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底盘定位理论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47MB
约44页
文档ID:49193390
底盘定位理论_第1页
1/44

底 盘 定 位 理 论前悬挂(麦弗逊悬架)前轴转向节轮胎前轴外 倾外倾角 CAMBER 定义定义: 轮胎的上缘偏向 内侧(引擎侧) 偏向外侧(偏离 引擎) 从汽车的前方看 车轮中心线与铅 垂线的夹角负外倾角 定义正外倾角 定义正外倾角、防止产生不正常负外 倾角轻负荷时重负荷时防止轮胎的不正常磨损不 正 常 磨 损外倾角太大外 倾 角 太 小负外倾角的作用—提高高速 转向的稳定性1、负外倾角发 展趋势,悬架和车 桥坚固,负、零外 倾角增多2、改善行驶的 平顺性提高高速 转向的稳定性B11 前轮外倾角的调整 B11外倾角红番调整螺栓 81240 取代11mm 81250 取代12mm 81260 取代14mmM11变为M12 外倾角变1度B11外倾角红番调整螺栓83450 12 mm螺栓 83460 14 mm螺栓 83470 15 mm螺栓 83480 16 mm螺栓 83490 17 mm螺栓外倾角的调整—垫片的调整垫片减少 外倾角减小垫片增加 外倾角增加AB外倾角的调整—偏心球头外倾角—综合调整垫片调整 垫片外倾角的调整—下支臂外倾角的调整—偏心螺栓前 束总前束的定义 TOE1、直线行驶 方向。

2、于两轮轴 高度相同之下 测量 3、前端与后 端 距离的差 值前束角的定义 TOE前束角: 车轮中心线 与车辆中心 对称面之间 的夹角前束的作用前束的作用:弥补轮胎偏离直线前进的大小前束的影响•正前束:轮胎外侧磨损1、胎纹磨损形式为锯齿状或块状 2、由内向外触摸胎纹有锐利的感 觉负前束:轮胎内侧磨损1、胎纹磨损形式为锯齿状或块状 2、由外向内触摸胎纹有锐利的感 觉正前束过大引起外侧负前束过大内侧磨损前束不正常导致磨损前束的调整• 1、前轮前束的调整:一般调整转向横拉杆的长度来改变前束值2、后轮的前束调整:1、调整偏心凸轮2、调整条形槽定义: 从车辆的 侧面观察 转向轴线 与铅垂线 之间的夹 角主销后倾角 CASTER正主销后倾角负主销后倾角作用: •1、增进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2、转向后使方向盘自动回正 •3、主销后倾角影响汽车的偏行主销后倾角的作用直线行驶的稳定性主销后倾角FFF”F’b’b”MbMb’Mb=F1’b’ Mb= F2’ b”ßF1’F2’主销轴线主销内倾角S.A.I 定义• 定义:由 车子的前 方看,转 向轴线与 铅垂线所 形成的角 度。

1、 转向后自动回正转2、 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主销内倾角的作用1、主销内倾角的作用转向轴线与 铅垂线平行 主销内倾角为零2、主销内倾角的作用内倾角主销内倾角的作用A’转动方向假设轮胎沿主销旋转180度• 1、原理:图示为当转向轮偏转时,若转 角为180度时A点移动到A’点,轮胎陷入地面下H 高度转角一般为35度,所以轮胎陷入的高度也 不会那么高 • 转向后使轮胎变形储存能量,当撤消转向 力时,轮胎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去使的自动回正 • 2、变化:如果左右两轮内倾角相同,转 向后回到正前方 • 内倾角增大会增加方向盘的稳定力矩 • 内倾角减少则方向盘的稳定性降低 • 3、内倾角的改变将造成轮胎的磨损主销内倾角—诊断角•内倾角的改变一般来说,内倾角是不可调整的角 度,但是在调整外倾角或更换悬挂件时, 内倾角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移动支柱 上架调整外倾角同时内倾角改变•定义 : 主销内 倾角与 外倾角 的总和 即为包 容角包容角 Included Angle 定义推力线的形成推力线车辆 中心线1、左右前束相同2、左右前束不同车体推力线ab推力线推线: 后轮总前束的 角平分线推力线的方 向为汽车的 实际行驶方向推进角 THRUST ANGLE • 定义: 推力线 与中心 对称线 之间的 夹角推进角定位前束角的定义前轮前束: 车轮中心线与 车辆推进线之 间的夹角ab推力线前轮前束以后 轮推进线为基 准线调整称之 为推进线定位。

车轴偏角+ -定义:车辆中心 面与集合轮轴所 形成的夹角右车轮如果向前偏移, 车轴偏角为正; 如果向后偏移,则为负正车轴偏角正车轴偏角LRL大于R“+”故障• 车轴偏角的产生将导致左右轴距的差异,这时汽 车出现跑偏现象,行驶方向将偏向轴距较小的一 侧THE END。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