我们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建国大业》讲述了新中国建立的艰苦过程,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呕心沥血,与国民党反动派不懈斗争,赢得最终胜利的过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1921年党的诞生那天起,伟大的共产党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信仰和希望是它让中国这条东方睡龙结束了千年的睡梦,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让世界不敢小视矗立在世界的东方的这条巨龙;是它让中国由国弱民贫到国强民富,由腐败无能到万众瞩目如今,我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如此,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见证了中华儿女无坚不摧的脊梁 而今,共和国已经成立了六十周年,共产党妈妈又迎来了他九十岁的生日,望着头顶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又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历史,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洗礼振兴中华,勿忘国耻”是我不倒的信念,我一定要苦练本领,努力学习牢记历史的重任,让五星红旗永在心中飘扬在此,我由衷地祝愿共产党妈妈永远年轻,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第三篇建国大业观后感1我有幸观看了《建国大业》,看过了这部影片后,我确实对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只有勇气和魄力,但想要革命胜利,我向这还远远不够革命需要坚持,革命需要人民的支持,革命需要非凡的领导。
此时此刻,我终于深切体会到历史的价值,看完《建国大业》我更加尊敬老一辈的革命家,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觉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肩负起强大中国的重任 第四篇:《建国大业》观后感__1《建国大业》观后感_ 昨天,我和妈妈去万达看《建国大业》里面的演员演得都很好,很有历史形象 《建国大业》中,我很喜欢蒋经国,因为他很厉害,为国家想,大义灭亲,把孔家屯积粮食的仓库全都封了 我很喜欢八路军,为了保护宋庆龄,而又不打扰她,在大街上睡,宋庆龄看到这一切,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我不喜欢蒋介石,毛泽东和他谈判,而他却要消灭毛泽东国民党的政府也很腐败,宁可让老百姓吃不上饭,也要维护资本家的利益 我很佩服毛泽东的胆量,轰炸机来了的时候,他还保持镇定我还喜欢他不伤害老百姓的利益,他很想帮助老百姓,对手下的人没架子,他的厨师牺牲了,他亲自去祭奠我爱看《建国大业》,因为我喜欢研究历史毛泽东得到了民心,所以胜利了而蒋介石失去了民心,所以被打败了 第五篇:《建国大业》观后感(1)《建国大业》观后感 孝义八中 157班 杨浩杰 从小到大看了太多太多的“领袖戏”,但是这一次,我的眼睛亮了。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平素高高在上的领袖们,这回充满了人情味,近的就在你我身边影片《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电影的主创虽然集合了老中青三代,但大多数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这是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一段历史,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各个年龄阶段的观众知道这段历史、回顾这段历史 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早已被观众认可,但这次着力展现的,不是主席的雄才伟略,而是人物的内心情感唐国强的表演比以往要放松,我个人认为也更好看政治局开会的时候,毛泽东把蜡烛吹灭了,摸着黑继续开会,他说,留下半支蜡烛晚上还要写东西呢;七届二次会议的时候,各位领导从拐角处依次走进会场,每个人的表情都很有看头,这种细节都很好看 刘劲扮演的周,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印象有一场戏,当得知我方没能保护好受邀参加政协会议的冯玉祥将军,平时一向亲和儒雅的终于大发脾气,痛骂手下“都是猪脑袋”的确生气,但我个人认为,他这么做还有一个“心机”,先把下属狠批一顿,毛主席反倒不会再发怒了,目的还是为了保护下属。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淮海战役胜利后的那个晚上,大局已定,中央四位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