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化学-生化知识点_蛋白质分离和纯化(7章)

NU****A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KB
约2页
文档ID:130092896
生物化学-生化知识点_蛋白质分离和纯化(7章)_第1页
1/2

1.10 蛋白质分离和纯化 P290 7章(一) 蛋白质分子量测定:(1) 根据化学组成测最低分子量:1. 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均含铁0.335%,分别求它们的最低分子量:肌红蛋白为55.8(Fe原子量)0.335100=16700,与其他方法测分子量相符血红蛋白含铁也是0.335%,最低分子量也为16700,但用其他方法测分子量为68000,即每一个血红蛋白含有4个铁原子,由此计算更为准确分子量为:167004=668002. 由氨基酸含量计算:如牛血清清蛋白含Trp0.58%,蛋白质最低分子量为35200;每一牛血清蛋白含有2个Trp,所以分子量为70400,比其他方法测出的准(69000)2) 沉降系数和沉降系数单位:蛋白质分子在溶液中受强大离心力作用时,蛋白质分子沉降,沉降速度与蛋白质分子大小和密度、分子形状等有关,可用于测分子量沉降系数:蛋白质颗粒在单位离心场的沉降速度是个定值,称为沉降系数或沉降常数用s表示s常用来近似描述生物大分子的大小,蛋白质、核酸、核糖体和病毒的沉降系数介于110-13到20010-13sec范围,见293 表7-4为方便起见,把10-13sec作为一个单位,称为svedberg(斯维得贝格)单位或沉降系数单位,用S表示,如人的Hb沉降系数为4.46S,即为4.4610-13sec。

二) 蛋白质胶体性质与蛋白质的沉淀:蛋白质溶液属胶体系统,分散相质点大小1~100nm蛋白质可用盐析,有机溶剂沉淀,生成重金属盐、加生物碱和某些酸类(如三氯乙酸)进行沉淀;蛋白质加热变性也会沉淀三)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1) 前处理:将蛋白质从动、植物或细菌的组织或细胞中以溶解状态释放出来,并保持天然状态,不丢失生物活性,如用适当缓冲液提取蛋白质,离心除去杂质2) 粗分离:将蛋白质提取液中所需要的蛋白分出,除去其他杂蛋白、核酸和多糖等1. 等电点沉淀和pH控制:等电点沉淀:改变蛋白质溶液pH,使蛋白质净电荷为零处于等电点,相邻蛋白分子间无静电斥力,溶解度最低,蛋白保持天然构象聚集沉淀P305 图7-10 pH和离子强度对β-乳球蛋白溶解度的影响,等电点为pH5.2~5.3,溶解度最低由于不同蛋白有不同等电点,也可将一些蛋白质混合物分开2. 盐溶和盐析:盐析:当溶液中盐浓度增大,离子强度达一定数值时,蛋白质溶解度下降并进一步析出盐析蛋白保持天然构象,能再溶解一般用硫酸铵盐析,硫酸铵在水中溶解度高,且溶解度的温度系数较低盐溶:当加入低浓度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增加3) 细分级分离:一般用层析法和电泳法。

1. 电泳:在外电场作用下,不处于等电状态的带电颗粒(如蛋白质分子)将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电泳迁移率或泳动度(μ):为单位电场强度下,蛋白质分子在溶液中的移动速度 μ = υ/E υ:颗粒泳动速度,E:电场强度常用的电泳种类:① 区带电泳:在支持物上电泳时,蛋白质混合物被分离成若干区带② 薄膜电泳:使用醋酸纤维薄膜和聚酰胺薄膜③ 凝胶电泳:凝胶有分子筛效应,可更好分离如常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④ 毛细管电泳(HPCE):毛细管散热好,有助于消除热引起的对流和区带变宽;系统高分辨力,进样量少,可分离手性化合物⑤ 等电聚焦电泳:具有不同等电点的两性电解质载体在电场中自动形成pH梯度,使被分离物移动至各自等电点的pH处,聚集成很窄的区带分辨率高,适于分离分子量相同而电荷不同的两性分子pH梯度制作:可利用两性电解质,已有商品出售2. 亲和层析:是利用对配体的特异生物学亲和力的纯化方法,可一步提纯根据生物分子与特定固相化配体(Ligand)之间的亲和力不同,而使生物分子在一种特制的具有专一吸附能力的吸附剂上进行层析。

例如将酶的底物或抑制剂接到固体支持物上(如琼脂糖),制成专一吸附剂,并装在层析柱中当含有这种酶的溶液通过层析柱时,酶就会被吸附,而其他蛋白质则不被吸附先流出;然后再用适当缓冲液将吸附在柱上的酶洗脱下来4) 结晶:结晶为蛋白质纯度一个标志,也是判断制品处于天然状态指标蛋白质纯,则易结晶,为分离提纯最后步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