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体育工作条例

1980****05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21KB
约20页
文档ID:273670326
体育工作条例_第1页
1/20

体育工作条例 体育工作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成长,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第三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第四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注意吸取国外学校体育的有益经验,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第五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第六条学校体育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体育课教学 第七条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

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第八条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第九条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室(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第三章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在学生中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 学校可根据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远足、野营和举办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第四章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有条件的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普通高等学校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 第十三条学校对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应当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并注意改善他们的营养普通高等学校对运动水平较高、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第十四条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普通小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区、县范围内举行,普通中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自治州、市范围内举行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也可以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 内举行 第十五条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提前或者延期举行 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国际学生体育竞赛 第十六条学校体育竞赛应当执行国家有关的体育竞赛制度和规定,树立良好的赛风 第五章体育教师 第十七条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除普通小学外,学校应当根据学校女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承担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任务的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应当相应增加 第十九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和粮食定量 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学校对妊娠、产后的女体育教师,应当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给予相应的照顾 第六章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 第二十条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新建、改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在学校比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逐步建立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心,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社会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应当安排一定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或者破坏体育器材、设备 第二十二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年度学校教育经费时,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国家和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经费上应当尽可能对学校体育工作给予支持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支援学校体育工作 第七章组织机构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健全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应当列入督导计划 第二十四条学校应当由一位副校(院)长主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应当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第二十五条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规模较大的普通中学,可以建立相应的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和管理人员 班主任、员应当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教育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学校的卫生部门应当与体育管理部门互相配合,搞好体育卫生工作总务部门应当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后勤保障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以及大、中学生体育协会等组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 第八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对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改正, 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开设或者随意停止体育课的; (二)未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的; (三)在体育竞赛中违反纪律、弄虚作假的; (四)不按国家规定解决体育教师工作服装、粮食定量的 第二十八条对违反本条例,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清退和修复场地、赔偿或者修复器材、设备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高等体育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专业的体育工作不适用本条例 技工学校、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成人学校的学校体育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一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教育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1979年10月5日发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同时废止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学校,是指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普通高等学校 第四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二章学校卫生工作要求 第五条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 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第六条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校舍,其选址、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竣工验收应当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第七条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寄宿制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洗漱、洗澡等卫生设施 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第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 第九条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 第十条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应当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当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 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 普通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不得让学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从事不安全工种的作业,不得让学生参加夜班劳动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保健待遇。

学校应当定期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加强卫生防护 第十二条学校在安排体育课以及劳动等体力活动时,应当注意女学生的生理特点,给予必要的照顾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 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根据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 学校对体格检查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应当配合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 学校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配备可以处理一般伤病事故的医疗用品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