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公元前公元前800800至公元前至公元前200200年之间,是人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古希腊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以色列——犹太教的先知们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印度——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中国中国——孔子、老子孔子、老子v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公元前722722年到公元前年到公元前476476年年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v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公元前公元前475475年到公元前年到公元前221221年年 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争220余次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背景诸子蜂起诸子蜂起学派林立学派林立社会大变革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的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社会大动荡激烈的兼并战争激烈的兼并战争思想家发表主思想家发表主张提供历史舞台张提供历史舞台使士阶层使士阶层迅速崛起迅速崛起提供了文化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重组的机会竞相争霸的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的文化观念诸子百家的兴起诸子百家的兴起v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将诸子百家概括为““儒、道、墨、法、名、阴阳,六家儒、道、墨、法、名、阴阳,六家””v刘歆《七略》中又补充了“农、纵横、杂、农、纵横、杂、小说小说”四家,形成了十家有影响的学派。
v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v九流九流:儒、道、墨、法、名、阴阳、农、纵儒、道、墨、法、名、阴阳、农、纵横、杂儒、道、墨、法儒、道、墨、法半半部部《《论论语语》》治治天天下下(一)儒家(一)儒家 v孔子(前孔子(前551-551-前前479479),名丘,),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v父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父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与颜徵其妾生男,病足,复与颜徵在生孔子在生孔子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委吏委吏” “” “乘田乘田” ” “ “中都宰中都宰” ” 、、““司空司空””、、““大司大司寇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欲,不逾矩””. . v1 1、孔子生、孔子生平平孔子讲学图孔子讲学图““爱人爱人””((《《论语论语·颜渊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论语·雍也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论语·颜渊颜渊》》))““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论语·雍也雍也》》))““仁远乎哉仁远乎哉? ?我欲仁我欲仁, ,斯仁至矣斯仁至矣 ( (《《论语论语·述而述而》》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论语·里仁里仁》》))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论语·颜渊颜渊》》)) ((1 1))““仁仁””2 2、儒家思想、儒家思想 ((2 2))““礼礼””v““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论语·颜渊颜渊》》v“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论语·八佾八佾》》))v““惟名与器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不可以假人 ””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马, ,而牛马为用何也而牛马为用何也? ?曰曰人能群人能群, ,彼不能群也人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何以能群? ?曰以分曰以分 荀子荀子《《王制篇王制篇》》“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矣。
((3 3))““中庸中庸””v““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论语论语·雍也雍也》》)) 朱熹朱熹《《论语集注论语集注》》::“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v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论语论语·先进先进》》))v““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论语论语·子路子路》》)) v““礼之用,和为贵礼之用,和为贵《《论语论语·学而学而》》)) 子思曰:子思曰: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 ,发而皆中本谓之和中也者发而皆中本谓之和中也者, ,天天下之大本也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致中和, ,天地位焉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万物育焉 ”” ————《《中庸中庸》》 一代圣贤一代圣贤v““如果人类要在如果人类要在2121世纪生存下去世纪生存下去, ,必必须回到须回到25002500年前年前,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v““孔孟对我影响很大,孔孟对我影响很大, 老子对我影响巨大老子对我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中国古代圣贤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孔子 老子老子家家(二)道家(二)道家 v1 1、老子生平、老子生平v司马迁在司马迁在《《史记史记··老子韩非老子韩非列传列传》》中,详考其乡里姓氏中,详考其乡里姓氏及其子孙,始谓及其子孙,始谓““老子,姓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李名耳,字聃 v做过周天子的做过周天子的““征藏史征藏史”” v子曰: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弋,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弋,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而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而上云天,上云天,吾今日见老子,其龙吾今日见老子,其龙在耶?在耶?” 《《老子老子·韩非列传韩非列传》》 老子出关老子出关 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v万物之本源万物之本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 1))““道道””…………东郭子曰:东郭子曰:““期而后可期而后可庄庄子曰:子曰:““在蝼蚁曰:曰:““何其下何其下邪?邪?””曰:曰:““在稊稗曰:曰:““何何其愈下邪?其愈下邪?””曰:曰:““在瓦甓曰:曰:““何其愈甚邪?何其愈甚邪?””曰: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东郭子不应…… …… 《《庄子庄子··知北游知北游》》 2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2 2))““有有””与与““无无””的辩证的辩证统一统一v““道统有无道统有无” ” v““有无相生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 ,恒也v““无无””是宇宙万物的原始,是宇宙万物的原始,““有有””就是天地就是天地万物的理由万物的理由 ((3 3))““无为而治无为而治””v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物将自化 ” v““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v““为无为,事无事为无为,事无事以无事取天下以无事取天下””v““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若烹小鲜” 美国《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 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不读不读《《老子老子》》,,不知中国的文化不知中国的文化”希腊哲学和老子的哲学是 世界哲学的两大源头v儒家——粮店v佛家——百货店v道家——药店南怀瑾南怀瑾 《《老子老子》》第一章第一章道可道道可道非常道非常道名可名名可名非常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欲以观其妙常有常有欲以观其徼欲以观其徼此两者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