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职业病危害管理办法-[AMS-企业管理-体系认证-18000]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5KB
约50页
文档ID:583943370
职业病危害管理办法-[AMS-企业管理-体系认证-18000]_第1页
1/50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方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方法周安寿周安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第25号号?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方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方法?已于已于2002年年3月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现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予发布,自2002年年5月月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部长部长 张文康张文康二二OO二年三月二十八日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方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方法总总 那么那么 5条条事故报告事故报告 6条条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 12条条 制定方法依据制定方法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第三三十十四四条条规规定定::“发发生生或或者者可可能能发发生生急急性性职职业业病病危危害害事事故故时时,,用用人人单单位位应应当当立立即即采采取取应应急急救救援援和和控控制制措措施施,,并并报报告告所所在在地地卫卫生生行行政政部部门门和和有有关关部部门门卫卫生生行行政政部部门门接接到到报报告告后后,,应应当当及及时时会会同同有有关关部部门门组组织织调调查查处处理理;;必必要要时时,,可可以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对对遭遭受受或或者者可可能能遭遭受受急急性性职职业业病病危危害害的的劳劳动动者者,,用用人人单单位位应应当当及及时时组组织织救救治治、、进进行行健健康康检检查查和和医医学学观观察察,,所所需需费费用用由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承担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制定方法目的制定方法目的 1、标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标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2、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 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 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定义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定义 是是指指用用人人单单位位在在职职业业病病防防治治活活动动中中违违反反职职业业病病防防治治法法律律、、法法规规、、规规章章的的规规定定,,造造成成劳劳动动者者在在工工作作或或者者其其他他职职业业活活动动中中,,因因接接触触粉粉尘尘、、放放射射线线和和其其他他有有毒毒、、有有害害物物质质等等职职业业病病危危害害因因素素而而引引起起的的急急性性疾疾病病事事故故,,如如急急性性中中毒毒、、急急性性放放射射病病事事故故等等。

职业病危害事故分类〔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分类〔一〕 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人以下的; 重重大大事事故故::发发生生急急性性职职业业病病10人人以以上上50人以下人以下 或者死亡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人以下的; 特特大大事事故故::发发生生急急性性职职业业病病50人人以以上上或或者死亡者死亡 5人以上;人以上; 或或者者发发生生职职业业性性炭炭疽疽5人人以以上上的 事故分类〔二〕事故分类〔二〕 按事故性质分:按事故性质分: 工伤事故工伤事故 非工伤事故非工伤事故 责任事故责任事故 非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 事故分类〔三〕事故分类〔三〕 按原因分:按原因分: 人为事故人为事故 技术原因事故技术原因事故 环境原因事故环境原因事故 管理原因事故管理原因事故 放射事故分类放射事故分类 按人体受照剂量或者放射源活度分为:按人体受照剂量或者放射源活度分为: 一般事故一般事故 严重事故严重事故 重大事故重大事故 混合放射事故,按其中最高一级判定。

混合放射事故,按其中最高一级判定 事故的特征事故的特征1、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因果性 事事故故是是相相互互联联系系的的诸诸原原因因的的结结果果是是某某一一现现象象作作为为另另一一现现象象发发生生的的根根据据的的两两种现象的关连性种现象的关连性 掌掌握握造造成成事事故故的的直直接接和和间间接接的的原原因因,,有有针针对对性性的的制制定定预预防防措措施施,,防防止止同同类类事事故重演 2、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及规律性 事故的发生包含着偶然因素,而且,事故的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尽管这种客观存在不具有某种特殊规律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手段的分析和经验的总结,找出带根本性的问题,从而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并进一步提示事故发生的规律性,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变不平安条件为平安条件,到达预防为主的目的 3、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在“人〞与“机〞作业的劳动过程中,不平安的隐患是潜在的,一旦条件成熟,即可显现鉴于人们对过去事故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对能否防止完全相同的事故的再次重复出现,是可以进行预测的 调查处理部门及权限调查处理部门及权限1、、县县级级以以上上卫卫生生行行政政部部门门负负责责本本辖辖区区内事内事 故的调查处理。

故的调查处理2、、重重大大和和特特大大事事故故由由省省级级卫卫生生行行政政部部门会门会 同同有有关关部部门门和和工工会会组组织织,,按按规规定定的的程序程序 和职责进行和职责进行3、放射事故调查、放射事故调查 〔〔1〕〕设设区区的的市市级级以以上上地地方方人人民民政政府府卫卫生生行行政政部部门门、、公公安安机机关关在在各各自自的的职职责责范范围围内内,,负负责责放放射射事事故故的的调调查查处理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协助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调查处理放射事故 〔2〕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查处理人体受到超剂量照射的放射事故,公安机关协助调查公安机关负责调查处理放射性同位素丧失、被盗的放射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协助调查 事故调查处理主要内容:事故调查处理主要内容:〔〔一一〕〕依依法法采采取取临临时时控控制制和和应应急急救救援援措施,措施, 及时组织抢救病人;及时组织抢救病人;〔二〕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二〕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三〕组织事故调查;〔三〕组织事故调查;〔四〕依法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查处;〔四〕依法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查处;〔五〕结案存档。

〔五〕结案存档 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1、报告责任人、报告责任人 〔〔1〕〕用用人人单单位位发发生生事事故故时时,,应应当当立立即向所在地即向所在地 县县级级卫卫生生行行政政部部门门和和有有关关部部门门报告 〔〔2〕首诊医疗卫生机构〕首诊医疗卫生机构 当当接接收收遭遭受受急急性性事事故故危危害害的的劳劳动者时,应动者时,应 当当及及时时向向所所在在地地县县级级卫卫生生行行政政部门报告部门报告 〔〔3〕〕放放射射事事故故报报告告还还包包括括发发现现放放射射事故的个人,事故的个人, 必必须须尽尽快快向向卫卫生生行行政政部部门门、、公公安机关报告安机关报告 2、报告时限、报告时限 〔〔1〕〕特特大大和和重重大大事事故故,,应应当当立立即即向向同同级级人民政人民政 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部报告;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部报告; 〔〔2〕〕一一般般事事故故,,应应当当于于6小小时时内内向向同同级级人人民政民政 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放放射射事事故故报报告告要要求求::最最迟迟不不得得超超过过二小时。

二小时 ?放放射射事事故故报报告告卡卡?由由事事故故单单位位在在24小小时时内内 报报出出严严重重事事故故或或者者重重大大事事故故应应当当在在24小时小时 内逐级上报到卫生部、公安部内逐级上报到卫生部、公安部 3、报告内容、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地点〔〔2〕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时间〔〔3〕发病情况〕发病情况〔〔4〕死亡人数〕死亡人数〔〔5〕可能发生原因〕可能发生原因〔〔6〕已采取措施〕已采取措施〔〔7〕开展趋势〕开展趋势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1、用人单位应采取的紧急措施、用人单位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1〕〕停停止止导导致致事事故故的的作作业业,,控控制制事事故故现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场,防止事态扩大, 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2〕〕疏疏通通应应急急撤撤离离通通道道,,撤撤离离作作业业人人员员,,组织泄险;组织泄险; 〔〔3〕〕保保护护事事故故现现场场,,保保存存导导致致事事故故的的材材料、设备和工具等;料、设备和工具等; 〔〔4〕〕组组织织救救治治、、进进行行健健康康检检查查和和医医学学观观察;察; 〔〔5〕按规定进行事故报告;〕按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6〕〕配配合合卫卫生生行行政政部部门门进进行行调调查查,,按按照照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行政部门的 要要求求如如实实提提供供事事故故发发生生情情况况、、有有关关材材料和样品;料和样品; 〔〔7〕〕落落实实卫卫生生行行政政部部门门要要求求采采取取的的其其他他措施。

措施 2、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的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1〕责令暂停导致事故的作业;〕责令暂停导致事故的作业; 〔〔2〕组织控制事故现场;〕组织控制事故现场; 〔〔3〕封存造成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封存造成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4〕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救治〕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救治 3、、工工作作场场所所放放射射性性同同位位素素污污染染事事故故的的应急处理应急处理 事故单位应采取的措施:事故单位应采取的措施: 〔〔1〕〕立立即即撤撤离离有有关关工工作作人人员员,,封封锁锁现现场场;;切切断断一一切切可可能能扩扩大大污污染染范范围围的的环环节节,,迅迅速速开开展展检检测测,,严严防防对对食物、畜禽及水源的污染;食物、畜禽及水源的污染; 〔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放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平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去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其他医学救治及处理措施; 〔3〕迅速确定放射性同位素种类、活度、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4〕污染现场未到达平安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锁 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的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的措施:〔〔1〕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携带仪器设备赶赴〕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携带仪器设备赶赴 事故现场,核实事故情况;事故现场,核实事故情况;〔〔2〕估算受照剂量;〕估算受照剂量;〔〔3〕判定事故类型级别;〕判定事故类型级别;〔〔4〕提出控制措施及救治方案;〕提出控制措施及救治方案;〔〔5〕迅速进行立案调查。

〕迅速进行立案调查 公安机关应采取的措施:公安机关应采取的措施: 〔〔1〕负责事故现场的勘查、收集证据;〕负责事故现场的勘查、收集证据; 〔〔2〕现场保护;〕现场保护; 〔〔3〕立案调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立案调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 的扩大 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组组成成人人员员::用用人人单单位位〔〔事事故故发发生生单单位位〕〕主主管部门管部门 公安公安 平安生产部门平安生产部门 工会工会 调查组成员条件:调查组成员条件: 具具有有事事故故调调查查所所需需要要的的专专业业知知识识和和实实践践经验经验 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调查组职责: 〔1〕进行现场勘验和调查取证,查明事 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危害程度; 〔2〕分析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分意见; 〔4〕提出防范、改进措施的意见; 〔5〕形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事故调查原那么: 1、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违背了劳动生产过程的客观规律的结果,但事故本身的发生开展过程却是按照它的必然规律进行的因此,事故的调查也就是人们对事故的发生开展过程的认识和总结 2、事故调查要实事求是,一切结论都应在调查 和验证根底上产生 事故现场发现的一切物证,以及事故发生开展过程的客观显示,调查人员必须按事故现场的实际进行,提取物证,按物证作出事故结论因此,调查人员不能怀有偏见、先入为主,应随着事故调查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证和提高自己的主观认识 3、坚持“三不放过〞原那么: 〔1〕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训不放过; 〔3〕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事故调查需要解决的问题:事故调查需要解决的问题: 1、确定事故的性质 2、、对对属属于于责责任任事事故故进进行行责责任任分分析析,,提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3、制定防范措施、制定防范措施 4、建立事故档案、建立事故档案 事故调查的程序事故调查的程序 一一般般分分两两局局部部,,即即有有关关人人的的情情况况调查和物的情况调查调查和物的情况调查〔一〕人的情况调查〔一〕人的情况调查 1、、 事事前前情情况况调调查查。

包包括括事事故故发发生生前前操操作作人人员员工工作作及及其其他他活活动动情情况况,,人人员员思思想想情情绪绪,,事事故故现现场场的的设设计计者者、、施施工工者者,,生生产产工工艺艺及及设设备备的的研研究究者者、、设设计计者者以以及及事事故故单单位位的的负负责责人人等等与与事故有关的人员情况事故有关的人员情况 2、、事事故故当当事事人人调调查查调调查查包包括括发发生生事事故故时时在在事事故故现现场场的的人人或或发发生生事事故故前前最最后后离离开开现现场场的的人人;;首首先先发发现现事事故故的的人人,,参参加加事事故故抢抢救的人等救的人等3、人证调查包括主证人和旁证人人证调查包括主证人和旁证人 4、、事事故故行行为为人人的的情情况况调调查查调调查查应应包括事包括事 故故行行为为人人的的一一般般情情况况及及其其健健康康状状况况、、心理心理 状状态态,,是是否否按按规规定定进进行行了了卫卫生生平平安安教育、教育、 专专业业知知识识培培训训和和考考核核,,是是否否到到达达应应知应会知应会 等。

等 〔二〕物的情况调查1、事故原点及其判定 事故原点是指构成事故的最初起点,即事故隐患转化为事故的具有初始性突变特征,并与事故开展过程有直接因果联系的点事故原点与事故的原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是:事故原点是指事故开展过程中的某一时间或事区别是:事故原点是指事故开展过程中的某一时间或事 故现场上某一空间的具体位置;故现场上某一空间的具体位置; 事事故故原原因因那那么么是是指指事事故故发发生生过过程程中中,,造造成成事事故故隐隐 患转化成事故的条件患转化成事故的条件联系是:事故的原因必是发生在事故原点上,离开了事联系是:事故的原因必是发生在事故原点上,离开了事 故原点,就无法确定事故的原因故原点,就无法确定事故的原因因此,判断事故原点是调查的第一步因此,判断事故原点是调查的第一步 事故原点具有的特征事故原点具有的特征1、、事事故故原原点点是是从从事事故故隐隐患患转转化化为为事事故故的的具有突变特征的点;具有突变特征的点;2、、事事故故原原点点是是从从事事故故隐隐患患转转化化为为事事故故的的具有初始性的点;具有初始性的点;3、、事事故故原原点点是是事事故故开开展展过过程程中中与与事事故故后后果有直接因果联系的点。

果有直接因果联系的点 2、事故现场勘查 是对事故原点的查证 应首先进行现场观察,即在现场外围进行概貌观察,以便确定勘查范围、顺序及本卷须知 事故现场实地勘查,采用静、动结合的方式进行 静的勘查原那么是不要触动和翻动现场上的任何物体,主要观察物体的具体位置、状态、各类痕迹等; 动的勘查那么是在触动或翻动现场物体的情况下进行的,发现不易看见的痕迹、细小的物品,研究各种痕迹与事故的发生有什么联系,但不要损坏物品、抹掉痕迹或留下勘查人员的痕迹现场勘查应先静后动 3、事故发生技术原因分析、事故发生技术原因分析――模拟试验模拟试验 现场模拟试验分为:现场演示现场模拟试验分为:现场演示 现场测试现场测试 现场鉴定现场鉴定 现场采样现场采样 调查组的权限调查组的权限 进进行行现现场场调调查查取取证证时时,,有有权权向向用用人人单单位位、、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情况。

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情况调查对象的责任调查对象的责任 进进行行现现场场调调查查取取证证时时,,任任何何单单位位和和个个人人 不不得得拒拒绝绝、、隐隐瞒瞒或或提提供供虚虚假假证证据据或或资资料料,,不得阻碍、干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不得阻碍、干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 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1、必须答复的问题、必须答复的问题 〔〔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造成事故的其他因素有什么?〕造成事故的其他因素有什么? 〔〔3〕〕必必须须采采取取的的消消除除和和控控制制事事故故的的整整改改措施是什么?措施是什么? 〔〔4〕〕为为防防止止事事故故重重复复发发生生,,系系统统应应做做那那些调整?些调整? 〔〔5〕〕在在政政策策及及方方法法上上做做哪哪些些改改进进〔〔如如风风险评估〕?险评估〕? 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2、报告内容、报告内容 〔〔1〕对于所发生事故的总结;〕对于所发生事故的总结; 〔〔2〕事故发生前的状况简述;〕事故发生前的状况简述; 〔〔3〕事故调查中所收集到的信息;〕事故调查中所收集到的信息; 〔〔4〕目击者陈述的详细情况;〕目击者陈述的详细情况; 〔〔5〕有关伤亡、损失的情况;〕有关伤亡、损失的情况; 〔〔6〕结论;〕结论; 〔〔7〕建议。

〕建议 事故的处理事故的处理 卫卫生生行行政政部部门门根根据据事事故故调调查查组组提提出出的的事事故故处处理理意意见见,,决决定定和和实实施施对对发发生生事事故故的的用用人人单单位位的的行行政政处处分分,,并并责责令令用用人人单单位位及及其其主主管管部部门门负负责责落实有关改进措施的建议落实有关改进措施的建议事故的结案与公布事故的结案与公布 90日日内内结结案案,,特特殊殊情情况况不不得得超超过过180日日事事故故处处理理结结案案后后,,应应当当公公布布处理结果处理结果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1、用人单位不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一般、用人单位不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一般事故的事故的 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10万元以上,万元以上,15万万元以下罚款元以下罚款2、用人单位不采取预防措施,导致特大、用人单位不采取预防措施,导致特大或者重大事故的或者重大事故的〔〔1〕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作业;〕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作业;〔〔2〕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规定的权限责令 关闭,处关闭,处15万元以上,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万元以下罚款;罚款;〔〔3〕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有有以以下下行行为为之之一一的的,,由由卫卫生生行行政政部部门门给给予予警警告告,,责责令令限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万元以下罚款:〔〔1〕未按规定报告事故的;〕未按规定报告事故的;〔〔2〕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事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事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 救援和控制措施的;救援和控制措施的;〔〔3〕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事故危害者,未及时组织〕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事故危害者,未及时组织 救治、进行健康检查或医学观察的救治、进行健康检查或医学观察的 4、卫生行政部门不按照规定报告事故的,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虚报瞒报的,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5、放射事故按放射事故管理规定进行处分 事故预防事故预防 1、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 2、事故预防的目标、事故预防的目标 3、事故预防的原那么、事故预防的原那么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